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散文課(增訂新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閱讀/賞析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周芬伶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九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1/27

出版情報

關於伏筆及說故事的基本原則

2014/06/09 7.伏筆的藝術 Q.讀者提問:在不少出色的懸疑小說裡,作者總能在故事進行的同時,埋下小小的線索(也就是伏筆),最後在答案揭曉的時候,一舉揭開所有謎底。如果想要自己的故事也達到這種效果,那我該怎麼做?是在故事開始之前就想好所有的伏筆,以及伏筆和結局之間的關聯嗎?還是可以邊寫邊依劇情之後的走向,再來把伏筆安插進去? A.傅瑞回答: 在創意寫作的技藝裡,有些主題既重要又博大精深,卻鮮少在寫作書裡被提及。「伏筆」就是其中之一。這個主題可以寫上好幾本專書,而在我談寫作方法的五本書裡,相關的段落少之又少。我的朋友,以下的簡答僅是冰山一角。埋伏筆的藝術要花好幾年時間才能熟練精通。 埋伏筆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創造出「故事疑問」。所謂的「故事疑問」並不是真的要用提問的形式來寫,而是一段可以挑起讀者好奇、讓人想繼續看下去的陳述。舉個例子,在羅曼史裡,你可能會用這樣的故事疑問來開始某一章或某個場景: 「愛麗絲對約翰的認識,全是從當地流傳的八卦聽來的──聽說他富有又傲慢,即將跟柏莎‧卡德威爾小姐訂婚。所以當她接到短箋,邀請她前往屋頂花園會面茶敘(當然要由她的阿姨阿嘉莎陪同)的時候,她相當震驚。」 像這樣的故事疑問,就會挑起讀者的好奇心,想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 在戲劇性的故事裡,你可以提出較為微妙的故事疑問,像這樣: 「紐貝瑞是個小鎮。夜深時分,法蘭克心想,四十五英哩的時速限制簡直是個玩笑。即便有警察熬夜當班,拿個甜甜圈應該就可以輕鬆買通他們了。」 或是: 「朱莉安原本以為自己的胃痛,只是一般的腸胃不適,可是當她去霍爾醫師那裡拿檢驗報告的時候,護士臉上的沈重神情告訴她,問題嚴重多了。」 舉辦工作坊或演講的時候,我常鼓勵大家在一篇新故事裡的第一行就要提出故事疑問。我的學生有時會說:「放在第三行還不夠早嗎?」我的答案是:「不夠早」。可是你若是真的找不到好方法,無法在第一句或第二句話就提出故事疑問,那麼你至少一定要在第一段的末尾,就提出非常強有力的故事疑問。 當然,你在呈現場景或敘事的過程中,隨時都可以提出故事疑問,而且你也該這麼做。當偵探找到線索時,你就是提出了故事疑問;當壞人出現時,讀者會好奇即將發生的衝突對峙結果會如何,你就是提出了故事疑問;在愛情故事裡,當女主角有可能會愛上的某個人登場時,你就是提出了有吸引力的故事疑問;當主角或其他角色受到威脅時,你也是提出了故事疑問。 你會希望避免沒有故事疑問的章節、場景或敘事段落,像是這樣: 「泰德那天早上起床,打了哈欠、伸伸懶腰,望向窗外遼闊翠綠的田野,對自己昨天除草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他很高興自己的肌肉並不痠痛。太陽已經升起,他感覺到陽光撫照臉上的暖意,哇啦哇啦哇啦……」 我知道你老會在書裡讀到這樣的胡言亂語,而編輯和書評家似乎不以為意,但這是不好的小說寫法。技巧嫻熟的小說作者會讓故事疑問貫穿整本書。 埋伏筆的另一種方式,是運用人物刻畫和漸升的衝突。比方說,在故事的開頭,某個人正在為死去的妻子哀悼。這就提出了故事疑問,尤其是當他又遇到了可能會成為戀人的對象時──他到底能不能克服自己的傷慟?於是,那個人起初的境遇本身就提出了故事疑問,並且製造了伏筆。還有,漸升的衝突也能創造故事疑問: 「五月五日,警長帶著驅逐通知前來,老喬掏出手槍說:『沒人可以把我從這裡趕走……』」 隨著衝突升起,情緒高昂起來,賭注加大,讀者就知道攤牌的時刻即將到來。這些全都是最後高潮場景的伏筆。 伏筆的藝術,其實就是把故事說好的藝術。 有一種伏筆是你應該永遠別去用的,叫做「有話直說」,專業小說家都認為這種手法很外行。這裡有個「有話直說」的例子: 「我們那天早晨出門的時候,完全不知道之後會發生恐怖的事情。」 或是: 「他人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慘遭轟炸的那天,柯爾早早用完了早餐。」 或是: 「我們那天早晨出發的時候,完全不知道後來會遇到一條龍。」 【預告】關於推理小說該怎麼寫,以及伏筆和線索該怎麼埋,敬請鎖定傅瑞的另一本書《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 8. 