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新書精選

  • 2020.03.30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

    文/
    走過喪親之痛,春天終會來 文◎小六(寶瓶文化編輯)  為了我要搬回爸媽家,我們姊妹終於得面對現實,回去好好整理爸媽都已不在的家──在媽離開十個月、爸走了四年五個月之後。  爸的衣服一直還吊著,或齊整疊放於抽屜裡,就在那兒,四年多來沒人動過;打開他常用的手拿包:皮夾、老人悠遊卡、硬幣、鑰匙,和那把他的扁梳……包包一角躺著一排分裝用小藥盒。啊對了,那些收集滿一整個抽屜的各家醫院藥袋,爸爸若仍在世,一有小毛病就主動地乖乖上醫院檢查的他,堪稱勤快的模範老父吧。我猶豫著,但又放下小藥盒,畢竟拿走這個空盒子,又能怎樣呢? 光要空出媽掛在架上或塞在櫃裡的數十個大小皮包、背包、肩包、長短皮夾、零錢包……就花了大半天,因為每一秒都有「驚喜」,每一個裡面都有硬幣,得小心翼翼不漏掉每一處夾層,加上四十年前早已停用的,最後數算竟有上萬元!而拉開媽的絲巾抽屜時我想:一個人的脖子到底能圍上多少條絲巾呢?包括連封套都沒拆的?最後我只挑了五...
  • 2020.03.30

    當愛來臨時:我與我的貓老師

    文/
    有些約定,能超越時間與空間;有些真愛,是生生世世都至死不渝。作者蘿莉與她的貓伴侶傑西,面臨幾次分散,最終還是能回到彼此身旁,不怕等候、不怕失望,敞開心胸、聆聽萬物,就能見證真正無條件的愛。在這本書中,除了人與貓的重逢故事外,更是紀錄了無數動物、植物們想傳達給人類的諸多信息,然而這些都被蘿莉老師無私地化為文字,分享給有緣拿起此書閱讀的你。字裡行間的溫暖與深情,再再讓我感受到蘿莉老師對於生命的信念與真愛。隨著一次次的編稿與校稿,書中詞句也成為動人的樂音,繚繞、迴盪,我的心也隨之變得柔和、明晰,這才明白,何謂療癒與覺醒。直到現在,讀著《當愛來臨時:我與我的貓老師》還是不禁會想,自己是何其有幸能夠因此體會到生命的美好!文/黃勻薔(四塊玉文創 編輯)...
  • 2020.03.16

    和日本文豪一起找妖怪(上冊):山神、天狗、鬼婆婆還有獨眼地藏……日本妖怪的神祕傳說

    文/
    從小我就沉迷在各國的妖怪奇談中,尤其是日本的傳說:人類要迴避的狐狸娶親、無比熱鬧的百鬼夜行……種種或詭異、或驚奇的鬼怪故事,在日本這片古老土地上,開出一朵朵精彩的傳說之花,炫目迷人。因為對奇聞的濃厚興趣,使我讀這本書稿,便立刻埋首沉浸在一篇篇的傳說之中,看見「治咳婆婆」因藏匿時不小心咳嗽,招來殺身之禍,後人拿易引起咳嗽的麥粉菓子祭拜,希望祂能想起「咳嗽之苦」,果然很靈驗地治好了信眾;也據說向祂祈求咳嗽痊癒之後,還要再跟一旁離得較遠、面目兇惡的老公公說:「老婆婆辦事不牢,還是再麻煩您!」咳嗽就會很快痊癒,這讓我們看到妖怪其實很有同理心,也為祂們偶爾出現的人性化的一面,大呼「好可愛」!文/簡語謙(四塊玉文創 編輯)...
  • 2020.03.09

    傾聽死亡現場:頂尖法醫病理學家的非自然死因調查事件簿

    文/
    用一生時間,聆聽死者之聲(文/馬可孛羅編輯部)英國最頂尖的鑑識病理學家理查.薛賀德醫師,一生癡迷於揭露死者的祕密,他參與過數千次的死因調查,生活早已跟死亡密不可分。他熱愛這份聆聽死者之聲的工作,隨時準備趕赴現場。最重要的是,他對因「非自然因素」而殞命的受害者家屬傳達真相,充滿敬意與人性關懷。薛賀德醫師直接參與了許多著名案件,包括黛安娜王妃車禍重啟調查、亨格福德大屠殺、泰晤士河侯爵夫人號撞擊事件等,這些精采的鑑識解剖現場,都在薛賀德醫師的筆下化作細膩的紀實故事,讓讀者得以見到一名鑑識病理學家的獨到專業,猶如置身現場。在本書中,我們也得以窺見這位知名法醫的內心世界。接觸超過兩萬三千具屍體,從事與死亡如此親近的工作,為了探求真相,他得維持身為科學家的疏離。薛賀德醫師坦承自己為這份工作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婚姻觸礁,在法庭律師詰問之下承受莫大壓力;而多年來走過的那些血腥死亡現場,嬰兒死亡案、警方對犯人的不當拘束致死、老婦...
  • 2020.03.09

