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祕密:黑心的不只是食物,你該如何挽救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Whole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6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每日3餐救命飲食扭轉三高、癌症、慢性病

2014/08/14 自從坎貝爾博士的《救命飲食》出版以來,「不吃肉會缺乏蛋白質」「牛奶補鈣」「只吃菜會營養不良」等肉食神話完全受到推翻,大量肉食不但無法打造健康,還會讓許多文明病逐漸纏身。不過,天天多蔬果可真是知易行難,老是生菜沙拉、燙青菜吃下來,除了有些無趣外,也讓人擔憂營養不均的問題,更別說是餐廳裡的凱撒沙拉,青菜總是沒幾根,要價卻直逼焗烤義大利麵或燉飯,是要逼人走回「以膽固醇塞爆血管」的老路不成?! 《全食物救命廚房‧每日3餐救命飲食》的作者是坎貝爾博士的女兒──黎安‧坎貝爾,一想到有坎貝爾博士掛保證:食譜的設計絕對營養均衡;再加上作者就是靠這種飲食養出兩個高大健壯的兒子,就讓小編對本書大大期待。在拿到編輯稿的第一時間,小編就立馬抄了幾道食譜回去試做,也很驚喜的發現,所謂的健康飲食根本就不是天天啃草,而是有這麼多的變化和創意在裡頭。 很多人有心改善自己或家人的飲食,卻往往面臨「健康飲食不論是烹調或吃下去都很痛苦」的抗拒,這些煩惱作者都聽到了!她設計的食譜非常簡單、絕不無聊,也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對健康蔬食的誤解,除了有「奶油」花椰菜、綠花園美乃滋這些跟健康很難聯想在一塊的料理,竟然還有起司蛋糕、巧克力派之類的甜點,讓人驚喜的發現,健康飲食不代表得折磨味蕾,少了調味料、添加物和高脂肪之後,仍然能烹調出讓人大讚的美味。 拿起這本兼顧健康、營養和味蕾的好書,一定能激發你的蔬食創意,讓你重新愛上烹調、享受蔬食美味的過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世界都在騙你,
你得想辦法做自己的醫生!
睽違5年,繼百萬暢銷健康書《救命飲食》之後,
本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營養學家──
坎貝爾博士最敢講、最真實的良心告白,
將給你什麼「食」破天驚的大震撼?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書5星好評
★甫出版,逾百家報章雜誌、電視、網站爭相報導,如:《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美國中西部書評》、《長島新聞日報》、賴瑞金脫口秀……
★醫師、營養師、電影製作、美式足球員、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人……各界人士一致讚歎!

你其實活在以下這個的世界裡:
花在疾病照護的錢愈來愈多,
卻病得更重、活得更悲慘……

★對五十歲以下的女性而言,每年進行乳房攝影的風險大於潛在好處。
★濃縮的補充品較精華有效?100克完整蘋果的抗氧化性,是蘋果內維生素C的263倍!
★光靠一般人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就會引發癌症,我們竟然還被鼓勵說要多多攝取!
★「等你真正生病時再說!」醫生其實並不鼓勵病人預防疾病?
★醫師們心中隱藏一個不能對病人說的大祕密──多數疾病會自行改善。
★很多時候,我們開發新藥,只不過是為了拿去治另一種藥的副作用!!!

讓你生病的2大邪惡力量──以偏概全、金錢魔爪,
科學、醫學、藥廠、媒體和政府都滲透……
為什麼?連美前總統柯林頓都大力提倡《救命飲食》,政府卻繼續教錯誤觀念、給錯誤補貼?
為什麼?《救命飲食》有那麼的多證據?我們仍在大魚大肉,狂吃防不了黑心的加工食品?
為什麼?我們的健康研究總是「今天咖啡抗癌,明天咖啡致癌」,反差如此大?
營養學界最後的光明──坎貝爾博士全面揭開健康工業說不出口的祕密,讓讀者主動奪回不生病的權利!

