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是,提出另類物種演變論的人,他與醫生侃侃而談自己觀察許久所領悟到的事物-人會逐漸演化成特定的妖。這讓我想到《山海經》中記載許多奇特的部落民族,會不會也是種「妖」?但這位先生說說就算了,他還真的犯罪強姦女子,當然社會無法容忍這樣的事。(從人到妖,得幾年?)
而我最感嘆的是最後一篇小說,鎮院之寶等級的患者。他手中染上的鮮血連他自己都數不清,而且是天才型的犯罪藝術家,把警察耍得團團轉、把受害者嚇得快休克、把醫生鬧得差點失控,最後連讀者也耍了一把。因為最後一句話不僅替短篇故事收尾也替整本小說收尾,帶來的震撼餘韻超強烈,讓我忍不住再三回味並思索。(犯罪專家)
我想,用海德格在《形上學概論》中說過的話來結束這一篇短短的精神病人漫談錄,是最適合的:「令人驚訝的不是這個世界為什麼存在,而是這個世界竟然存在?」 我覺得,這本小說在看完後除了滿足我強烈的好奇心與幻想力,也讓我感受到那一絲哲學的意味(接著老師就會被我騷擾詢問了XD),如果是我不會覺得那些邏輯清晰的患者真的發瘋了,他們只是思考超前現在的世界太多,多到世人無法接受的範圍,如果晚個兩百年,說不定這些會是平常的交談話題呢~
想看《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更多部落客的試讀文章,GO!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7.11.20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試讀心得
文/朱芳廷
這學期我選修一堂通識課,比起真正的課名,我喜歡說這是一堂可以讓我們無限思考與探討事物的哲學課。因為你不管提出多麼荒謬、在普通人耳裡覺得廢話的事物,老師都可以很認真地與你討論並提出他的看法。
有一次上課,我實在耐不住舉起手問老師:「老師,你覺得瘋子與正常人有差很多嗎?」
對我來說,我會下意識的排斥行為瘋瘋癲癲模樣的人,這是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給我們灌輸的觀念。但除了排斥,我還會好奇,在他們眼中,世界看起來是什麼模樣?
究竟是他瘋了,還是我們瘋了?還是我們都瘋了?或是我們都沒瘋,只是彼此不一樣?
「以現行的精神病診斷標準,只要是進了精神病院的,都是精神病。」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這本小說算滿足我一部分的好奇心(對,只有一部分XD),三十四則瘋狂的短篇故事稍稍震撼我的三觀。我覺得作者的知識含量一定要非常雜且互通,所有小故事囊括心理學、精神醫學、人類學、物理學、化學、天文、科學……更多是我不知道的學科,光這點就讓我嘆為觀止了,如果想當小說家要這麼博學我不就不用玩了>—<
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去拜訪醫生的人是高學歷、甚至是自身所學領域的佼佼者,但卻陷入自己的一套觀點中,堵死了自己並堅信這就是真理。
當然,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大多是屬於思維混亂、邏輯表達不清晰的那一類,會坐下來跟你侃侃而談的畢竟是少數,他們眼中的世界經由醫生描述讓我膽戰心驚,忍不住思緒被書中情節牽引,然後開始在意起縫隙…..(黑暗中的眼)最後趕緊回過神切斷這種想法,免得我真的去精神病院了XD
有一次上課,我實在耐不住舉起手問老師:「老師,你覺得瘋子與正常人有差很多嗎?」
對我來說,我會下意識的排斥行為瘋瘋癲癲模樣的人,這是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給我們灌輸的觀念。但除了排斥,我還會好奇,在他們眼中,世界看起來是什麼模樣?
究竟是他瘋了,還是我們瘋了?還是我們都瘋了?或是我們都沒瘋,只是彼此不一樣?
「以現行的精神病診斷標準,只要是進了精神病院的,都是精神病。」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這本小說算滿足我一部分的好奇心(對,只有一部分XD),三十四則瘋狂的短篇故事稍稍震撼我的三觀。我覺得作者的知識含量一定要非常雜且互通,所有小故事囊括心理學、精神醫學、人類學、物理學、化學、天文、科學……更多是我不知道的學科,光這點就讓我嘆為觀止了,如果想當小說家要這麼博學我不就不用玩了>—<
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去拜訪醫生的人是高學歷、甚至是自身所學領域的佼佼者,但卻陷入自己的一套觀點中,堵死了自己並堅信這就是真理。
當然,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大多是屬於思維混亂、邏輯表達不清晰的那一類,會坐下來跟你侃侃而談的畢竟是少數,他們眼中的世界經由醫生描述讓我膽戰心驚,忍不住思緒被書中情節牽引,然後開始在意起縫隙…..(黑暗中的眼)最後趕緊回過神切斷這種想法,免得我真的去精神病院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