寫著寫著,偏離原先構想了怎麼辦? Q.讀者提問: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最常出現的情況是,寫著寫著就偏離了原本在心中構想的故事,偏離了我的故事大綱或步驟表。有時候,就好像主角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樣,不同意我起初給他們安排的劇情。面對這樣的狀況,有時就我故事就沒辦法寫完,收不了尾。想要請問傅瑞先生,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應該要想辦法寫回原來的構想呢,還是應該要順從寫作時的感覺隨性所至呢? A.傅瑞回答: 一部小說可能會包含不只一個故事。我們可以把「一個故事」定義為:關於某個人物在掙扎中有所轉變的一段敘事。當你把這個要點運用在故事裡,你就有了「前提」。 「前提」就是一個簡要描述,點出你的筆下角色是怎樣的人、經歷了怎樣的戲劇性掙扎,最後帶來了怎樣的轉變。在《超棒小說這樣寫》裡,我用《小氣財神》裡的史古基作例子。聖誕鬼魂迫使他檢視自己的人生,而後他搖身變成了某種聖誕老人。這個故事的步驟表起初可能把史古基設定為生性卑劣的老吝嗇鬼。接下來他遇到了鬼魂,跟它們爭論、掙扎不休,一步一步,他漸漸有了改變。到最後,他歷經巨大的改變,徹底變成為了另一個人。這就是我所謂的戲劇性故事。 還有其他種類的故事,雖說不是戲劇性故事,但依然會出版上市。有一類就是所謂的「娛樂小說」。詹姆士‧龐德(007)的故事就是娛樂小說,因為詹姆士‧龐德和故事裡的其他角色從頭到尾都沒有經歷任何轉變。寫娛樂小說並沒有不對;你寫來娛樂別人,而讀者是為了得到娛樂而買書。一般認為,那些寫出人物轉變歷程的戲劇性故事,是更嚴肅、更正經一點的小說。 娛樂小說的核心都一定有某個重大問題。比方說:壞人正要埋炸彈,非得阻止他不可;壞人正準備摧毀全世界的經濟體系;壞人正在某個國家奴役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這樣的小說裡,總是有個英雄人物必須克服各種障礙,來解決這個重大問題。但是,這個英雄在故事結尾的時候,往往跟他在故事開始的時候,一模一樣;他沒有經歷任何改變。因此,這類娛樂小說的步驟表,主要是在設計英雄主角所必須要克服的重重難關,以及他加以克服的方法。 顯然地,如果在創作故事的中途,你對自己說:「等等,如果讓我的主角透過排水系統潛入城裡,不是比讓他用降落傘冒著被射擊的危險更好嗎?」既然主角應該聰明又足智多謀,總是能發揮最高智能,你在寫的過程中也許會發現,你主角還不夠聰明,也還沒有發揮出最高智能。或者說,壞人還沒有發揮出最高智能,或者既不聰明也不夠足智多謀。若是這樣,你當然必須邊寫邊做調整。步驟表的價值就在於,你可以好好坐下來,看看整個故事,檢視裡頭是否有逐漸升高的衝突。在娛樂小說裡,你會希望在故事往前推進的時候,障礙一個比一個大,風險愈來愈高。 在較為嚴肅的戲劇性故事裡,主角會經歷某種轉變,而步驟表會帶領你的故事按部就班地前進,不致偏離。當然,隨著故事開展,那種轉變不見得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穩定向前。比方說,醉鬼原本想戒酒卻又故態復萌。但是,你若能事先掌握住轉變的進程,比起毫無計畫的作者來說,就佔了很大的優勢。 過去我常舉辦十五到二十人的大型工作坊,但現在已經縮減規模。說來傷心,我的體力已大不如前。但我也真的很喜歡舉辦七個人的工作坊。我在最近的兩次工作坊裡,要求每個人都要幫故事做步驟表。以往我只是「建議」大家這麼做,但是工作坊學員常常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做。現在我定了新規矩:如果你不交步驟表,那就乾脆別來參加我的工作坊。 結果,這反倒成了我開辦工作坊以來最棒的一個構想。別的不說,工作坊的其他學員現在在讀到某個場景時,會知道那個場景的目的何在,也曉得整個故事在探討什麼,於是就能說出像是「讓他們現在就接吻太早了」等等的看法。 我也遇過有學員不把步驟表當一回事,說這只是平添麻煩,因為他們認為,一邊寫故事一邊摸索,透過一次次事件來發掘情節,才是真正有創意的寫作方法。可是,當他們一旦開始用步驟表寫作,就發現到自己筆下的故事變得更有威力,而且寫作速度會加快兩到三倍。 【延伸閱讀】關於什麼是「前提」,以及該怎麼用「步驟表」寫作,請見《超棒小說這樣寫》的第三章〈小說存在的理由:前提〉與第四章〈說故事的基本原則〉。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誰說散文乏味呢?周芬伶說「散文是一個時代的語言窗與實驗室」,因為書寫的自由度與透明度,越新越美,越能彰顯它的獨特魅力。讀散文是傾聽,也是對話,滿足文字憧憬外,又能另闢蹊徑,尋覓人情與人性之美。

