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新書精選

  • 2017.08.03

    我的日本作家們

    文/
    閒閒談,輕鬆讀──李長聲的《我的日本作家們》文/東美出版總編輯 李靜宜初識李長聲大哥是因為他翻譯的《黃昏清兵衛》,之後讀到他在遠流出版的「閒話系列」(《居酒屋閒話》、《風來坊閒話》《東京灣閒話》)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成為鐵桿粉絲。李長聲出身編輯,一九八○年代東渡日本,翻譯寫作不輟,雖以翻譯藤澤周平小說著稱,但在華文世界吸引無數粉絲的,則是他的日本生活隨筆。他常自謙寫的都是「對明天沒什麼用處,只不過一時好奇」的小事,然而從玄關到城牆,從少女到大盜,從喝酒到吃魚,無數我們似乎視之為當然實則不明所以的瑣事,在長聲筆下卻如抽絲剝繭般,從軼聞趣事一路談到歷史源流,進而衍生出對日本文化與生活哲學的深刻觀察。倘若沒有對歷史文化的長期觀察與潛心思考,絕對無法這樣舉重若輕地寥寥幾筆即言之有物的。作家章詒和在她的散文集《句句都是斷腸聲》裡,特別收錄了一篇〈他那支筆是怎麼練的?──讀李長聲〉,說李長聲的隨筆宛如萬花筒般,拿起輕輕一搖,...
  • 2017.07.28

    老雜時代 *舊版*

    文/
    一位拿筆的文化記者,一名手持相機的商業攝影師,以及一個還吃奶嘴包著尿布的小男孩Uni,一家仨開著一輛車,拐進鄉鎮小徑,爬上蜿蜒山路,闖南走北地一間間探問,與一個個頭家進行訪談,前後費時兩年,寫下三十二間老雜貨店的故事,於是有了台灣第一部實地踏查傳統雜貨店發展脈絡與經營內容的專書:《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就像作者林欣誼與曾國祥說的:人人心中都有一開雜貨店。在書中,我們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場景物件:那些沉穩黑亮的木櫃,透明圓桶罐裡紅豔亮黃的蜜餞零嘴,各色炮竹金紙南北乾貨;還有讓人心頭一熱的素樸人情:頭家總是深諳厝邊鄰居買東西的好惡,懂得體貼老人家行動不便而常幫忙取貨,甚至偶爾提供賒帳借貸。但同時,看了此書也才驚覺,這些原本以為再熟悉不過的雜貨店裡,竟潛藏了那麼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屏東紅柴坑界順商店的老闆阿界,拿出父親當年被徵召南洋時,用漢文寫下的日記與戰友通訊錄,字字句句都是血淚;苗栗出礦坑...
  • 2017.07.28

    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文/
    給總是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好」的你實在是太精采了!相較於其他同樣講「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ople,HSP)的書,更進一步地提出了更多實際的操作應對方式。我很認同作者所說「一百個高敏感族就有一百個不同人格特質」的說法,因為這樣,我認為,這本書不應該是只推薦給高敏感的人,同時也適合推薦給下面幾種人(儘管這些人不一定是高敏感族):1.高標準的人2.自尊很低的人3.無法拒絕別人的人4.總是感覺到罪惡感的人5.害怕生氣就會失去關係的人§高標準的弔詭整本書當中,我覺得對我來說最受用的是第81頁的「高標準和值得被愛」的謬誤。設定高標準其實是一個很弔詭的狀況—假設你設定了高標準,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那些標準,而且你也真的達到了,而且其他人也喜歡你,那麼你就會下次更努力地做這件事情—但是你就會「越」覺得是因為自己很努力,別人才喜歡自己的,完全沒有機會去驗證「如果不努力,會不會有人喜歡不努力的我」的假設,...
  • 2017.07.28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文/
    當你有難以言說的經驗,你要如何容納這些經驗,進而陳述?又有誰願意傾聽,而不把你當作瘋狂、視為非人?那些經驗在你己身的價值與意義,又是什麼?《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作者,榮格心理分析師奎格.史蒂芬森旨在強調:附身,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的核心思想。本書有諸多影像與插畫,作為歷史、故事、戲劇的圖說,來佐證附身概念的流轉,與理解其在心理治療上的價值。我來說一個本書序言中作者提到的小故事:一位居住在盛產石油鎮上的女孩,患了石油嗅癮。在新聞採訪中,說自己的哥哥曾遭火災吞噬喪生,最近覺得哥哥附身在她的身上,要她不要去聞石油的氣味。但即便嗅到石油的上癮症狀可以透過心理治療獲得解決,她也不願矯治:因為這樣苦痛經驗雖充滿衝突,但聞到石油的味道,卻彷彿成為容納了悼念哥哥的意義。這雖然只是書中一個淺白的例子,但也說明了附身這個概念作為隱喻,曾在歷史事件、人類學研究、精神分析與疾病診斷、戲劇等等之中,不斷地被召喚出來。過往的哲學家...
  • 2017.07.24

