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專注力:180秒實踐高績效人生,奧運金牌運動員、頂尖業務、世界大賽冠軍隊都在用的心智鍛鍊法
-
79折 316元
40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15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財經企管>職場工作術>思考/創新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傑森.塞爾克、愛倫.里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沈聿德
- 出版社: 天下雜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1/03
- 相關主題: 【2024巴黎奧運】歡慶奪金! 巴黎奧運帶給選手們的啟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高績效者能持續表現的秘訣,就在他們專注於「解決方法」!
每天3分鐘,打造「防彈心態」,不斷聚焦在需要完成的任務,
利用「改善」的雪球效應,達成巔峰表現。
業績壓力破表、工作和家庭讓你心煩、跟人吵架心情不佳,
人生總有辦法在你不順心時,又再重重補上一擊……
問題吞噬了想法,我們很容易迷失在負面思考的陷阱中。
人類天生特別在意負面消息,我們總是擔心出錯,焦慮不安。
專注於問題,宛如喝毒藥。
重新鍛鍊大腦,才能發揮潛能,更健康、快樂,也更成功。
◎轉換思維: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有效應對?
多數人花很多時間抱怨問題,但成功快樂人的共同特質是在逆境時聚焦解決方案的強韌心智,知道如何導引自己的想法,創造正向情緒與有生產力的行動,哪怕是一點點改善也好,而不是執著自己做不好、辦不到的事情上。當你聚焦於表現良好之處,就會有更多好的表現,這就是卓越領導者都善於利用的雪球效應。
◎各領域的頂尖人才都在用的重塑大腦思考模式
本書作者擔任聖路易紅雀隊心智訓練總教練期間發揮重要影響力,讓紅雀隊睽違20年後拿下世界大賽總冠軍,2011年又再度封王。
他獨家開發的RSF鍛鍊法,幫助運動員贏得世界大賽、超級盃、奧運金牌,協助財富全球 500 大的企業和高階主管提昇30%的生產力。
◎每天3分鐘,是你對自己的最好投資
RSF鍛鍊法可供讀者在面對壓力和負面思考時,有進攻和演練的工具可運用,將讀者和團隊帶向更高的績效表現與更卓越的成就。
** 心智黑板:想像大腦有塊心智黑板,分隔成「問題」與「解方」兩區塊,練習在60秒內立刻轉換心態。
** 成功日誌:建立明確策略,優先處理每天個人與工作上最重要的任務,一次只專注改善一件事,一次改善一點點就好。
** 心智訓練:5步驟訓練有助於提升心理韌性、專注力、信心,讓思維獲得正向改造,促進健康和高績效表現。
名人推薦
★各界熱烈推薦
王永福 |頂尖企業簡報與教學教練
何則文|人才培訓教練、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林靜如|律師娘、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彥博|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張瀞仁|國際非營利組織Give2Asia慈善顧問
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排名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推薦】
●各界好評:
遇到事情時,我總是要求自己能聚焦在正面解決方案,想辦法找出正面的解決方案。這樣的作法,就如同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解方導向專注力」……這本讓心理變得更強韌的書,能夠幫助大家找出許多實際可用的方法,在接下來的每一天,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王永福 (上台的技術、教學的技術等書作者、頂尖企業簡報與教學教練)
你可能會想著:「疫情造成公司營運不穩,我可能減薪或被裁員,家庭會不會陷入困境?」我們要把他轉化為正向積極且開放的思維,所以取代這個想法的新思考應該是:「我如何才能以加強自己專業能力,創造多元收入,讓自己在疫情時代不害怕受到衝擊?」……本書提供我們很好的解答,作者提出的「解方導向專注力」,就是我們面對恐懼跟焦慮時最好的實證解方。
──何則文(人才培訓教練、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作者塞爾克博士平常面對的客戶或許是全世界壓力最大的一群人,財富500大公司的管理階層、跨國公司高階經理、頂尖運動員。這些人面對的事情不是嘆兩聲氣就可以結束的,怎麼辦?作者的方法很簡單:從正面著眼,專注在好的地方。他的三點具體提醒,對我來說特別有幫助:1. 一定會有解決方案的,一定! 2. 就算真的很難,也要專注於自己真真切切擁有的事情上,而不是你沒有的,這一點很重要。3. 特別難熬時,你一定要抵抗那種欲望,不要滿腦子想著什麼事進行的不順利,你要時刻不懈地想想自己什麼地方做得好。
──張瀞仁(美國非營業組織Give2Asia家族慈善主任)
RSF鍛鍊法就像是對抗負面狀態,強化心理韌性的有效工具,看到本書真是讓人覺得振奮……運動員的身體要持續鍛鍊才能長出肌肉,心智也是,誠摯推薦給想長出強韌心智肌肉的你,就從這本書開始做起吧!
