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二十一世紀的烏托邦:17個實踐美好生活型態的新選擇

世界也許未必完美,但憑藉膽識和力量,就能讓它變得更好
  • 9 288
    3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想要解放自我,實踐創意地生活,選擇更公平的經濟模式與更有尊嚴的謀生之道,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嗎?
你可以反抗日常生活,質疑汲汲營營於工作與成就的行為,意識到人生中的其他財富——時間、自決和沉思嗎?
有一群人,他們向「做不到」說不,寫下親身實踐新生活模式的故事。
 
對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懷有願景,此種心情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在許多人心底的某個角落,仍然蘊含著對自由、生活意義或共同社群的渴望。他們探索著各種可能的極限,懷著冒險犯難的精神,以過人的膽識,追求另一種人生。
 
在一年的時間內,十七名海外記者踏破鐵鞋尋覓烏托邦的蹤跡,舉凡丹麥境內宣稱自治的克里斯欽自由城、賦予失智病友尊嚴的荷蘭阿茲海默村、西班牙卡拉弗無政府主義區、因實施基本收入制度而生活環境轉好的非洲小村,或自給自足、並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紐西蘭家庭,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懂得從情愛、良善出發,透過自主與創意,達到海闊天空、生生不息的境界,也造就另類生活的典範。
 
烏托邦創建人的共同特點,是能跨越思想藩籬來築夢,更懂得圓夢。全球各地的烏托邦計畫,不盲從世界主流,甚至不惜衝撞現有體制。計畫的參與者,只知堅守信念,勇往直前。世界也許未必完美,但憑藉膽識和力量,就能讓它變得更好。
 
我們不必模仿書中計畫的作為,卻可效法其精神,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打破平凡,創造幸福。建造烏托邦並非易事,但這十七個實例告訴世人,只要有理想,肯奮鬥,烏托邦就是個實際存在的國度。
 
本書特色
 
★作者群不乏德國各大媒體知名記者,寫作風格以及視點各異,增添文章的豐富性和深度。
 
★Amazon的讀者評價皆為5顆星。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何東洪推薦

名人推薦

這本書描述了人們如何轉身背對消費主義社會。――德國世界報
 
一本充滿例證的書,證明不經一番轟轟烈烈的親身實驗,便無法剖析我們的世界。――Fuereinebesserwelt.info網站
 
從第一章到第十七章都精彩萬分的報導文學!已經好久沒有閱讀如此扣人心弦的專業文集。――雷克林豪森日報

編輯推薦

本書收錄了十七個關於全球各地烏托邦形態的故事。無論是單打獨鬥,還是由小組或村莊群策群力,故事裡描述的人們都過著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不管是在衣索比亞、紐西蘭或西班牙,美國、德國或印尼,此時此刻,各地都存在烏托邦。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步調不停加快,績效壓力與日俱增,人們對可能性的感知正日益枯萎。眾人已經開始相信,生活別無其他選擇。但有許多人仍然蘊含著對自由、生活意義的渴望。他們探索著各種可能,追求不同於現實中的另一種人生。

先進思潮的力道,足以挺進封閉的窮鄉僻壤;工業國家的廣大群眾,不也都吃消費經濟這套。在資本主義、大眾主義成為王道之際,我們應該可以擁有其他選擇。建造烏托邦並非易事,但這十七個實例告訴世人,只要有理想,肯奮鬥,烏托邦就是個實際存在的國度。(文/健行文化副總編輯曾敏英)

目錄

前言
各位,烏托邦是可行的/伊利亞.托亞諾
紐西蘭           雨中的呢喃者/安柯.利希特
荷蘭             不被遺忘的遺忘者/克絲汀.施威格霍費爾
中國             自由的勇氣/伯恩哈德.巴爾許
美利堅合眾國     45度陰影下的無政府狀態/克絲汀.齊爾姆
衣索比亞         無神論者/飛利浦.赫德曼
希臘             「我們」的夢想/奧克安娜.卡拉曼諾立斯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的星之銀幣/馬克.恩格哈德
印度尼西亞       頑固倔強追求自主/克莉絲汀娜.肖特
塞爾維亞         薇薇和鮑的故事/丹雅.安東諾維奇
巴西             海岸邊的尋夢者/克莉絲汀.沃洛夫斯基
以色列           看不見的恩典/露絲.基內特
西班牙           矽谷的另一端:卡拉弗的駭客/尤麗雅.馬赫爾
阿根廷           我的工廠我做主/凱倫.諾恩朵夫
德國             愛存在的地方/馬克.恩格哈德
丹麥             眾人的權力:一個關於大麻、自由、金錢和房地產的故事/克萊門斯.博姆斯多夫
南非             彩虹的開端/萊昂妮.馬曲
俄羅斯           喝個過癮後再回來/史蒂芬.紹爾
作者簡介