    大漢公主

    文/
    我們都知道王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因為畫面實在太過強烈──在茫茫的北方荒漠中,映著一抹女子背影。這個意象是如此淒涼、悲壯,即使不熟悉始末,我們也忘不了她的名字,王昭君似乎早已成為「和親」的同義詞。事實上,王昭君出塞已經是西漢晚期,也是和親政策畫下句點的時候了。從漢代創立以來,早有數不清的女子踏上同樣的大漠,有的往北、有的往西,相同的是,她們再也不能回頭。吳蔚的這部作品,正是要帶領我們回到昭君出生的一百年前,重新認識那些身不由己的背影,那些「大漢公主」。循著吳蔚長年下來的書寫風格,《大漢公主》在史實裡頭融入了懸疑推理,用精巧的敘事手法,一一梳理那些錯綜複雜的歷史謎團。這是一本格局很大的小說,故事設定在漢武帝劉徹的盛世時期。劉徹野心勃勃,瞧不起和親這種自卑求全的手段,他企圖打敗匈奴,再也不把女人、財寶拱手讓人。故事開始於匈奴內亂之時,被奪去繼承權的匈奴太子決定投降漢朝。諷刺的是,漢武帝向太子示好的方式竟是把自己的女...
  • 2017.07.24

    文/
    ...
  • 2017.07.24

    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

    文/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開始在學術論文中被普遍使用,始於本書作者威爾森(E. O. Wilson, 1988) 的引領。這些年來經過很多人的推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或多或少已經能夠被一般民眾認識了。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被列進國際組織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策略中,也是所有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等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宣言、公約所必定會強調的議題。但說歸說,實際的情況是,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書中第七章人類活動最具破壞力的HIPPO)的影響,物種的滅絕、自然野地破壞的趨勢並未減緩。此外,由於近年來自然災害頻傳,一般大眾更加關注的焦點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趨勢若是無法減緩,物種滅絕危機更可能走上不歸路。因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資訊愈來愈明確,一個強調人類影響的「人類世」在二○一六年被提出,做為接續「全新世」的下一個年代。然而強調人類的主宰無所不在的認知,亦可能擦槍走火,導致我們認為物種的滅絕乃是演化歷程的常態...
  • 2017.07.14

    拯救資本主義:在大翻轉年代,照顧多數人的福利,不是少數者的財富

    文/
    資本主義的危機與轉機文/陳? (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前行政院長)2016年美國大選,當桑德斯在民主黨內將希拉蕊逼至牆角、而川普在共和黨內聲勢鵲起時,美國《時代》雜誌由芙哈爾(Rana Foroohar)執筆的一篇文章,其實適時說明了民粹思維興起的背景。在該篇名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大危機〉(American Capitalism’s Great Crisis)的文章中,作者檢視美國據以立國的資本主義,在各年齡層中均不受信賴,其中尤以十八至二十九歲為甚。長期以來過於強調自由市場而忽略公平分配,是問題主因,而經濟體系中金融角色的過度膨脹,更是眾矢之的(Oversized role of finance and Wall Street)。的確,在過去五年間,各國財經媒體,普遍出現對社會現象的描述是:貧富不均、高失業、低薪資、低成長,似已成為各國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尤其分配失衡、貧富差距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國與...
  • 2017.07.14

    人性枷鎖(上)

    文/
    咱們好讀版的《人性枷鎖》分成上下兩冊出版,因為,翻譯加上譯注字數多達五十二萬字,若印成一本印刷起來實在太厚啦,怕大家望之卻步,兼之手腕扭傷(壞心)。說起來,做編輯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見異思遷」,一會兒那本書是上半年最喜歡的書,一會兒這本是下半年的心頭好,過一陣子再來沉潛,發現某本書才是這個年度的最愛!非常高興、也非常幸運,小編有機會處理英倫大作家毛姆《人性枷鎖》這部長篇小說,這書正是小編二○一七年上半年最愛的西方經典文學作品。之前,好讀已先後出版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短篇故事《毛姆短篇小說選集》,這次則選擇《人性枷鎖》以饗喜愛毛姆作品的所有華文世界讀者。這三部毛姆著作的譯者都是王聖棻與魏婉琪,他們的譯作「量精,質也精」,你完全可以放心閱讀,讓這兩枝絕好譯筆帶你進入無語言、文化隔閡的毛姆作品世界(意即,讀起來絕不會卡卡的,更不會有「我到底讀了什麼」的中文非中文之感)。那麼,《人性枷鎖》是什麼...
  • 2017.07.14

    帝國的慰安婦

    文/
    在進行《帝國的慰安婦》的編輯工作之前,書籍內容被抗議、作者遭起訴等狀況,讓編輯部一開始就感受到相當的壓力。朴裕河教授先後以韓文、日文撰寫了這本書,而玉山社則是考量了語言能力之後,選擇翻譯、出版日文版本,希望透過朴教授的論述,讓台灣讀者能夠進一步認識慰安婦議題,以及慰安婦運動的歷史。雖然從開始接觸這本書,就知道後續出版工作不會太容易,在編輯的過程中,或許會碰到很多需要斟酌、考量的地方,但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有那麼多反覆、猶豫。在這本書中,朴教授試圖說明慰安婦議題從被認識到目前這一段時間的發展,因此除了歷史事實之外,更多的是慰安婦運動中的歷史認識、國際關係、性別意識等面向。正因為這是本如此豐富的書,每每在編輯到一個段落的時候,我得要停下來考慮自己是否確實理解了作者的表達與譯者的翻譯?這本書是否呈現出了它該有的面貌?在撰寫文案、新書資料時,自己是否忠實地傳達了書中的理念呢?因為深切感受到這本書的重量,所以才會這麼誠惶誠...
頁數43/27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