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新書精選

  • 2019.09.23

    做自己就好:我屬於我自己!找到真正歸屬感,從「擁抱脆弱」到「克服自卑」,獲得參與世界的勇氣

    文/
    真正的歸屬感,就從做自己開始(文/馬可孛羅編輯部)《做自己就好》是暢銷書《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博士的最新力作。繼脆弱、勇氣、自卑之後,本書的核心議題則是聚焦於「歸屬感」。提到歸屬感,應該很多人都會吶喊對於「找到歸屬」的渴望有多麼強烈。現代網路社群發達,人際關係照理說應該變得更緊密,但我們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更加針鋒相對,貼標籤將他人分門別類的情況層出不窮,為了融入團體而抹消自我,使得人們日益疏離,離找到歸屬感的目標反而更遙遠。因疏離而缺乏親密關係,猶如置身孤立的未知荒野般令人絕望,這時我們會如此描述自已的狀態──找不到歸屬感。缺乏歸屬感,將會形成內心的恐懼循環。害怕受傷,害怕批評與失敗、害怕衝突和令他人失望……這些恐懼感不斷堆疊,最終將令你在隨波逐流中失去自己的聲音,喪失展現自我的勇氣。《做自己就好》在如此社會氛圍中,提出了頗具正能量的見解:真正的歸屬感,是你得先「做自己」。唯有擁抱脆弱,同時善待他人,...
  • 2019.09.23

    懷舊糕餅4:牛舌餅、老婆餅、脆皮流沙球、古早味蛋糕的回憶點心

    文/
    承載著回憶的甜蜜滋味,歷久彌新(文/橘子文化編輯 吳雅芳)熟悉的古早味對我們而言不僅是品嘗美味,更是體驗暫時當回孩子的機會。要是童年吃過的甜點、糕餅,長大後卻不復存在,那不是非常可惜嗎?因此,當我開始編輯《懷舊糕餅4》的同時,十分敬佩呂師傅的用心與無私,他將上千張的糕點步驟圖一一保留、彙整,並搭配詳細的製作順序,連複雜的麵團?法也變得容易讀懂。不僅如此,還直接在步驟下方加註小提醒,更附上雙糕潤的材料計算公式,大幅地降低失敗率,對我這樣的初學者實在是幫了大忙,也讓人不禁躍躍欲試,想開始動手做!而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 師傅提及過往學藝時遇到種種阻礙,以至於無法學習完整的製作過程,所以心靈受創的他立下一個心願:「假如有朝一日學有所成,我將奉獻一生所學絕不藏私。」讀著讀著不免感到鼻酸,不只是替師傅抱不平,另一方面則很榮幸今日能讀到師傅傳承的手藝。因為有師傅的堅持與無私的經驗分享,《懷舊糕餅》系列不僅大受歡迎,現在...
  • 2019.09.23

    十二經絡精油辨證療癒

    文/
    當「東方中醫」與「西方芳療」結合,可以為健康帶來什麼幫助呢?(文/方言文化編輯部)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中醫」和「芳香療法」(以下簡稱芳療)是完全不相干的專業領域。「中藥材」「把脈」、「針灸」、「調理體質」,是許多人對「中醫」的既定印象。除非想要以溫和的方式,改善長期的不適症狀,才會訴諸於中醫療程。「植物精油」、「香氛」、「紓壓」、「改運」,則是普遍存在於民眾心中的「芳療」想像,幾乎可說是被定位在生活需求的面向。然而,看似毫無相關的兩大領域,其實大有關聯!在《十二經絡精油辨證療癒》中,便提到「精油作用和中草藥系出同源,相輔相成」;原來,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芳香類中藥」,這就與現代常用的植物精油,有許多重疊之處!舉例來說,像是:乳香、沒藥、薄荷、丁香、廣藿香、荳蔻、生薑、佛手柑、肉桂等等,在中醫領域以中藥煎劑或藥粉濃縮劑型為主,在芳療領域則以植物精油劑型為主。本書作者褚柏菁中醫師表示,依據中醫理論,人體...
  • 2019.09.16

    和日本文豪一起推理(下冊):江戶川亂步的犯罪心理筆記

    文/
    什麼!推理小說除了謎題以外還需要……江戶川亂步,日本的推理大師又來了!這次的筆記重點,告訴你推理小說有哪些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謎題,還有犯案動機、驚悚、懸疑以及魔術,逼你不停往下看。依舊有精采絕倫的西方經典作品,還搬出了中國古代的辦案祕笈,帶你看看古人的絕妙機智。當然還有,推理迷們最重要的暗號學,教你怎麼識別暗號種類,了解其中原理。最後再來看看怎麼利用算盤傳情,馬上驗證你的暗號解讀能力,要是看不懂對方的暗示,恐怕就會錯失良緣喔!推理迷的經典指南,推理作家的寫作教材,上冊+下冊缺一不可。文/鍾宜芳(四塊玉文創—編輯)...
  • 2019.09.16