──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我長期研究投資和優秀的企業家,會發現他們都專注在自己的強項,讓自己的輸出功率提高……具備心智韌性的思考方式,能夠讓你的輸出功率提高,提高自己的潛力……我們雖然不是企業執行長,但我們的人生必定遇到起起落落,而心智韌性將成為輔助,協助我們在起落之間,走往心中正確的方向。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雖然你沒有辦法一夜之間就改變目的地,但你可以先調整你的方向。作者獨創的RSF鍛鍊法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工具,讓你帶著百分之百的信心,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奧運自由式滑雪銀牌得主 夏儂‧巴爾克‧哈皮(Shannon Bahrke Happe)
鍛鍊法改變了我的事業。利用這個方法,我得以克服障礙,破壞食古不化的產業,打造創新。如果你想有所突破,釋放成功的話,那麼用RSF鍛鍊法就對了!
──TBH稅務有限公司創辦人 藍道‧S‧波爾(Randall S. Boll)
不要讓問題吞噬了我們的思維,此事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重要過。這是一本全世界的人都需要讀的書,讀完才能用最好的方式向前方邁進。
──克拉克- 福斯家族基金會執行長 麥克辛‧克拉克(Maxine Clark)
RSF鍛鍊法讓我們可以應付每天發生,卻無法預期的各種問題。
──西北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合夥管理人 丹‧里維斯(Dan Rivers)
我向來都是結果導向的領導者,一直以來,我試圖改善情況的方式,就是把出錯的地方指出來,別人可能認為那是負面意見,即使我並無此意也一樣。RSF鍛鍊法幫助我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我可以用更清楚、簡明,也更正向的方式,讓別人聽懂我要傳達的訊息。
──斯坦恩伯格集團董事長 麥可‧斯坦恩伯格(Michael Staenberg)
作者說的千真萬確:具備正確的思維架構,會為你開啟坐收許多人生正面成果的大門。練習RSF鍛鍊法是對你自己的投資。他還說對了另一件事:你值得擁有這一切。
──財富500大企業恒達理財合夥管理人 潘妮‧潘寧頓(Penny Pennington)
●讀者書評:
如果你需要能幫你突破現狀,升級績效表現的工具,這本就是你接下來要讀的書。作者幫我們解釋我們把焦點放在問題上的生理傾向,說明專注於歷程目標(每天要做的事),而不是成果目標(事情的完成),會如何升級你的表現。我把這些方法,應用在自己個人和專業生活上,體會到持續不斷而且有加成效果的改善。理解自己有能力不斷創造成功,而且感受到自己掌控一切,真的讓人太有自信了!
──亞馬遜讀者Crowley
Covid-19考驗了人類的精神,此時此刻,要我們發揮毅力,勇敢向前,感覺猶如登天。作者在書裡巧妙地把發揮毅力勇敢向前的步驟,清楚說明,讓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那些受害最深的人,走出焦慮與憂鬱。而對於原本就會鍛鍊毅力與解方導向心態的那些人來說,這本書,強化了一個一個的步驟,讓他們更加成功。
──亞馬遜讀者Porter
我一直都在找談心理與思維的好書。在討論這類主題的書裡,這本書大概是我讀到最好的一本了。謝天謝地,這不是一本寫滿了故事和小經歷的書。它跟別的書不一樣,有許多可以執行且實際的小技巧,幫你建立更以解決方法為導向的思維。我強力推薦這本書!
