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阿德勒談心理2:團體治療與冥想

  • 79 221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選擇自慚形穢、在意他人眼光、被情緒綁架等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全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自導自演的。」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野田俊作X超越心理學界五十年,最早實施「團體治療」第一人阿德勒,
教你用「團體治療與冥想」解決人生課題,全心全意接受真正的自己。


Q:為什麼人需要團體治療?
A:因為人生抱持的課題,基本上都大同小異。
待你能夠開誠佈公、接納自己的時候,事情就解決一半了。

用阿德勒心理學賦予「接納自己」的勇氣──
只要接受原本的自己,一切就有轉機。

憤怒、憂鬱、不安、
焦慮、後悔、自責,
種種負面情緒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但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這些情緒全都是我們意識下的產物,而非自然而然產生。

我們總在腦海裡,反省過往或考慮未來的事。
隨著反省過往而生的負面情緒就是「憂鬱」,
而考慮未來計畫而生的就是「不安」。
終日埋頭苦思,感覺問題源源不斷。

但是,過往的肇因無關於現在的治療,洞察它們的原因並不會使人改變。
所以不需思考、不需反省,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回到當下,展開行動!

在社會上生存,我們該知道的是怎麼做才能變得更好,
而不是探究原因、孰是孰非,
到底要怎麼做,大家才能和樂共處,這就是「共同體感覺」。

野田俊作藉由各種有趣的比喻和治療範例,
以傳承正確的阿德勒心理學為使命,
讓個人回歸「共同體感覺」,並指導「冥想」的方法。
讓你更深入覺察情緒和我們的行為間並沒有絕對關係,
理解到我們是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
當你能夠把思慮拉回「當下」,那伴隨思考而生的「不安」和「憂鬱」自然也會消失。
當你理解到,僅管是你的黑暗面也依舊光明,情況就會開始改變。

「團體治療與冥想」並不是對每一個參加者展開單獨治療,
而是設計出一個具有治療效果的場域,
透過這個場域的震盪共鳴喚醒沉睡在參加者心中的共同體感覺,
並用「冥想」處理潰堤的負面情緒。

就像下一場甘霖在枯竭沙漠裡的種子上,
讓它萌芽而生,體驗到新的生活方式,
而書中的種種範例,也會讓你如獲甘霖般,
有著非常棒的「Aha!」(原來如此!)體驗。

本書特色

◎日本亞馬遜5顆星至高好評,1987年暢銷書經典重現。
◎Q&A互動式問答,傳遞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心理學思想。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執筆,以通俗的語言讓理論更具實踐性!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大人學、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創辦人  姚詩豪、張國洋
◎快樂大學創辦人 熊仁謙

讀者好評

◎更深入淺出的解說!強烈推薦給那些想要透徹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人!
◎世紀名著!不管什麼時候讀,讀多少遍,永遠有新的發現。
◎太有趣了!早晨讀到一段就完全停不下來。
◎30年前就完成的一部經典,可以想見阿德勒熱潮興起前讀到的那些人內心衝擊有多大!
◎這才是真正的阿德勒心理學!聽到「冥想」可能會覺得有點可疑,但本書的冥想和宗教沒有任何關係,旨在「共同體感覺」。
◎感受到想把正確的阿德勒心理學紮根於日本,其切實傳達的心意令人信服,建議將此系列全卷收藏!

作者

野田俊作

生於一九四八年,大阪大學醫學系畢業,留學芝加哥阿弗雷德.阿德勒研究所,學成歸國後,先任神戶家事法院醫務室的技官一職後,後在新大阪站前成立心理諮商處(Adler Guild)。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的合格指導者,也是首任會長。著有《阿德勒談心理1: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同2グループと瞑想(暫譯:闡述阿德勒心理學2 團體治療與冥想)』、『同3劣等感と人間関係(暫譯:闡述阿德勒心理學3 自卑感和人際關係)』、『同4勇気づけの方法(暫譯:闡述阿德勒心理學4 如何培養勇氣)』、『クラスはよみがえる(暫譯:喚醒班級意識)』、『アドラー心理学でクラスはよみがえる(暫譯:用阿德勒心理學喚醒班級意識)』;譯有『アドラーの思い出(Alfred Adler: As We Remember Him)』(由創元社出版)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團體治療的方法            
.Q1.什麼是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的優點                
.為何大家都說團體治療日漸式微    
.Q 2.團體治療追求的目標            
.團體治療是另類社會的實驗場    
.如何培養共同體感覺            
.Q 3.怎麼進行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用到的遊戲            
.要怎麼消解煩惱                
.阿德勒諮商的普遍做法            
.特殊的諮商技術                
.Q 4.怎麼處理情感                
.什麼樣的情感需要處理            
.說明冥想和情感的關係    
        
.第二章導入冥想                
.Q 5.什麼是冥想                    
.催眠和冥想的差異                
.為何不採用傳統的冥想法        
.Q 6.為何人需要冥想                
.冥想可以改變個性嗎            
.冥想可以改變社會嗎    
        
