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日正當中 1917-1927【舍我其誰:胡適第二部】

胡適保存的日記和信件,讓研究他的人如入寶山
  • 79 751
    95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當代人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江勇振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10/3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胡適是近代史上的閃耀巨星
胡適保存的日記和信件,讓研究他的人如入寶山


《舍我其誰:胡適》系列的第一部是《璞玉成璧 1891-1917》
《日正當中 1917-1927》是第二部
從胡適1917年,到1927年
可說是胡適如日中天的黃金十年

當前胡適研究最大的一個盲點,就是迷信只有在新資料出現的情況之下,才可能會有胡適研究的新典範出現。江勇振認為,要突破當前胡適研究的瓶頸、要開創出新的典範,新的觀點才是法門。

日正當中 1917-1927從胡適進北大開始,到進入杜威和赫胥黎的思想世界,如何過關斬將,爭文化霸權,到胡適的及時行樂觀等等,都有極為細膩的觀察與描述。 

目錄

前言
序幕

第一篇 鍍金彗星,驚灩蒼穹

第一章 北大新星,造國之大學
從「國無大學,乃國之恥」到北大是世界最老的「大學」
德國大學理念的轉借
德國、美國理念與傳統書院的嫁接:北大研究所
美國制度影的濫觴
沙灘、紅樓、五方雜處的「拉丁區」
五四前夕北大教授待遇與學生概況
學潮不斷,戮力繫北大於不墜
力挽教授為飯碗罷教之狂瀾

第二章 杜威思想,赫胥黎懷疑
進入實驗主義門檻的前夕
杜威「實驗主義」:芝麻開門
杜威思想與〈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好政府主義
自由主義的真諦:胡適與杜威的分野
「赫胥黎教我怎樣懷疑」的史前史
「赫胥黎教我怎樣懷疑」

第三章 過關斬將,爭文化霸權
用入學試題宣揚新文化
文言與白話之爭
《新青年》:各自為戰,三頭馬車
《新青年》的分裂:與共產主義交鋒的第一回合
中國今日的十二個大人物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

第四章 個人社會,好政府主義
易卜生主義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個人與國家
二十年不談政治
聯省自治
《努力》停刊與復刊的難產

第二篇 學問事功,夙夜匪懈

第五章 事功第一,行樂要及時
待遇世界第一,版稅中國第一
食衣住行
胡適男性唱和圈的空間構造
教學相長
遊刃有餘的寫家
「寧可起早工作,戲不可不看」
女性與愛情
身體、生病、肛門偏執

第六章 哲學佛教,歷史與文學
借西洋哲學詮釋中國哲學
挪用、誤用、濫用杜威以及西洋名詞
套用杜威的觀點來詮釋中國哲學
「古代哲學的中絕」與中國的「文藝復興」
用他山之石,功禪宗史
實證史學方法的成型
《紅樓夢》考證

第七章 信達兼顧,翻譯大不易
胡適的翻譯哲學
胡適初譯杜威
從〈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到《哲學的改造》
《短篇小說》第一集
《短篇小說》第二集

第八章 帝國主義,東西方文化
「哪有帝國主義!」
中國後來可居上
美國最好——俄國從來就不是選項
民族主義的抬頭
革命有理
「浪子回頭」
向西洋人傳西洋近代文明的福音

幕間小結

圖目次
圖1 胡適中西合璧的穿著——及其皮鞋,1922年6月30日Catherine Dreier幫胡適攝於北京中央公園
圖2 任鴻雋、陳衡哲、胡適——「三個朋友」,1920年攝於南京梅盦
圖3 江冬秀與三子女攝影
圖4 胡適三子女圖,攝於1924年4月
圖5 北大國學門《國學季刊》編委會合影。右起:陳垣、朱希祖、顧頡剛、胡適、馬衡、沈兼士、徐炳昶
圖6 左起: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1920年3月14日攝於臥佛寺
圖7 胡適滿34歲生日照,攝於1925年12月17日
圖8 1925年5月17日,北大哲學系師生聯歡會合照,中排左七為胡適
圖9 胡適,攝於1921年
圖10 胡適,攝於1923年
圖11 胡適,攝於1922年
圖12 胡適,攝於1924年
圖13 自左至右:胡默青、高一涵、傅立魚、清水泰次、余裴山、曹勝之、胡適、橋川時雄,1924年12月5日,攝於北京東興樓
圖14 胡適與江冬秀,攝於1925年7月18日
圖15 書房裡的胡適,大約攝於初到北大執教時期
圖16 為「求真學社」演講,1926年7月1日攝於北京中央公園的「水榭」
圖17 1922年6月30日Catherine Dreier幫胡適攝於北京中央公園
圖18 左起Elmhirst、胡適、Tagore(泰戈爾)、Staël-Holstein(鋼和泰)、Garreau
圖19 徐志摩贈胡適小照
圖20 陸小曼贈胡適小照
圖21 曹誠英贈江冬秀小照
圖22 1923年攝於西湖,中立左四是胡適,右二為曹誠英
圖23 胡適,1923年攝於西湖
圖24 1927年2月26日,胡適簽名贈華美協進社照片
圖25 左起:胡適、安德森(Adelaide Anderson)夫人、王景春、衛靈頓公爵(Lord Willingdon)、丁文江、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
圖26 1926年謝福芸女爵(Lady Dorothea Hosie)幫胡適攝像