哪些人可能欺騙你?
★科學家-他們的理性和客觀,大都關在門裡講,門外的通通不對!
★藥廠-多吃蔬果、堅果種子與全穀類無法賺大錢,大部分廠商會宣揚補充品比食物有效!
★政府-健康飲食就不必動手術,對國內生產毛額沒貢獻,漢堡配可樂對國家利益才有幫助?
★醫師-光在美國,製藥業平均每年給一個醫師六萬一千美元促銷藥品。
★電視節目或專業雜誌-可能會充滿大量的偽健康報告,因為背後有大企業暗中資助!
★你自己─我們什麼都要「快」,才會尋找神奇藥丸,讓全世界都有機會削你一筆。

如果全世界都在騙你,
你該怎麼救自己和家人……
健康不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方法,
3大檢視原則讓你不再被出爾反爾的資訊搞得一頭霧水!
面對出爾反爾的健康資訊,坎貝爾博士推薦給讀者三條基本準則(愈重要的列在最後面),讓你在思考神奇的發現、報導是否值得遵循或運用時,不再不知所措!

★速度:產生效果的速度多快?
★廣度:有助於解決多少健康問題?
★深度:改善健康的幅度有多少?

能治好病的是高明的醫師,
能教你預防疾病的才是可靠的醫師!
在這個「黃金法則」當道的「假健康年代」,
有時候,你得想辦法當自己的醫師……

本書特色

*最敢要─本書提到的資訊是你應得的:坎貝爾博士說:「如果你是納稅人,那麼我們科學家能展開研究生涯、教學與做決策,都是因為你幫忙買單。你有權知道自己的錢花到哪裡,並享受研究成果。
*最敢說-坎貝爾博士以八十幾歲高齡,回顧四十年研究的心路歷程並提出最「食」破天驚的良心告白:書中許多例子都是他親身體驗、親眼目睹,這些現象指 出:史上最黑心的食安問題之一,就是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其實只是「疾病照護系統」,預防疾病在這個體制內,往往只是隨便說說的場面話!
*最敢做-改變的契機在你手上:了解那些誤導你健康資訊的大祕密,坎貝爾博並提出檢視的辦法,鼓勵讀者主動奪回自己「健康的權利」!

名人推薦

坎貝爾博士以《救命飲食》打開我們的眼界,告訴我們「真正該吃的是什麼」,而在《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祕密》中,他更勇敢地從科學及醫學的研究方法、 金錢和學術、政策、產業的關係,以及每一個個人的思維等各種角度,指出我們對營養與健康的理解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大的錯誤。好好享受這本書,並分享給更多的 人,這本書將會改變每個人對健康資訊的理解,而你我將能因此重新掌握健康的權利!——林青穀,林青穀家庭醫學專科診所院長

坎貝爾教授以 其八十嵩壽之年,仍戮力完成《救命飲食》續集,全書內容洋溢揮灑著千古獨醒人的覺知,字字句句釋放無與倫比的悲懷,處處引證取實的指陳: 真正的營養在何處?更當頭棒喝地揭發科學與醫學研究的盲區及黑暗面,對專家捨本逐末、各執一方、專執一長的狹隘視野、進而無限放大的失真觀察與解讀……通 下針砭。試想,早已偏離真理的航道,如何引領人們走向真正的安樂健康?

樂於推薦此書給愛好真理、珍惜生命、關懷地球的好朋友,欽佩柿子文化的擇書眼力及出版魄力,更深摯的祝禱「營養界的巨人」坎貝爾博士──真理與您同在!良善與您共舞!——姜淑惠醫師,無著健康之道及二利診所創辦人

柯林.坎貝爾博士的上一本巨著《救命飲食》,以綿密的科學證據闡述了蔬食飲食的可貴,現在這本《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祕密》更是赤裸裸的揭露了醫學界、產業界、政府之間最不堪聞問,也最不能說的秘密!

真正關心自身健康的朋友們,一定不能錯過坎貝爾博士這本良心之言──《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祕密》!——許尚文,仁暉診所、敏盛醫院腎臟透析專科醫師

閱讀《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祕密》,讓我們打開格局與視野,和柯林.坎貝爾博士共同體驗一段精彩絕倫的旅程──開拓我們顛覆主流價值並挑戰禁忌的道德勇氣,鼓舞我們從重新思維營養、醫學與健康的信心,勇敢邁出轉變的步伐。——張祐銓,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總召集人

坎 貝爾博士以《救命飲食》打開我們的眼界,而在本書中,勇於指出我們對營養與健康的理解有錯,並導正我們的觀念。本書寫得優美清晰,能讓讀者掌握健康 之權,永遠改變讀者對健康、食物與科學的看法。——尼爾.柏納德(Neal Barnard),《糖尿病有救了》作者,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協會主席及創辦人

