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手洗潔的旋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收錄書迷票選「十大最愛短篇傑作」第一名作品!
連絕世天才都不得不認輸的最佳拍檔?!
石岡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御手洗一點都沒輒?
傅博──總導讀 既晴──專文導讀
串連過去、現在、未來的旋律,只有御手洗方能奏出的華麗推理樂章。
不斷被破壞的廁所、顯而易見的美人計,靠著御手洗的推理,才將兩起事件連在一起,免除一場腥風血雨的利益爭奪戰。
混亂的火場中,瞬間出現了畫家的親筆畫作,眾人在驚嘆之餘卻發現,作者早已在數天前身亡……而此處,正是個完美的巨大密室……
再好的朋友也會吵架,一旦開始冷戰,偵探和助手,他們能靠著過去的默契解決爭端嗎?事實證明,就算分隔再久再遠,兩人的羈絆也永不退色!
在御手洗早期的推理生涯中,石岡身兼紀錄者和工作夥伴,兩人妙趣橫生的互動,是書迷間回響最多的亮點。以至就算御手洗在世界各地活躍,盼望他回到馬車道的請求,依舊不絕於耳。這四則短篇,不僅從不同角度呈現御手洗生涯的完整性,同時也滿足粉絲對於石岡回歸的殷切期待,更展現了大偵探在看似不可一世的天才光環下,也如同常人有血有肉。若想更深入瞭解御手洗的內心世界,你必定不能錯過!
連絕世天才都不得不認輸的最佳拍檔?!
石岡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御手洗一點都沒輒?
傅博──總導讀 既晴──專文導讀
串連過去、現在、未來的旋律,只有御手洗方能奏出的華麗推理樂章。
不斷被破壞的廁所、顯而易見的美人計,靠著御手洗的推理,才將兩起事件連在一起,免除一場腥風血雨的利益爭奪戰。
混亂的火場中,瞬間出現了畫家的親筆畫作,眾人在驚嘆之餘卻發現,作者早已在數天前身亡……而此處,正是個完美的巨大密室……
再好的朋友也會吵架,一旦開始冷戰,偵探和助手,他們能靠著過去的默契解決爭端嗎?事實證明,就算分隔再久再遠,兩人的羈絆也永不退色!
在御手洗早期的推理生涯中,石岡身兼紀錄者和工作夥伴,兩人妙趣橫生的互動,是書迷間回響最多的亮點。以至就算御手洗在世界各地活躍,盼望他回到馬車道的請求,依舊不絕於耳。這四則短篇,不僅從不同角度呈現御手洗生涯的完整性,同時也滿足粉絲對於石岡回歸的殷切期待,更展現了大偵探在看似不可一世的天才光環下,也如同常人有血有肉。若想更深入瞭解御手洗的內心世界,你必定不能錯過!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推理作家】知言、陳栢青、寵物先生 聯合推薦!
【推理作家】知言、陳栢青、寵物先生 聯合推薦!
編輯推薦
在同人誌風潮興起,年輕漫畫家的慫恿下,島田莊司也應粉絲和讀者要求,開始嘗試寫御手洗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事件。《P的密室》即是瞭解御手洗童年背景的極佳資料。而此作《御手洗潔的旋律》則更進一步收錄四則短篇,再度補強了主角在美國和瑞典的生活。當中〈波士頓幽靈畫圖事件〉便是說當御手洗還是青少年時,在美國遇到的「靈異事件」。故事雖然簡短,但無論是謎團或是隱藏線索皆布局精巧,靈異事件也十足駭人,是可讓讀者充分享受本格解謎樂趣的精彩之作。而〈SIVAD SELIM〉和〈再見了,遙遠的光芒〉這兩則番外篇形式的小品,則是讓天才變得更有「人味」的趣味創作。〈SIVAD SELIM〉是由老搭檔石岡點出怪咖表現獨特的溫柔特質,偵探在看似尖酸無情的外表下,其實是很替朋友著想的大好人,溫馨十足。〈再見了,遙遠的光芒〉則藉著海利西與玲王奈的觀察,描述老朋友眼中偵探真實的樣貌,當中也能看出島田對筆下主角形象轉變想法的蛛絲馬跡,實在是書迷不得不看的至高禮物。(文/皇冠文化編輯雞蛋布丁)
序/導讀
【導讀】
再見了,石岡!