序/導讀

前言

當前胡適研究最大的一個盲點,就是迷信只有在新資料出現的情況之下,才可能會有胡適研究的新典範出現。殊不知現有的胡適資料,已經是浩瀚到沒有一個人可以全盤掌握的地步。研究胡適要面對這浩瀚的資料,固然是一大難題。然而,要突破當前胡適研究的瓶頸、要開創出新的典範,新的觀點才是法門。資料誠然是多多益善。然而,徒有資料,而沒有新的方法和觀點,是絕對不足以窺胡適的堂奧,更遑論要爲胡適畫龍點睛了。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一句至理名言。這種對資料的迷信,套用胡適在「問題與主義」論戰裡所說的「目的熱」和「方法盲」的話來說,就是「資料熱」、「觀點盲」。

我爲什麽會說當前胡適研究的瓶頸是「資料熱」、「觀點盲」呢?試看現在汗牛充棟的胡適研究的作品,不絕大多數都是在炒冷飯嗎?所有胡適一生中關鍵性的觀點、重要性的議題,哪一個人不是跟著胡適起舞、亦步亦趨?胡適說他從小偷讀傳統白話小說,奠定了他白話文的基礎;胡適說他八、九歲的時候,就能不怕地獄裡的牛頭馬面;胡適說他十二歲到上海去上新式學堂的時候,他的防身之具之一,就是「那一點點懷疑的傾向」;胡適說他從1915年的夏天發奮盡讀杜威所有的著作,說他的《嘗試集》的命名、《先秦名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寫作都是受到杜威思想的引導;胡適說「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胡適說「杜威教我怎樣思想,赫胥黎教我怎樣懷疑」;胡適的實驗主義、自由主義、易卜生主義等等。所有這些,試問有誰去求證過?這就彷彿意味著說,只要胡適說過了就算數。

這種不思不想、胡適說啥就是啥的研究態度,無以名之,姑且稱之爲:「胡適說過就算主義」。我們且看胡適在「問題與主義」的論戰裡是如何抨擊「主義熱」的缺點:「這是自欺欺人的夢話,這是中國思想界破産的鐵證,這是中國社會改良的死刑宣告。」這幾句話說得多麽的重、多麽的斬釘截鐵、多麽的一杆子打翻船。這是論戰的語言,越猛烈越讓人叫好,而且也只有那後世皆曰「溫和」的胡適說了而人不以爲忤。其他人如果用如此激烈的話語來針砭社會,不被打成狂妄、偏激才怪。可是,這麽斬釘截鐵、一杆子打翻船的話,胡適說了,卻人人擊掌稱是。而且還禮贊他溫和、理性,凡事包容、不走極端、不事武斷。這原因無它,就因爲他是胡適。還有,因爲胡適罵的不是今天的讀者自己,而是從前的中國,以及可以用來影射的權威。言歸正傳,胡適說:「只管提出『涵蓋力大』的主義,便是目的熱;不管實行的方法如何,便是方法盲。」把這句話拿來套用在當前的胡適研究,這種只管用「胡適說過就算」主義來找資料的態度,便是「資料熱」;不管胡適說得如何?對不對?便是「觀點盲」。

