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說對一句話,99%的事都能解決(全二冊套書)
「入社會必讀」的說話藝術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上市一年中國與亞馬遜銷量破170萬冊
抖音破天荒推薦為「入社會必讀」三書之一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系列臺灣、大陸累計銷量更突破400萬冊
蟬聯商業書排行榜800天以上,2018、2019、2020年度十大暢銷書
一錘定音終極版,告別笨嘴拙舌,一句話扭轉99%的狀況。
◎說服對方,最有力的一句話是:「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這句話最容易惹毛對方:「怎麼你又……」、「你老毛病就是不改。」
◎不贊同對方意見又不想得罪人?這時該說:「你可以問一下別人的看法」。
◎再好的朋友,有三種玩笑開不得;再親密的家人也要哄、誇、讚。
美國人類行為科學研究發現,
發生在成功人士身上的奇蹟,有一半是口才創造出來的,
說對一句話,99%以上的事都能解決。
作者李勁是資深文案、企劃編輯,工作就是花大把時間跟人說話,
逼得他必須熱衷於心理學與人際交往。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終於搞懂:
工作與生活中,表達能力強的人往往與同事相處融洽,深受老闆賞識,
生活滿意度也比較高。如果你正煩惱自己:
想說的話不知怎麼開口、
老說些讓自己後悔的話、
該說的事項一大堆但說不清楚、講不到重點,
本書的技巧,可以讓你的人生再也不會輸在表達上。
.聽出別人的試探,你才能正確回話
三國時代,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
「如果我兒子劉禪沒才能,你就取而代之吧!」劉備的用意是?
諸葛亮為何不說:「好」,而是回:「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想要說對話,得先聽出對方的話中話。
「我不確定這樣可不可行」,他的意思是「這根本不行」;
「你可以問一下別人的看法」,他想說的是「我不同意」。
.自以為是的善意更傷人
借錢給好友,直說:「拿去用吧,不用還了!」他反而不高興?
「我送給你的那件牛仔褲,還合穿嗎?」這句話哪裡得罪人?
記得,幫過別人的事,最好做完就忘。因為,直率和白目,只有一線之隔。
.講話沒人聽?這樣說,99%的人心甘情願照著做
春秋時代,孔子想「求見」老子,老子不見,說「求教」,對方就答應了!
差一個字,結果大不同。
公車司機扯破嗓大喊:「麻煩往裡面擠一擠!」乘客都不理。
改說:「裡面還很空喔!」大家就開始移動。兩句話差在哪裡?
某家航空公司的服務評比一直很差,公司深入調查才發現,
空服員送餐時,老問乘客:「你要飯?還是要麵?」
你要常說話,但不必說長話;要學會講故事,但不能只單純說故事;
表達高手最常用的說話技巧,最完整的整理。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
榮登三大書店商業書排行榜週銷冠軍、連鎖書店年度百大暢銷榜、
商業書排行榜冠軍365天以上、中國亞馬遜暢銷書,上榜長銷21個月
◎不想被人呼來喚去,要怎麼不留痕跡的設界線?
◎你的建議被打槍,怎麼繞圈子說服?反駁上司,怎麼說不惹毛人?
◎忘了對方名字、說了蠢話、見了面會尷尬……這些場面你怎麼化解?
◎「不知道、你問別人吧、我不行耶、這麼一點事也……完了完了……」
職場裡有八句話會害慘你,你要怎麼換個說法?