──亞馬遜讀者Vikram
對我們這些想要表現超前,透過工作發揮影響力的人來說,這真的是一本真實具體又實用的工具書。如同兩位作者所說,關鍵就在於要持之以恆!這本書把這一點說得非常清楚,讓你有堅持執行計畫的動機。
──亞馬遜讀者Warner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對工作和或個人生活的整體看法與觀點,我會非常建議你看這本書。即使你的看法本來就已經很正面,這本書還是會幫你再升級。這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也是一本精簡的書。我超愛的!
──亞馬遜讀者 Kelly
我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的目標或是發揮不了自己的潛能,就是因為我們天生就把焦點放在問題上,而不是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法。兩位作者透過獨到的見解和練習,細細闡述了這個關鍵的概念,讓我們大腦能重新連結神經途徑,快速將焦點轉移到尋找解方之上。我很喜歡他們一直重複提及的那句話:「我現在可以做什麼,來改善情況?」書裡還有練習,幫我們克服自己只想著問題的天生傾向,讓我們可以努力不懈地專注找出解方。一如本書承諾的那樣,練習的時間很短,既簡單又讓人做得到。我覺得這本書相當吸引人,而且,我也竭心盡力地每天都進行這些簡單的訓練。
──亞馬遜讀者Deutschendorf
太值得花時間一讀了。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讓你立刻拿來運用。書裡的一切內容都有研究根據,而且,寫得相當好。我極力推薦這本書。
──亞馬遜讀者 Melanie
一本提供活出最佳人生之實際做法的書,既睿智又簡明。與其他同類的書不一樣,這本書完全不談「只看正面,正面就會出現」,而是提供了工具,教你辨識以問題為中心的思維,以解決方案取而代之,讓你迎頭擁抱人生的挑戰和顧慮。讓我們在這麼做的同時,重新訓練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專心看著自己的優勢和可能性。
──亞馬遜讀者Roodhouse
我好愛這本書,因為它說的好簡單,一點都不複雜!讀完之後,我覺得自己很有信心,完全曉得自己該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
──亞馬遜讀者Kuhn
目錄
推薦序
◎強韌的心態,讓你成為更好的你 王永福
◎解決的方法,一定比困難更多 何則文
◎每花一分鐘抱怨,世界就少了60秒光明 張瀞仁
◎掌握關鍵,人人都能鍛鍊出厚實的心智肌肉 曾荃鈺
◎如何像頂尖人物一樣提升心智的輸出功率? 雷浩斯
前言 與負面思考的天性搏鬥
導讀 你值得擁有這一切
Part 1 辨識:善用自身內建的警示系統
1 為什麼我們會心智脆弱?過度專注於「問題」
2 善用「期望理論」的效應:越專注問題,問題就越嚴重
3 練習「思想替換」的能力:一定會有解決方案的,一定!
Part 2 取代:用解決方案取代負面思考
4 「心智黑板」練習:專注在「問題」,只會更糟
5 打造「防彈心態」:面對問題時,要先取得掌控權
6 拆解你的問題:哪怕改善一點點也好
Part 3 重新訓練:制定人生願景,重塑大腦路徑
7 願景+貫徹=快樂:先排出你的優先順序
8 規畫個人和專業歷程目標:著迷改善,肯定自己的表現
9 實踐心智訓練+成功日誌:任何事都阻擋不了你
後記 知道還不夠,一定要做才可以!
試閱
與負面思考的天性搏鬥
愛倫.里德博士
對我來說,早上一醒來,心跳就噗通、噗通加快,這種感覺既熟悉又正常。接下來的一天,會有什麼壓力很大的事等著我做呢?我準備好了嗎?我昨天完成的工作夠不夠?我的健康有沒有什麼問題?家人的健康如何?昨天有沒有說了什麼會後悔的話呢?