序/導讀

前言

各位,烏托邦是可行的

《烏有之鄉》(Erehwon)是英國作家塞謬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的烏托邦小說。乍看之下,書名並無特殊意義,不過若將字母反著倒拼回去,就會發現它暗指「無有之地」(nowhere),集合了幻想文學的豐富想像力。如此不難看出烏托邦的形成過程:現有概念在腦中被顛覆、推翻;在這場思想實驗裡,日常規則不再適用。烏托邦更像是屬於有福者的島嶼,島上實現和平與均等,文明是島嶼最有價值的財產,烏托邦是幻想之國中對變革賦予的期盼。烏托邦涵蓋了思想的自由,以及各種替代模式的構思與實踐。

如此說來,一九八九年後「烏托邦沒落」的說法時有耳聞,如同一支送葬曲,意圖埋葬所有夢想,使生命這座墓園重歸平靜。在意識形態上更伴隨著無法被證實的說法稱, 二十世紀的恐慌都是烏托邦思想的後果。事實上,國家恐怖主義造成的恐慌更應該歸咎於獨裁君主制、狂熱民族主義、種族主義、裙帶關係和侵略性的帝國主義。

激進思想的沉寂只是一時的,當前的監控國家、寡頭政治結構、消極的金融市場與許多犯罪活動激起了更多顛覆性建議,山雨欲來。如今迫切需要審視當今系統造成的精神性後果; 在這個系統中,個人利益被作為經濟引擎,只有少數人獲益,許多人蒙受損失,未來的好幾代人將為此付出代價。或者,借用法國的一個暱名作家團體「隱形委員會」的話說:陷入危機的不是經濟,經濟本身就是危機;就業機會沒有萎縮,而是眾人的工作量太大; 經過深思熟慮後發現,讓我們感到憂鬱的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經濟增長。(節錄自《將臨的起義》)

自現代開展以來,被稱為烏托邦的(就是那些無法實現的事物),曾經都是活生生的現實。人類在多數時間裡,都活在無政府狀態的社會中,沒有制度化的權力機構,領導人職位—經常發生在母權社會—多交由最有智慧、最聰明或最具魅力者擔任。從中國、尼日、巴基斯坦、秘魯和馬里的出土文物證明,過去曾經存在沒有中央集權痕跡的文明社會,毫無彰顯統治與臣服的建築設計,不過當時已有分工及術業專攻的現象。在猶太教或道教等部分古老宗教傳統中,已經開始宣揚共同財產的觀念(如今我們稱之為公共或公有)。

不過後來在悄聲無息之間出現了狡詐的行徑,以進步為名,將私擁財產塑造為最高尚的價值。若誰不願意加入追逐金錢和黃金的行列中,在物質層面上馬上會被排除在價值體系之外; 若誰反對現有秩序,在法律層面上還會受到排擠,遭受無法無天的對待,不受司法垂憐,成為眾矢之的。自此之後,孤獨的抗爭者和隱居避世者光是自身的存在就對極權社會架構構成威脅。

古希臘、文藝復興、工業化: 在民智漸開的時代中,烏托邦再次迎來熱潮。奴役制、封建主義、君主專制和國家專制都被暫時拋諸腦後。在現實社會克服上述問題前,幻想中它們已被壓制。近代史中,不停出現以激進方式改變現實的案例。例如農夫、商人和工匠為脫離英國美洲殖民所提出的解決之道。 他們掀起的革命最終演變為由多個自治社區暫時組成的聯邦,其中也不乏成功發展的社區。此外還有不少人嘗試建立無政府主義: 如巴黎公社、內斯托爾•馬赫諾(Nestor Machno)在烏克蘭發起的農民起義運動,以及三零年代的西班牙革命。當時激進的工人在西班牙部分地區迎戰佛朗哥元帥挑起的政變,並且接掌大權。不過在他們將理想付諸實踐前,已經遭到軍事鎮壓。