作者李勁是資深企劃編輯,工作就是花大把時間跟人說話,
逼得他必須熱衷於心理學與人際交往。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終於搞懂:
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專業知識,剩下的85%來自人際溝通,
但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
他在書中詳細解釋各種說話技巧,涵蓋職場、商務談判、開會,以及與
家人、朋友、伴侶之間的溝通,你將學會:
如何能話說三分,但分量十足;何時該主動充分表達,否則冤沉海底。
◎你的內涵與能力,不能輸在不會表達。
.放大音量,膽子會跟著大起來。
對方主要是想聽內容,你是誰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所以,與其擔心講錯話而小聲說,倒不如專注於自己應該說些什麼。
.先練習眼神接觸,而非說話技術。
這個微妙的動作會讓對方感受到:你是放鬆的,是有自信的,精神是集中的。
不習慣眼神接觸怎麼辦?先找家人或朋友練習。
◎先閱人,然後說到對方心裡去。
.說話速度加快或變慢,洩露哪種心思變化:
心有不滿的人,說話速度會不自覺放慢;那說話速度突然變快?聲音突然變小呢?
對方如果誇張的點頭,別以為他非常贊同,其實他是聽不下去了……。
.從他的話題,聽出他的為人:
有人喜愛聊自己、有人則老愛探人隱私,這分別代表何種性格?
愛談金錢和愛談學問的人,差別在哪裡?
◎話說三分,點到為止更有分量。
.提出異議但不惹毛對方的方式:
先不要馬上說出反對意見,只要你表現出很猶豫、很遲疑、很為難,
對方反而會主動讓你說出自己的想法。
.要懂得讚美人。但是,讚美的話說太長,就矯情了:
最好的讚美是傳遞別人說過的話:「她說你做事超有紀律,非常欣賞你。」
讚美之詞不能太長,怎麼用四個字、三個字,甚至兩個字就讓對方開心?
◎公司裡,怎麼說話的?
.會做不如會說,所以,以下這些事你要主動說:
及時告知主管自己的工作進度,該承擔的責任不推託、不該承擔的責任不沉默,
還有,當同事當眾批評你時,怎麼辦?
作者還要告訴你,在職場裡有八句話會害慘你,像是:
「這個阿,我可不行」、「不知道,你問別人吧」、「真笨,我都說三次了」……
無論是職場老鳥或菜鳥,這些話都會影響你的發展,你得換個說法。
各界推薦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
「一談就贏」創辦人、國際權威談判講師/鄭志豪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一
培養口語表達力,人際溝通沒問題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
每次寫推薦序,我總是掙扎很久。因為我必須把整本書看完,並且真實的說出個人評斷。本書中所教的並不全然是說話的話術,還有人際相處的智慧。所以如果你在人際相處中,也有不知道哪裡得罪了人,或是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境不知道怎麼辦,例如怎麼樣拒絕對方才好?或是想告訴對方缺點時該怎麼說?在這本書中,都有很棒的例子可以參考。
記得最先接觸的溝通書就是卡內基,概念就是用故事帶出一個我們可能要知道的點,並且做出一些論述,然後在結論中提醒這篇文章裡重要的內容。
這本書的概念也是,作者先將大家帶入一個情境故事,讓你閱讀起來不會感受到壓力,然後再帶出各種溝通的技巧。但如果你就只是看過去,不免有點可惜。當我們看著每一個故事中主角的對話及互動時,我們可以想想在周遭的生活中,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自己在那個當下,又是怎樣處理這個環節呢?
例如我看到其中一篇,說的概念是廢話也是場面話的一種,我一開始不太能理解,覺得平常說的廢話應該是滿令人討厭的吧。但後來就發現,所謂的廢話,並不是完全沒有幫助的話,而是能夠藉由一個開頭,引出後面的交流。
於是我開始思考,身邊很多人緣好的人,還真的不是一見面就告訴你什麼厲害的東西。而是先藉由一些愉快的對話暖身,在快速的拉近距離後,才說出他們要說的內容。這讓我想到很多厲害的業務,業績之所以好,不是因為他很會賣,而是因為他很會聊天,並且從聊天中找到能夠和你連結的點,最終他提出來的建議或商品,絕對是深得你心。
如果這本書只用看的,我覺得幫助很有限。如果可以,請挑出幾個有感覺的原則和想法,甚至是去檢視自己平常的溝通模式,然後寫下屬於自己可行的實務方法。當我們能把這些智慧用在生活之中,你肯定會發現表達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原來如此之大!