這種「胡適說過就算主義」,上焉者就是照本宣科。胡適怎麽說,就跟著怎麽說。於是,所有描寫胡適的早年生活、他在上海上新學堂的經歷、他如何墮落、酒醉、到幡然醒悟而考上庚款留美的一切,也就是他《四十自述》的翻版。胡適留美的點滴、他爲什麽先念農學再轉哲學、他爲什麽公開演講、他的民主素養的訓練、他爲什麽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去、他爲什麽開始提倡白話文,所有這些種種,不外乎取材於他的《留學日記》、《 四十自述•逼上梁山》、以及他晚年所作的《口述自傳》——而且用的還都是唐德剛錯誤頗多的中譯本。然而,這種研究雖然沒有新意,至少不望文生義、強作解人。而只是把資料重新整理一過,以胡適的自述作爲基礎,作補充的工作。

「胡適說過就算主義」的下焉者,就是「說文解字」式地把他的觀點拿來作爲臆測之資。林毓生把胡適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視爲胡適不懂科學、犯了形式主義的謬誤、膚淺的鐵證,殊不知那根本就是19世紀許多科學、哲學家的共同看法,甚至是 1965年一位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說法。邵建批評胡適一定沒讀過洛克,所以不懂西方古典的自由主義。耿雲志看到胡適在《先秦名學史》的扉頁上說他這篇論文是「作爲博士考試的一部分而被接受的。」由於他不知道論文只是取得美國博士學位的諸多條件之一,於是他就望文生義地說這句話耐人尋味,等於是胡適暗認他博士學位只有一部分通過。劭建跟羅志田看到胡適1926年歐遊時稱讚蘇聯的話,就錯以爲胡適變得左傾。這類研究雖然有意對胡適的思想作詮釋、下批判。然而,由於它們所用的方法不外乎是就胡適來解胡適,用胡適自己的話作依據,而不是從杜威、赫胥黎、穆勒、易卜生等人的原作裡去追溯胡適思想的來源,不是把胡適放在他所處時代的思想脈絡下來分析,他們等於是墮入了「胡適說過就算主義」而不自知。

更有甚者,周質平說胡適對「民主」有一個「簡明扼要」的「晚年定論」,那就是:「民主的真意義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就是承認人人各有其價值,人人都應該可以自由發展。」周質平引的是胡適1955年所寫的一篇手稿:〈四十年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留下的抗暴消毒力量——中囯共產黨清算胡適思想的歷史意義〉。

周質平這段話,就是「胡適說過就算主義」裡閉門造車的典型,渾然不知胡適一輩子有他的「儻來主義」、偷關漏稅、引而不注的壞習慣。「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Democracy is a way of life),這句話根本就是杜威說的。而且連周質平所引的胡適對這個「生活方式」的詮釋,都完全是杜威所說的。這是杜威從19世紀末開始就常說的一句話。別處不說,胡適心知肚明的例子,就是胡適自己也參與撰文的杜威八秩祝壽論文集,亦即1939年出版的《老百姓的哲學家》(The Philosopher of the Common Man)。這本祝賀杜威八秩壽辰論文集的最後一篇,就是杜威的〈創造性的民主:我們當前的任務〉(Creative Democracy——The Task Before Us)。在這篇文章裡,杜威又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強調民主是一個道德的理想。他說:
 
民主作爲一種生活的方式,就是相信人性。相信老百姓(the Common Man)是民主理念裡一個常見的信條。這個信條不會具有任何基礎和意義,除非我們相信人性的潛能以及每個人與生既有的能力……民主政治對人類平等的信念就是:不管一個人與生既有的能力如何,每一個人都有跟其他人一樣的權利去發揮自己的才能。民主政治所信奉的領導原則是相容並蓄的、是普及的,其信念是:只要環境對,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去引領他自己的生活,不受到他人的脅迫或強求。」

研究胡適,要能不墮入 「胡適說過就算主義」,要能不閉門造車,就必須要學習胡適所說的:要有「一點點用功的習慣,一點點懷疑的態度。」胡適在世的時候,最喜歡勸少年朋友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他說:「被孔丘、朱熹牽著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馬克思、列寧、史達林牽著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漢。」因此,胡適喜歡教少年朋友學一點「防身的本領」。 這就是胡適要把「金針度與人」的道理。諷刺的是,要研究胡適,還得先學一點不被胡適牽著鼻子走的防身的本領。

這個用「一點點用功的習慣,一點點懷疑的態度」來作爲研究胡適的「防身的本領」是什麽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好好地、老老實實地去讀胡適所讀過的書。我們要知道胡適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不甚講究引注的時代,而胡適一輩子又有引而不注的壞習慣。最諷刺的是,胡適一輩子教誨年輕人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注明完稿日期,以省後人考據的工夫。可是,比起別人不注明完稿日期這個小疵來說,胡適援引別人的書、文章、和觀點,而不加注腳,那才是累翻後人必須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出處的大愆呢!因此,要瞭解胡適思想的來龍去脈,就必須好好地去讀胡適所讀過的書,方才可以知道他許多思想的來源究竟如何。而且,也方才能知道胡適是儻來使用呢?還是後現代主義意義下的挪用?還是傳統意義下的誤用、甚至是濫用?

