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

從民運領袖、歷史學者王丹口中陳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一部人民的血淚史,絕對與眾不同,值得細細閱讀!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個人喜歡
  • 79 253
    3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王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01/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站了起來的王丹,一直沒有低頭。
23年後,王丹要重說史,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無疑地,六四事件、兩次入獄對王丹的人生經歷鐫下深刻的痕跡,但「民運人士」只是他的身分之一。

王丹還有歷史研究者、詩人等各種面向。如今王丹已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經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做訪問研究,並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及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客座研究員等。

王丹身為大陸六四民運的首席領袖,時隔22年,他相信歷史不會消失,真相永遠存在,因為人人有詮釋歷史的權利和義務。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除了官方版,更有王丹版!

從民運領袖、歷史學者、詩人作家王丹口中陳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一部人民的血淚史,絕對與眾不同,值得讀者細細閱讀。

‧中共為什麼能夠打敗國民黨奪得天下?
‧毛澤東為什麼起初反對,但是後來堅持捲入朝鮮戰爭?
‧為什麼大饑荒餓死幾千萬人,但是中共政權依然穩定?
‧中共為什麼要用暴力的方式發動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運動?
‧歷史上消逝的一代知識分子菁英:「五七一代」
‧「文革」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
‧應當重新評價「五七一工程紀要」
‧鄧小平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四封信
‧從西單民主牆到八十年代的新啟蒙運動的回顧
‧胡耀邦,趙紫陽執政下的中國
‧「六四」的爆發原因,大致過程與相關澄清
‧那一夜我在天安門廣場
‧從劉曉波到艾未未: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與公民社會的成長
‧六十年風雨蒼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我對中國未來的展望

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太多太多的事情,但是很多都遺失在記憶之外。遠的如「文化大革命」,近的如「六四」天安門事件,在大陸都是禁忌。即使是在海外,因為資料的有限,對大陸的當代歷史認識也大多是霧裡看花。本書希望能提供一些以前不是那麼為外界所知的歷史真相,為那一段歷史勾勒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側面,即給讀者一些中國官方史學中沒有說,或者不能說的內容。

作者

王丹

1969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轉歷史系。在校期間,編輯刊物,從事校園民主運動。1989年參與組織八九民運,為絕食發起人之一,並曾經擔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六四後被捕,並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判4年徒刑。

獲釋後繼續從事政治反對運動,籌集「互助捐款」資助政治犯家屬,發起公民上書運動,並擔任總部設於紐約的「中國人權」組織的理事。1995年再次被捕,並以「陰謀顛覆政府罪」被中共當局判刑11年,1998年4月19日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提前釋放,流放到美國。曾三次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並獲美國民主基金會人權獎,民主教育基金會「傑出民主人士」獎,萬人傑新聞獎等多項獎項。

後進入哈佛大學,獲哈佛大學東亞系碩士學位、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訪問研究,並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及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客座研究員等。

著作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等二十餘種,曾為台北市駐市作家,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目錄

自序
第一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二章:軍事:朝鮮戰爭
第三章:城市:「三反」「五反」運動
第四章:農村:從土改到人民公社
第五章:知識分子:從思想改造到「胡風事件」到「反右」運動
第六章:黨內:廬山會議
第七章:外交:中蘇關系的破裂與中美互動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和開展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第十章:鄧小平時代的開始
第十一章: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從胡耀邦到趙紫陽
第十二章:「六四」事件
第十三章:經濟與文化
第十四章:公民社會的成長
第十五章:六十年的回顧

序/導讀

自序

2009年秋季的那個學期,我在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人社學院給學士班的學生開了一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課程。開這門課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因為兩岸交流越來越多,但是兩岸彼此之間的了解并不充分,對彼此的歷史的掌握更是匱乏,我認為作為大學教育的一環,有必要不足這個方面的缺憾。同時,過去不論是台灣的學生還是大陸來的交換生,對於中國1949年以後的歷史的了解,我覺得是先天不足的,這當然是跟中共方面對很多重大歷史問題進行隱瞞甚至歪曲有關。作為一個老師,我希望學生們能看到更多歷史的真相和不同側面。

