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11.06
不批判的溫柔——櫻木紫乃
文/蔡易伶(博識出版資深編輯)

1965年出生於北海道釧路市的櫻木紫乃,國中時因邂逅《挽歌》(原田康子著)一書,對文學產生興趣,於高中時加入文藝社。畢業後她進入法院擔任打字員,24歲結婚,成為專職的家庭主婦。她的寫作生涯起步較晚,27歲開始才全心投入小說創作,十年後先是於2002年以〈雪蟲〉獲得ALL讀物新人獎,隨後在2007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冰平線》,正式出道。2013年的《皇家賓館(電影書衣+原版書衣珍藏版)》讓她一舉拿下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直木賞」,登上寫作生涯的高峰。
台灣讀者對櫻木紫乃的認識,或許多來自直木賞得獎作《皇家賓館(電影書衣+原版書衣珍藏版)》,或是此前在台出版的《玻璃蘆葦》。不論哪一部作品,「性」、「情色」、「感官」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出版社也據此以「新官能派」定義她的作品。然而在她眾多的小說創作中,亦不乏另一「情欲色彩較淡」的取徑,甫在台出版的長篇小說《愛的荒蕪地帶》便是一例。
《愛的荒蕪地帶》講的是一個女人顛沛流離的一生。暫且不提主角百合江如何遇人不淑、情路多坎坷,畢竟古今中外道盡男女情愛之悲歡的作品多不勝數,小說中的橋段於妳我而言早已耳熟能詳。讓人揪心的並非百合江多舛的命運,而是每個遭遇打擊的當下,她的心境與處理方式,又或者說,是百合江這個角色的性格。當妹妹為她打抱不平、忿忿然說著忍耐已到極限云云,百合江只是淡然回應:「極限那種東西我已經看過太多,只是每個當下都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什麼是極限、什麼不是極限。」她不哭天搶地、不挺身辯解、甚至(貌似)不落淚不傷心;妳幾乎要以為她就像所有逆來順受的傳統女性時,她卻又說「妳的人生是屬於妳自己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只能任性地活下去」。妳笑她傻、笑她學不乖、笑她老是為別人而活,但妳終究無法討厭她。
愛情之外,櫻木紫乃在書中寫母女之愛,寫姐妹之情,寫女人之間複雜幽微的情感。她觀察深刻,筆觸犀利,讓人不禁想起筆力一樣鋒利且同為主婦作家的湊佳苗(主婦的觀察力不容小覷!)。較諸湊佳苗的冷靜,櫻木紫乃雖然也與筆下角色保持一定的距離,但那更像是在一旁默默守護。日本讀者說「櫻木紫乃擅長以沒有溫度的視線觀察人性與愛欲」,此處「沒有溫度的視線」與其說是冷眼旁觀,用「不批判」來形容或許更貼切。不批判,所以無關對錯、沒有好壞,所以得如實呈現生活的各種樣貌,瓦解「生活必然是這樣那樣」的單一價值觀。這可說是櫻木紫乃一貫的筆調,也是她身為一個小說家對這世界所展現最大強度的溫柔。
原書書名為「Loveless」,即「沒有愛」。在那本該是一片荒蕪的北國拓荒村裡,櫻木紫乃寫下了一個滿載著愛的故事。當然,她也寫下了恨,寫下悲傷、矛盾與衝突,寫下放棄與無奈,寫下欲望,寫下妒忌……但這些那些,終歸是愛的一部分。眼尖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了,文中第二人稱代名詞皆以「妳」表示,這無非是希望所有女性都能讀讀這個故事,當然,如果願意,也歡迎「你」一起走進這滿盈著愛的荒蕪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