誠然,要去讀盡胡適所讀過的書是不可能的。這就好像要去盡讀胡適所留下來的資料、或者去看遍所有研究胡適的著作一樣,是會讓人興「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之歎。這個難度只有真正去嘗試過的人才能領略到的。這是因爲胡適所讀過的書,中文的當然是難以盡數,英文的恐怕也至少成千。試想:光是胡適在康乃爾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選課所讀過的書就有多少,而這還不包括他自己課外所讀的書呢!

然而,在「胡適說過就算主義」仍然充斥於胡適研究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先用戰略性地選擇閱讀影響胡適最深的一些作者的書,來作重點突破的工作。比如說,胡適說「杜威教我怎樣思想,赫胥黎教我怎樣懷疑。」然而,到底杜威怎樣教胡適思想,赫胥黎又怎樣教胡適懷疑?胡適從來就沒有清楚地交代過。他在世的時候,從來就沒有人要求胡適解釋杜威如何教他思想、赫胥黎如何教他懷疑。在他過世以後,也從來就沒有人對這句話作過質疑。「胡適說過就算主義」,莫此爲甚!這就是爲什麽我們研究胡適,就必須對胡適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原因。而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絕不能像從前的作法,貪圖撿現成地從胡適自己的文字裡去找答案。那種作法除了是緣木求魚以外,等於是自己套上牛繩,讓胡適牽著鼻子走一樣。唯一的法門,就是去讀杜威與赫胥黎的著作,然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胡適自己的文字,看胡適如何挪用、誤用、和濫用杜威和赫胥黎。

有多少人說胡適是一個實驗主義者。然而,有多少人能回答說胡適是一個實驗主義者的說法,是經過了他們研究分析以後所得到的

試閱

序幕

胡適愛北京。陳衡哲在1927年底給胡適的一封信裡說:「在我們這些朋友當中,你可以算是最愛北京的一個人了。」當時,陳衡哲跟任鴻雋搬到了北京,胡適卻從美國回來以後就住在了上海。胡適這樣跟他們捉迷藏,她調侃胡適說,一定是因?他不願意跟他們住在「你的『最文明的北京城』 」裡。我們不知道胡適是什?時候開始愛上北京的。他在剛回國的時候,曾經在〈歸國雜感〉裡痛斥了北京、上海的髒亂,他說:「我在北京上海看那些小店鋪裡和窮人家裡的種種不衛生,真是一個黑暗世界。至於道路的不潔淨,瘟疫的流行,更不消說了。」在新近發現的《嘗試集》第二編的初稿本裡,有胡適在1918年6月7日所寫的一篇序。他在這篇自序中,仍然說到北京的「塵土」與「齷齪」:「自從我去年秋間來北京——塵土的北京,齷齪的北京——居然也會做了一些詩。」

胡適在1917年回國,到北京大學去任教的時候,北京究竟是什?樣子,除了他在〈歸國雜感〉裡說它髒亂以外,胡適並沒有進一步的描述。他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杜威以及其夫人在1919年訪問中國的時候,從美國人的觀點,倒是留下了一些寶貴的分析。杜威夫婦的觀感,毫無疑問地,是從美國社會當時的物質條件的標準來衡量北京的。然而,其可貴的地方就正在此處。因?它給了我們一個外來的、中國後來要花了一個世紀的時光來追趕的標準來盱衡當時落後的中國。杜威在到了北京以後,這樣地描述了北京的房子:

所有北京的房子就像我們〔美國〕的柴房,直接就蓋在地上。房子裡地上的石板跟底下
的土地就只有幾英寸之隔。一下大雨,院子裡就積滿了水。接下來,那院子就可以泥濘
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那濕氣沿著房子裡的牆角往上滲透,可以沿著牆壁往上爬伸
到兩英尺之高。我們昨天去拜訪一個中國朋友。他的家就是處於那種狀態之下,可是他
彷彿視若無睹,怡然自得。他如果想在自己家裡洗個澡,他就得付水夫雙倍的價錢。可
是,在忙完了煮水、打水的工作,洗了個澡以後,他還得找人一桶一桶地把用過的洗澡
水拿出去處理掉。