然而,如何講這門課,如何讓學生既掌握基本知識,又能從中了解一些與其它同類課程的內容不同的歷史,對我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簡單講,我是希望給學生上一門與眾不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這個不同,體現在兩方面:
首先,我希望盡量挖掘與過去主流的論述面目不同的歷史。作為已經發生的事情,歷史本身是無法改變的。但是由於歷史涵蓋了龐雜紛繁的內容,而我們能處理的,只能是其中的小一部分。所以,同樣的歷史,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面向。這正是歷史吸引人的地方。而我們作為教師,只有讓學生盡可能地從最多元的側面去認知周圍的世界,當然也包括歷史,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思考能力。

以這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為例:六十一年的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太多太多的事情,但是很多都遺失在了記憶之外。遠的如「文化大革命」,近的如「六四」天安門事件,在大陸都是禁忌。即使是在海外,因為資料的有限,對大陸的當代歷史的認識也大多是霧里看花。我希望能盡量多提供一些以前不是那么為外界所知的事情,為那一段歷史勾勒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側面。或者說,我希望給聽眾和讀者一些中國官方史學中沒有說,或者不能說的內容。

其次,我將盡量讓這段歷史,更加人性化,更加個人化,更加生活化,更加具有故事性。我們過去的歷史陳述,有時會被認為枯燥,是因為充斥了太多的時間,事件與原因的分析,甚至數據。即使是對人物的呈現,也是依托在事件的基礎之上。在這樣的歷史中,我們其實看不到真正的「個人」。我們看到的人,都是某一個種類的人中間的一個,或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但是,那并不是他/她那個個人本身。而我一向認為,具體的個人性的東西,比如個性,心理狀態,身體狀況,甚至是性生活的部分,都在形塑歷史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只是我們過去不屑於處理這個部分,因為被過於忽視了。我們要用近乎「八卦」的方式去挖掘和審視這些個體性的東西,歷史才會鮮活,才會有趣。

舉一個小例子:過去我們認識毛澤東,都是從政治出發,從而確立一個政治強人或者領袖的形象。但是從一些接近他的當事人的回憶中我們又可以看到另一面的毛澤東:這個明確倡導以「殺人」治理國家,整肅自己的戰友面不改色的暴君,其實對身邊的女人往往無可奈何,晚年在他身邊服侍的張玉鳳,可以對他大喊大叫。長期服侍他的衛士長離開他,他也會不能自已地抱住對方不舍得分手。他晚年最愛讀庾信的《枯樹賦》,反復讀,并能大段背誦。,而每每讀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句子便老淚縱橫。這樣復雜的個性和幾乎是凄涼的晚年心境,也許就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另外的角度,來理解他做出的影響歷史的政治決策。

那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對於自己的授課是否給學生們帶來很大的收獲我不得而知,但是期末學生的教師評鑒結果出爐,我的得分在學校教師中名列前茅,還得到清華大學教務長來信感謝,這對於剛剛進入大學教書的我來說算是很大的鼓勵。同時我也認識到,不論是台灣的學生,還是在台灣交流的大陸學生,對於中國過去六十多年發生的事情的了解,不僅是相當不夠的,而且是有很大的求知需求的 。這促使我想到,如果把我授課的講義編排整理出來,加以補充和完善,也許會有一些讀者有興趣,更可以在台灣的環境下,促進對中國當代歷史的了解。這樣的想法,得到了聯經出版社林載爵先生的鼓勵,這是本書得以完成的主要原因。

關於本書,我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課程安排和時間,以及本人才學上的限制,雖然內容涵蓋10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但是我無法針對這一段歷史上的每一個議題一一進行深入討論。事實上,考慮到這是一門開給大學部同學的通識課程,我著眼的不是學生的研究深度,而是希望同學們能對一些重大的事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因此,本書著重的僅僅是大致的介紹,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討論,以及更加學術性的鋪陳的部分,難免會有讓讀者失望的地方。而即使是重大事件,有一些也因為時間的關系,無法全部納入。尤其是1989年以後的歷史發展,因為很多本身還在不點的演變過程中,還無法進行整體呈現,因此就難免暫時擱置不表。這些,都要請讀者給予諒解。我也會勉勵自己在未來的研究中,予以彌補。

試閱

第十二章 六四事件
一、為什?會發生一九八九年的民主運動
有四個因素導致了1989年民主運動的發生:
第一,中國的經濟改革從1978年左右開始,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已經十年。從1984年到1988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2%,13.5%,8.8%,11.6%和11.3%。儘管經濟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當時改革存在的問題也開始呈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因?中共?動改革的基本路徑就是所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它的優點就是可以擺脫舊體制的束縛,快速激發社會潛藏的自主生?力;而缺點就是人?地拉開了社會不同階層的差距,並導致嚴重的社會不公現象。這種負面因素今天看得就更清楚了,在當時,其表現形式,就是?人民所詬病的"官倒"現象,也就是腐敗現象。這些負面因素使得人民的不滿開始積聚,社會動蕩的群體心理基礎已經具備。

