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79 316
    4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或與社會脫節,「適應能力」便會受到阻礙,

當一個人對環境或社會的適應能力受到阻礙,便會感到「活得好累」。

 

本書以「調整環境」→「復原身體(自律神經等)」→「重建自我」→
「處理記憶與經驗」→「恢復與他人(社會)的連結」等方法,來幫助你修復創傷。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

□人際關係上的困難

□常犯很多不應該的錯誤或粗心

□認為什麼事都是我的錯

□不做某件事就會感到不安

□過度關注噪音、光線和氣味

那你可能患有發展性創傷!

 

發展性創傷的症狀:

1.過度緊張  

2.過度適應

3.缺乏安心感、安全感及基本的信賴感

4.害怕被拋棄

5.對他人與社會感到恐懼

6.無法輕鬆與人相處,難以融入團體

7.大腦及身體處於興奮或過度警覺狀態

8.能力及成效低落

9.重現(羞恥、自責等感受)

10.世界觀扭曲而複雜

……

21.高度敏感或感覺遲鈍

22.因內心衝突或重現而產生的恐慌

 

人類想在一個沒有過度或慢性壓力(發展性創傷)的環境下成長,絕非易事。

 

許多令人感到「活得好累」的煩惱,其實都源自於社會,只要釐清人們背負這些煩惱的內在機制,就可以獲得力量,將「活得好累」的感覺加以拆解,並歸還於社會。

 

「過去在討論創傷的原因時,人們總是聚焦於突發的重大事件,導致深受日常性創傷所苦的個案無法獲得充分的知識與妥善的治療。

 

日常性創傷所帶來的「活得好累」的感受,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創傷可以被歸類為壓力症候群,而不是罕見的特殊症狀。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壓力,而這些壓力長期累積,便可能失去平衡。」――摘自本書結論

 

作者

三木 一太朗(みき いちたろう)

 

公認心理師。出生於大阪,大阪大學文學系畢業,大阪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碩士。在學期間即開始從事諮商輔導工作。碩士畢業後,曾任職於大型電機製造商、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大阪心理教育中心,其後成立「Brieftherapy Counseling Center(B.C.C.)」,針對心理創傷、依附障礙、口吃等問題提供治療與諮詢服務。

 

著有《プロカウンセラーが教える 他人の言葉をスルーする技術(暫譯:專業諮商師親授 無視閒言閒語的技巧)》(FOREST出版,台灣繁體中文版近期將由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常接受報章雜誌及電視節目等媒體採訪,並擔任電視劇的醫療顧問。

 

譯者簡介

 

周若珍

 

日語教師、譯者。對教育充滿熱忱。深愛動物,支持領養不棄養、結紮不放養。

FB粉絲頁「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facebook.com/narumi.nihongo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活得好累」的感覺從何而來?
沒來由地感到「活得好累」
讀了介紹創傷的書籍,卻覺得彷彿事不關己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創傷的發展史,就是關注與忘卻的循環
有助自我理解的心理創傷檢核表

第2章  「心理創傷」概念形成的始末
――引發「第四類發展障礙」的發展性創傷

我會不會也有發展障礙?
發展障礙的概念已廣為人知
發展障礙的「激增」與疑點
「第四類發展障礙」
創傷與發展障礙症狀酷似的原因
有助理解創傷的經紗與緯紗
創傷研究的濫觴
致力於歇斯底里相關研究的賈內與佛洛伊德
長期的漠不關心與空洞的發展史
「複雜性PTSD」的倡議
赫曼的主張遭到猛烈批判
依附(Attachment)研究的濫觴
何謂「依附」?
兒童虐待獲得正視
童年不良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研究
腦科學證實的「虐待的傷痕」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Polycagal Theory)
何謂PTSD?――戰爭、重大災難、強暴等單次性創傷
何謂複雜性PTSD與發展性創傷?――長期、反覆的慢性創傷
其他壓力相關障礙
每個人都抱有創傷

第3章  創傷導致的「自我喪失」及其他症狀
創傷的本質是「自我喪失」
沒有使用者登入的手機
症狀①  過度緊張
症狀②  過度適應
症狀③  缺乏安心感、安全感及基本的信賴感
症狀④  害怕被拋棄
症狀⑤  對他人與社會感到恐懼
症狀⑥  無法輕鬆與人相處,難以融入團體
症狀⑦  大腦及身體處於興奮或過度警覺狀態
症狀⑧  能力及成效低落
症狀⑨  重現(羞恥、自責等感受)
症狀⑩  世界觀扭曲而複雜
症狀⑪  人我界線模糊
症狀⑫  理想主義
症狀⑬  不懂潛規則,被人牽著鼻子走
症狀⑭  沒有自信,充滿自卑感
症狀⑮  無法自我揭露,沒有自己的人生
症狀⑯  過度客觀,無法用自己的價值觀做判斷
症狀⑰  時間的主導權被剝奪――假性成熟、時間停滯不前、充滿焦躁感
症狀⑱  喪失記憶,想不起過去發生的事
症狀⑲  不知道自己的情緒,也無法好好表達
症狀⑳  人格解體,缺乏現實感
症狀㉑  高度敏感或感覺遲鈍
症狀㉒  因內心衝突或重現而產生的恐慌
症狀㉓  「無限」的世界觀
肇因於創傷的其他症狀
被診斷為其他疾病,但事實上起因於創傷的案例
以「承認創傷存在」為前提的診斷與治療

第4章  認識創傷
――壓力症候群、精神虐待所導致的創傷
不應將心理創傷稱為「心靈的傷」
創傷就是「壓力症候群」
將創傷歸類為壓力症候群的好處
何謂壓力?
哪些因素會造成壓力?
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
生物不擅應付非預期的壓力
在壓力下展現出的堅強與脆弱
壓力下脆弱性的變因
從影響脆弱性的因素來討論創傷
日常生活中持續的壓力可能導致創傷
成長過程中的壓力――依附障礙、發展性創傷
可能有創傷疑慮的狀況
創傷的另一個特徵――精神虐待與精神控制
精神虐待研究的濫觴――「雙重束縛」
精神虐待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具有社會性及追求良善的意志
受創者的身心會產生哪些變化?
大腦的變化
神經系統的變化
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的變化
認知、情緒等的變化
自我(主體、self)的變化
人我關係的變化

第5章  克服創傷
克服創傷的整體概念
①調整環境
專欄 治療創傷的主要心理療法
②復原身體(自律神經等)
專欄 治療創傷的主要藥物療法
③重建自我(主體、self)
專欄 認識精神虐待的結構
④處理記憶與經驗
專欄 處理記憶的方法
⑤恢復與他人(社會)的連結

結語
複雜性PTSD診斷標準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96065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