我們不知道杜威夫婦去拜訪的是不是胡適的家。然而,可以想像的,當時胡適住在南池子緞庫後胡同8號的房子也不會例外。這幢位在緞庫後胡同的四合院是胡適在1918年?了接江冬秀到北京來住而租下來的。胡適在緞庫後胡同租下來的這幢四合院的房子究竟是十七間還是十八間,他自己在家信裡並沒有一致的說法。但是,對這幢四合院,他在家信裡作了簡單的描述。他對江冬秀說:「我已租了一所新屋,預備五六日內搬進去住。這屋有九間正房,五間偏房(作廚房幾仆婢住房),兩間套房。離大學也不遠(與江朝宗〔注:江冬秀家鄉江村的名人,1917年間曾任代國務總理〕住宅相隔一巷)。房租每月二十元。」他在搬進去以後給他母親的信裡說:「我已於〔三月〕卅日搬入新寓居住。此屋很好,入校既便,出城也便。」

這就在在證明了在不同的文化裡生活的人,看到的東西往往有所不同。有些事物在一個社會裡是不可或缺的、或者是夢寐以求的,人人都會巨細無遺的一覽無遺;反之,有些事物,由於一個社會裡的人習以?常,視若無睹。反而必須要等異文化的人,帶著不同的文化包袱與視野來點出。對胡適在緞庫後胡同8號的四合院,杜威夫人的描述跟胡適自己的描述就在著重點上大異其趣。杜威夫人?她子女所作的描述如下:

昨天我們去看了一個朋友〔胡適?〕的家。很有意思。我會想住在一間類似的房子裡。
那房子裡沒有水,就靠水夫每天打來。這幢小房子有十八個房間,中間是座院子。這就
意味著說,它有四個屋頂,從一廂到另一廂,就得走出屋外,即使寒暑表上的刻度是零
下二十度,也必須如此。屋內的地都是石板。我們並沒看所有的房間。有些窗子是紙糊
的,有些則裝有玻璃。夏天的時候,他們在院子裡搭著一個用席子編成的暫時的屋頂。
它比四個廂房的屋頂都要高,以便通風,而且可以用來遮蔭。

無怪乎胡適是到澡堂去洗澡的。其意義顯然非凡,所以在他寫日記最勤的時候,例如1921年到1922年之間,他每次上澡堂,都會在日記裡留下記錄。四合院裡不但沒有水、沒有洗浴的設施、沒有下水道,而且廚房的位置與設施,也讓杜威夫婦瞠目結舌:

中國家庭裡的廚房總是離飯廳好幾個英尺以外的另一間房子裡。通常的情形是,你必須
穿過露天的院子從廚房走到飯廳。由於我們到了北京以後一直沒下過雨,我不知道那傘
下之湯是否會走了樣……清華學堂,那有名的用庚款來辦的學堂,是新蓋的,是美國人
作主的。〔然而,〕它的廚房和餐廳相隔有四十英尺之遙。我就不描寫廚房的樣子了。
但是,你只要看到那泥?的斑駁與崩塌垂危之勢,沒有水槽,另一邊陰暗的屋子裡就一
面小窗,廚子吃自己的寒酸之食,晚上就睡在一條木板上,你就會覺得那簡直是中世紀
的活現。

當時的北京,不只住宅的設施讓杜威夫婦覺得回到了中世紀,北京的大環境以及街道設施也讓杜威夫婦大開了眼界。杜威夫人說:

北京的街道我想大概是世界最寬的。我們前面這條街沿著紅色的城牆,而且還有你們在
圖片上可以看到的偉岸的城門。這條路的中間鋪了柏油,柏油路面兩旁作?交通用的路
更寬。謝天謝地,北京有不錯的馬,所以重負不全是人拉的。兩旁的道路,因?流量和
使用的頻繁,都已經佈滿了深深的坑坑洞洞。這些坑洞裡的塵土細如灰,只要有人踏上
去、或者有車碾過,就立刻塵土飛揚。我們的房間朝南面對著這條馬路。整天,炎日穿
透了我們的竹簾,熱氣把那灰色的土灰帶進屋裡來。不管你碰觸到的是什?東西,包括
你的皮膚,都是一層灰。那是一種很奇怪的乾燥的感覺,讓你直覺地就想要找水來洗。

