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5.11.30
黑是黑、白是白?《黑水》的思辨之旅
文/聯經編輯部整理
一則震驚社會的凶殺案,層層謎團始於富商和大學教授夫婦,被人發現陳屍在淡水河岸邊。咖啡店前店長被控因覬覦死者夫婦財物,獨自迷昏、殺害二人,繼而盜領死者存款。由於手段凶殘,且「謀財之切、殺意甚堅」,被判處死刑……小說家平路向來擅用虛實相間的手法來說故事,這一回,她以極其精練的文字,引領讀者一步步接近案發現場,進入主人翁幽祕的內心世界。彷彿混濁的一條河,暗潮浮沉,無數支流通往愛慾與罪行的隱密之鄉。
過程中數度難以繼續,心裡常思索的是,她不能夠停下來麼?佳珍真的必須走下去?
人心隱晦而難明,像是一團亂線,耐心抽取,才約略找到它的線頭。包括小說作者在內,難以回到時間的原點,重構犯罪事實。
對著未完成的書稿我也曾想要放棄,就好像一本書中說的,「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一個破碎的人,你會跟那個人的人生一樣破碎。」怎麼樣盡量公平,處理兩個角色的心境;怎麼樣分出層次,呈現故事的片段。許多時候,彷彿正在走鋼索。
另一層次的困難在於,這故事不是奇案或懸案,沒有意想不到的情節,甚至在開始已經知道結局,怎麼樣在結局既定的情況下,讓讀者興味地翻頁,一點點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
以上說的是寫作過程,最困難的還是,說服讀者除了進入情境,也願意進入一場思辨。包括每章後面的紛紜的聲音,羅列的是可供思辨的素材。
難處在女主人翁並不無辜。她殺了人、她確實犯下罪。有可能被冤枉的人我們願意為他(她)辯護,包括之前的蘇建和案,三人全然無辜,人們的關注或同情比較容易找到理由。
這本小說的女主人翁顯然不是。
黑是黑、白是白,這個黑白分明的社會裡,她的位置清楚,她落在暗黑世界裡。 可不可能說服讀者,多聽她一點;邀請讀者與我一起,聽聽她怎麼樣把自己鎖進打不開的心牢,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結局。
人物的背景與內心世界卻純屬虛構。這是一本小說。請外界不用對號入座,包括洪太在內,都是作者一手捏製出來的人物。
問:寫作本書,最大的困難為何?
答:我坦承,這本書對我是高難度的挑戰。過程中數度難以繼續,心裡常思索的是,她不能夠停下來麼?佳珍真的必須走下去?
人心隱晦而難明,像是一團亂線,耐心抽取,才約略找到它的線頭。包括小說作者在內,難以回到時間的原點,重構犯罪事實。
對著未完成的書稿我也曾想要放棄,就好像一本書中說的,「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一個破碎的人,你會跟那個人的人生一樣破碎。」怎麼樣盡量公平,處理兩個角色的心境;怎麼樣分出層次,呈現故事的片段。許多時候,彷彿正在走鋼索。
另一層次的困難在於,這故事不是奇案或懸案,沒有意想不到的情節,甚至在開始已經知道結局,怎麼樣在結局既定的情況下,讓讀者興味地翻頁,一點點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
以上說的是寫作過程,最困難的還是,說服讀者除了進入情境,也願意進入一場思辨。包括每章後面的紛紜的聲音,羅列的是可供思辨的素材。
難處在女主人翁並不無辜。她殺了人、她確實犯下罪。有可能被冤枉的人我們願意為他(她)辯護,包括之前的蘇建和案,三人全然無辜,人們的關注或同情比較容易找到理由。
這本小說的女主人翁顯然不是。
黑是黑、白是白,這個黑白分明的社會裡,她的位置清楚,她落在暗黑世界裡。 可不可能說服讀者,多聽她一點;邀請讀者與我一起,聽聽她怎麼樣把自己鎖進打不開的心牢,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結局。
問:小說當然是虛構,但是在這部小說中,你如何調節真實與虛構?
答:參照了某些真實案件的元素,場景與情節有相似之處。人物的背景與內心世界卻純屬虛構。這是一本小說。請外界不用對號入座,包括洪太在內,都是作者一手捏製出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