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The Inner Level: How More Equal Societies Reduce Stress- Restore Sanity and Improve Everyone,s Well
你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更導致--收入不平等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79 356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收入不平等跟我們有何切身關聯?
為什麼高層薪水越領越高、基層薪水萬年不漲,應該被打破?
其實我們的心理問題、高壓的人際關係、低落的自信以及被扭曲的天性,
統統都跟收入不均、競爭以及不平等的社會有關。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人比較放鬆、人際關係不那麼緊張?為何我們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常常覺得參加社交生活就像一場充滿壓力的表演?為什麼美國人得到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北歐的三倍?為何美國夢是在丹麥實現而不是美國本土?為何有些國家的兒童福利就是糟到不行?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不平等」。
 

在上一本著作《社會不平等》當中,知名公衛學者理查.威金森與凱特.皮凱特將不平等放在公共議題的中心,明確地指出較不平等的社會各方面都慘,從教育到平均壽命都遠落後於較平等的社會。他們在本著作中進一步解釋,不平等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包括個人思考、感覺和行為舉止。一開始我們會先到看無可否認的證據,說明物質上的不平等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效應: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就越容易以高低階級來評價自己與他人,因為擔憂自己落於人後,自信破滅,自卑感、防禦性的自戀、瘋狂購物等現象也隨之衍生。不僅如此,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更導致壓力賀爾蒙升高,不但學習或工作表現受到影響,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兩位作者描述了這些心理反應如何隨著階級社會展開,解釋為何貧富差距對我們的衝擊如此殘酷。他們也從演化與表觀遺傳學的觀點提出,人類社會並非永遠都是自利且彼此競爭。此外,對於社會上普遍認為菁英較有能力、應領高薪;地位低的基層天生能力較差,因此無法爬出底層這樣的「自然結果」,他們也提出根本的反對理由。

 

本書的前作《社會不平等》在二○○九年推出後獲得巨大的成功,並入選歐洲最高榮譽歐威爾獎;時隔十年,社會心理問題越發嚴重,四成以上人口曾有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民粹崛起、社會分化越演越烈,《收入不平等》即在此基礎下誕生。延續前作對貧富不均的影響,本書尤其著重心理層面,為當代每個人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王維邦│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曾凡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鄭雅文│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盧郁佳│作家
蘇國賢│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一致好評(以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多年來,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努力在貧富差距這個議題上耕耘,也提出許多驚人的研究發現。在《收入不平等》中,他們以清晰、極具說服力的方式,分析、解釋許多迫切的社會問題,也揭露各種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讓讀者更了解貧富差距帶來的傷害。」——羅伯.薩普羅斯基(Robert Sapolsky),著有《行為》(Behave)

「人類天生偏好以平等方式來分配財富資源,但在現行經濟環境中,貧富差距卻相當懸殊。威金森與皮凱

特提出大量研究證據,證明這種趨勢對健康狀況有害,因為貧富差距會製造壓力,破壞民眾對彼此的信任。這種現象不分種族、不分國籍,更存在於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中。那些信奉『強者法則』的人,根本就誤解人類生物學了。」——弗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著有《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

「對比於前幾世代,貧富差距在接下來的選舉中,或許會成為更重要的核心議題。與其用嫉妒政治這種情緒化的方式來面對貧富差距,倒不如以可靠的數據分析來進行思辨。政治人物若想透過理性、具有科學根據的方式,來理解貧富差距,就得一讀威金森與皮凱特的著作。」——安德魯.安東尼(Andrew Anthony)

「《收入不平等》近一步闡述許多人已經注意到的社會現象,並提出社會機制逐漸失衡的原因,例如為何政治領導人與企業主會厚臉皮地罔顧法規,以及為何藥物成癮者或校園槍擊案兇手,會將虛無主義奉為圭臬。」——《經濟學人》(Economist)