    中醫師教你排熱治病:簡單5招調整飲食、清熱解毒,改善三高、過敏、不孕及過動症等疾病,2週讓你煥

    文/
    為什麼病一直好不了?原來問題出在「熱毒」!(文/聯經出版主編 yungfen)這個夏天一如以往的熱,天氣一熱就容易煩躁,體內總有股熱氣排不掉,若說是中暑還好解決,拿起刮痧板一刮,人就神清氣爽。不過,若是吃出來的熱氣呢?「什麼?熱氣也是吃出來的?」你可能會感到驚訝,沒錯,這正是《中醫師教你排熱治病》的作者崔容瑄院長,想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事。當食物變得豐富,容易吃太多的現在,很多過往沒有的難治疾病,也一一浮現。食物能提供身體所需能量、維持生命,但是攝取過量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能量,留在體內變成「毒」,也就是本書中所說的「熱毒」。試想,我們吃下高熱量的炸雞、便當、飲料等,甚至迷信進補,認為「沒病也能強身」。這些食物若一直沒有排出,就會累積在體內,使身體成為高熱環境,變胖是一回事,真正可怕的是人們往往置之不理,繼續暴飲暴食,病自然好不了!因為你的身體已成為疾病的溫床,環境太舒服了,病毒當然不想走!在崔院長的診間裡,常有...
  • 2019.09.16

    文/
    ...
  • 2019.09.09

    根治飲食:0~18歲成長學習關鍵食育篇59種兒童青少年疾病×130種生長發育問題全面預防療癒對策

    文/
    敬愛的讀者:我們深知,「健康」是人生首要財富,而打造健康的第一要素便是「飲食」。0~18歲的孩子正值成長學習階段,「營養」如同「燃料」一樣重要;正確的飲食方式為孩子帶來身體健康、情緒平穩,以及高度專注力和學習力。但如果父母疏忽了孩子的飲食,吃錯了,就會生病。孩子的健康和學習關鍵,都在於飲食;父母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方式,便是為孩子存下一輩子最珍貴的「健康資本」。然而,我們讓孩子吃對了嗎?應該怎麼吃,才能使孩子健康有活力?各種常見兒童青少年疾病是怎麼來的?該如何改善?本書作者賴宇凡原為心理諮商師,當初為了讓孩子吃得健康並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病症,意外走上了探索自然醫學之路,取得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執照,而後自創「根治飲食」、出書分享心得,受到海內外廣大讀者的支持與共鳴,被譽為「食療天后」。正因為初衷來自於對家人的愛,有讀者盛讚:「宇凡老師對食物和人有滿滿的愛!」自然醫學以天然食物營養為「藥」,去啟發身...
  • 2019.09.09

    拒絕當「乖孩子」的勇氣:克服罪惡感,擺脫父母的干涉、束縑DP攻擊

    文/
    重新審視與父母的「對話」(文/世茂出版社編輯 李芸)作者石原加受子,是日本知名心理諮商師,她表示,每位個案都是因為生活上的問題來到諮商室,但最後都會導出「處於痛苦的親子關係中」這個結論。這幾年來,《好想殺死父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書廣受討論,大眾開始注意到「家庭也是會生病的」這件事。本書將徹底解析親子間的「言行模式」與「社會背景」,並介紹溝通的具體方法。母親「回家東西就放好,這邊丟那邊丟,你一個女孩子怎麼這麼邋塌!」孩子「煩死了,可不可以不要再念了!」母親「主動幫忙很難嗎,我怎麼生了你這一個不孝的小孩。」孩子「又不是我自己想出生的!」母親「我幫你買了東西,你看你,沒有我幫忙你就什麼都不會做。」孩子「我有叫你幫我買嗎?」是否覺得以上對話有些熟悉呢?母親碎念,甚至開始人身攻擊,受到攻擊的孩子,也會採取攻擊性的態度,雙方開始吵架,事後又被罪惡感纏身,想著「媽媽也是為我好……」「我本來就應該主動幫媽媽。」有些...
  • 2019.09.09

    文/
    ...
  • 2019.09.02

    文/
    ...
頁數13/27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