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慎選好食物 健康一輩子
隨著自然有機生活態度的抬頭,我們都知道食用有機或無毒藥農產品不但有益身體健康,更可以因為減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而對生態的保護有極為正面的影響。但其實大多數現代人,不管男人女人都不懂如何正確挑選好食物,所以每天吃的都是「添加許多化學藥品,看起來像食物的可食用物質」,以至於讓自己的健康也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有鑑於此,本期《出版情報》的「特別企劃」即以「慎選好食物 健康一輩子」為題,和讀者分享「有機品牌故事」和「選購指南經驗」兩個子題。前者分享〈推廣生產履歷,就是雙贏〉告訴讀者「生產履歷認證」的重要性,因為想要吃到好東西,生產者是需要被尊重的,如此消費者才能吃得安心;後者則透過〈與農藥共處的飲食之道〉一文,旨在告訴讀者除了選購有機食物之外,還要更積極的具備與農藥共處的方式,降低農藥可能的傷害,才是比較實際的飲食之道。
其實好食物,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有機」,還有個東西更可貴,那就是「有心」。畢竟有機是過程,無毒是結果,但應該更值得大家肯定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有心的態度。如果「有機」對你而言還有段距離,那麼至少可以先把心態調整好,重視自己和家人的飲食健康,就從慎選好食物開始,那麼相信人人都能擁有健康啦。
【有機品牌故事】
推廣「生產履歷」,就是雙贏
文/白佩玉(無毒蝦養殖達人)
學習尊重為我們生產天然好食材的農林漁牧業者
這兩年行經一些日式漢堡店或健康餐廳門口,越來越常看見「萵苣:台中縣××農場」、「番茄:宜蘭××有機農園」之類的標示。每回看見,我都忍不住會心微笑,真喜歡這樣的感覺,看到對作物有信心也有擔當的生產者被尊重,我就會覺得,其實台灣還是很有希望的。
政府努力推廣生產履歷,成效在農業上比較顯著,但在漁業養殖方面,迄今只有兩、三百個認證戶。為什麼漁產養殖的生產履歷不易推廣呢?
生產履歷認證,判斷品質的依據
生產履歷的精神是「透明化」,政府不僅會規定用藥範圍,還會委託學術單位隨時抽檢,以維持可信度,感覺頗像老師拍胸脯保證:「某某同學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我有檢查驗證過,願意替他擔保。」...more>>
【選購指南經驗】
與農藥共處的飲食之道
文/朱慧芳(綠色採買達人)
大家都知道藥品有副作用,可是人們懷抱著痊癒的希望,飯後睡前乖乖的照三餐吞下肚。農藥也是藥,它是用來醫治或是預防蔬果的病症,有時候,也當作是蔬果的營養品。人們不是直接吃農藥,卻神經兮兮的擔心受怕,無非是害怕農人有心或是因為無知而下重藥,況且時有所聞的黑心食品、農藥事件,更加重了大家的不安。
台灣的有機種植面積,占可耕面積不到1%,換句話說台灣有99%以上的耕地都在使用農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很難避免不去買到或吃到含有農藥的食物。除了選購有機食物之外,還要更積極的具備與農藥共處之道,降低農藥可能的傷害,才是比較實際的飲食之道。
與農藥共處的十個安心採購訣竅
安心採購訣竅1:購買當地種植、適合當季生產的農產品。不是當季的食物少吃。(2009.10.05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