寫散文,教散文,周芬伶開的《散文課》有如繁花盛開的文學花園,隨處駐足,美不勝收。從林文月的憶往懷人,到蔡珠兒的知性研究,味覺之外,飲食散文最動人的是人情味;因為出走的想望,三毛寫遼闊的沙漠,舒國治在各地晃蕩,看景點也看不同的人生態度。而余光中的「地圖」與席慕蓉的「荷花」,意象鮮明,是作者寄寓所在,也是讀者想像力的起點。散文是作家第二張身分證,張愛玲意到筆隨,梁實秋簡明扼要,或自然隨性,或博雅風趣,不僅可一窺作家真性情,更展示散文的無限可能。

全書層次分明,在作者靈活的文字中,不僅領略散文之美,學習寫作技巧,更釐清散文種種大哉問:「散文一定要寫真實發生的事嗎?」、「散文的特色是什麼?」……,釋疑之外,親身感受一堂精粹出色的散文課。進而真誠地書寫自己,闔上書頁,細品世態與人生。

本書特色

★ 歸納一般讀者對散文的十大疑問,於各篇章中旁徵博引,加以說明。
★ 探討各種散文類型與主題書寫,提示各類散文寫作之技巧與練習方式。
★ 周芬伶老師精選「延伸閱讀」書單,擴充讀者對散文之鑑賞力。
★ 新增收錄周芬伶老師的學生林徹俐、蔣亞妮的文章,以文字來實踐散文創作。

名人推薦

吳岱穎(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李崇建(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凌性傑(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張經宏(台中一中國文科教師)、蕭 蕭(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教授)聯合推薦!

目錄

自  序  親愛的,好好談散文

輯 一  散文面面觀
散文十問
散文的正名
流水帳與爆炸頭
所謂靈感
透明之美
語言的等級
似斷未斷
最怕從頭說起
詩化的年代
一個人的電影
再談意象
一定要勵志嗎?

