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找自由套書(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叛逆柏林》
我感到自由,真正的自由。我看著這座叛逆的狂城,我的身體彷彿被吹氣快速膨脹,輕飄飄地,隨時可以被風帶走。我一路吼著:「柏林,我來了!」
坦言到了柏林才認識自己、愛自己,對他來說家是複數,「台灣、柏林都是我家。」
一座城市,為何而叛?為何而逆?
從二OO四年甚或更早之前,從陌生到涉入,從旁觀凝視到參與,陳思宏逐漸發現自身早與柏林一起律動著,於是便用文字寫下這些真實。柏林適合撒野,也不吝給予空間,讓人安靜書寫。展現在他眼中的柏林,狂放不做作,窮酸卻性感,新世紀的自信與歷史的傷痕交錯成獨特的城市織錦。
叛逆,為了掙脫、自由、捍衛、抵抗。歷史的繩索曾經牢牢套住這城市,但柏林的反叛精神並未被摧毀,城市從廢墟裡重生,推倒了切割人民的冰冷圍牆,逃脫過往的陰霾,這是全新的柏林;並藉由書中的文字立體舒展,政治、歷史、教育、藝術、音樂、旅遊、性別等議題,都融合在城市書寫裡。穿插其中的攝影作品也都是觀看柏林的小窗口,凝視之中,城市的色調、氣味、面孔、聲響,無不跟著文字律動。
陳思宏出入大街小巷,走進尋常人家,以充滿人文關懷的散文體裁,帶領讀者體驗這座城的叛逆精神。叛逆不是虛無,而是為了捍衛自由的積極抵抗。每一篇散文,都是親身體驗,筆下的那些尋常的柏林人,每個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柏林繼續叛逆》
二O一一年,《叛逆柏林》一書出版。將近兩年的時間,陳思宏數次在柏林巧遇讀者,因為他的文字讓他們決定來體驗叛逆。
這些讀者有在機場巴士遇見的女孩、地鐵月台的幾位背包客、歌劇院門口一位女士的致意。最奇特的地方是餐廳男廁,他們用手機自拍合照,背後有人正在小解。
書寫者以文字召集,讀者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各自反骨。閱讀與勇氣摩擦生熱,不同的讀者毅然決定離開被指派的人生,來柏林,尋找自由。
當陳思宏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書寫柏林時,他再度在柏林的日本餐廳裡巧遇一年前在嘉年華會初遇的讀者。一年前,他軀體緊繃,笑容微弱。此刻,他留了一臉鬍子,肩膀鬆弛,眼神自信。他說,馬上要回台灣了,想不到又相遇。陳思宏當下感受到他的故事能量,回家的路,勇氣導航。那晚,他決定,叛逆未完,書寫繼續。文學不是好萊塢,續集不是為了吸金,而是持續探索,注視劇變。
這次的書寫,將以訪談者的身分,挖掘各領域的故事。「叛逆」依然是書寫關鍵,不寫光鮮亮麗、淺白政宣、貴婦士紳、觀光指南,驅動文字的,是小人物的生存掙扎。寫真實的平凡柏林人故事,不浮誇不吹捧。希望能把城市各角落的人文地景,與人物的故事緊密結合,以來自臺灣的書寫者角度出發,剖開表面,勇敢地探看社會底層,檢視他城,思考島嶼。
不管你在哪裡,不一定要來柏林,但請接受陳思宏的文字邀約,啟程,一起叛逆吧。
本書特色
★ 套書特贈限量簽名10週年紀念版小語書卡,陳思宏深情寫下「柏林雙書是我寫給柏林的情書」。
★ 作者曾獲2020台灣文學金典獎百萬大獎。
★ 一本城市文學誌,讓拜訪柏林的旅者,能透過本書找到一般觀光指南所無法帶領的私房場域。
★ 以充滿人文關懷的散文體裁,帶領讀者體驗這座城市的叛逆精神。