美 國首屈一指的營養學家坎貝爾博士發揮勇氣與說服力,清楚說明自私的簡化式典範滲透了科學、醫學、大藥廠與慈善團體,導致大眾無法得知如何透過營養來 促進健康。——小克德威爾.艾索斯丁醫師(Caldwell Esselstyn, Jr.),著有暢銷書籍《這樣吃,心血管最健康!》

坎 貝爾博士在漫長學術生涯中,擁有豐富的實驗研究與擬定健康政策的經驗,他在本書中藉由親身經歷,揭露為何大眾對食物與健康的觀念不清,及該如何解 決。《救命飲食》說的是我們該吃「什麼」,而本書則說明「為什麼」。好好享受這本書吧!也許讀了會覺得生氣,但一定能獲得啟發。——狄恩.歐寧胥希醫師 (Dean Ornish),美國「預防醫學中心」創辦人暨主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醫學教授

坎貝爾博士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影響力最大的營養學家,他的著作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約翰.麥克道格醫師(John MczDougall),麥克道格醫療中心創辦人暨醫療主任

在 生活中,真正能推動改變的事物或許不多,然而本書正是其中之一。本書提到的資訊皆有同儕審閱的優秀科學證據支持,告訴讀者如何遏阻甚至逆轉疾病,讓 讀者擁有前所未見的活力,並讓生命往美好的方向前進。快打開本書閱讀,準備翱翔!——凱西.佛斯頓(Kathy Freston),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一點小改變,簡單醫百病》

本書清楚闡述當代只專注於單一營養素的營養學,會導致大眾混淆,對 健康造成不幸的後果。坎貝爾博士提出新典範,可望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想法,進而改善數 百萬人的生命,省下數十億醫療費用。——布萊恩.溫德爾(Brian Wendel),電影《餐叉勝過手術刀》創作者與執行製作

本書中,重要營養學家坎貝爾博士解釋,為何營養研究與教育變得如此離譜,即使 最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也受到混淆。以當前的健康與醫療危機來說,坎貝爾博 士的書是重要指南,讓我們了解目前狀況的起因,及該如何重建體系,達到健康目標。——傑夫.諾維克營養師(Jeff Novick),「執行健康檢驗」(Executive Health Exams Internationa)預防醫學中心之健康推廣副總裁

在 本書中,坎貝爾博士界定出超典範,說明要以整體論的哲思,提出有啟發性的醫學解決方案。本書是智慧傑作,不僅訴說過去與現狀,也說明未來生物學、人 類營養與健康照護該採取的關鍵步驟,勢必推動一場健康變革!——茱莉安娜.海佛營養師(Julieanna Hever),著有《蔬食營養的傻瓜完全指南》,「茱莉安娜怎麼做」節目主持人

簡化式的營養與醫學觀念雖然不是我們過去對抗過的疾病,卻 深深威脅我們的健康。遺憾的是,許多醫學與健康系統皆陷入簡化式心態,造成嚴重後果,於是大 家常接觸的「健康照護」根本無法帶來好處,甚至造成為害。若讀者了解本書提到的革命性觀念,並加以傳播,如此便採取了關鍵步驟,改變失敗的典範,同時能幫 助自己與所愛的人,甚至帶動整個國家找回失去的健康。——亞羅娜.波德醫師(Alona Pulde)與馬修.雷德曼醫師(Matthew Lederman),共同創辦「健康轉型:醫學、營養與健康中心」(Transition to Health: Medical, Nutrition and Wellness Center)

任何關心健康的人都該把本書列為必讀書籍。沒有人能像坎貝爾博士那麼善於將複雜的主題,訴說 得讓一般人能理解,和《救命飲食》一樣,我相信這本書能讓 數百萬人改變飲食,更改變他們對健康與醫療的思考與決定。雖然醫療照護體系千瘡百孔,但變革的腳步已經啟動!——潘蜜拉.派柏營養學博士(Pamela A. Popper),「健康論壇」(Wellness Forum)執行董事

有時候,知識愈進步,我們反而愈迷惘。坎貝爾博士在新書 中,帶領我們回歸深刻且簡單的事實。他以有魅力且清晰的學者風範,照亮通往健康與美好世界的道 路。——道格拉斯.賴索博士(Douglas J. Lisle)與亞倫.哥德漢莫脊骨神經醫師(Alan Goldhamer),合著《愉快的陷阱》