北京的沙塵是有名的。這點,連最愛北京的胡適自己都承認。比如說,他在1921年夏天接受商務印書館的邀約,到上海去?商務印書館作評鑒的工作。在上海的時候,他住在汪惕予那仿如「結廬在人境」的「蜷廬」。「蜷廬」位在斜橋路一號,占地十畝。胡適形容「蜷廬」的主人「鑿池造山,栽花種竹」,「雨住了,園子變成小湖了;水中都是園亭倒影,又一個新蜷廬了!」主人寂寞的時候,「把寂寞寄在古琴的弦子上。」9月7日,在他臨行回北京以前,他寫了一首詩:〈臨行贈蜷廬主人〉。這首詩的最後四句是:「多謝主人,我去了!兩天之後,滿身又是北京的塵土了!」但是,夏天是北京的雨季。北京的街道可是一下雨就成澤國。杜威在一個七月天的下午親眼目睹以後,把那景象描述給了他的子女看:

這裡現在是雨季的情況,我恐怕我並沒有?你們描寫出其中的萬分之一。昨天下午,我
們終於見識到了。我們屋前的這條馬路,在我們這側,成了一條一英尺半深的急流。青
年會所在的那條馬路,從馬路一側的屋牆到另一側的屋牆,圍成了一個湖泊。當然,水
並不深,不到六英寸深。然而,那條馬路比紐約的百老彙(Broadway)要寬得多多了,所
以很是壯觀。北京有著深可站人的下水道,已經有了幾百年歷史,但還是應付不了那雨
量。

如果從紐約來的杜威夫婦?北京街道一雨就成澤國,而瞠目結舌,胡適則不然。就像杜威夫婦所說的,他已經習以?常到視若無睹的地步。比如說,胡適雖然在初到北京的時候抱怨過北京雨後的行不便。他在1918年5月11日的家信裡說:「昨日今日天雨可厭。北京最怕雨。一下雨,路便不可行了。車價貴至一倍多。」然而,才幾年的時間,他已經習以?常了。1922年6月24日,當時杜威夫婦已經離開中國一年了。當晚,胡適在日記裡說:「晚間到柯樂文〔Grover Clark〕家吃飯,談宗教問題;席上多愛談論的人,如Houghton〔侯屯〕, Embree〔恩布瑞〕, Clark〔柯樂文〕,談此事各有所主張。外面大雨,街道皆被水滿了,我們更高談。」胡適興高采烈地在日記裡作了總結:

最後我?他們作一結束:一、不必向歷史裡去求事例來替宗教辯護,也不必向歷史裡去
求事例來反對宗教。因?沒有一個大宗教在歷史上不曾立過大功、犯過大罪的。二、現
在人多把「基督教」與「近代文化」混作一件事:這是不合的。即如協和醫校,分析起
來,百分之九十九是近代文化,百分之一是基督教。何必混作一件事?混作一事,所以
反對的人要向歷史裡去尋教會摧殘科學的事例來罵基督教了。三、宗教是一件個人的事,
誰也不能干涉誰的宗教。容忍的態度最好。

如果杜威夫婦把北京一雨就成澤國當成奇觀,百思不解?什?中國人能忍受得了,而不去思解決之道,胡適則可能覺得那只是雨大水不通的結果。雖然它造成了不便,然而,說不定正由於「外面大雨,街道皆被水滿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反倒讓他們幾個「愛談論的人」,樂得乾脆拱起門來「更高談了。」

中國人的故步自封,從飲食起居上就可以彰顯出來。當時的中國在形式上已經不再能閉關自守了。外國人不但可以自由進出中國,甚至在中國還有租界。然而,中西的交流,甚至租界的存在,對中國人的影響似乎相當有限。杜威夫婦在日本訪問的時候去過一些日本人所住的西式的房子、或者加蓋的西式廂房。杜威夫人說:「所有〔日本〕的西式房子在風格上都很醜陋,但很舒適,是維多利亞中期的風格。」當然,拜第一次世界大戰之賜,日本有很多發了橫財的資本家。他們不但可以高價購置古董,而且可以蓋西式的豪宅。在經濟上落後的中國,自然無法跟日本相媲美。中國人住洋房的不是沒有,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57084278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96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