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收入不平等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收入不平等跟我們有何切身關聯?
為什麼高層薪水越領越高、基層薪水萬年不漲,應該被打破?
其實我們的心理問題、高壓的人際關係、低落的自信以及被扭曲的天性,
統統都跟收入不均、競爭以及不平等的社會有關。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人比較放鬆、人際關係不那麼緊張?為何我們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常常覺得參加社交生活就像一場充滿壓力的表演?為什麼美國人得到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北歐的三倍?為何美國夢是在丹麥實現而不是美國本土?為何有些國家的兒童福利就是糟到不行?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不平等」。
在上一本著作《社會不平等》當中,知名公衛學者理查.威金森與凱特.皮凱特將不平等放在公共議題的中心,明確地指出較不平等的社會各方面都慘,從教育到平均壽命都遠落後於較平等的社會。他們在本著作中進一步解釋,不平等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包括個人思考、感覺和行為舉止。一開始我們會先到看無可否認的證據,說明物質上的不平等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效應: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就越容易以高低階級來評價自己與他人,因為擔憂自己落於人後,自信破滅>,自卑感、防禦性自戀、瘋狂購物等現象也隨之衍生。不僅如此,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更導致壓力賀爾蒙升高,不但學習或工作表現受到影響,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兩位作者描述了這些心理反應如何隨著階級社會展開,解釋為何貧富差距對我們的衝擊如此殘酷。他們也從演化與表觀遺傳學的觀點提出,人類社會並非永遠都是自利且彼此競爭。此外,對於社會上普遍認為菁英較有能力、應領高薪;地位低的基層天生能力較差,因此無法爬出底層這樣的「自然結果」,他們也提出根本的反對理由。
本書的前作《社會不平等》在二○○九年推出後獲得巨大的成功,並入選歐洲最高榮譽歐威爾獎;時隔十年,社會心理問題越發嚴重,七成人口患有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民粹崛起、社會分化越演越烈,《收入不平等》即在此基礎下誕生。延續前作對貧富不均的影響,本書尤其著重心理層面,為當代每個人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目錄
圖表目錄
關於數據和圖表
序 史上最遠處的探險
第一章 為何社會讓我們如此焦慮
第一部 不平等的影響
第二章 貧富差距、他人評價的焦慮與精神疾病
第三章 自戀、自我膨脹與地位顯赫的幻覺
第四章 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
第二部 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菁英主義與階級迷思
第五章 利己與利社會的兩種演化
第六章 菁英領導制度的迷思
第七章 財富與階級的影響力
第三部 未來的展望
第八章 平等主義與永續未來並不相悖
第九章 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致謝
附錄
可參考資源
受貧富差距影響之健康與社會結果清單
參考書目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