為什麼全球最昂貴的醫療照護系統竟然無 效?本書以清楚的科學「全貌」,說明為什麼商業化的「疾病管理」造成無數人犧牲生命,又浪費天文數字的金額。要 打造真正能促進健康的體系,了解「健康照護巨獸」的運作過程是第一步。——J.莫里斯.希克斯(J. Morris Hicks),顧問,著有《健康飲食.健康世界》,並擔任hpjmh.com的部落客

我讀過《救命飲食》後大幅改變飲食,採取坎貝爾博士 推薦的全食物蔬食,之後運動生涯並未像原先預料會走下坡,反而屢創紀錄。我常想:「為什麼大家不這 樣吃呢?」這本新書清楚回答了我的問題。看完之後,對飲食與營養將不再一知半解。——托尼.剛薩雷斯(Tony Gonzalez),美式足球亞特蘭大獵鷹隊(Atlanta Falcons)球員,十六年屢創紀錄的邊鋒

若想了解該如何延年益壽、減緩地球暖化,這是一本必讀之書,且書中提到的方式成本低廉,為社會省下難以估計的金額。——麥克.弗瑞蒙(Mike Fremont),八十八與九十歲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人

坎貝爾博士以新穎誠實的觀點看待營養,揭露疾病背後的令人震撼事實,並說明怎麼做一定能成功奪回該有的健康。——主廚AJ,著有《不加工》(Unprocessed)

坎 貝爾博士並不告訴我們飲食祕訣或食譜,事實上,本書深深探討了醫學研究的過程,例如癌症如何發展、我們的新陳代謝如何運作等,以及人們太容易吃藥以 解決健康問題(醫生也太容易就開藥)的現況,你會不自覺慢慢仔細閱讀,以了解本書要告訴眾人的觀點。坎貝爾博士以多年的科學研究為基礎,平靜語氣充滿高度 的說服力,堅定地告訴讀者:從飲食做起,改吃全食物蔬食──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堅果、種子、豆類和全穀物──才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最佳方式。這是一本改 變你我生命的書,讀完後你會想要拋開那些加工食物或補充品……──《出版人週刊》

編輯推薦

睽違5年,繼百萬暢銷健康書《救命飲食》之後,終於等到T.柯林.坎貝爾博士的全新鉅作啦!《救命飲食》一出版便襲捲全球,改變許多人對「健康飲食」的看法,原來,我們自以為最營養的食物,反而可能讓我們生病!發表了這份超級震撼的報告後,坎貝爾博士又面臨許多他自己未預料到的「現實」,發現即使有那麼多證據指出人類應該怎麼吃,但是真相可能還是會被抹殺……

你知道維生素E補充品可能會讓你英年早逝嗎?
你知道有些蛋白質可能會讓你致癌嗎?
你知道當你雙手各拿1顆桃子,右手桃子的β-胡蘿蔔素可能是左手桃子的40倍嗎?
你知道自己一餐攝取100毫克維生素C,第二餐攝取500毫克維生素C,並不表示第二餐身體可運用的維生素C是第一餐的5倍嗎?

這些你可能都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資訊卻沒有人告訴你?結果讓你自以為吃進很多營養,卻反而愈來愈容易生病。坎貝爾博士在新書《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秘密》,就是要全面公開這兩大「讓你生病的邪惡力量」。

本世紀最重要的營養學家──坎貝爾博士最真實的告白!當面對科學、醫學、藥廠、媒體和政府給你的,都是錯誤、偏頗或被操縱過的資訊時,你該怎麼挽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文/柿子文化編輯高煜婷)

目錄

引言
逆轉我世界觀的驚人發現
為何又出另一本書?
食物的正義:化零為整
真相屬於眾人

Part 1健康詐欺
Chapter1現代醫療的迷思
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
你應該知道的好消息
如果全食物蔬食是一種藥
怎麼吃才對?
為什麼你要聽我的建議?
讓救命飲食席捲全球

Chapter2看穿胡說八道,挖掘事實全貌
健康發現不該是喊得大聲的人贏
3個問題評估醫療手段的必要性
艾索斯丁的心臟病逆轉研究
統計顯著性與意義顯著性
營養不能只是令人感覺良好的食物