不容忽視的還有那些單打獨鬥者。直至今日,這些奮戰者的思想對於那些「不安分」人民的影響力有增無減,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就是一例。梭羅一度搬到瓦爾登湖畔自己修建的木屋中,希望脫離美國社會,離群索居。他的諸多理念包括反奴隸制度,他以拒絕繳納稅金作為抗議手段。為此他在監獄裡度過了一晚,而他也為世界寫下其中一篇最具意義的顛覆性文章——《公民不服從》。順帶一提,梭羅充滿傳奇性的小木屋位就蓋在另一名烏托邦思想家、正義鬥士拉爾多.沃爾多.愛默生所屬的土地上。

幾乎沒有人會質疑,追尋理想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同時我們也在心裡自我安慰,理想的狀態終究會因為人性而功敗垂成,因為人心充滿缺陷,心靈深處總是自私自利。「人性本就如此」,這個藉口讓許多殘酷之事被合理化。我們不去思索自己的本性以及如何脫離這樣的原始狀態,反倒在學校中繼續教授托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理論,此人用彆腳的理論使壓迫及紀律合理化。當這樣的權力被交付到在人類手中時,固有的道德弱點將不斷被放大,特權和制度化的威權則使情況每況愈下—歷史已經提供了數不清的證據。事情如此明顯,根本毋需在學校特別傳授這項知識:人類不夠好,沒有資格統治其他夥伴,不可能清醒和理智地面對自己擁有的特權。相信人性本惡者,必須在社會的各階層宣揚組織扁平化及透明公開性,而且堅毅地打出迎戰集權和財富的旗幟。

Das Schiff des Ideals ist am Alltag zerschellt.  理想的大船在現實中擱淺。——Frei nach Wladimir Majakowski 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

當今年代,對公平正義的夢想被留在夢境中,取而帶之支配現實的是消費主義。在必須推動體制運作,以及實現消費的壓力下,關於烏托邦的所有遠見輕易就被丟失,對實現改變的信念亦然。

誰沒聽過這句辯解之詞: 「聽起來好是好,但是很可惜(這裡通常會加個戲劇化的嘆氣聲)做不到。」這是人類行為中為自己施加的一句緊箍咒。您應該知道,這句咒語的神力並非來自精神思想,而是因為它不斷被複誦。世界上有無數為創意生活構思與這句咒語相違背。這些構思發展並體現出解放自我的開端,在共同社區中實踐創意地生活,通過更公平的經濟模式與更有尊嚴的謀生之道,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既非活得像在貧民窟,也不存在諸多限制。他們由小處著手實踐改變,遊戲規則是挺身反抗日常生活。他們不接受上層強加的事物,逐字逐句地再三追問。他們對汲汲營營於工作與成就的行為提出質疑,意識到人生中的其他財富——時間、自決和沉思。

這本書裡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另一種生活的任性典範。書裡描寫的是那些不願放棄希望者,他們朝根深蒂固的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反方向指出一條明路。這些人不向個人問題或社會種種威脅低頭:安於現狀使人怠惰,生活的爆發能啟發靈感,絕望無疑是伏首稱臣的表現。書裡的人物放棄了步調快速的生活,在為了表現自我而心力交瘁的戰鬥中突然停下腳步,對自己提出疑問,傾聽內心真正的渴望。

明日的革命始於今天的一小步。這本報導文選裡描繪的正是在世界各地的社會結構、網絡和不起眼的角落中,親身實踐新生活模式的故事。雖然在當前的體制中,獨善其身及追求利益者往往能獲得好處,但我們依然能看到團結、互助合作和共同尋找出路的可貴精神。比起那些只能保障一小群菁英份子、寡頭或權貴階層人士的權力和財富之可量化過程,這些無論巨細,互相幫助的行為才真正對社會平等有所助益。

