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走訪政治和兩岸新聞十餘年的資深記者李志德,在兩岸經貿往來、政治角力暗流中,為這個時代留下真實註腳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15
    350

出版情報

重新理解蔣介石

2020/07/27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黨內、外交相指責的聲浪中第三次下野。幾個月內,大陸局勢糜爛,國軍兵敗如山倒,中共大軍橫掃華中、華南,代總統李宗仁出亡國外,中華民國政府及國軍在中樞無人的情況下行將崩潰。 這時,蔣中正可有三個選擇:投降中共、出逃國外當寓公、或在極不利的情況下繼續奮戰,他選擇了最困難的第三條路。 汪浩兄的大作《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在閱讀了大量國史館解密的檔案文件,並參閱了無數國內、外相關權威著作後,真實呈現在這段時間內,蔣中正如何重回政壇、掌握臺灣,並將其打造成一座反攻復國基地的過程。 本書洋洋灑灑十多萬字,其主旨要之可謂:蔣中正將中華民國在臺灣重新借殼上市以抗共保臺。然而,後來因國際情勢丕變,其戰略構想未能實現,而此反共基地卻漸演變成中華民國臺灣。 客觀而言,歷史是曾經發生過之事實。但相關檔案與史料在編寫過程當中,自然經過經手人之主觀整理與刪削,未必能反映事情之真實經過。是故,後人讀史可以進行詮釋,因而可以有不同見解。 長久以來,蔣中正在一般人心目當中的印象,不外乎下列數種: 屠夫、敗軍之將、顢頇無能的老粗軍閥,或是冥頑不靈的死硬派。汪浩兄在爬梳了原始檔案及二手作品後,展現了一個與過去不同的蔣中正:這個蔣中正,雖然是個獨裁者,但是他抱持著反攻復國的理想;而在面對國際上波譎雲詭的大國政治時,他也展現了權謀與計算的現實一面,從而打造出了今日之中華民國臺灣。 揆諸史實,蔣中正畢生與世界強權周旋:北伐戰爭時他面對的是西方在華列強;不久,他面對的是染指西北新疆、北方蒙古及東北地區的蘇聯史達林;接著,他被迫起而抵抗破門侵略的日本,同時必須應付被蘇聯支持的中共。其後,美國雖然號稱與他並肩抗戰,卻又在戰後的《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 我們還必須看見:同時代,數位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被美國搞垮:南韓的李承晚、越南的吳庭琰與阮文紹;而蔣中正是唯一的倖存者。因此,如何自處自保,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來最險惡的挑戰;而這個挑戰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二年可謂達到了最高峰。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段時間的蔣中正?如何理解他的所思所行?在展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我的淺見是,蔣中正經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光復大陸、解救同胞;重建民國,實行三民主義。」其實相當準確地反映了他後半生的生涯目標。例如,在本書第三章,汪浩兄寫道 : 一月十五日,他又自記:「此時只可盡心保衛臺灣為自立自強之基點,首在社會經濟與軍費之解決;其次為社會民眾組訓與防空之準備;其三為海空軍用油之購備。至於美國之賣華與援華,則於革命之成敗實無關宏旨也。」 當天,蔣還手書遺囑:「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 一月二十六日,蔣介石公開告訴國民黨中常會:「我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如果本黨徹底失敗,臺灣淪陷,那我就犧牲在臺灣!」「另一條路是確保臺灣,反攻大陸。」 本書中也多次提及在退守臺灣的二十餘年當中,蔣中正尋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以軍事手段反攻大陸。在較早的時期,他曾經寄予重望於美國。例如:美國軍方、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數任美國總統等,但是最終都讓他失望了。本書第十六章中,汪浩兄寫道: 一月三十一日,被尼克森「玩耍」一番之後,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徹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三十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同日,他又記:「對美國之假言偽行,三十年來之疑竇亦得因此而完全識破與證明,此乃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真面目矣。經過無數次被欺詐與出賣,再可不夢覺乎……」 在對美國失望之餘,蔣中正亦曾一度寄希望於蘇聯,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又一次的失望。 多年來許多人批評,蔣中正的反攻大陸國策,其實是私心自用企圖掌權的欺世之行。但是汪浩兄的大作引經據典地證明了這種見解的不當。除了前述的各例外,他細緻地分析:當中共於一九六○年代研製原子彈成功的消息傳出,蔣中正十分擔心臺灣終將不保,遂加快推動國光計畫,準備武力反攻。有趣的是,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認為:一九六五年八六海戰大敗,雖然使得蔣中正反攻的希望落空,然而卻再一次證明了他對於反攻大陸的真心。 靜心思量,我們其實不可低估蔣中正的理想性 。那一輩的人讀的是中國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正統觀念。他北伐、統一、抗日、勦共等作為,乃至退保臺灣後對於中華民國法統的堅持等,都是這種理想性格的具體表現。對於蔣中正而言,反共的使命感既是為了國家民族,也是為了他個人。在此過程中,保衛臺灣是必須的手段,而此種觀點在那一輩的政治人物當中確實不算罕見。 在回顧歷史之際,我們當然可以說,蔣中正是個毀譽參半的悲劇人物。然而,我們也必須看見,他對臺灣畢竟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貢獻:他阻止中共奪取臺灣,從而阻止了共產主義進入臺灣。他在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命脈,同時為臺灣日後的經濟與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在拜讀了汪浩兄的大作後,除了敬佩與激賞之外,本人也想提出幾點淺見以就教於汪浩兄: 第一,〈導論〉中,汪浩兄認為蔣中正在一九五○年的「復行視事」是一場軍事政變 。但是在本節後文中,卻又將其稱為「和平演變」,二者之間似有扞格之處? 第二,全書讀來,汪浩兄似乎認為,細究蔣中正在臺灣的作為,獨立自保的考慮高於反共復國。不知這是否為作者的真正想法,抑或僅為行文風格所致? 第三,本文的主題雖然為蔣中正與中華民國臺灣,但是美國對華政策(包含對臺政策)的失誤,也是導致歷史會如此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未來汪浩兄能針對此一主題再提供其高明見解,則當會使對此題目感興趣之讀者有更大之裨益。 本書《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是汪浩兄在閱讀了大量的解密檔案與相關研究後之力作。不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更處處可窺見作者深厚的治學功力與嚴謹之思辨態度。敬佩之餘,爰為之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檯面上的交往和交流,檯面下的私誼和角力——你不知道的兩岸內幕。
一段看似樂觀可期的旅途,卻一路跌跌撞撞——海峽兩岸何以變得遙遠無岸?
以台灣視角分析兩岸交往十年歷程的第一本書!

