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全球百大頂尖思想家;橫跨能源、人口、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
	「史密爾是我最喜歡的作者。」──比爾・蓋茲
	
	病毒肆虐、晶片短缺、電力不穩、過度使用燃料……
	我們必須看清撼動全球經濟根基的七大困局
	
	何為全球經濟的大挑戰?絕對是能源、小麥、病毒和氣候。
	
	能源概括整個世界的運作,使人類可以生產糧食和材料,
	種植一顆溫室番茄需要5茶匙柴油,1公斤的麵包需要80毫升的柴油;
	能滿足全球需求量的鋼鐵、塑膠、水泥需要多少燃料?
	
	作者呼籲人類應從過於樂觀的預測、政策中甦醒:
	
	各國的脫碳目標不可能實現,
	人造食物取代不了農作物……
	
	世界真正的現實面,影響經濟最主要的七大關鍵:
	
	1.能源: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
	從19世紀起,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為60倍,20世紀增加為16倍,在過去的220年中,大約增加1500倍。2020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燃燒煤炭和天然氣。
	
	2.食物生產:如何養活全球80億人口?
	由於投入的化石燃料和電力日益增加,作物收穫量才會如此豐富,也能夠預測產量。如果沒有這些人為的能源補貼,就無法為90%的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
	
	3.材料:氨、鋼鐵、混凝土和塑膠,如何主導世界經濟?
	大型的基礎建設和消費者需求,都需要靠大規模的基本材料(塑膠、水泥、鋼鐵、氨)才能達成。生活中的塑膠材料無所不在,你摸摸手邊的滑鼠、筆電或正坐著的旋轉椅;1952年全球塑膠產量只有約2萬噸,1950年增加到2百萬噸,2000增加到1.5億噸,到了2019年,增加到3.7億噸。
	
	4.全球化:運輸和通訊如何讓世界緊密連結?
	在1973年油輪運輸以原油和精煉過的產品為主,占總運輸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到2018年,貨物的運輸量增加到約70%,這個轉變不僅反映出亞洲(特別是中國)日漸成為全球主要消費品的來源地,而且反映出各國的整合和相互依存度都提高。
	
	5.風險:病毒、飲安到天災,為何文明進步沒讓世界更安全、更健康?
	現代社會已經消除或減少許多會致命或造成殘疾的風險,例如小兒麻痺症和分娩,但很多危險仍會繼續存在,天災人禍、飲安、疾病和日常活動中的風險。從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到玩具或地毯中的致癌物,隱藏在牆壁和嬰兒爽身粉裡的石棉,到人為破壞的全球暖化現象。
	
	6.全球暖化:脫碳言之過早?富裕國家正落實減緩氣候變遷?
	早在1958年,我們就清楚二氧化碳濃度加倍與實際暖化程度之間的關連,但我們選擇加倍燃燒化石燃料,過度依賴的結果導致我們很難斷然捨棄,否則就得耗費更高的成本。
	
	7.生物圈退化:災難頻繁、資源匱乏、生育率低,如何面對作繭自縛的生存空間?
	夏季大火、海平面上升,礦產枯竭、資源稀少、環境退化。我們不能確定未來人口是會增加到150億,或是縮減到48億,我們也不確定面臨的流行病是會更輕微,或是更嚴重,不過我們必須對未來打下好的基礎,結果會取決於我們所採取的行動。
	
	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
	
	人類的發展有許多值得讚許的成就,我們對物質世界和所有生命形式的了解,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擴展。
	
	人類專研各式的知識,高度專業化卻讓知識變得晦澀難懂,鮮少人連世界如何運作都只有粗淺的了解,連小麥如何種植、鋼鐵如何製造都無法確實回答,甚至無知。
	
	都市化讓都市居民和生產食物的方式脫節,也跟製造機器和設備的方式脫節。生產活動和機械化程度與日俱增,全球卻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事提供文明能源和構成現代世界的材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每年冶煉、鑄造和軋製的鋼鐵將近10億噸,但這些全都由中國14億人口當中不到0.25%的人完成,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會站在高爐旁邊。這種脫節的情況發生在世界各地。
	
	美國現在大約只有3百萬人直接從事食物生產的工作——實際犁田、播種、施肥、除草、收割、照顧動物的人,總共不到美國人口的2%。
	
	麵包和肉品是怎麼來的?
	一隻小豬多久會變成豬排,需要幾個星期?
	
	現代世界中的很多人對答案毫無頭緒
	
	本書致力於減少人類對世界的理解缺陷,並針對人類生存和繁榮最基本的主要現實狀況做說明,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世界究竟如何運作,提供主導世界經濟的七大關鍵,讓人類更能意識到未來的限制和機會。
目錄
	前言: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本書?
	
	第一章 了解能源:燃料與電
	結構性轉變/現代能源的用途/何謂能量?/原油的興起與地位微幅衰退/電力的許多優點/在你觸碰開關之前/脫碳:速度和規模
	
	第二章 了解食物:生產食物的幕後推手——化石燃料
	小麥/投入了什麼?/麵包、雞肉和番茄的能源成本/海鮮背後的柴油消耗量/燃料和食物/我們能不用能源生產食物嗎?/減少浪費
	
	第三章 了解我們的材料世界:水泥、鋼鐵、塑膠和氨
	現代文明四大支柱/氨養活全球的氣體/塑膠:種類眾多、用途廣泛、麻煩不少/鋼:無處不在,可以回收/混凝土:由水泥創造的世界/材料展望:投入舊材料和新材料
	
	第四章 了解全球化:引擎、微晶片和運輸
	全球化的古老起源/風力驅動的全球化/蒸汽機和電報/柴油引擎、飛行和無線電首次登場/大型柴油引擎、渦輪機、貨櫃和微晶片/中國、俄羅斯、印度加入/從倍數看全球化/無遠弗屆的摩爾定律/勢在必行、遭逢挫折、盛極而衰
	
	第五章 了解風險:從病毒、飲食到意外
	仿效京都人或巴塞隆納人的飲食/風險認知和容忍度/量化日常生活中的風險/自願和非自願風險/自然災害:風險比在電視上看到的小/終結我們的文明/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態度
	
	第六章 了解環境:我們唯一擁有的生物圈
	不受危害的氧氣/我們會有足夠的水和食物嗎?/為什麼地球不會永久凍結?/誰發現了全球暖化?/暖化世界裡的氧氣、水和食物/未知、承諾和現實/一廂情願的想法
	
	第七章 了解未來:終結與無限
	失敗的預測/慣性、規模和大量材料/人類的無知、固執和謙虛/史無前例的承諾,延遲的回報
	
	附錄:了解數字
	 
	謝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新AI與新人類:學習、認知與生命的進化新路程
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2023年新版)
改變人類未來的七大科技革命:AI人工智慧、區塊鏈、VR/AR、機器人學、物聯網、雲端運算、元宇宙
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新社會契約:從搖籃到墳墓,我們對彼此的責任
超越AI的思考架構
輝達黃仁勳:人工智慧晶片的成吉思汗
WEB3趨勢大解讀:日本網路教父教你一次看懂元宇宙、區塊鏈、NFT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量子經濟時代:數位化後的未來世界?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