.第三章終極的目標                
.Q 7.人為何而活                    
.新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       
.Q 8.心理學和宗教有何不同        
.阿德勒心理學是宗教嗎            
.對超能力的看法                
.後記    
.索引    

試閱

團體治療追求的目標

──參加團體治療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以前菩提達摩,也就是達摩祖師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皇帝曾問:「信仰佛教,會給朕帶來什麼功德?」達摩只是圓睜環眼,不快地拋下一句:「並無功德。」(笑)。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確實如此。大家最好先抱有這樣的覺悟:就算你參加團體治療,也撈不到一點好處;既不會增長你的知識,也賺不了大錢。

──總覺得讓人期待落空了。

如果懷抱著某種期待來到團體治療,可是會失望透頂的喔。

──不過,在團體治療開始之前,組長總會問說:「你們希望從這個團體治療中獲得什麼?」難道野田先生您不會問嗎?

我會問啊。「你們是抱著某種期待,來參加團體治療的嗎?」然後點頭稱是的人,我都會叫他們「立刻回家吧」(笑)。若是抱著期待參加團體治療,那個期待極有可能成為治療的最大阻礙。以為來到我的團體治療,就要學到什麼、讓自己有所成長,甚至解決掉具體問題然後滿載而歸,這根本是天大的誤會(笑)。

──不過一定也有受到公司指派,非得寫出報告交差的人吧。

那種的,只要隨便亂寫一通就好了不是嗎(笑),像是「參加團體治療,讓我獲益匪淺」這類的敷衍之詞。總不可能寫出「參加阿德勒的團體治療後,讓我成了個徹底的大傻蛋」之類的話吧(笑)。總之,空有期待不會發生任何轉變。反倒是你不抱一絲期待、盡情享受的話,該發生的改變就會發生。

──啊,果然還是會有什麼轉變嘛。

這我就不能保證了,所以我會在開頭就言明「這是個花錢讓自己變成笨蛋的集會」(笑)。

不抱期待,才會出現轉機

──那參加者的感想是?

我接到了很多反饋,整體來說就是「雖然不知道怎麼了,不過的確發生了某種改變」。儘管無法說得更明白,不過體驗本身和它帶來的變化,會在你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時候出現。

案例「毫無改變」的人

說件有趣的事吧。在某次三天兩夜的團體治療中,有位參加者在離去的時候,一口咬定「根本什麼也沒發生」。然而,當他結束了在山上的團體治療回到都市,一下電車、雙腳踩到地下街的瞬間,他宣稱眼前的一切都開始熠熠生輝了(笑)。他在那一刻,終於察覺到改變正排山倒海而來。他原本期待的事一件也沒發生,轉機卻在他無所預期的時候現身,讓那個人從此脫胎換骨。這樣的實例經常發生。──是這樣的轉變方式啊。

案例「再辦一次結婚典禮」的人

還有一個有趣的案例。那個人才剛來就飽受驚嚇,說他想要馬上逃之夭夭,明明我的團體治療也沒做什麼過分的事,只是治療的氣氛和他預期相去甚遠。不過由於活動是辦在杳無人煙的山上,就是想逃也逃不了。於是他就這樣心不甘情不願地待了三天。

然而,在回程的電車中發生了轉變。他回到都市後,立刻衝去珠寶店買了戒指,下定決心再送他太太一次婚戒,希望重建家庭關係,兩人攜手重新開始。可是這種轉變在團體治療當中完全沒發生喔,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啊。

──組長自己可以這麼驚訝嗎(笑)。

不可以(笑)。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治療,講求治療師要處理的是整個團體,不可以針對個人。團體並非個人的集合,而是一個不可分割、有生命的有機體。所以發生在個案身上的變化,我都一無所知。

不過,團體治療最少會有兩名輔助治療師,幫我照看個案,至少是由一男一女兩名助手組成。使用複數的治療師,也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看家本領。

──也就是說輔助治療師,會出面協助有異狀的人吧。

正是如此。因為他們不會跟我一一報告,所以個案的詳細情形,我都全然不知。

團體治療是另類社會的實驗場

──野田先生的團體治療和其他團體治療最大的差異在於?

我認為就在於,團體治療是取代現今社會的實驗場。我想要利用團體治療,創造一個另類社會(alternative society)。

所以團體治療必須要帶有一些人們對於理想社會的美好想望。換言之,就是團體治療必須要設計成可以永久持續下去,能夠讓人願意永遠活在其中,而非只是黃粱一夢……。不過這只是我的理念而已啦,實務上辦不到。

──您的意思是,不能把團體治療看作只是短暫的治療場所囉。

團體治療當然也是一個治療場合。我經常在團體治療這麼說:「要是這個團體與生產活動結合,那大家就可以一起這樣生活下去吧。」只要有了生產活動,不只是三天或四天,就是三年或四年也能持續下去。我的團體治療就是這麼設計的。

──也就是公社嗎?

