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6.02.29
安心用油,有利健康
文/編輯部

不過,在超市架上看到各式各樣的食用油,常讓人有「眼花撩亂」的感覺。不同的油料榨出的油,營養、味道都不一樣,究竟哪種油適合我們呢?這時你需要閱讀《吃錯油,當然會生病》,書中從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到豬油、牛油、雞油等動物油,詳細解說營養成分、食用建議及日常烹調方式,讓你真正買對適合的油。並依照不同年齡、不同慢性病,打造不同的吃油策略。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常用油,不妨閱讀《原來你誤會油了》。書中詳解紫蘇油、橄欖油、菜籽油、奇亞籽油、核桃油、花生油、葵花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油、松子油等11種常用油的脂肪酸比例、細究其營養價值,適合的烹調方法?更重要的是瞭解各種油的發煙點溫度?用於煎煮炒炸、冷拌或熱食?保存方式……徹底解析油的營養配比與日常烹調使用。
此外,有一種油一定要特別介紹,那就是現在很夯的耶子油。研究證實,椰子油中的中鏈脂肪酸能轉換為酮體,成為「缺氧」大腦的能量,進而活化腦部功能。目前全世界已有多項研究結果證實,椰子油中的中鏈脂肪酸是關鍵,能有效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認知障礙。在《失智症的救星!椰子油飲食療法》中,完整解說椰子油治療&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醫學原理,並與料理研究家聯手設計多款椰子油食譜,教讀者如何將椰子油聰明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做菜放油不僅僅是讓菜好吃,每個人都需要從油中獲取身體必須的營養。想要讓食用油為我們的健康所用,就需要注意3個烹調上的小技巧:
1.經常變換油的種類:脂肪酸攝取失衡,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要輪流使用不同的食用油。
2.根據烹調用途換油:豬油、牛油等,適合做為高溫油炸使用,但盡量少吃;大豆油、葵花籽油等,適合做為家庭低溫料理用油。
3.少油低脂更健康:善用調味料、食材的香氣增加口感;用蒸、煮、燉的方式取代煎、炸等。
學會「選對油」「吃對油」「用對油」,讓你安心用油,有效擊退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