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新書精選

  • 2017.10.06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文/
    砂礫、浪花、鬼、魂與路上的個性——讀旅行文學的孤峰之作《故道》詹偉雄(文化評論人)/文有好一段時間了,我一直想著我們應該對深刻的地景提出兩個問題:首先,當身處此地時,我認識了什麼,而這又是我在其他地方無從知道的?其次再徒勞地問:此地知道多少我所不自知的自己?(《故道》,43頁)個人的閱讀必定充滿偏見,這一次,我的偏見是:英格蘭青壯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的《故道》,是我讀過的旅行文學著作中,幾近沒有匹敵者的孤峰之作。稍稍回想一下,上一回能有這麼巨大快感的閱讀經驗,要算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而那已是遙遠的往事了。《百年孤寂》是小說,《故道》是非虛構類散文,但它們都織繪了壯闊深沈的「生命地理學」場景,我揣測,也許是那種延伸到海角天荒的空間尺度,交錯著上升與沉淪皆深邈的人心探查,敘事結構錯迭相扣(也可說是一種恰如其分的緊繃),卻又表達於白描、內省且安靜的文字句組中,所以《故道》中好幾道的思維束線得以躡手躡腳、漫漶穿透...
  • 2017.09.29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擺脫思考同溫層,拆穿自我的誠實之旅

    文/
    貼近人心的「為什麼」律師/作家 呂秋遠「如果只有理性,那世界就只剩下對錯,看不見別人現實的『不得已』」其實我很訝異,這句話竟然會成為阿北書中最後結語的一部分,畢竟許多人認為,哲學等於邏輯,或者等於理性。我對於阿北這本哲學小書,會想要認同「不得已」三個字,略感驚訝。我之所以認為「略感驚訝」,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其實只有跟他吃過兩次飯,而且都是為了哲學課程的開課準備。但是我們不常見面,只是在網路上經常看到他的文章而已,因此對於阿北,僅止於網路上的認識居多。略感驚訝就很不好說,沒有期望,何來驚訝?我對他的認識,或者說對於這本書的認識,主要來自於我們一起在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合作的「奧斯卡‧柏尼菲」哲學課程。這門課程由他擔任講授,而由我擔任實際操作。可是,從開始他邀請我,我的質疑就是,「我對於奧斯卡完全不熟,你找我幹嘛?」但是阿北卻執著地認為,我提問的方式,接近褚士瑩的哲學方法。我想了很久以後,發現或許應該是如此,原因是...
  • 2017.09.29

    文/
    ...
  • 2017.09.29

    超級太監大歷史

    文/
    中國歷史歷經59個朝代,共計331位帝王之中,有平民、強盜出身者,有高官奪權、自立稱王者;有外族皇帝,有兒皇帝,有女皇帝……幾乎各種身分、階層的人,都或多或少當過皇帝,唯獨一類人,幾千年來不曾做過皇帝,就是太監。唯一的例外是曹騰,他是梟雄曹操的祖父,不過並無血緣關係,畢竟可別忘了,太監是不會有後代的。曹騰是曹操父親的養父,在曹家竄漢之後,曹騰曾在魏明帝時期被追封為「高皇帝」,不過充其量只是加上頭銜,他本人可從來沒有當過皇帝。對於這樣的「現象」,《超級太監大歷史》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釋,關鍵就在上一段:太監不會有後代。被奪去生殖能力的太監,無法傳宗接代,即使當了皇帝,又能傳給誰呢?同時,太監喪失了性能力,看著前朝所建立的龐大後宮,他也「無福消受」,這樣的皇帝做起來又有什麼滋味呢?有趣的是,作者馬賽克在這裡又轉了個彎,指出正是因為如此,皇帝在文武百官當中,最信任的人往往就是太監,於是造就了歷史上好幾次的宦官當權亂政...
  • 2017.09.25

    綠拿鐵.排毒魔法飲:體內環保一杯滿足!輕瘦.美肌.順暢.好眠,10天就有感!