沒錯,我的團體治療就是公社形式的組織。大家可以在此和睦生活。我想那是未來社會的典型。從互相責備走向互助合作的社會

言歸正傳,我並不想看到我們未來的社會,是個互相指責的世界。例如在會心團體中,不是會看到參加者互相指責的場面嗎?我可不願活在那樣的社會當中。

我希望未來能活在彼此互相尊重、互信互助的世界,肢體碰觸只為擁抱對方,開口說話只為鼓勵對方。所以團體治療,也必須傳達出那樣的氛圍。

──不過也有人認為,在我們摸索新生活的過程中,會心團體那類的體驗是必要的。

一派胡言。我不認為在追求互助合作、彼此體諒的生活當中,會有互相謾罵、傷害和侮辱的必要。這種說法簡直就跟「戰爭是為了和平而存在」沒有兩樣。

──那麼請您以一句話總結團體治療的目的吧。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來說,一言以蔽之,團體治療就是為了「培養共同體感覺」。

為何不採用傳統的冥想法

──野田先生似乎很喜歡舞蹈或詠唱那類帶有激烈律動的冥想誘導法,但您為什麼不選擇像禪那樣沉靜平穩的冥想法呢?

我也不是不用……只是現代人腦子裡太多雜念了,要是讓他們只是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的話,絕對沒辦法進入冥想狀態,只會投入自己的妄想世界而已(笑)。不靠任何外力就能進入冥想是相當高超的境界,這對新手來說根本天方夜譚。

──有道理耶,一旦開始妄想,就根本不可能持續下去。

而且我也討厭禪的修行方式。就算現在跑到深山的寺廟裡閉門不出,讓和尚拿棒子敲你的頭,也不會有奇蹟發生的喔(笑)。禪的修行方式也是,要是在它誕生的年代來看,多少有點道理,不過那可是距今一千年前的事情,現在社會早已今非昔比。以現況來說,我認為禪的修行模式毫無道理。

──您覺得過去和現在有何差別?

禪所誕生的背景,雖然偶有戰亂,人民食不果腹,不過倒還算是個安樂的社會。在那悠閒的農業社會中,禪寺的規律生活十足作為一個另類社會發揮功能,因此富有治療效果。

在禪寺裡,從早晨起床到入睡為止,生活全部都被統一化。就連飲食生活到排泄方式,都有一套固定作法對吧。在禪建立並盛行的當時,那樣的生活應該震撼了許多人,且讓人相當憧憬吧。禪寺是個革命性的另類生活方法。

──原來如此。

為何人需要冥想?──現在才問或許有點怪,不過人為什麼需要冥想呢?

因為人不過著冥想生活的話,就會招致不幸。冥想生活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生活若沒有冥想,就是天大的錯誤。人類的過失、犯罪、精神病症,世界上一切有違天理的事物,全都是起於我們不過著冥想式的生活。所以反過來說,只要人類都過著冥想生活,所有令人棘手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請您再說得簡單明白一點……

我在前面也說過,冥想就是「覺察」,表示一個人能夠全神貫注,察覺「當下」發生的事,也可以解釋作能夠條理分明看待事物的意思。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進入冥想,那人就等同於尚未清醒、腦筋一片混沌,就沒辦法下正確的判斷,對吧。

──可是有人認為冥想反而更接近沉睡狀態。

那是錯誤的想法。冥想的真正意思,就是讓意識保持明若觀火的狀態。

人不冥想,就會渾噩度日

──如果繼續過著普通生活,就沒辦法達到覺察境界嗎?

只要不進到冥想狀態,就沒辦法覺察。假設你外出散步十五分鐘左右,散完步之後,你還能記得多少沿途的風景和擦身而過的人呢?如果只是漫不經心亂走,應該就什麼都不記得了吧。可是你剛剛在走路時肉體保持在活動狀態,並沒有陷入沉睡,意識卻沒有清醒。這種事情不是三不五時都在發生嗎?

──是的,像我就老是那樣糊里糊塗的。

一般都是那樣,這就是非冥想的狀態。在非冥想的狀態中,肉體雖然醒著,但意識並沒有清醒。普通人幾乎一整天都是這種行屍走肉的狀態,才會每天犯錯不斷。

如果要過著有品質的生活,首先就必須捨棄掉非冥想的生活狀態,並且要能隨時清楚覺察發生在自身內外的一切事物。換言之,必須進入冥想生活。開始過著冥想生活後,就能正確地掌握眼前面臨的各種狀況。

若處在非冥想的狀態中,就會讓人搞不清楚狀況,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錯,也就無法合理地應對事情。只要能夠正確地掌握情況,就能做出正確判斷。

所以你現在知道不冥想是錯的了吧。也就是說,冥想的首要意義,就是能夠正確地掌握事情全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77284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74
    • 商品規格
    • 21*14.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楓樹林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