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L究竟是何許人也?她看似了解岱芬的一切,貼心而充滿善意地成為岱芬的助手,但兩人卻在創作理念有很大的分歧,兩人也為此數次針鋒相對。岱芬畏懼於自我揭露過多,而想增加小說的故事性,然而L卻認為正因為真實的經歷,才能讓書中的主角擁有靈魂。
因著行事風格、對工作的態度、人際互動與交流、對著作的堅持等迥然不同的兩人,一方面讓兩人誠然成為無所不談的好朋友,卻也因此而使得彼此的互動模式浮現隱憂,到底L對岱芬而言,是一個怎樣的存在?而又將如何影響岱芬往後的人生/創作?
《2013880045090》作者岱芬‧德薇岡(跟主角同名!)所撰寫的,或許包含著一個作家的深層希望與擔憂。一方面期待能從讀者聽到對自己的肯定與讚美,同時也害怕著會不會有一天自己再也寫不出什麼作品了?從日本作家東野圭吾自傳性作品《大概是最後的招呼》,就將自己在亂步獎出道後到真正成名之間的那種心境,毫無保留的跟讀者們分享,擔心被認為是江郎才盡、一本作家、一刷作者,然而卻也在那段不是很得志的時代,而有許多精采的實驗與創作。(但在成名前,這一切都上不了檯面)
作家在眾人面前,也許呈現的是他光鮮亮麗、充滿自信、能夠侃侃而談述說自己創作的歷程與其經緯,然而其背後的辛酸與所面對的評論壓力,可能又是我們所難以體會的。
本書在書名上玩弄了一種趣味,讀者或觀影者有時會比較無法抗拒「真實故事改編」的文本,總覺得那當是可信度比較高的創作,然而其中真實的成份又有多少呢?特別是把《2013880045090》看到最後,試著想想,如果自己一個親密的朋友,總是可以那麼剛好趁別人都不在的時候出現,而不會被別人得知自己的存在達三年之久,機率又有多少?而L所為岱芬做的一切,到底是為了幫岱芬加分,或者是為了取代她的位置而做的布局?甚至有沒有可能,L其實是岱芬腦中的一個想像,幻想著有個比自己更果敢、直率、毅然地面對各種人生挫折,一切與自己個性、喜好、態度完全相反的人,可以讓自己重新開始?
這一切,也許只有作者自己知曉。或者,等作者下一本作品出版後,是否也能看出端倪呢?
想看《真實遊戲》更多部落客的試讀文章,GO!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6.12.05
《真實遊戲》試讀活動
文/李肯特
我覺得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得用字彙武裝自己,
毫不猶豫地讓它倍數繁衍,
並讓它多樣化,
同時抓住它們之間最細微的差異。
──摘自本書內文。
閱讀文字的趣味在於,它一方面揭露了某些我們未曾得知的訊息,卻也可能同時掩蓋了另一些我們必須得知的消息。就好像cover這個字,同時具有報導與掩飾的意涵。
那麼,被報導出來的,或者被掩飾過去的,你選擇相信哪一個?
作家岱芬新作付梓後大受好評,此話題性十足的作品,因涉及自家人的隱私,讓她既備受稱揚,卻也因此常有惡意攻擊的信件,這一切導致她自此裹步不前,而後三年皆無新作。
此時有位頭號粉絲,亦是求學時代的朋友L接近她,一方面不斷地給岱芬她個人的建議,同時也協助岱芬處理各項事務。於是,兩人開始無話不談,甚至岱芬也讓L知道關於她的感情生活、孩子教養問題、寫作上的困境等大大小小跟自己有關的一切。然而岱芬對L卻幾乎一無所知:說是同學,眾人的團體照卻不見她的蹤影、雖是摯友,岱芬的男朋友在得知L照顧著受傷的岱芬時,只給她一句「要小心」、同時L也未曾跟岱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打過照面、甚至L似乎還趁住在岱芬家,幫忙岱芬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務時,寄信給其他朋友,意圖將岱芬隔絕於其交友圈之外。
得用字彙武裝自己,
毫不猶豫地讓它倍數繁衍,
並讓它多樣化,
同時抓住它們之間最細微的差異。
──摘自本書內文。
閱讀文字的趣味在於,它一方面揭露了某些我們未曾得知的訊息,卻也可能同時掩蓋了另一些我們必須得知的消息。就好像cover這個字,同時具有報導與掩飾的意涵。
那麼,被報導出來的,或者被掩飾過去的,你選擇相信哪一個?
作家岱芬新作付梓後大受好評,此話題性十足的作品,因涉及自家人的隱私,讓她既備受稱揚,卻也因此常有惡意攻擊的信件,這一切導致她自此裹步不前,而後三年皆無新作。
此時有位頭號粉絲,亦是求學時代的朋友L接近她,一方面不斷地給岱芬她個人的建議,同時也協助岱芬處理各項事務。於是,兩人開始無話不談,甚至岱芬也讓L知道關於她的感情生活、孩子教養問題、寫作上的困境等大大小小跟自己有關的一切。然而岱芬對L卻幾乎一無所知:說是同學,眾人的團體照卻不見她的蹤影、雖是摯友,岱芬的男朋友在得知L照顧著受傷的岱芬時,只給她一句「要小心」、同時L也未曾跟岱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打過照面、甚至L似乎還趁住在岱芬家,幫忙岱芬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務時,寄信給其他朋友,意圖將岱芬隔絕於其交友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