推薦序二
言語是壯大內心的最強武器
「一談就贏」創辦人、國際權威談判講師/鄭志豪
話怎麼說,重不重要?當然重要。然而,只要「存好心,做好事」,就一定會自然而然的說出好話嗎?可沒那麼簡單。
我創立的「一談就贏」課程,是目前國內最熱門的談判課程。和許多人想的不同,我們的課程並不把重心放在話術上。難道是因為話術沒那麼重要嗎?其實並不是,只是我當初認為,國內已經有很多其他課程著重在說話技巧或表達能力上了,所以就讓「一談就贏」更著重在正確的觀念及架構上。
沒想到,即使如此,許多人還是在說話應對上經常出錯,幸好,有這本好書,不僅教人如何把話說好,而且從觀念到做法一應俱全。
懂得說話有多重要?首先,你起碼可以讓自己不會有更多遺憾。
曾有一家知名的冰淇淋業者,因為弄錯出餐順序和對應態度的小問題來跟我道歉。只是個小問題,他卻花了很多時間來跟我解釋事情的始末,而且好像試著要說服我,其實事發過程和我想的不一樣。但假如真的想道歉,不是應該要讓顧客心情變好嗎?怎麼會變成在爭是非呢?
這可不是教大家要不分是非的鄉愿,但反過來說,很多人在捍衛自己立場的同時,無意間就會否定對方,但沒有人喜歡被否定,尤其是已經被你得罪的顧客更不喜歡,所以與其把目標放在說服對方,不如把目標放在修補對方的關係還比較有意義。
不只生意上的往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需要合宜的說話及應對。我有一位朋友,為人相當熱心,但經常無意間得罪人。他不去檢討自己哪裡說話或做事出差錯也就算了,還經常把自己的委屈講給大家聽,就好像別人都誤會他的用心,個個狼心狗肺一樣;更糟的是,到後來甚至變成只要旁人不主動幫他想,就不夠朋友一樣。久而久之,這樣的情感綁架讓大家很有壓力,也越來越少人敢跟他說真話了。
相信每個人周遭可能都有不少這種「朋友」,本書有一章很適合送給他們:〈直率和白目,只有一線之隔〉。我在上課時經常提到一個相近的概念:假如要示人以禮的話,凡事在口頭上讓自己低人一階,就不容易得罪人。
舉例來說,當我在課堂上請一位學員發表意見時,我可能會客氣的說:「麻煩請麥可哥幫大家說明一下。」假如對方謙讓一番,回說:「我哪懂什麼?當然要請老師跟我們說明。」我也不會就真的覺得自己本來就比對方懂而侃侃而談,而是會進一步相讓的說:「還是請麥可哥多多指教。」但對方也可能還是不從的反過來請我方指教,這時我甚至會更客氣的說:「還是要請麥可哥多給我們指導。」講到這裡,給對方的面子也做足了,當然更不會有盛氣凌人的問題了。
真性情從來就不是問題,但假如因為自己的表達方式錯誤,反倒造成誤會或齟齬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個社會不免還是有許多說起話來冠冕堂皇的自私小人,明明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都好像良心被狗吃了一樣,但偏偏他們連推卸責任都好像比別人多了幾分道理。想要讓自己不被這種人占便宜,請先從閱讀本書做起,別被別人的牙尖嘴利抹煞了自己的真誠熱心。
推薦序三
磨練自己的表達超能力
亞洲第一激勵達人/鄭匡宇
這是我看過在說話這件事上,談論的範疇最多元、論述最完整的一本書。因為出版過《一開口就擄獲人心的說話術》這本書,我時常為關於「說話表達」這個領域的新書做推薦,甚至中國大陸的微課平臺(以語音課程,將一個200分鐘的課程,分拆成20段小課程,特別適合通勤時用手機聽),也找上了我合作開課。從網路上留言的人數,以及詢問的熱情度來看,怎麼好好說話這件事,的確是目前年輕人最迫切想了解的議題。