輯 二  主題散文
文化散文
飲食散文導覽
如何寫好飲食散文
旅遊散文
如何寫好旅遊散文
自然書寫
如何寫自然散文
女性散文
性別越界與文體越界

輯 三  類型與寫作
自傳散文
如何寫好自傳散文
傳記散文
傳記的寫作技巧
從詠物到戀物
再談詠物散文
鋪排、轉折與詠物文
也談雜文
再談雜文
雜文的多重面向
如何寫好雜文
田野調查與報導文學
利用田野與調查寫作
簡單的田野與觀察練習
被忽視的日記散文
如何利用日記鍛鍊文筆
書信體散文
寫信練文筆

輯 四  創作力的回聲
遠去的小王子
〈傘季〉的寫作過程及初始
〈海國〉的接受史
〈汝身〉的背後
文學獎得獎作品評析
 之一:〈中指〉/陳宛瑜
 之二:〈請登入遊戲〉/蔣亞妮

附 錄  周芬伶答客問
香格里拉 林徹俐
我的散文課 蔣亞妮
 

序/導讀

自序

親愛的,好好談散文


什麼是好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

簡單地說,能感動人的即是好散文。那感人的新聞報導與素人隨筆那麼多,也有很感人的啊,但那裏往往缺乏理想的文字。我們被一篇散文吸引,特別好的文字總是占優勢,然而散文的文字哪有詩好?那是更加精鍊的語言;但詩語貴婉轉含蓄,不把話說白,散文則把話說清楚講明白,還帶著那麼一點詩意。就這點上散文與詩較靠近,跟小說距離較遠,因為小說是史詩的現代化,詩與散文皆是抒情詩的現代化,我們本有的抒情美文傳統,加上西方抒情詩的白話化,就等於現代美文。如今的文類觀念延用西方,西方早期只有韻文,所有文學家都是詩人,文類則史詩、抒情詩、劇詩三分天下,柏拉圖不准詩人進理想國,因為詩太霸道。史詩重虛構,抒情詩重靈氣,詩強調詩性,散文強調個性,詩性追求疏離的效果,個性則是赤條條一個人,越沒距離越好,好的散文源自詩般的靈感與情感。

那雜文呢?雜文是西方隨筆、東洋廚川白村與載道古文的延長,《昭明文選》並無此類,後來是分類之後無法分類的統稱為雜文,因內容駁雜,血統混雜,可稱為複雜的藝術,而美文與詩歌則是單純的藝術。我不同意散文分感性散文與知性散文;好的散文來自清晰的頭腦,具有內在邏輯,誰說美文無知性?詩無感性詩、知性詩,小說亦無感性小說、知性小說,為何散文獨有二分法?翻開坊間知性散文選,有專欄、社論、科普文、法理文……,獨獨無美文;而一般散文選對雜文兼容並包,可見「知性散文」是具排斥性的文類分法,能說服人嗎?

理想的散文具備理想的文字與理想的人格,道德不等同理想,理想卻可以涵括道德。所以散文與散文家是分不開的,它代表一個時代對文字與個性的追求,所以有人定義:「小品文是小品文家的文體。」這話不是說你成為小品文家,你寫的文章才算小品文,而是人與文章分不開。因為散文不管你、我、他,寫的都是自己,自己有什麼好寫?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散文家應該是那些對自我或萬物探索具有巨大熱忱的人,什麼東西可讓人窮盡一生探索不盡,除了真我與真理,還有其他嗎?

自己只是一個通道,通向他人與世界,不知己何以知人?

也許你認為這種說法老派,的確,電腦後世代的我們,一個人擁有三四個帳號,五六個化名,自我分化,穿越來穿越去,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們?如果可將分化的自我表現出來,也是真我的實相。我們身上存在著異己,散文書寫是從異已追尋真我的過程。
……

寫了這麼多年散文,把很多準則與束縛都丟了,因為散文一直在變化,可能還有更大的崩壞要來,散文一直在作配角,不知什麼時候好好作一回主角?在這特別寂寞的時刻,只留下一個我自己的堅持,人要活得跟文一樣好一樣精采,看太多文比人好,人比文好的寫作者,我願意在修為與寫作上更加努力,離理想還很遠,過去的我犯太多錯誤,到了這年紀,不再去想要得到什麼,想更多的是還有什麼可以付出的,也就是剩餘價值的問題,親愛的,我還能為你做什麼?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44492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