★ 自由才能寫作,寫作才有自由,內容風格呈現一如作者喜愛的花襯衫,色彩鮮豔,飽滿張狂。
得獎紀錄
《叛逆柏林》
★ 本書入選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這是流動油膜光彩般感情的散文,裡頭有關德國柏林的小故事,醇厚真情,無論你有沒有去過柏林,都令人流連與驚豔。這也是另類旅遊書,從歷史與人文述說一座城市,令人愛不釋手,絕對能引領旅者進入柏林的深度靈魂之旅。――甘耀明
這人我認得,《叛逆柏林》一定有看頭,相信我!――李崗
我喜歡到柏林拜訪思宏,因為他對事物的高昂熱情總能深深感染他人:一條街道、一個人、一盤菜、一件事。他總是開懷大笑替人解惑,在他身上沒有「異地」這名詞。如今,這些熱情出版了,文字與圖象描繪柏林與種種感動故事,他的眼與筆,不漂流不疏離,吐露迷人的交雜與融合。我也許沒有機會常去拜訪他與柏林,但現在終可以藉著閱讀,一頁一頁隨他晃蕩柏林。――吳億偉
思宏不寫印象中壯觀理性的柏林,他愛寫瘋狂的,另類的,敏感多情的柏林。我特別喜歡看他寫那些城市暗影下,他與各種叛逆人物相遇的曲折故事,我相信這些故事才是一個城市的真正靈魂。――侯季然
《叛逆柏林》不只是遊德必備的導覽書,更是一本深層探索跨種族、性別、文化地景的好書。無論是你住在臺灣,或是即將啟程流浪,這本結合旅行與文化思索的書,將是最佳遊伴。――高維泓
總羨慕陳思宏有一抹獨特氣味,綻現在他的長、短篇小說裡緊湊纖麗,折映在他的人生,則有戲劇也偷不來的神祕轉折。我常懷疑他是無國界的——所幸柏林是一座夠悍的城市,才足以與他血液裡流動的詩意匹配。――孫梓評
陳思宏隨緣居住柏林,卻比柏林人更柏林的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轉譯為心影與圖象,呈現出柏林豐富的歴史文化內容,在流蕩著率性與誠懇的生動敍述間,我們不止看到了引人入勝的多面貌柏林,也讀到陳思宏豐沛的情感與種種思想軌跡,這是一個世界的柏林,也是小說家思宏居住柏林的內在心靈景觀。――蔡素芬
他在東方失戀,卻在西方邂逅了更加迷戀的對象。對方是一座讓他重新定義生命意義的城市。這種情境讓旅居的層次提昇,一座城市的文化指南於焉誕生。閱讀此書,彷彿在聆聽他的愛戀故事。他如何跟一座城市交往,親密對話,或者拌嘴、吵架。但再如何困頓,他似乎已經難以和她分離。――劉克襄
思宏是個說故事的高手;從台北到柏林,他敘述的生命故事,總是讓人豎起耳朵聆聽,用心感受,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作,其中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讓聽者與觀者隨時都有動人心魄的體會。這些觸動靈魂深處的音符,串聯起來,譜出一曲曲異鄉生活的謳歌。《叛逆柏林》的書寫,超越時空的限制,連結歷史、跨越疆界、種族、性別的相異性,將人們的心緊密地扣在一起。――劉雪珍(輔大英文系副教授)
柏林是我心目中最精采的城市,但其精采處卻即使是長住也難以盡窺。陳思宏以他積極的冒險性格、犀利的觀察思辨,呈現了一個多元而深入的當代柏林,令我讀來只想立刻再踏上旅程。對於任何想了解當代德國文化的人,這是我推薦書單的第一名。――鴻鴻
目錄
《叛逆柏林》
輯一:牆起、牆倒
一、不能說天使
二、虛線上的骨牌
三、電視塔
四、史塔西
五、集中營
六、榮耀與廢墟:柏林一九三六
七、萬湖
八、魔鬼山
九、公墓與絆腳石
十、女神
十一、橋
輯二:柏林製造
一、燈暗後的那首詩
二、碧娜,妳在不在?