本書作者李勁在書中有許多精闢、又符合時代的見解。例如第八章提到,「你的傾訴,傳開來就變成牢騷」,我真的深感認同。很多年輕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現在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已經幾乎毫無界線,你以為是自己「地盤」的臉書、Instagram或LINE故事、微信生活圈,根本就不存在所謂「隱私」這回事。它們就是你用來向外界展示與宣傳的平臺,也像是你的名片。不明就裡的人,在「以為是自己的地盤」上發牢騷,抱怨老闆、嘲笑主管、批評同事、嫌棄工作……還因為有人附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很可能被老闆、主管和客戶看在眼裡,默默的被標上記號、印象大壞,從此「黑掉」,甚至被逼著走人,都是可能發生的情形。
而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你在工作場合抱怨時,就算有人附和你,那些附和你的人也不是真心附和,只是不好意思在你面前直接「吐槽」罷了。大部分的人潛意識中都會覺得,舉凡會發職場牢騷的,都是「能力不足」、「人緣不佳」、「情緒控管有問題」的人,即使很多人自己也會發牢騷,但「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他們「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只會覺得發牢騷的你「有問題」,默默對你留下負面的印象;更不要說未來有可能因為僧多粥少,有人為了怕你和他搶位子,偷偷錄音或截圖做紀錄,在必要時給你致命一擊的情形發生。
於是,這本書中提點的許多觀念和技巧,便顯得格外重要。從告訴你「世上最動聽的話──微笑」、「誇張的點頭,其實是沒耐性聽下去」、到「吵贏了,卻疏遠了關係」、「讚美的話說太長就矯情了」,以及「沒有你要的,但引導你喜歡我提供的」等,都能幫助你未來贏在表達、輕鬆成事、遠離麻煩。表達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一種超能力。你準備好跟著作者的腳步,來磨練自己這種超能力了嗎?
試閱
幫助別人的事,最好做完就忘
老王是少有的熱心人,他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同事、朋友之間,只要是能夠幫上忙的,老王總會樂意的幫上一把,就如他說的,反正閒也是閒著,不如幫人一把。因此他從來都不吝惜付出自己的時間,也不在乎經濟上的一些損失。
儘管大家都知道老王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但不知為何,大家都對老王敬而遠之。
以前老王有個十分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稱他為「老張」。在老張還沒有對象時,老王特別殷勤的幫他介紹了一個。人們看老王為自己朋友的事情忙裡忙外,比老張本人還積極,都覺得老王不錯。
但是後來,細心的人們漸漸發現,老張經常躲著老王,兩個人的關係看起來並不好。於是有人就私下問老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不是好哥們嗎?」
老張很尷尬,便說了一件事情:結婚那天,老王當著新娘子的面,一遍又一遍的講他如何幫老張張羅結婚的事情。
老張說:「當時老王說的話,讓我感覺沒臉見人,原來我這麼沒用,娶個老婆沒有出一點力。這事一直到現在都讓我的心裡沉甸甸的。唉,這大概就是不能承受的恩情吧……。」
停了半晌,老張又不甘的加了一句:「你們不知道啊,他那意思似乎就是說,沒有他,我就要打一輩子光棍。」就這樣,老王的行為讓老張一直如鯁在喉。一來二去,老張便與老王疏遠了。
像老王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總是喜歡將施恩於人的事情掛在嘴邊,似乎特別擔心別人會忘記他們的恩情。但是這樣做不僅無法得到別人的感恩、佩服和親近,還會使彼此的關係疏遠,甚至引來別人怨憎。為何會如此?