Chapter3我成了醫學界的箭靶
主流典範的邪惡
不完美的營養素──蛋白質
癌症地雷區
說不完的異端研究
危害最深的典範──簡化論

Part 2為什麼營養研究老是互相矛盾
Chapter4簡化論勝利,健康失守
為什麼典範會成為科學的牢籠?
永遠的戰爭:簡化論VS.整體論
簡化論勝出的可怕代價

Chapter5無解的營養觀
「營養」是什麼?
被曲解的健康概念
不準的「精準性」
和複雜的接球動作一樣

Chapter6犠牲現實的研究法
營養不該是單純的A導致B
如何找到證據?
整體論與簡化論研究比較
營養學的新研究典範

Chapter7應接無暇的簡化生物學
花生與肝癌
MFO、黃麴毒素與癌症
MFO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體是很複雜的
健康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Chapter8遺傳學與營養學的戰爭
終結疾病之道,永遠還沒到
基因大震撼
超乎想像複雜的遺傳學
遺傳學家的美夢
營養學的沒落
基因和後天培養,哪個影響大?
拋開基因的宿命論

Chapter9戳破DNA的健康神話
致病的基因從何而來?
癌症的進程
抗癌戰爭的武器
什麼都危險卻束手無策──致癌物生物檢驗方案
為什麼不承認營的影響
禁絕致癌物不是唯一方法

Chapter10不關心健康的簡化式醫學
盲醫師的疾病照護體系
什麼是「疾病」?醫學界說的才算數
營養正是整體性醫學的一環

Chapter11補充品不是萬靈丹
自掌嘴巴的蘋果研究
補充品產業的迷思
執迷不悟的補充品推手

Chapter12錯誤營養的世界衝擊
食物造成的全球悲劇
全球暖化至少有51%是畜牧業造成的
即將到來的水資源浩劫
食物也會造成動物虐待
剝削窮國養富國
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Part 3「黃金法則」扭曲健康真相
Chapter13誰隱瞞了事實
理想的健康照護體制
面對現實
「高獲利」惹的禍
不能說的祕密──隱晦之權

Chapter14產業的濫權與掌控力
醫療業──恫嚇病人的醫師
製藥業──得了便宜還賣乖
補充品與保健食品業──真的撈很大
分一杯羮的商業常態

Chapter15有錢最大,經費決定研究
貧瘠的科學
隨金逐流
知情人士怎麼看?
離健康漸行漸遠的沉痛代價

Chapter16媒體助長歪風
出賣誠信的專業研究刊物
主流媒體只是產業傳聲筒
公共電視網的杜撰、忽視與無能
廣告壓力決定報導
又是隱晦權力在運作

Chapter17政府傳達錯誤訊息
產業如何收買政府?
健保爭議吵錯重點
提供偽健康資訊的政府
國衛院的商業考量

Chapter18「光明使者」遮蔽真相
產業的金權魔掌
有那麼嚴重嗎?
當人不再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Part 4扭轉困局
Chapter19成為完整的自己
改變是可能的
要克服的障礙
讓發疾病財的產業無利可圖