    文/
    健康吃也可以這麼時尚、有趣身為營養師,首要工作就是幫助大家吃得健康,讓罹病者改善問題,幫助亞健康者吃出好體質。但我經常為了個案改不掉的飲食習慣,而大傷腦筋,尤其在台灣,街上到處都有賣美食,或是在家等著開箱揪團買來的食品,既美味又方便。如何能真正改變一個人,讓他願意健康地「吃」,就是要誘發他有「想改變的動機」,才可能付諸行動;但誘發動機真不容易,要先戰勝「美味、方便」。不過親眼見證小V爸與月卿姐這兩年來努力推動的「綠拿鐵」,讓我很驚豔。綠拿鐵同好會的一群年輕人,為健康的食材注入時尚好玩的元素,如遊戲般愉快地分享給大家,還隨著節慶展現不同食材配方的創意、各種造型與色彩,樂趣無窮。這群同好會粉絲在彼此相互支持下,走上健康的路,我誠摯希望這股綠拿鐵旋風席捲更多的角落,讓大家一起健康又快樂!或許降低台灣「肥胖、三高、癌症」的盛行率不是再是夢想!從營養的角度分析綠拿鐵飲食法,其來有自,有點近似在美國風行許久的「輕斷食」。...
  • 2017.09.25

    文/
    ...
  • 2017.09.25

    從地球到月球【法文全譯插圖本】

    文/
    月球,這個黑夜裡的神秘星體,打從人類誕生以來,就在神話故事裡擔任要角,與太陽共同守護這個世界,一為光、一為暗,兩者既是對立,也是彼此不可或缺的相對存在。即使在天文學上,太陽是恆星,月球只是衛星,兩者的位階根本不相等,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對月球的各種奇幻想像。顯然,凡爾納同樣著迷於月球,不但在書中一一道出各個文明關於月球的神話,還蒐集了各種科學資料,彷彿就是為了能夠與「她」多親近一些。甚至,《從地球到月球》裡的主角們,更打算直接登上月球,親自揭開這位女神的面紗。凡爾納筆下的人物,總是充滿一股衝勁,對自己熱愛的事物更是執著到近乎固執的地步,《從地球到月球》也不例外。故事中的炮彈俱樂部,就是一群全心信仰著戰爭與大炮的狂人,在美國內戰時期,他們朝思暮想的,就是要製造出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強的大炮,哪怕在實驗中炸斷手腳,全身上下裝滿義肢,也在所不惜。根據俱樂部的御用統計學家指出:在大炮俱樂部裡,四個人得不到一隻胳膊,六個...
  • 2017.09.18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文/
    浪漫卻又理智的自然書寫有多久沒站在一棵大樹旁看著它迎風搖曳、歡聲歌唱了呢?《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是一本我非常喜愛的好書,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是位美國南方大學的同行,他以一年的時間,在田納西州塞瓦尼鎮(Sewanee, Tennessee)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森林祕境》就像是這片小森林的週記。他透過生動的筆觸,把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描寫得活靈活現。哈思克以曼荼羅為符號,來比喻那片森林裡,幻化無常而又繽紛美妙的生命!《森林祕境》已非一般的科普寫作,而是一本優異的紀實文學作品,是一位博物學家用極為優美的文筆,為一片森林寫出充滿詩意的感人篇章。他除了以一位科學家的身分來分析這片森林的一景一物,也以哲學家和藝術家的情懷感...
  • 2017.09.18

    文/
    ...
  • 2017.09.18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溫和堅定的父母力,90個守則,引導孩子放眼未來、邁向獨立

    文/
    擔任編輯工作這麼多年,一直相信遇上什麼書,不僅是當下的緣分,且冥冥之中呼應自己的現況。《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這本書是輾轉來到我的手上,巧妙的因緣讓我開心極了!家中正有升上小六的青少年男孩,心想:媽媽太需要這本書了!編這本書時,白天在文字中看簡和琳兩位作者以大量家庭實例和溫和、貼近人心的觀點描述青少年的種種;夜晚回家後,對應家中青少年男孩時而起伏的情緒,時而疑惑的探問,真正感受到兩位作者對青春期孩子有深刻的了解。比方說,書裡提到,「你的感覺告訴你,孩子變成青少年了!」這句話深有同感,成長的腳步如此之快,不久前還黏在身邊的孩子,好似一瞬間就不太一樣了。有什麼不同呢?或許無法說得具體,但孩子想的、談的話題就是隱隱有些改變。作者說:「青少年正踏上『個體化』的旅程!」他們開始以新的眼光看待周邊的人事物,開始對自己和世界充滿好奇。這時,父母該做什麼呢?作者說:「青少年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控制!」看似短短一句話,...
頁數40/27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