在北京奧運的棒球場上,台灣女孩為何孤獨無奈地揮舞著一面緬甸國旗?而零八奧運,又是如何被型塑為兩岸互動新模式的起點?台灣情報人員在越南被中國公安強行擄走囚禁至今,從扁政府到馬政府為何都不願面對、也未能解決,而被強制扣押的法輪功成員鐘鼎邦,又為何只能依賴民間的力量回到台灣?為何黑蝙蝠中隊的忠魂遺骸至今無法返鄉,而叛國軍官林毅夫的「鄉愁」每一發作,台灣社會就要撕裂一次?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台灣意識如何被抽離,只剩下京劇代表對中國文化的孺慕?汪辜虛幻的「友誼」又是如何在零八年之後成為兩岸祭祀集團頂禮膜拜的巨靈?當南京變成台灣政商大老直通北京的捷徑時,台灣政府又是如何被架空和綁架,只能無奈地與之對抗?民進黨零八年在野後,又是如何在面對中國上進退失據、高度喪失自主性,逐步邊緣化?

當中國因素壟罩島嶼,當政治力量滲入台灣社會各層面,兩岸互動交往的旅程會走向何處?二零零八年陳雲林第一次訪台,如何激發出野草莓世代、喚醒野百合世代,並匯流為二零一四的三一八太陽花運動?當台灣人民擔憂自身的香港化時,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又如何從台灣得到相似借鑒?這兩塊處於大陸邊緣的土地,如何唇亡齒寒、漸行漸近,成為「被命運」共同體?當年,雷震等知識分子對自由中國的想像,無疑已經演變成自由台灣的實踐,而這會再次牽動新一輪的新自由中國熱忱嗎?

走訪政治和兩岸新聞十餘年的資深記者李志德,深入內幕,親臨現場,尋找蛛絲馬跡,獲得無數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和故事。在兩岸經貿往來、政治角力洶湧澎湃的熱潮和暗流中,分析、探討台海交流的困境,為這個時代留下真實註腳。本書裡的這些故事,是會為兩岸歷史寫下新頁,還是在茫茫望不見彼岸的海峽中擱淺?

名人推薦

王丹(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馬紹章(海基會副董事長) 專文推薦

作者

李志德

資深媒體人,民國五十八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聯合報》地方版編輯、政治組記者、《蘋果日報》大陸中心記者,現任美國自由亞洲電台駐台記者。同時也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的中國新聞小組成員。他從事採訪工作13年,幾乎全部在台灣政治和兩岸新聞領域,著有《海風泱泱》一書。

目錄

目 次

推薦序
王丹 推薦序
吳介民 推薦序
馬紹章 推薦序

第一部 兩岸?
01 失落的競技場
02 國家的囚徒
03 從忠魂遺骸到叛國軍官
04 媒體的選擇

第二部 無岸?
05 辜汪的巨靈
06 兩個南京
07 艱難的轉身
08 盜火者

第三部 彼案?
09 被命運共同體
10 玉淵潭南路九號院
11 從自由台灣到自由中國

後記

試閱

第一章 失落的競技場

二零零八年八月十六號正午,在北京五棵松棒球場上,中華台北和古巴正在熬戰。原本不怎麼被看好的比賽,卻因為先發投手李振昌出人意外的精采表現,讓台灣球迷格外亢奮。突然,看台上的台灣球迷間響起一陣嗡嗡聲,還有人歡呼起來。球迷的長鏡頭和看台上便衣保安的攝影機同時舉起來,對著同一個方向。