第二,1988年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決定進行價格改革和工資改革的「闖關」。這個改革沒有成功,還引發了高通貨膨脹。1988年上半年的物價上漲率是12.6%(上一年是7%),八月份達到了23.2%,九月份是25.4%,十月份是27.1%,這一年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18.5%。八月底,在部分城市出現了搶購風潮。隨後,黨內關於改革的意見就出現明顯的分歧。李鵬擔任總理之後,在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調整,把「治理整頓」放在「深化改革」的前面,使得這種分歧公開化。當時以趙紫陽?代表的改革派,在鄧小平的支持下,主張在深化改革中解決改革出現的問題,力主繼續推進改革;而以李鵬?代表的保守派,在陳雲的支持下,主張暫時停止改革的深化,而進行治理整頓,實際上就是修正趙紫陽的改革路線,削弱他的權威。這種保守勢力的回潮,使得廣大知識份子和大學生非常擔心,例如嚴家其和溫元凱在1989年初的對話中就提出「改革不能停滯」的命題,並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因此,當時社會上有一種擔憂,這種擔憂成了很多人參加民主運動的動因之一。

第三,從粉碎四人幫開始,從黨內到社會上都有強烈的反思,認?文革的災難的根源在於中國的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要求解放思想,推進民主化,進行政治改革的呼聲一直沒有中斷過,幾乎成?整個八十年代的最強音。

當時與此同時,要求民主的願望也歷經挫折,從提出「四項基本原則」到清除精神污染,再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黨內的保守派反復阻撓人民對於政治改革的期盼,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基本上淪為行政管理體制的變革,包括機構調整,提高工作效率,幹部年輕化為中心的人事制度改革等等,這與人民的期待相差很遠,使得積蓄十年的要求民主的願望已經到了噴發的邊緣,社會對於政治改革的期待已經到了臨界點。

1986年年底各地進行人民代表選舉,民間要求政治參與的聲浪高漲。12月初,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校園內有人張貼大字報《致科大選民的一封信》,信中說「人民代表大會是少數人的橡皮圖章」,號召人民「為真正的民主而鬥爭」。4日晚上,科技大學副校長方勵之在校內演講,提出「民主不是從上而下賜予的,而是靠自己爭取的。」科大學生第二天就在合肥市舉行了示威遊行。這波學潮迅速蔓延到上海和北京,震動了全國,也進一步顯示出人民對於民主政治的熱情正在逐漸積聚。但是這樣的訴求再次遭到當局的打擊。12月30日,鄧小平召集胡耀邦,趙紫陽,萬裏,胡啟立,李鵬,何東昌等,就學生運動發表講話,提出:「對專政手段,不但要講,而且必要時要使用。」隨後,胡耀邦被迫下台,當局發動「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方勵之,王若望,劉賓雁被開除黨籍。這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民間對民主的渴望與黨內保守派的頑固立場之間的對立。中國民間對民主的期待不但沒有被打壓下去,反而更加強烈。

1988年上半年開始,以上海的《世界經濟導報》為中心,知識界發起了關於「球籍」危機的討論,提出只要不進一步深化改革,中國就會被開除球籍,對此全體國民要有危機意識,就是這種期待的直接表現。這是1989年民主運動迅速得到社會各界支持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四,如果說,以上的三個原因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軌?的話,那?,第四個原因就純粹是歷史的偶然因素了,那就是胡耀邦的突然去世。儘管社會都有預感到1989年會出事情,但是事情出在4月,則完全是因?胡耀邦的去世導致的。胡耀邦在知識份子心目中一直形象良好,他1987年含冤下台,主要原因是沒有積極執行壓制學生運動的政策,這也使得在校的大學生對他也心存同情。因此,他的逝世就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象徵到人民對黨內改革派的期待,以及對保守派的不滿。這些期待和不滿就借助胡耀邦逝世,悼念胡耀邦的機會示範出來,於是,1989年民主運動就發生了。

總之,改革自身存在的問題導致人民不滿,黨內保守派的動作引發精英階層的擔憂,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93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8
    • 商品規格
    • 15*21*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