    練習的心境:學習、職場、人際、教養全適用的刻意練習心法

    文/
    循序漸進,享受生命這場練習文/方智編輯 溫芳蘭還記得剛學開車時的自己嗎?當時的你想必秉持著學習者的初心,全然投入其中。現在這份初心早已消逝,你就是會邊聽廣播邊開車,當年新手上路的你恐怕會覺得干擾呢。什麼都不想,就只是開車──曾經如此簡單自然的狀態,在技巧純熟後竟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練習的心境》這本書,帶你重新認識學會某項技能時的完整歷程,重溫尚未被沒耐心磨損的學習時光。作者在其中體悟了「處於當下」的力量,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好評,被譽為《當下的力量》實踐版。作者發現,在「重複而專注」的練習過程中,人往往會忘卻練習過程的枯燥與煎熬,不焦慮、不心煩、有耐心、心情平和地享受過程,終至精通技能。這種隨時保持平靜與享受當下的狀態,就是「練習的心境」,不僅能讓你精通技藝,也能讓你欣賞人生每一刻的風景、喜歡每一刻的自己。這不只是學習的態度,更是面對人生的智慧。學走路、綁鞋帶、騎腳踏車、實現夢想……人生就是一場綿長的練習。活著...
  • 2020.03.09

    戒斷曖昧: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文/
    曖昧,比被掐住脖子的窒息還難受文◎小六(寶瓶文化編輯)我們都知道愛或不愛是種選擇,自己的選擇。但更多時候,就是無法下定決心給個要或不要的了斷。就像隼人心理師在《戒斷曖昧》書裡說的這些故事。又琳和「超級親密好朋友」士傑糾纏了五年,兩人之間每一次有形無形的親膩,都讓她自行腦補成戀愛線索,但終究得不到對方對這段關係的確認。她始終只是士傑口中的「超級好朋友」。而她是如何結束的呢?事實上,最後切斷的是要跟另一個女人定下來的士傑。又琳還是被黏在那張「曖昧」的蜘蛛網上。她不懂那五年的「若無似有」算什麼?她不曉得自己其實是像賭博上了癮,一心想著「總有一天我可以翻本(贏得他的愛)」,感情的賭注卻愈下愈大。女孩曾遭渣男劈腿,對現任感情草木皆兵,男友參加有女生的聚會、與女生合照……都遭她質疑,即使男友再怎麼公開、誠懇,都無法給她安全感。她想專心投入,可前任種種像鬼一般附在男友身上。男友被懷疑得好痛苦,她則痛苦也自責:到底怎樣才能揮...
  • 2020.03.02

    幸福老 高齡的快樂祕密:一群人的老後4

    文/
    年近九十的外婆,天天都過得充實,不是在菜園裡忙活,就是到公園跟其他老人一同跳舞。「等我老了,一定整天窩在家裡。」幾年前的我,認為老人的日子就是要過得清閒。外婆眼角的皺紋,牽出慈祥笑意,「啊,等妳到這年紀,就會發現能忙碌很幸福呢!」那時的我無法理解,直到編輯本書時,看到七十歲的翠貞奶奶去學唱義大利民謠,美妙的成果帶給周遭朋友老年學習的勇氣;又見作者分享自己升格外婆後,以開車載孫子女出遊,一同在車上聊天說笑為樂……忽然就懂了外婆所說的「幸福」。操勞了大半生,終於能卸下重擔,除了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有更多心力去珍惜身邊的家人、朋友,這樣的「忙」,完全是心之所向,是專屬於老人的幸福。文/簡語謙(四塊玉文創 編輯)...
  • 2020.03.02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

    文/
    原來,四十歲的不安,是張尋寶圖(文/采實編輯 王郁渝)你曾想過四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我以為自己會是個比上一代優秀的父母、工作穩定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知道生活中什麼事是值得努力與珍惜的……怎麼都没想到,年屆四十的我,生活中依舊跌跌撞撞、懵懵懂懂。孩子的無知是天真,但四十歲的無知會被笑。步入中年,再怎麼也得裝得成熟、裝得有多看的懂人生,因為孩子在學習,職場在評價,而我們也正替自己打分數。如同劉仲彬心理師所說的:「若能活到八十歲,往人生中間劃一刀,現在的我,就站在切口旁。」站在切口旁的我,戰戰兢兢。或許別人没發現,但其實自己的內心很清楚:感情,發生變化了:夫妻間的愛和戀愛時大不相同,無話可說的冷淡,接下來二十年該如何相處?工作,發生變化了:體力大不如前,不能像過去一樣埋頭衝刺,卡在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家庭,也發生了變化:孩子已漸漸長大,過去因生活忙碌而疏離的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就連朋友之間和父母的關係都悄悄地挪了位置...
  • 2020.03.02

    文/
    ...
  • 2020.02.24

    社畜生活:慣老闆、豬隊友全不是想像中那樣?

    文/
    離開大學前最後一段時間,周遭陷入愁雲慘霧的氛圍,在學生眼裡,「職場」彷彿會吃人,別人的工作心得看多了,職場被先入為主定型成得為五斗米折腰、苦楚只能往肚裡吞的暗黑地方……甚至在二、三十年前出現一詞──社畜,到今天還是有不少上班族以此自嘲。然而,編這本書的過程中,作者以幽默的漫畫,呈現職場的另一面──總是讓員工感到壓力山大的老闆,有許多我們不知道也無法想像的考量,身在不同立場,當然難以理解,但透過作者的畫筆,知道老闆背後用心後,似乎也能釋懷了。作者也在書中提到他的看法:希望勞資雙方可以互相理解。大多人都需要進入職場,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一點同理心、包容力,創造一個風氣優良的工作環境。文/簡語謙(四塊玉文創 編輯)...
頁數8/27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