這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希望自己是受人肯定和認可的獨立強者,而不是可憐的、需要幫助的弱者。有個人幫助了我們,我們會感激他,會想辦法報答他,但如果他總是提醒我們「沒有我的幫助,你就沒有今天」,總是強調我們被幫助的歷史,相信沒有幾個人心裡會覺得舒服。
可是,那些給予你恩情和幫助的人當中偏偏有些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受助人心理的人,想要在受助人面前抬高自己的架子,想要讓受助人承認他們是永遠的弱者。於是,受助人會如同受到了某種侮辱,因此心生不滿、厭煩,甚至憤怒。
將心比心,我們便知道總把對他人的恩情掛在嘴邊是幼稚的。因此,當我們幫助別人,或給別人好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別人的感受,千萬不要總是提起這些事情,最好將這些事情忘掉。
有個人送給朋友一件名牌牛仔褲,從此每逢見到對方穿著時,一定會指出那件是他送的。不見對方穿時,他又會問:「我送給你的那件牛仔褲呢,還合穿嗎?」
有一次,朋友穿了那件牛仔褲,又被提起。這位朋友實在忍受不了,便悶聲不響的當場把牛仔褲脫下,遞給他:「寧可出這種醜,好過為你做免費宣傳。」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朋友,你是不是也會感到不舒服呢?而這樣一個哪怕只是順手幫了朋友一個小忙也一天到晚掛在嘴邊,總是提醒受恩惠者要記得的人,給我們的印象是怎麼樣的呢?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喜歡他們。
相反的,那些能夠將自己施恩的事情忘掉、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因其胸襟與瀟灑,往往會受到他人的尊敬。
有位不算富有的女孩,很喜歡名牌服飾,然而買回來不久便又生厭,於是就送給周圍朋友。
有個朋友收過她一件名牌襯衫之後,過了若干年,跟她吃飯時剛好就穿著那件衣服,便對她說:「這件襯衫是妳送給我的,穿了這麼多年也沒走樣。」她大吃一驚,說:「這麼好的衣服呀,我怎麼會送給妳了呢。」
這個女孩是懂人心的,她也很受朋友們的歡迎,朋友們對她的評價,不是慷慨與幽默,就是大氣與灑脫。她聽到大家的讚揚後十分快樂,人緣也是極好的。
說話的智慧
如果你為朋友做了事,給了朋友好處,就自以為了不起,那麼,必然會招致對方的厭惡。沒有朋友會因為你不說,就忘記你的情,多說反倒無益。如果你總是以給人好處而自居的話,人家可能會盡快的還你的情,之後會對你敬而遠之,即使你再有能耐,以後他也不願意再與你接觸了。
事實上,幫忙、給人好處也要注意方式。首先,幫忙時,要高高興興,不可以心不甘情不願,這是最起碼的一點要求。其次,千萬不要給對方增加心理負擔,而是要讓人覺得你的幫助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這樣對方才會樂意接受並體會到你的關心。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
讓對方相信那是他的想法
每個人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可是,如果你不能得到老闆或者客戶的支持和信任,那麼即使你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再出色也沒用。
當你的觀點明明是正確的,卻怎麼也說服不了對方時,不妨在不知不覺中,把這個想法裝到對方的腦子裡,讓他產生興趣,進而去探索。如果你能把觀點裝到別人的腦袋裡,就能把機會裝到自己的口袋裡。
威廉是一家服裝圖樣設計公司的銷售,在他工作的前三年裡,幾乎每個週末,他都會去紐約找某家公司的A老闆。威廉說:「雖然A老闆每次都見我,但他從來沒有買過我的圖樣。」
在經歷了幾百次的失敗之後,威廉決定研究如何影響別人的行為,以及如何讓別人接受他的設計理念。之後,威廉想出了一個方法。
威廉拿了幾張設計師還沒有完成的圖樣,來到A老闆的辦公室,對他說:「先生,我這裡有幾張沒有完成的圖樣,請您告訴我,怎麼才能讓它符合您的要求?」
A老闆仔細的看過圖樣後,緩緩的說:「這樣吧,你先把這幾張圖樣放在我這裡,我考慮一下,過幾天,你再來找我。」
幾天後,威廉又來到A老闆那裡,把圖樣拿了回去,並依照A老闆的意思修改。果然,A老闆接受了他的設計圖樣。
自從這筆生意成交後,A老闆又陸續訂了10張圖樣,威廉就這樣賺了一筆金額不小的佣金。