遺憾的是,我們應該很容易就能達成共識,無論是犧牲奉獻或自私貪婪都是人類的固有天性,只是程度因所屬社會條件而有所不同。我們更應該清楚知道,世界需要烏托邦生活的草圖,否則將毫無希望。若沒有了希望—誠如卡爾.雅斯培(Karl Jaspers)的所言—就注定失敗。

試閱

不被遺忘的遺忘者
克絲汀‧施威格霍費爾


他站在我們身邊,如同憑空出現般。突然間,他們有了具體的模樣。剛才只能從淺意識中查覺一直有沉重的腳步跟隨著我們。這是一張困惑,如驚弓之鳥般的臉龐。

「我不記得自己住在哪裡,」老先生說。他下垂的肩膀看起來更加瑟縮,看上去就像想找個掩護躲藏起來,逃避這個讓他懼怕,已經不再屬於他的現實。

你問我他的年紀?或許是七十五歲或七十出頭。理成平頭的頭髮尚未全部花白,中間還是夾雜著幾絲黑髮。幾處的濃黑。幾塊黑斑。幾個黑色地帶。他的記憶如果有具體的形象,應該也是如此。「我不記得了,不記得了。」他的嘴裡碎碎唸著。

桑娜‧范德‧格拉夫(Sanne van de Graaf)也不知道他住在哪裡。不過這名堅毅的嬌小女子行事果決,立刻關切地握住老先生的手臂,牢牢勾住他。

「那我們就繼續往前走,直到您想起來為止。」她以平靜的語氣說道。我們沿著成排的紅磚屋子和種滿向日葵的街道緩步前進,配合著他緩慢的碎步。

他是偷跑出來的嗎?

「偷跑這個說法不正確,」桑娜一邊解釋,一邊繞過美髮沙龍門口磚地上擺著的瑪麗蓮夢露廣告板。看板上印著夢露在電影︽七年之癢︾裡,站在地鐵出風口上方將翻飛的白裙向下壓的招牌動作。

「這裡的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行動。」這位荷蘭女士繼續說著,同時用空著的那隻手將深金色的髮絲撥向耳後。「如果他找不到家,我們就從旁協助。」

設立於阿姆斯特丹東南方約十五公里的小鎮偉斯普(Weesp)中的霍格威(De Hogeweyk)將人們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一百五十二名老年癡呆症重症患者直至臨終前,都能生活在與過去近似的環境中。模擬發病之前的生活,他們能安心住在屬於自己的房裡,許多人與自己的配偶或生活伴侶一起生活。他們擁有全然的活動自由——「儘管這一切都是假象!」桑娜開門見山地說。因為誰都不可能真的從這裡偷跑:霍格威是一間療養院。不過這間療養院不會拘束病患,沒有昏暗狹長的走廊和緊閉的門扉。它以社區的形式成立於二○一○年,占地一萬五千三百平方公尺,設有商店、咖啡廳、餐廳和一間理髮廳,裡頭主打的是早已香消玉殞的好萊屋傳奇巨星的髮型。說起背後緣由,或許是因為其客戶都是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中認識這名巨星。阿茲海默症病患最後遺忘的,是最早遠的記憶。

這是個貨真價實的社區,小鎮的廣場上設有滾球遊戲球場,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在廣場上下棋。當地有超級市場、美容院和劇院,該有的設施應有盡有。家庭醫師、理療師和輪椅及助行器修理工也一個都不缺。

療養院的建造費用為一千九百萬歐元。桑娜表示:「一千七百萬是由國家支付,兩百萬是捐款所得。「這位充滿活力的女士負責霍格威的公關工作,這天早上剛帶著瑞士及法國的電視攝影團隊四處參觀。

因為世界各地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現象,主要病徵為失智的阿茲海默症漸漸成為一大問題。喪失記憶、思緒混亂、失去方向感——阿茲海默症至今尚無療方。據估計,二○一三年全球約有三千五百萬人失智,其中一百二十萬為德國人。德國阿茲海默症協會(DAlzG)估計,德國罹病的患者人數至二○五○年將增加一倍,達到三百萬人次。荷蘭的阿茲海默症人數則預計在二○四○年就會加倍至五十萬人。根據荷蘭的阿茲海默症基金會,二○一三年該國的患者已經高達二十五萬六千人,比二○一二年多出六千人。