試閱

不對等的醫病關係
醫療體制的目標是治病。醫師經過多年訓練,學習最好的科學方式來治病。就醫時,我們總相信醫師了解我們不懂的事,希望醫師能指引一條恢復健康的最佳途徑,也認為他們會把病患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因此我們若被診斷出有致命疾病時,多半會聽從醫師建議,採取侵略性的手術、放療與化療,即使內心仍盼望有其他選擇。
多數醫師是能幹誠懇的專業人員,根據所受的醫學教育與在職訓練,竭力為病患尋求最大利益。不過,醫學訓練其實受到簡化式科學的限制,因此,就與任何「最懂」的團體一樣,醫師可能看不見本身掌握的技能與工具外,還有其他更可行的選擇。有些醫師既想治療又怕出錯,因此運用權力優勢,霸凌那些想探索整體性療法的懷疑論者,要他們安靜。因此最勇敢、心胸最開放的病人,也常以為藥物與手術是上策。
癌症與心臟病往往讓我們在面對醫療體制時,變得軟弱無力。有太多醫師濫用權力差異來恫嚇病人,要病人乖乖聽話,同時深信自己的作為是為病人好。很多人說,醫師是世俗年代的神職人員,手中掌有生死之鑰,不容許任何異議。醫師和過去的神職人員一樣,用象徵與儀式來呈現與強化其權力,想想病患在等候室的情況,接待員坐在玻璃隔板後方,病人得一邊看過期已久的雜誌,一邊填寫沒完沒了的表格。這些儀式本不該是要讓人發瘋,而是要安撫脆弱的病人的,他們是那麼殷殷盼望能信賴醫師的意見。此時醫病關係是不平等的,一邊亟欲得救,另一邊被認為有能力救人。如果診斷出癌症,醫師會在無意間濫用病人的脆弱情感,導致嚴重甚至悲劇結果。無巧不巧,醫師堅持的治療途徑正好能為醫療業及與之攜手合作的製藥業,帶來最大獲利。
每當有人得知我畢生尋找預防及治療癌症的可能之道,就會問我對他們的親友或本人所得到的診斷有何意見。我當然強調自己並非專業醫師,無法提供特定建議,而他們的醫師接受過多年的專業教育與訓練是我缺乏的。但許多人面對癌症診斷時,往往鍥而不捨地追問:「要是你或家人被診斷出癌症,你會怎麼辦?」我頂多能分享我對科學證據的詮釋,建議他們尋求第二意見,同時設法讓他們尊重醫師的建議。

◎第三期黑色素瘤──皮膚癌中最嚴重的一種
二○○五年,我一名摯友在抓了大腿上的痣之後竟留下小痂,於是決定去做檢查,必要時把痣除掉,因為她家族的癌症病例不算少。
幾天後,檢驗報告出爐,醫師打電話要她過去。她似乎心裡有數,於是找我陪同。醫師進入檢驗室便一臉嚴肅。診斷為何?第三期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嚴重的一種。他建議趕緊處理,並將她轉診給外科醫師與腫瘤科醫師。她崩潰了,歷經癌症病人常見的情緒反應:渾身恐慌,覺得天旋地轉。
她後來又另外找了兩個人檢查組織標本,確認診斷無誤之後,便安排手術。她大腿的癌細胞組織移除了,還做了附近淋巴腺的前哨淋巴結切片,看看癌症是否轉移。前哨淋巴結是淋巴腺的一部分,是癌症可能最先轉移的地方;如果前哨淋巴結有癌細胞,通常會假定癌症已擴散到較大範圍的淋巴腺「流域」。前哨淋巴結可視為是進入房間的門,房間指的就是較大的淋巴腺流域。如果黑色素瘤的癌細胞轉移到前哨腺體,可假定也已抵達淋巴腺流域,因此需要切除淋巴腺──這種做法有點像焦土策略。
差不多同期間,我的朋友與新指派的腫瘤科醫師討論治療選擇,方式取決於新檢驗是否顯示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腺。這次她沒找我過去,而是找兩名已成年的兒子陪伴,她之後告訴我,醫師給她的選擇和一般病人一樣,包括化療與放療。她告訴醫師,無論切片檢驗結果如何,她都不想進行這兩種療法,醫師似乎也不反對。她幾天後去聽報告,得知結果為陽性,前哨淋巴結切片顯示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系統。三名病理師確認了這項診斷。

◎葛森療法的蔬食文獻
回去找腫瘤醫師之前,我決定先多了解黑色素瘤與其療法。我去找了一名心胸開闊、熱心助人的病理師,一同檢視醫師用來提出診斷的組織(我曾學過組織學,也和實驗團隊做過許多組織學的顯微研究)。
我對黑色素瘤已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十二年前曾在康乃爾大學的蔬食營養課上,推薦過一篇一九九五年發表的黑色素瘤病例摘要報告。這篇摘要報告顯示,飲食對存活率有很大的影響。這篇報告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它是少數支持飲食對嚴重癌症的正面效應,又經過同儕審閱的研究,更因為主要作者是相當有聲望的科學委員會成員,曾建議另類臨床資料庫的研究結果該如何詮釋與發表。報告列出詳細的證據,說明蔬食有很大的潛力阻斷黑色素瘤的進程,對其他癌症也有類似效果。研究中的病例依照知名的墨西哥提華納葛森研究中心所指示的飲食方式,以全食物蔬食為主,結果病患存活率大幅提升,即使當初已被診斷為第三與第四期癌。
我也發現移除淋巴腺的後果堪慮。文獻顯示,切除腹股溝大淋巴腺,往往會在一年之後導致腿部失能,產生許多副作用與不適,身體的免疫系統機能也會大幅降低。朋友的醫師的確說過,要有一年後會「失能」的心理準備。
我還得知,醫師為了彌補淋巴腺切除後導致免疫機能喪失,常採用干擾素,這是很強的免疫療法。因此我找了一篇很新近的干擾素研究,與二、三期的黑色素瘤病患治療有關。研究結論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療法(包括干擾素)能延長第二、三期黑色素瘤病患的整體存活率。」這研究相當複雜,牽涉到不同類型的干擾素、用藥劑量與程序、黑色素瘤的發展階段,還詳細討論了許多反應──簡言之,不適合睡前輕鬆閱讀。任何缺乏足夠背景與經驗的人一定看不懂這份研究,更別說要用這份報告去說服腫瘤科醫師採取不同療法。