「又拿出來了!又拿出來了!」

「在哪裡?」

「右外野,靠一壘那邊,上頭,出口旁邊。有沒有看到……」

「看到了!看起來是耶……可是……不會吧……」

在本壘後頭的採訪席上,一群台灣記者急急地交頭接耳,紛紛打起手篷遮擋剛過正午的刺眼陽光,努力朝外野看台蒐尋著。因為,據說那裡有人拿出了一面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就這麼揮啊揮的。記住了那面旗大概的位置,一班台灣記者就轉頭跑出內野看台,繞著場外往那面「國旗」所在的外野看台狂奔。到了那個座位,一站定,看到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時,不認識的人傻眼了,認識它的人開始悶笑不停。

那個,其實是一面緬甸國旗。準確的說,是一面「當時」的緬甸國旗。它和中華民國國旗一樣都是「紅地」,左上角有四分之一的「青天」。但在「青天」中央的不是十二道光芒的「白日」,而是中央帶著一束稻穗的白色齒輪,齒輪外綴著十四顆五角星。遠遠地從內野往外野看去,真的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一模一樣。二零一零年十月,緬甸政府更換了國旗的式樣,「青天白輪滿地紅」走進了歷史。

這面旗拎在一個年輕女孩子手上,她穿著短褲T恤,一張華人的臉孔,但身邊的同伴有些外國人。她專心和身邊的幾位朋友注意著場中的動態。但她四周除了她朋友以外的人,注意力都在她身上。

和記者同時趕到的,還有幾個穿著藍底白領Polo衫,就是志願者制服的中年大漢。他們臉色緊繃、頂著平頭、挺著肚子,怎麼也不像一般的大學生志願者。幾天採訪經驗告訴我,這一群必定是保安人員。球場的看台上布滿了或明或暗的保安。明樁身穿白色制服,背上寫著「保安」兩字,耳朵裡塞著一枚耳機。暗樁雖然穿著各色各樣,但並不難認。他們有兩大特色:不管是李振昌投出三振或是古巴隊打了全壘打,他們都面無表情,無動於衷。再者,別人在看球,但他們總在看別人。

還有的「暗樁」穿著志願者制服,但你一眼就能看穿他。因為一般的志願者絕大多數是笑臉迎人的大學生。但一有中華隊出賽,場邊的一大半「志願者」就成了留著大平頭、皮膚黝黑、神情呆滯的小伙子。這群小伙子不會拿著志願者的彩色橡膠手圈,帶著無法拒絕的笑容拜託你:「能不能跟你換一個台北隊的pin?」他們有時也會不小心說溜嘴,對一位台灣辣妹承認自己其實不是志願者,而是武警學院的學生。只要看到掛著證件的記者在和台灣球迷講話,他們必定不顧你感受的附耳過來。這時,你台語再爛都要硬著頭皮拿出來。

四局下半,兩人出局,古巴隊第七棒馬雷塔對準李振昌的第一球揮棒,一記反彈球正對著一壘手而去,彭政閔接住球,輕輕巧巧傳給補位的李振昌。四局結束,依舊是零比零。

台灣觀眾一陣歡呼,驚嘆李振昌竟然封住了古巴隊棒棒如同大砲一樣的打線。這面青天白「輪」旗滿地紅又在這個女孩子手上揮了起來,配合她搖晃著的身體,像是跟著心裡的音樂輕快地跳舞。她就是這樣,每當中華隊有好表現的時侯,她就拿出旗子來助陣。有時也把旗披在身上。不少人注意到,這旗子的側邊是撕破的,抽出來的纖維鬚鬚,隨著旗面被風吹得前後搖擺,像金魚的尾巴。

大漢們手上的對講機傳出了幾句短指令,內容聽不太清楚,但在她左、右、後的「包圍圈」卻開始後退,從「準備動手」的態勢變成了「待命監控」。有穿志願者制服的保安拿起相機對著她拍照蒐證。也有保安向身邊的記者同業打聽,這究竟是面什麼旗。

九局上,一比零落後的中華隊展開最後反攻,她也跟著場上中華隊球迷一起站起來,高舉手上的緬甸國旗,不再遮遮掩掩。但現場保安一直只是監控著她,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當比賽結束時,台灣的記者一擁而上,這才謎底揭曉。原來這個女孩子姓李,二十六歲,哈佛大學醫科學生,當時正在北京實習。她說自己在台灣出生,七歲移民美國;曾經回台灣念了初、高中,之後再到美國念大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84235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15*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