之後,當威廉說起自己的這段經歷時,感慨的說:「後來,我終於知道自己過去失敗的原因了。因為我總是給客戶我認為他需要的圖樣,卻從未考慮過客戶的真實想法。現在,我讓客戶提出他的意見,讓他認為那些圖樣是他自己設計的。就算我不要求他買,他也會主動買的。」
讓別人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往往很難,如果你想影響別人,讓別人贊同你,就請遵循這條原則:讓對方相信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為此,你一定要有耐心,只要你慢慢做,你的想法就會很自然的出現在對方的頭腦中。
你對自己觀點的表達,遠沒有別人替你說出來更有效。假如你想得到別人的贊同,就要引導別人跟你擁有相同的觀點,而不是硬生生的將自己的觀點塞進別人的腦袋裡。
學會處理「被拒絕」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兩個角色──買家和賣家。如果你是賣家,自然容易遭到一些拒絕。同樣的,如果你是買家,那你自然也會拒絕別人。拒絕別人,是很多人這輩子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坎。而被別人拒絕,也會讓很多人覺得非常難堪。遺憾的是,一旦被拒絕後,很少有人能夠冷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銷售為例,無論你多麼努力,只有10%的客戶願意很快和你成交,至少有30%的客戶不會和你成交,而剩下60%的客戶,就需要你運用正確的方法來爭取。所以,當你果斷的篩選掉不合格,或根本不可能與你成交的客戶以後,就要運用靈活的策略與技巧,來應對那些不斷給你製造麻煩的60%客戶。為了化解客戶的抗拒,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利用事物的兩面性,化缺點為優點。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才能化缺點為優點呢?方法其實很多,比如當你的客戶不停抱怨「你的東西太貴」時,你可以告訴他:「是的,我們公司的產品的確偏貴,但是我們公司的產品是市面上最好的,只有真正好的產品才敢賣高價。您說對不對?」
如果客戶不屑的說:「你們公司是小公司,我是不會跟你們做生意的。」這時,你可以說:「是的,正因為我們是小公司,所以才格外重視這筆生意,才重視客戶、在乎客戶。」當客戶只有看到某一面時,你要讓他看到另一面。
這樣的情景時常發生,不管作為哪一行的銷售者,總免不了遭到客戶的冷眼和拒絕。其實,天底下根本沒有永遠的拒絕,你只是暫時不被別人接受而已。下面就是一份清單,列出關於拒絕的幾條非常重要的法則,當你再次被別人拒絕時,就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應對了。
• 現在拒絕你,並不代表永遠拒絕你。
• 不要害怕被拒絕,有時候這其實是對你的肯定和褒揚。
• 拒絕反映了拒絕者的個性,與被拒絕者無關。就算史蒂夫‧賈伯斯(Steven Jobs,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這種開發產品的天才,也會看錯人、做錯事。
• 不要先陷入沮喪的情緒,而是應該先問「為什麼」,誰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 當你被拒絕時,不妨用一個全新的方案再次吸引對方,而不是直接放棄。
• 即使被拒絕,也要繼續思考這個想法。當你把拒絕轉化為動力時,事實自然會說話。
• 如果你遭到拒絕,不妨改進一下你的方案,設計一個更好、更實用的方案,再進一步陳述你的觀點。若你的水準提升了,對方想拒絕都難。
• 有時拒絕很可能意味著,這是一個非常規、有創意的想法。
總之,當你不再害怕被別人拒絕時,這種態度會在你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放大,自然會為下一次的合作埋下伏筆。
開會有竅門,不留意會吃虧
開會,是許多人經常面對的工作場景。會議室就像是跑馬場,眾目睽睽之下,每位參與者都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得到展示自己的公平機會。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藉此機會迅速提升自己的形象。比如,有的人在朋友面前口若懸河,在會議上發言卻結結巴巴;有的人私下聊起工作常常是有條有理,開會時卻講得顛三倒四;有的人平時還會時不時的展現小幽默,開會時卻如臨大敵、默不作聲……那麼,開會如何發言才能更精彩呢?很多時候,若是不懂其中的規則,你無疑會吃很多虧。