在我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念頭之前,類似的問題早就在大腦裡打轉了。我眼睛都還沒張開,身體都還沒確知自己醒來呢!每天,我活著就像為了要一一完成待辦事項那樣,如果沒出差錯地熬過了一天,就好像如釋重負,一直到隔天早上,同樣的戲碼重來一次為止。
我的大腦專注想著的,主要都是如何避免問題。這般專注地想著要避免問題,讓我一直只注意到問題。我甚至沒想過,「只注意到問題」這件事,本身就是個問題。事實上,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是如此運作的。這麼看來,這是常態,正常得很。
在這種情況下,正常,並不是什麼好事。
我的天性狀態就是早上起床後,把一長串可能會出錯的待辦清單項目,好好想過一遍。我知道自己會這樣,是因為我這輩子幾乎都如此過日子。別誤會了,我沒有過得很慘,也沒有憂鬱症。我努力去做的每一件事情,幾乎也都成功完成。我還常常發現自己心裡是這麼想的:「做完A之後,我就要好好放鬆」,或者「我熬過B之後,就可以好好享受一番。」理論上,我搞不好可以繼續這樣過我的人生,而且還很成功。只不過,有一天我突然領悟到,可能我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人生時,心裡會想:「是啊,那樣很好,只是,我為什麼沒辦法真正享受這一切呢?」
人類大腦的功能,本來就是會尋找潛在的問題。人類之所以天生這樣,背後有個重要的原因。從演化的觀點來看,我們都同意,有辦法在森林裡快速辨識衝向你的野熊,或是高速衝過來的對向來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快速辨識潛在的問題。這可是好事一樁。壞就壞在這麼一來,會嚴重破壞我們的健康、快樂,以及成功。不過,這並非必然的結果。
5年前,我有幸開始和本書另一位作者傑森.塞爾克博士(Dr. Jason Selk)共事。我在研究所攻讀心理學時認識了他,當時的我,什麼機會都想抓住,而且還盡力學舞蹈。他需要找個人處理行政事務,我又需要一份工讀兼差。我是個一心想發展舞蹈事業的心理學研究生,這個工作根本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把心理學和達成最佳表現的基本概念,都融為一體了。當時他正要接下聖路易紅雀隊(St. Louis Cardinals)的心理訓練總教練(director of mental training),他知道自己的事業,即將要大鳴大放。一點也沒錯。傑森出版了四本暢銷書之後,開發出「解方導向專注力」(Relentless Solution Focus,簡稱RSF)的基本原則,也就是專注於解決方案的心智能力,尤其指的是面臨逆境時的心智能力。這些基本原則已經協助了無數人,過著更好的生活,達到自己標準的最終成功。我比其他任何人都還要感謝這些基本原則。採用這一套方法,改變了我體驗人生的方式。
什麼是「堅持不懈」?
我跟著傑森每天教大家一起培養心智堅韌性的基本觀念。雖然我對這些基本觀念很熟悉,可是,我還是得竭盡努力才能維持RSF心態。除了績效表現教練的身分之外,我還是個耕耘了10年以上的專業舞者。每天通常都要先花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練舞排舞,然後再轉換成教練身分,訓練運動員和商界人士,而且我同時還身兼了母親與妻子的角色。
所謂「表現」,談的可不只是站在數萬人面前的舞台上演出。我們每天從頭到尾都不斷地在表現,而且,不管場域為何,要完成最佳表現,都要靠心理韌性。無論是跟客戶講電話也好、每天練舞和排舞也行,這些心理韌性的基本概念,都是助我發揮潛力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我真正享受這個過程。
有好一段時間,我都以為自己可以維持這種心態。大多時候,我都可以輕鬆地處理負面思維與問題,專注在尋求解方。儘管不見得每天都很理想,可是我的天性狀態,從時時擔心,變成知足樂觀。早上醒來時,我會欣然期待一天的到來,心跳沒有因為擔心而加速,也沒有隨之而來的焦慮感。
然後,我當了媽媽。
我的大兒子威廉出生之後,我覺得,過去好幾年沒有時刻處在焦慮之中的那些時間,好像都補回來了。我是那種覺得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媽媽,以此為藉口,覺得只要談到兒子,「要我不擔心焦慮」,根本不可能。當了媽媽,就是會碰到這種狀況。這種擔心,是媽媽的擔心。我跟自己這樣說。我挺成功的說服了自己,把RSF心態原則擺一邊吧,無須堅持。為了兒子,我允許自己陷入問題導向的思維裡,卻不知不覺影響到生活上的其他方面。問題導向的思維,往往會造成這樣的效果。
我跟運動員和商界專業人士共事,學到了一點:你不需要經營某家市值幾百萬的企業,不需要在美國職棒世界大賽的第七戰中出賽,不需要在籃球比賽剩3秒時站在罰球線上罰球,更不需要站在舞台上面對觀眾,才會有這種普遍存在的擔心、外在壓力,以及負面思考,因為這種情況本來就很常見。事實上,對我來說,最容易套用RSF心態的場域,就是我的專業舞蹈工作,大多數人可能以為這份工作的壓力應該很大才是,但我發現,面對日常生活上比較常見的的壓力時,我才會需要更努力維持心理韌性。而且,不管你喜歡與否,就算你只在生活的某一個方面,面臨了負面想法帶來的心智脆弱,這也會嚴重影響你在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和體會。
多虧了一早的心悸,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都沒執行RSF心態的練習了。我終於認清,自己當母親的這個藉口,就只是個藉口而已。就維持RSF心態而言,我又回到了原點。嗯,應該說,可能不是原點,應該比原點再好一些,畢竟,當時的我還在協助別人貫徹執行RSF練習;我對這些基本概念可為瞭若指掌。這應該也算吧,不是嗎?
