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5.10.12

走得越遠,越向內

文/王瓊苹(時報文化編輯)
在討論書名時,我與林輝有這樣一段對話。
編:「你覺得『旅行是內在的修行』這個書名怎麼樣?」
林輝說:「修行當然是內在的啊!」

這本書不只是旅遊見聞,更是一場內在的探索與對話。費時兩年,跨越了歐、亞、美洲大陸,長時間獨自移動的孤寂,不同文化的刺激,都成為餵養心靈的養分。

林輝自嘲說自己早已到了許多人認為該定下來的年紀,但是在不斷的移動中,接觸不同的人與想法,能夠讓他保持活力、繼續成長。林輝的腳步帶我們得以一窺世界的角落;林輝的生活也讓我們瞭解,除了依循既定的工作、存錢、買房、生子的模式外,還是有人選擇了跳脫框架,並且活得很有意義。

框架之外有些什麼呢?對社會運動出生的林輝來說,離開穩定但單調的日常,絕不只是去看名勝古蹟,或是在風景區拍拍照。充滿正義感的他,總是喜歡前往最需要幫助的角落,不論是進入戰火蔓延的巴爾幹半島,或是到墨西哥的偷渡者之家當志工。

對林輝來說,這趟長途旅行可以總結為三層意義。第一層是「見自己」,他一開始的出走,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然而當他藉著移動,增廣見聞、開闊視野,這就是「見天地」。最後第三層「見眾生」,則是見識世界角落的苦難後,開始思考關懷弱勢,奉獻一己之力改變世界。

在討論書名時,我與林輝有這樣一段對話。
林輝:「你覺得『旅行是場尋道的修行』這個書名怎麼樣?」
編:「我覺得尋道跟修行是在講同一件事。」

旅行是林輝尋找自己人生道路的方式,他走向遠方,更要走進自己的內心。旅行是一種修行,最根本的意義是藉由增廣見聞,逐漸消融因無知帶來的偏見,用更寬廣的心態,關懷與自己不一樣的人,逐漸讓自己擴大。

林輝的文字充滿了自我答辯,就像一個孤寂的旅人,走在陌生的土地上,不斷自問自答,在閱讀與編輯這些文字的過程中,這些問題也悄悄地,敲打著我的想法,埋下一些懷疑的念頭。相信這本書,一定也能夠在你的內心中留下一些問號。就像把生活的框架敲出了一個小小的洞,這樣細微的裂痕,極有可能就是打破局限的開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