◎有80%的病患根本不用切除淋巴腺
最引起我們注意的相關研究,是朋友的長子發現的。他既不是醫師,也不是醫學研究者,卻找到一篇經同儕審閱、由一批倫敦研究者發表的報告。他們將一百四十六名黑色素瘤的病例加以摘要。如果你認為手上這本書有點難,那麼看看這篇同儕審閱的報告標題再下定論吧!「顯微解剖學找到黑色素瘤轉移至前哨淋巴結,與非前哨淋巴結關係之預測能力」,是不是很拗口?
這篇報告是這樣說的:研究中的一百四十六名病患都和我朋友一樣,癌細胞轉移到前哨淋巴結,因此通常會動手術切除附近淋巴腺。由於這份研究中的一百四十六名病患在前哨淋巴結都有黑色素瘤細胞,因此整個淋巴流域都以手術切除,但事後重新檢驗他們的淋巴腺標本,卻發現只有二○%病患的大淋巴流域確實有黑色素瘤細胞,表示有八○%的病患根本不用吃切除淋巴腺的苦頭。在那八○%的三十八人,移轉範圍甚至只有前哨淋巴結區的被膜下淋巴竇。
研究結果令人相當訝異,因此我打電話到倫敦給主導此研究的馬丁.庫克博士,他鄭重向我確認這研究報告的結果。讀者可想見,這個只有圈內人才懂,又十分有力的報告令我們多麼興奮,因為我朋友的切片報告也顯示,她的轉移範圍僅限於被膜下淋巴竇區域。我把這份報告的副本交給朋友的外科醫師與病理師,他們都不知道這項資訊,我也留了一份,打算之後給腫瘤科醫師。
我陪朋友一同去找腫瘤科醫師回診時,手中掌握這項資訊,又親自檢驗過組織切片。醫師以為朋友會說想進行哪種療法及何時進行,即使她先前表示不想進行他所建議的治療方式。她這樣決定當然有她的理由,不過我也同意醫師之前給她的建議並不理想。切除淋巴腺根本沒道理,只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臨床試驗已顯示干擾素沒有效果,還有大量副作用。不僅如此,她的黑色素瘤細胞只出現在前哨淋巴結的被膜下淋巴竇區域,意味著預後良好,若依循全食物蔬食時更是如此。
這位腫瘤科醫師不知道我有癌症研究的背景,也不知道我去找過病理師談過庫克博士的研究,只以為我是來陪伴他的病患,我也盡量只在一旁聽。腫瘤科醫師認為事實很簡單,這是已確診的「後期」黑色素瘤,已轉移到淋巴腺的前哨淋巴結,因此剩下的淋巴腺也該切除,並趕緊開始用干擾素之類的東西治療。他認為情況緊急,而他的態度似乎毫不懷疑我朋友會如何回答。
在覆誦了這些「冷酷現實」後,醫師突然問:「妳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我朋友重申先前的立場。「我不打算採取這種療法。」
腫瘤醫師顯然又驚又氣,知道先前的禮貌態度沒有用,於是脫口而出:「如果妳現在不做,下次回來時就太遲了!」他顯然認為「太遲了」會很快發生。
這種具有醫學知識優勢的人,在心靈脆弱又未能獲得充分資訊的病人身上施壓,以生命來威脅病人,根本不公平!這樣一定會迫使病人接受醫師的建議,癌症病人急欲相信醫師,認為醫師掌握著康復之鑰。我一見他的反應,便把帶來的文獻給他看,但他粗魯無理地將手一揮,顯然認為這是無稽之談。除了自己的建議,他根本聽不進其他事。
可想見這種場面在全國的癌症診療間屢見不鮮。以美國的癌症病例數量計算,我猜這情況每天都發生兩、三千次。他那斬釘截鐵的態度令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他雖然信誓旦旦,卻業知識不足,更有個人的傲慢,至少我看來是如此。除了偏好化療等標準照護外,他對其他替代做法的證據絲毫不感興趣。