家屬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母親、父親或伴侶被這個躡手躡腳接近的陰險病症吞噬,最終僅留下軀殼。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就如同推倒骨牌般,直到每片骨牌接二連三地倒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最後一片骨牌應聲而落時,最久遠的孩提時代記憶將被全數抹去,所有的回憶和自我都將消逝殆盡。不過荷蘭人在歐洲的實用主義者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如同他們在面對其他禁忌話題如賣淫、墮胎或安樂死的態度,荷蘭人在這個問題上也開闢了一條創新道路:阿茲海默症療養院霍格威是至今全球獨一無二的設施,已經有好幾個國家打算複製這個構思,德國也是其中之一。荷蘭的阿茲海默症基金會形容這個先驅項目為﹁典範﹂。眾人皆異口同聲地表示,沒有任何地方比這裡更適合讓阿茲海默症患者有尊嚴地走完一生。

設立這樣一間療養院的構思,最早是來自兩名母親剛過世的女性員工。當時霍格威還是一間「正常」的療養院:病患住在灰色的水泥樓房中,院裡有一條一條單調的長廊。

「至少我們的母親很快就離開,不需要住到這種地方來!」這兩名護理員如此自我安慰——隨後她們才意識到自己話裡隱藏的涵義。她們怎麼能夠日復一日繼續工作,照顧每名新進的病人,卻寧可自己的父母不要住進這裡?

難道沒有其他可能性,能夠陪伴阿茲海默症病患走完最後一程,給予他們支持,帶走他們的恐懼?能否不將他們從過去的人生剝離,不拿走他們賴以為生的安全感和自尊,讓他們能安心地遺忘?這是否只是天方夜譚,僅僅是個烏托邦?為什麼不能盡可能讓他們保有熟悉的生活方式,以及尊嚴?

所以霍格威阿茲海默村的一百五十二名住戶都得到了自己的房間。他們被分配在二十三間紅磚房子裡共同生活,每人最多會有七名室友。如果患者願意,他們可以在新家裡一如往常地做飯或疊衣服,在花園裡除草,到工作室裡做木工。

這二十三間房屋與商店、咖啡廳、街道和小巷子共同組成日常的小鎮光景,唯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沒有汽車通行,而且建築主要是紅磚房—因為自人們有記憶以來,這就是荷蘭社區的典型模樣,霍格威的居民們也能因此感到熟悉。畢竟好幾代的荷蘭人都是在紅磚建築中長大。

這間療養院不僅是以社區的形式存在,阿茲海默症病人與家屬還能從七種生活方式中擇其一,從而決定日常生活模式、家居擺設和用餐內容。「就連音樂也隨著生活風格不同而有所區別,」桑娜為我進行了解說,接著看向身邊明顯不再充滿畏懼,但漸漸開始焦躁不安的老先生。「我還是什麼都不認得!」他抱怨著。她搓著他的手臂安撫道:「沒事的,沒事。」

這裡的七種生活方式是由一間民意調查機構所開發而成。在填寫一份線上問卷後,療養院住戶及家屬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問卷共有四十四道問題,目的是找出即將入住病患的喜惡及個人習慣。因為這是房子裡住戶的習慣。在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光裡,他們的生活一向如此,或許從小就開始養成習慣。而且在這個依舊令人感到不安和陌生的地方,過去習以為常的模式能給予他們支持和安全感。「這麼一來,我們比較不需要經常安撫他們。」

「其實我們是一個大型舞台,」桑娜此番話正切中要害。這裡的主要戲碼是日常人生。

「在這個舞台上,前台的一切與住戶們過去的生活無異。」但是隱藏在幕後的後台上,有兩百五十名正職員工和一百三十名志工為他們提供最理想的服務與醫療照護,同時盡可能不動聲色。所以這裡也沒有人穿著白色醫師袍!工作人員們在背後默默提供照護。桑娜繼續解釋說:「目的是不讓他們感覺到這是療養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7989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