1. 不要輕易把創意或想法透露給他人
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你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急於談論你在某個問題上的觀點或解決方案。畢竟誰也不能保證,你絞盡腦汁想到的創意或解決方案不會被聽者拿走。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天生擅長融合兩個觀點,特別是當其中一個觀點屬於別人時。雖然這麼做很不光彩,但是這些人偏偏能厚著臉皮,在公開場合陳述「他們的」觀點。一旦某個觀點在會議中被提出來,它就永遠和提出它的人連在一起。所以,不到關鍵時刻,最好不要把你的創意或想法隨便告知他人。
2. 避免在會議前後抱怨
許多人喜歡抱怨會議的計畫或安排,其實這對你沒有一點幫助,還很容易被別人聽到,給你貼上「不滿現狀」的標籤。而且,與那些同樣愛說這種話的人比起來,顯得你更愛發牢騷。就算你忍不住怒火,也要等到遠離與會人士之後再抱怨,至少不要在會議開始前或結束後抱怨。
3. 有理未必就能走遍天下
在會議上發言,切不可以為有理就能走遍天下。要知道,在開會這種場合,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發言時,就算你再反對、再想辯駁,表面上也要保持冷靜、不動聲色。
4. 和誰聊天很關鍵
在會議開始前或會議結束後,大家都會處於相對放鬆的狀態,這時恰好是你和平時不常接觸的老闆或同事交談的大好機會,所以,這種時候要盡量避免和熟人在一起閒聊。
相對無語?就引導他聊聊自己
卡內基在《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說過:「鼓勵對方談論他們自己,這是讓對方喜歡你的方式之一。」讓對方說出他想說的事,對方自然會心情愉悅。更重要的是,當對方感受到你是真心願意聽他說話時,便會感到滿足,然後才會有餘力聽你說話。那麼,和家人、朋友相處時,又該如何讓對方說他們想說的話呢?
比如,可以聊聊和對方生活有關的問題,但是千萬不要像個記者一樣追根究柢。以一句簡單的「你最近都在做些什麼」,或「最近過得如何」開頭,然後你只需要認真聆聽,就足以展開對話了。
如果對方的回覆是「哦,沒做什麼」,或「還可以吧」,那就把話題縮小到具體的事情上。比如可以這樣問:「你的司法考試準備得怎麼樣?」、「你是不是計畫要買二手車?」
當然,與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時,我們一定要避免長篇大論的談論自己的事,而是應該盡量做到以對方為中心,跟著對方的思路走,並且留意他們的感受,是快樂、滿足,還是憂慮、難過、生氣、不舒服,然後再繼續聊天。
想要和家人、朋友做更好的交流,就要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上,根據你所察覺到的感受,對家人和朋友做出適當的反應。當然,這並不是說你也要變得憂心忡忡、悶悶不樂,而是說如果對方心事重重的話,就要避免談到你最近經歷的有趣的事情。
此外,最好和家人、朋友聊聊他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然後觀察他們的情緒,並試圖幫助他們找出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如果家人、朋友因為某件好事而心情大好,就算你並非很快樂,也要學會分享他們的喜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說對一句話,99%的事都能解決(全二冊套書)
99%的人輸在不懂拒絕(套書)
99%的人輸在不懂拒絕:拒絕的話怎麼說,你優雅,他溫暖;或用一個動作,對方就自動放棄又不傷和氣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2:原本行不通的事、對方不想聽的話,怎麼換個說法,結果大不同
說對一句話,99%的事都能解決:說不出口、說了後悔、說不到重點……你可以一句話搞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