◎這是我妻子的親身經驗
癌症病患在尋找營養與癌症的資訊時會告訴我類似的經驗,許多人知道有研究支持靠營養來介入,然而醫師堅持採用侵入性、危險又昂貴,成功率卻很低的療法。我對上述個案涉入較多,因為病患正是我的妻子凱倫。凱倫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個黑色素瘤樣本,最後,她選擇什麼也不做,只繼續吃全食物蔬食,沒發生任何副作用。過了八年,她依然健健康康,與我攜手邁向金婚之年。
事實上,我覺得凱倫的飲食不光是在她被診斷出癌症過後幫助了她,而是在幾年前就已發揮功效了。她大腿上的痣已存在多年,或許早該進行檢查。那顆痣很可能在我們家改吃全食物蔬食之前已產生癌變,但採行全食物蔬食後,病程就減緩或停止,甚至這時已經逆轉了。切片檢查的結果,或許顯示的是癌細胞已退縮,而不是擴散。
回顧起來,類似事件正是促成我寫下本書的動力。既然我無法陪伴每個癌症病人,和醫療專業人員討論攸關生死的大事,但我希望雙方的力量能均等,讓這些弱勢者相信,自己面臨重大疾病時除了入侵式的昂貴療法外,還有其他選擇。

好醫生反而可能賠上行醫執照
從表面來看,凱倫與醫師的故事只不過是訴說傲慢的專業人員,逼弱勢病患去做醫師自認為最符合病患利益的事。然而,如果後退一步,發現這種互動情況每天上演數千次,就能看出醫療業的利益正是仰賴醫師不容質疑的信念與說服力,甚至傲慢。我們花點時間,看看金錢在這故事中的蹤影。如果選擇手術與化療,而不是採取營養的方式,那麼金錢會流向哪裡?誰會受益?

先講最明顯的,醫師愈常給病患開立化療、手術與用藥,整個醫療業愈能吸金。即使我們假定化學療法和營養療法一樣有用(雖然沒有證據能證實這一點),醫療業藉由訓練與鼓勵其成員選擇化學方式,就能從中受惠。癌症治療可以讓業者賺很多錢,因此在醫學期刊上的廣告以藥品與醫療器材公司為主(那種廣告正好說明為什麼質疑醫療業實務做法與效度的報告,醫學期刊不樂於刊登。專業刊物的問題留待第十五章再深入探討)。
第二,在反覆轉介的過程中,醫界的「自己人」讓彼此更有錢且忙碌。凱倫在診療過程中找過三名醫師,每找一個新醫師代表部分負擔額度改變,對她的保險公司來說是更高的成本。但要採取化療途徑,就一定要看那麼多醫師,因為每個醫師都是特定領域的專家,專注於特定的簡化式癌症要素。不過他們那麼專精化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以錯誤的方式來治病,而不是用最好的方式。其實只要一名醫師開立全食物蔬食的飲食,並監測效果就行,卻沒有人這麼做。
此外,轉介後的其他醫師也很可能支持第一位醫生的觀點。因為他們是用同一種典範,受同一種標準化教育訓練,並未將整體性的營養納入考量,且彼此很可能有共同的社交圈。你可以打包票,凱倫的腫瘤科醫師絕不會和倡導全食物蔬食的營養學家打高爾夫球!

許多人認為我所描述的是整個醫界的通病,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遇過許多全心全意照顧病患的優秀醫師。大環境不利於不同的做法,該負責的並非醫師,而是訓練他們、預期他們這樣執行的體制。醫療業的結構讓視病如親的好醫師很難對抗產業中自私、只顧賺錢、有防衛心的常態。那些抵抗體制的人不僅面對意識型態的壓力,而且這壓力有金錢的隱晦之權支撐。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賠上行醫執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軟精裝
    • ISBN
    • 978986859083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