不,那不算。只是「懂」還不夠,付諸實行才算。
你的大腦,天生就是要讓你體驗心智脆弱的;對你、對我而言,這可能都是相當正常的事。心理韌性不是天生的,這個事實讓我們輕易就接受了自己的天性狀態,但是你可以學會在心理上更為堅韌。我所謂的「學會」,指的是理解基本觀念、每天執行這些觀念、努力持之以恆。如果沒做到的話,就得想辦法把這些基本觀念找回來。儘管不容易,但是你是有能力辦到的。
有些時候,你會做不到。心理韌性本來就與完美與否無關。這個概念重要到再說一次也行:心理韌性和完美與否無關。重點在於當你(或生活)不盡完美時,你有沒有可以反擊和演練的工具。心理韌性的練習沒有終點,其重點在於奮力對抗。關鍵在於你要你明白,這場比賽永無終止。「贏」只是一時的,而且,有時候贏的意思是,比起原本連奮鬥都不奮鬥的結果,你輸得更「漂亮」。我向你們保證,最後的成果,絕對值得所有最後失敗的戰鬥,我們就是在奮戰中,才學會對抗自己的正常天性,贏得勝利的啊!
●導讀
你值得擁有這一切
傑森.塞爾克博士
如果我說,我們可以減去半數的心理健康疾患,而且還能減少世界上30%的疾病與身體的病痛,你覺得如何?或者我說,你將從這本書學會一個祕訣,能取得自己人生的掌控權、大幅增進自己的幸福、成功,並且改善外在壓力之下的表現能力?而且,只要每天花3分鐘,就可以做到,這聽起怎麼樣?
花點時間,想想上述的這些話。你身受憂鬱和焦慮之苦的可能性,真的會少掉一半,得到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還能降低30%,甚至還可以更加成功,而且,每天只要花你3分鐘的努力而已。接下來你會讀到的,可能是你這輩子所學當中最重要的東西。這本書將教會你的,是解開人類幸福、健康,以及成功之真正秘訣所需要的知識與訓練。在繼續往下讀之前,你一定要先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值得擁有這一切。你值得過得幸福,活得健康,表現得比現在的你更出色。無論你來自何方、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或現在做的是什麼,你都值得過著快樂、平靜,以及滿足的人生。我要再說一次:你值得擁有這一切。
大部分的人,大半輩子都在擔心可能會出錯,然後,剩下的時間則用來想著自己沒有的一切事物。在本書中,你將學會達到自己想都沒想過的成就,碰到事情出錯的時候,你會曉得如何導正。你再也不用晚上躺在床上,擔心人生可能隨時會踩到的那些地雷了。相反地,你會很有自信,知道自己終於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靈活應用所學,處理迎面而來的所有問題。
在我擔任績效教練的職業生涯裡,有幸曾與當今世上最健康、最快樂、最成功的人士一起合作,包括各行各業的執行長、職業運動員、企業老闆、宗教與產業領導人、知名的演員和音樂家,還有其他公認「箇中翹楚」的人士。我發現,許多這類超級名人都擁有的一個特質,就是心理韌性。在大家眼中,外表和聰明才智看起來都尋常不過的人,卻能創造出異常傑出的成果,這些人正是能夠主宰心理層面的那些人。
他們掌控了異於尋常的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這些最成功的人早就學會導引自己的想法,以創造出正向的情緒和具備生產力的行動,而不是執著在自己沒有,或者辦不到的所有事情上。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卻還是沒做?你明知道對自己最有利的,應該要採取行動,生活也會因此有所改善,卻不知怎麼搞的,一直沒去做?是的,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其實這相當正常。只是,在這種情況下,正常並不是好事。我會在本書教會你,消除「不能主宰」的情況,或大幅降低發生的機率。
說到底,真正的成功,就是思想控制。最快樂、最健康,也最成功的那些人所選擇的想法,是生理上能改善其生活品質的想法。心理韌性,就是思想控制,選擇正確的想法,讓你覺得更好,同時促使你採取行動,以創造出正向的結果。