三、萊比錫書展Cosplay記事
四、光
五、廣場上的柴可夫斯基
六、博物館長夜
七、柏林漢堡火車站
八、柏林數位遊牧民族
九、柏林製造,製造柏林
十、柏林文化嘉年華
十一、植物園的夏天
十二、廢棄的樂園
輯三:柏林人故事
一、柏林人故事
二、熊熊是夥伴
三、雪人
四、煙囪先生
五、敲門、開門
六、狗運
七、收養雷聲
八、身後的畢業鐘聲
九、孔雀島
十、十點後,馬燦見
十、呻吟與曖昧
十二、最後的戰役
十三、街頭的慈悲
十四、克努特
十五、柏林台灣女人之一:來自台灣的護士:楊可餘
十六、柏林台灣女人之二:巨星的化妝師:趙祝平
十七、柏林台灣女人之三:永遠的武生:劉傳華
輯四:叛逆柏林
一、柏林小越南
二、咖哩香腸
三、地鐵小姐
四、柏林SO 36
五、橘色打掃龍
六、柏林起飛
七、好人街上反新納粹
八、父親
九、柏林土耳其
十、都是柏林人
十一、狂城
《柏林繼續叛逆》
第一輯:面對歷史的幽魂
1.魔山
2.那些低下卻美麗的靈魂
3.紀念碑
4.動物公園街四號
5.帶著柏林去巴黎
6.監獄公園
7.納粹碉堡的前世今生
8.水晶
第二輯:不用歸還的自由
1.不急
2.關鍵字:獨立,愛
3.勇氣孩子
4.芭比女孩
5.人魚或鮪魚
6. 色盲、休假、圖像、公私
7.水果攤國際觀
8.自由圖書館
第三輯:繼續叛逆的故事
1.自由工作者
2.吃
3.攤販
4.12F
5.城市農夫
6.口譯真相
7.在柏林遇見梅莉‧史翠普
8.夜鬼
9.說母親
10.請,讓我走
序/導讀
《叛逆柏林》自序
撒野之後,寫故事
一九九九年夏天,我第一次來柏林。當時我失戀了,窩在師大路的雅房裡,不肯出門。好友臺美光買便當來找我,聽我說失戀故事,她說:「暑假出去走走吧。」Esther拉我出門,去師大校園的操場散步,一圈又一圈,青春原地繞著,她也說:「去旅行吧。」暑假來臨前,我得到了某個文學獎,獎金剛好夠買一張機票,我決定出走。去哪?我當時反覆聽著一張柏林樂團Rosenstolz的CD,歌曲裡的德文歌詞我一句都不懂,但女主唱的煙嗓總讓我想哭。買機票的時候,我在電話上跟客服小姐說:「那,就一張台北、柏林來回機票吧。」
我當時是個迷惘文青,愛劇場,讀蘇珊‧桑塔格,在師大報名了法文班,房間牆上貼著波蘭電影海報,在雜貨店買完生活用品會提著抽取式衛生紙、沐浴乳在如今已經被時光吞掉的政大書城裡貪讀文學。其實當時我不憂鬱,但身體不自由,心靈無方向,胡亂讀書,總是用大笑掩飾恐懼。
我一到柏林,馬上就發現這是文青撒野好所在。
第一晚,我直奔劇場,德語劇場導演愛在舞台上噴血、讓演員全裸嘶吼,舞台上一個演員拿真刀恫嚇,血腥劇場把我的時差都嚇醒了。坐我旁邊的女孩,邀我去派對,我跟著進入了一個被塗鴉佔領的破爛公寓,那晚,我跟許多劇場演員、小說家、詩人聊天。陌生人問我:「你呢?你在做什麼?」我說:「我寫作,演很差勁的戲。」陌生人完全沒有以「經濟」來幫我找人生位置,只說:「那你來對地方了。柏林,到處都是差勁的演員,還有不會拼字的作家。但大家都好可愛。」
在台北,我的「志業」得到的反應通常是:「那你怎麼活?」「你們文青寫的東西賣給鬼看啊。」「演舞台劇沒薪水拿吧?」