「在《收入不平等》這本二〇〇九年出版的重量級鉅著中,流行病學家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清楚勾勒出貧富差距的破壞力。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幾乎所有民眾的健康狀況都比較差、教育程度較低、肥胖問題較嚴重,社會流動也較為停滯。他們推出新作,將焦點擺在貧富差距對個體造成的沉痛心理影響上,讀起來不像續集,反而像是針對前作的內容擴充。

根據書中結論,我們可以發現相較於較平等的國家(挪威、芬蘭與日本),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幾乎所有社會問題都比較嚴重。民眾長期與壓力、焦慮、憂鬱、成癮現象為伍,更出現非必要消費行為,也沉迷於惡性賭博之中」──史蒂文.波爾(Steven Poole),《衛報》(The Guardian)

編輯推薦


你的生活不只是你的生活
文/石璦寧(時報文化人文科學線)


我們以為走到這般魯蛇境地,是因為我們努力得還不夠。與朋友見面時,去哪國念書、調薪升職了沒、產業前景如何、結婚生子的進程,都變成談資。你手裡緊巴巴地握著什麼,試圖說明自己過得還不錯、生活挺有品質,講起話必須顯得篤定,語速要帶著輕快。第一次和APP上認識的對象約出來喝咖啡,對方談及未來理想的生活條件:要房要車、每年兩次出國旅行,你馬上感受到憤怒和受傷,自己未能說出口的生活日常,彷彿桌上揉得不成形的紙團。我們追逐更好的品味、在社群軟體以照片形塑自我,因為那活得不錯的優越能讓我們覺得安全而不被識破。一種防衛性的自戀型態蔓延,你越來越焦慮,卻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將此歸咎於自己努力得還不夠:薪水太低是因為你能力不足,憂鬱頹靡的生活是因為你太怠惰。可是在社會機器急速運轉的世界裡,你就是一顆螺絲釘,就是咬合死緊的小齒輪,如何從轉速極快的狀態中停下來、做出改變?於是,你開始大量閱讀心理勵志書,磨去生活裡的舊習,寫子彈筆記、喝防彈咖啡、每周兩次重訓,聽說只要撐二十一天就能建立新的健康習慣。一開始感覺嶄新,過沒幾天,疲憊和焦慮卻又站在前方街口笑著睨你。你以為只有你,殊不知身旁的眾人都如此在小房間裡作孟克式吶喊。殊不知這一切都和社會體制、貧富差距有關。而此刻,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穿著黑衣,手持《收入不平等》在你面前問:red pill or blue pill?讀嗎?

作者

理查.威金森 Richard Wilkinson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流行病學榮譽退休教授、倫敦大學學院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榮譽教授、紐約大學客座教授,二○○九年創立平等信託基金會(The Equality Trust)。

凱特.皮凱特 Kate Pickett
 

英國約克大學健康科學系流行病學教授、平等信託基金會聯合創辦人。曾在劍橋大學學習體質人類學、在康乃爾大學攻讀營養科學、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習流行病學,並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兩人合著的《社會不平等》入圍二○○九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年度研究計畫,並入選《新政治家》近十年十大好書之一。

譯者簡介
溫澤元

 

畢業於師大翻譯研究所,現專職英中譯者,擅長領域為文學及社會科學。譯有《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與《我必須獨自赴約》等。
譯稿賜教:lars801011@gmail.com

目錄

圖表目錄
關於數據和圖表
序 

 

第一章 為何社會讓我們如此焦慮

 

第一部 不平等的影響
第二章 貧富差距、他人評價的焦慮與精神疾病
第三章 自戀、自我膨脹與地位顯赫的幻覺
第四章 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

 

第二部 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菁英主義與階級迷思
第五章 演化帶來的心理遺產
第六章 菁英領導制度的迷思
第七章 財富與階級的影響力

 

第三部 未來的展望
第八章 平等主義與永續未來並不相悖
第九章 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致謝
附錄
 
可參考資源
受貧富差距影響之健康與社會結果清單

 

參考書目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787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