這些年來,我也碰過正在訓練,或以往曾經訓練過心理韌性的客戶,我發現所有會去練習讓自己擁有更高心理韌性的人,都能夠有所進步。聽好了,各位,如果想要制定更好的決策,同時真正堅持執行這些決策,心理韌性就是基礎。
這並不是說,心智堅韌的人花更多的時間思考而已,很多人也會花無數時間想東想西,心理韌性則有所不同。具備心理韌性的人,其實更擅長思考,也更善於在更短的時間內制定決策,同時,達成的成果更好。他們能更有效決定自己要說的話和要做的事,也會更投入,採取後續跟進的行動。如果心智堅韌的人真的偏離了自己設定的軌道,也能更快回到正軌。
心智堅韌的人可以降低得到許多重大疾病的風險,例如癌症、心臟疾病、中風、呼吸道疾病等,而且產生焦慮症、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有睡眠問題的可能性,也會低很多。心智堅韌的人比大部分的人更快樂、更健康,也更成功,而且程度差異很大。
我的心得是,心理韌性就是「專注於解決方案」的能力,而且,尤其是指我們碰到困境時,專注於解方導向的能力,這也是我同事愛倫.里德博士和我,一起教導和輔導人們的內容。健康與成功的關鍵,就是這種以解決方案,而非問題本身為導向的專注力。儘管聽起來可能很簡單,它卻完全與我們的天性背道而馳,而且還很難做到。不過,我們接受一點點教育訓練,就可以克服心智本來的運作方式,成就心理韌性,人人都學得來,這就是RSF心態,愛倫和我面對輔導的客戶,以及每年演講會上的數萬名觀眾,運用的就是這一套原則。
二十年前,我開始把自己對認知神經科學、腦化學,以及人為表現的知識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套訓練方法,讓大家了解究竟如何培養心理韌性。研究臨床病人幾年之後,我開發出一套三個步驟的流程,專門用來幫助人們透過RSF心態,改變和控制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行為。這個方法已經過實證,成功幫助了運動員贏得職棒世界大賽、美式足球聯盟超級盃、各類全國錦標賽、奧運金牌,多年來更替企業提升30%的生產力。更重要的是,這套三步驟的流程,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而且更快樂也更健康)的人,一個大幅改善後,2.0版的你。
自己開設公司的泰咪.夏得洛(Tammy Shadlow)分享:
以前的情況是,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根本讓我無力以對,現在我利用RSF的方法,將負面想法趕出我的身體,不會真的讓壓力累積。我現在每天醒來,不是立刻感受到壓力與焦慮,而是頭腦清楚,覺得自己最起碼比昨天又往前進了一步。在工作上,我現在是更好的領導者;在與丈夫和孩子的關係上,我的投入肯定更多。RSF心態改變了我的人生,或者,也許我應該說,它把我的人生還給了我。」
某位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賽揚獎得主,同時也是現役投手的運動員說道:
過去的我,只要站在投手丘上,所有的負面想法就會跑進我的大腦裡,諸如今天風是否很大、萬一今天我對上的是上次讓我難堪的人等。我想的甚至可能是私人的事,例如跟老婆吵架,或跟哪個孩子處不好。那些想法會進到我的大腦裡,讓我分心。現在,不用60秒,我就可以把那些想法甩開,RSF絕對是讓我維持如此穩固職業生涯的原因,而且它肯定在我得到賽揚獎那一年,幫助我朝著目標穩定前進。」
◎高績效人士都具備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講的不是接受精神鼓勵,它是一套可以透過訓練建立的技能。心理韌性有兩個目標要完成:首先,對表現突出的人來說,在面臨困難時,有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怎樣的困難,諸如生病不舒服、受傷、天氣不好,或是生活裡任何其他的偶發意外,個人都必須有能力克服障礙,有好表現。這一切,都是從你腦中的想法開始,一般人關注的都是困難,而心智堅韌的人已經學會了要專注在自己能做什麼,以克服困難。RSF心態,能讓我們更有能力辨識生命中的暴風雨,有心理準備,如此一來,我們不只能安然度過難關,還能真正學會在困境中茁壯。