那個柏林夏天,我的假期就是在劇場、柏林愛樂、銳舞派對、文學朗讀會裡度過。熱愛藝文的我,在柏林看到了許多文化人努力創作的姿態,那不是用貨幣可度量的付出,那就只是追求「美」的絕對熱情。離開柏林前,我在萬湖(Wannsee)湖畔野餐,陽光好,身邊的男女老少全都一絲不掛,我也突然發現泳褲的布料原來是彆扭,於是把褲子留給草地,奔往水裡噗通一跳,湖水柔軟地緊貼肌膚,自由的身體,原來如此清涼。失戀?我到柏林第一天其實就忘了這件事,這城市有撞擊人的力道,我站在柏林圍牆前,聽著為了翻牆追自由的死難故事,我自以為是的小悲傷,就自動瓦解了。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書寫這個夏天,在柏林看的音樂劇觀後感在表演藝術雜誌刊出,我努力以柏林為主題寫散文小說,妄想眾多文學獎的獎金可以讓我再度重訪柏林。
幾年後,我竟然就真的搬到柏林。
在柏林,我領了一張德國聯邦記者證,開始採訪的工作。我持續不斷地在自由副刊、聯合副刊、表演藝術雜誌、國語日報、文訊、印刻文學生活誌等寫柏林。我生活著,學習著,愛著。漸漸地,當年那個瘦弱文青,在柏林加載了十公斤歲月人肉鉛塊,在異鄉生活的磨練下,變得樂觀豁達,笑的時候很真心,在街上騎腳踏車時敢旁若無人地大聲唱歌,聽到節奏隨時可起舞,在地鐵裡看到醉漢當場脫褲尿尿,也能跟柏林人一起無聲觀看,靜靜地移動到別的車廂。
幾年前在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九歌出版社的總編輯陳素芳跟我說:「我有讀你在聯合副刊上寫的『城市角落:柏林』專欄,太短了啦,每一篇五百字,有沒有可能,寫更多?」
終於,那個口頭的文字邀請,成為今日的《叛逆柏林》。我傾聽柏林,書裡所有的人事物,都感動了我,我於是用文字寫下這些真實。柏林任我撒野,也給我空間,讓我安靜書寫。我眼中的柏林,狂放不做作,窮酸卻性感,新世紀的自信與歷史的傷痕交錯成獨特的城市織錦。當今的柏林,經濟履歷上還有赤字,市政府仍處於破產狀態,許多人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濟金,勉強活著。但這裡的人文風景卻煥發蓬勃,藝術家、作家、電影人在此聚集,城市在與經濟數字搏鬥的同時,藝文工作者在這裡完成了許多動人的作品。
這是,柏林的掙脫術。歷史的繩索曾經牢牢套住這城市,但柏林的反叛精神沒有被摧毀,城市從廢墟裡重生,推倒了切割人民的冰冷圍牆,逃脫過往的陰霾,這是全新的柏林。
全書交稿後,我去參加柏林的龍舟大賽,但因有約提早離開。當天晚上,台灣龍舟代表隊打電話來跟我說:「你才走不到五分鐘,BSR的人就來找你啦。他們託付我一袋禮物,要我轉交給你。」去年此時,我在這個湖畔看到「柏林城市清潔」公司(BSR)所組成的龍舟代表隊,在國語日報的專欄上寫下〈橘色打掃龍〉這篇文章。刊出後,我把文章大意與報紙寄給「柏林城市清潔」公司,想不到,他們把我的文章放進了公司內部的刊物裡,而且龍舟代表隊帶著禮物,在今年的龍舟大賽現場尋找我的蹤影。他們問:「那位台灣來的作者呢?」
隔天,我輾轉收到了禮物。帽子、腰包、鑰匙圈,全都是「柏林城市清潔」的紀念品。我戴上帽子,翻閱他們的公司刊物,眼熱。雖然我們完全沒直接碰面聊天,但對我來說,他們就是說故事的人,我的筆是耳朵,我只是個愛聽故事的大孩子。該感謝的人是我,這些人,這座城市,把他們的故事囑咐給我,我只怕自己的文字力道不夠,對不起這些動人的故事。
是我,我在這裡,我就是那位台灣來的作者。這是我寫的書。書寫,就是我能給的,最真心的感謝。
《柏林繼續叛逆》自序
叛逆不孤單
為何繼續?
二○一一年十二月,《叛逆柏林》出版之後,我在柏林多次巧遇台灣來的讀者。
第一次遇見讀者,是柏林文化嘉年華,一個大男孩跑來問我:「請問你是陳思宏嗎?」他讀了我的書,就來了。我們在嘉年華裡合照,男孩說他剛剛到柏林,想不到,就遇見我了。
機場巴士,一位女孩從背包拿出《叛逆柏林》,公車搖晃,我在書頁上簽下潦草。
地鐵月台,幾位背包客拍拍我的肩膀,從背包底層挖出翻爛的《叛逆柏林》。他們拿著我的書去找廢墟,正準備出發去拜訪集中營。
歌劇院門口,一位上年紀的女士對我微笑,中場休息,她前來致意:「怕打擾你,但還是想跟你說,讀你的書很愉快」。
最奇怪的地方是餐廳男廁,靦腆的男孩問:「請問,我可以跟你合照嗎?我喜歡你的書。」我們用手機自拍合照,背後有人正在小解。
有許多讀者寫信來,一位讀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謝謝你的書寫。我嫁來柏林一年了,一直不太敢出門。讀完你的書,我決定也出門找我的叛逆。」
書寫者以文字召集,讀者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各自反骨。雖然這樣的叛逆不是暢銷壯大臉書五萬人按讚,但對我來說,這一點都不冷清。
原來,我不孤單。
兩年過去了,柏林還依然叛逆嗎?
這兩年來,柏林面臨了許多變化。柏林的勁道不是金融或工業,而是繽紛頑強的文化實力,主流沒有全面勝利,非主流總能找到土壤生長,枝葉茂盛。但是這兩年來,都更海嘯造訪,紳士化擴張,房價房租飛漲,城市表皮開始改變,新建的高級公寓迅速售罄。皺皮可以拉提,刺青可以雷射,但外表下的皮肉骨骼血液精神靈魂呢?柏林圍牆是否成了遙遠模糊的過往煙塵?戰爭的傷痕是否只停留在教科書裡?納粹的幽魂已經消逝了嗎?作家藝術家還有力氣造反嗎?偏見呢?歧視呢?平民百姓如何面對歷史創傷?是否,叛逆已成前塵,此刻修文偃武,昇平無妖虐,塗鴉被洗去,多元族裔皆安撫,歌舞資本,抗爭休止?
還好,還好,叛逆依然繼續,叛逆未完。
這本書承接《叛逆柏林》,我不寫光鮮亮麗、淺白政宣、貴婦士紳、觀光指南、美食購物,驅動文字的,是小人物的生存掙扎與歷史地景。我寫歷史、生死、教育、族裔、性別、藝術,持續關注城市歷史汙垢與邊緣地帶,邀請人道入文字。觀光書裡從來不缺光潔亮麗的柏林圖片,但真正激發我興趣的,是所謂底層的、骯髒的、低下的、邊緣的。貼著地生活的人,奮力匍匐,雙臂與地面摩擦出強大的故事火花。最平凡的,其實,往往最多情。
是的,底層很多情,無需華麗修飾,於是少了官腔虛偽,話語裡多了粗礫真摯。我聆聽,寫下這些感動我的故事。這本書裡的每個叛逆故事,都渴求、珍惜自由,並且,充滿了愛。
這本書,寫給叛逆的讀者。特別是在文化嘉年華裡跟我打招呼的男孩,當我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以書的規模書寫柏林時,我再度在柏林的日本餐廳裡巧遇他。當時,我和三位台灣朋友聚餐,服務生忽然送上四瓶我們根本沒點的啤酒,說是隔壁桌送的。我們從沒被陌生人請喝酒,完全不知如何反應,沒起身去致意感謝,不敢回頭看隔壁桌,竟然就只是尷尬地喝免費啤酒。隔壁桌起身過來致意,原來,是嘉年華裡的那個男孩,臉上多了大鬍子。我用視線撥開鬍子,認出那和善的眼神。
一年多前,我在那雙眼睛裡看到了些許恐懼與遲疑,再度相遇,他多了自信與從容。我沒多問,但我猜想,他在柏林實踐了叛逆。
在三百萬人口的柏林市,我們巧遇了兩次。
啤酒喝光光,我當時在心裡下了決定。繼續吧。
因為叛逆可延續,書寫有回音,我真的不孤單。
我們在柏林,跟城市一起,繼續叛逆。不管你在哪裡,不一定要來柏林,但請接受我的文字邀約,啟程,一起叛逆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
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增訂新版)
叛逆,找自由套書(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
樓上的好人
叛逆柏林(增訂新版)
佛羅里達變形記
鬼地方
第九個身體
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
叛逆柏林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