心理韌性的第二個目標,就是系統性減少大多數人都會感受到的負面「腦袋垃圾」。我們每天會有12,000~60,000個想法,其中負面的思維就占了80%。此外,研究還發現這些負面想法所想的事情裡,85%都不會發生(Leahy,2005)。大部分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被隨時可能有問題發生的滿滿負面想法,壓得喘不過氣,不知如何應對。他們想著所有可能出錯的事,卻沒注意眼前的順利,這種心態是很正常的。培養你的心理韌性,會大幅降低負面思考,讓你每天都出擊致勝,充實圓滿地過生活,同時,更讓你打造正確的心態與策略計畫,達成高度成就。
RSF心態是對付心智脆弱與負面思考的解藥。當我在聖路易公羊隊(St. Louis Rams)工作時,有一回我問球場管理主任史考特.帕克(Scott Parker),怎麼做才能除掉我家院子裡的雜草?他自信滿滿地回答我:「種更多草皮啊。」種更多草皮,雜草就沒地方生存下去了。同樣地,人類的心智也是這樣,如果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有更多的正面想法,這些想法就不會讓負面想法有生存的空間。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情緒起伏會較小,碰到的困難也比較少。假如你喜歡情緒起伏,也愛意氣用事,你一定會討厭RSF心態。培養RSF心態,可以將情緒用事從你的生活中抽走,讓你有明確的優勢,以解決困難。生活變得艱難時,心智堅韌的人會更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能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地進步向前。心智堅韌的人,知道自己有強韌的意志,對自身的想法敏銳清楚,而且控制得宜,同時也知道,正因為自己的心理韌性,所以比其他人更具優勢。
一旦你學會堅持不懈的態度,解決方案取代負面想法,弱點就越變越小,力量則越發強大,創造出自信與動力。假如第一個解決方案沒有解決問題,隨時還會有另一個解決方案等在那兒。等到問題變小,無關緊要的時候,我們的志氣昂揚,個人的績效表現、健康,以及成就,都會更高。
◎培養RSF心態的練習
RSF心態是一套具體有效的三步驟程序,能訓練正常人獲得心理韌性,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緒,以及績效表現。是訓練,不是教導。
1.辨識(Recognize):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學會辨識負面思考已然入駐的情況。雖然聽起來很容易,不過自我評估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我們天生就是會關注自己的問題。好消息是,我們也都有一套內建的警示系統,在負面想法入駐時會警鈴大作,警告你我。可惜,幾乎沒有人學會如何辨識這個警告。RSF心態教大家的是,在心智脆弱和負面思考開始出現時,如何辨識,同時有效地利用這個能力,創造出正向的行為改變。
2. 取代(Replace):當我們學會了辨識問題導向的想法之後,一定要用更加正面的想法,取代負面思考。關鍵就是要迅速,時間不能超過60秒。想用RSF心態取代以問題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嗎?問自己這個簡單的問題就對了:我能做什麼,來改善這個情況?
3. 重新訓練(Retrain):肌肉不經訓練就不會強壯,而大腦有點像二頭肌的肌肉。想要開發心智強度,就非訓練不可。儘管我們天生就會負面思考,不過神經可塑性證實,我們的確可以重新訓練自己,變得更著重於解決方案之上,態度更為正面,而不是默許強調問題與負面態度的慣常情況。你要先訂出自己的人生願景,以及成就這個願景的方法,藉此發展出自己的成功架構。接下來,你要學會兩個有效的工具,心智訓練和成功日誌,以RSF心態訓練自己的心智,方能戰勝內在與外在的壓力,拿出發揮全能的績效表現。這套訓練,一天只花你不到3分鐘的時間而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