推理作家、評論家◎既晴
Ⅰ
御手洗潔探案的第三部短篇集《御手洗潔的旋律》(一九九八年),發表的時間點,位於島田莊司探索巨篇本格推理「新‧御手洗」系列的完結之際,是「御手洗潔‧石岡和己」組合的終點,此後的御手洗潔探案邁向全世界,石岡和己不再是唯一的華生角色,而是因地制宜,在架構上的設計做出更多變化,以實現「二十一世紀本格」的創作理念。
石岡和己,一九五○年十月九日生於山口縣,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家庭,父親是普通上班族,有一個弟弟。石岡在高中畢業前都住在山口縣,學生時期即表現出美術天份,高中加入美術社。後來,進入東京的武藏野美術大學讀設計,可以說是島田莊司的學弟。畢業後,找到插畫家的工作,獨自住在東京。
石岡的初登場作,是《占星術殺人魔法》(一九八一年),即島田的出道作。這個角色,最早是設定為一個謎團蒐集狂。無論是世界史、犯罪史上各種稀奇古怪的謎團,石岡都興趣洋溢地到處蒐集相關書籍、報告,反覆閱讀資料裡分析謎團的各種學說、解釋,以滿足好奇心,其狂熱的程度,簡直到了上癮的地步。
當時的御手洗潔,則是一個占星術師,尚未與石岡成為室友,兩人一開始是因為某個事件而結識,後來交往漸漸密切,石岡知道御手洗有解決困難謎團的特殊才能,就「梅澤家占星術命案」一事向他請益,幾經波折,果真解決了這個懸置長達四十年的謎團。
石岡立刻整理兩人的解謎過程,撰稿出書,推出後大受歡迎,石岡因此成了事件報導作家,賺取版稅為生。隨後,在〈數字鎖〉(一九八五年)一作,御手洗轉職為私家偵探,而石岡則成為他的助手,兩人搬到橫濱的馬車道,展開朝夕相處、連袂破案的同居生活。又經過了《斜屋犯罪》(一九八二年)、《黑暗坡的食人樹》(一九九○年)等事件,石岡不斷推出御手洗智解謎團的辦案紀錄,御手洗的名聲也廣為流傳,受人愛戴。
值得注意的是,在《占星術殺人魔法》中,石岡「自認智商不低,只是從未遇到如此棘手的問題」,但是,到了《水晶金字塔》(一九九一年)時,御手洗卻首次對他說「石岡,我想了一下,你跟我在一起之後,開始發生了智力退化的現象」。接下來,石岡就出現憂鬱症的傾向,特別是經過幾次出國辦案,石岡因不諳英語,自信迅速流失,對與陌生人接觸也日益恐懼,在系列中的份量也愈來愈輕,甚至在《異位》(一九九三年)完全沒有出場。相反的,御手洗則愈來愈活躍,再不可思議的案件,他都能掌控全局。在推理史上,這種「福爾摩斯愈來愈聰明、華生愈來愈笨拙」的變化,是非常罕見的設計。
御手洗潔離開日本之後,石岡鬱鬱寡歡,繭居於室,直到在《龍臥亭殺人事件》(一九九六年)中遇見女高中生犬坊里美,持續受了她的鼓勵,才漸漸恢復改變負面思考。
事實上,從一整個「御手洗‧石岡」系列觀察下來,石岡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紀錄者,對於事件的發展、御手洗的行動,都能以容易理解的描述傳達給讀者,此外,他正義感強烈、人情味濃厚的個性,都使他成為島田筆下最令人喜愛的角色之一,無怪乎,無論島田多麼想將御手洗探案的格局擴至全球、擺脫日本,仍得因應讀者的需求,倒轉時空,繼續發表兩人聯手辦案的故事。至於他的自我評價過低,很明顯,即是因為站在「博學的巨人」身旁吧!
Ⅱ
《御手洗潔的旋律》是島田在開始「二十一世紀本格」之前,將過去零星發表、尚未集結的作品整理成冊的短篇集。因此,這個短篇集的組成,並不同於《御手洗潔的問候》(一九八七年)或《御手洗潔的舞蹈》(一九九○年)的調性那麼一致,雖然標題宣稱是「御手洗」探案,反而更像是一部描寫以御手洗為中心的世界之合輯,依照發表年代讀下來,倒是可以綜覽九○年代的島田,將御手洗一步步改頭換面的過程。
第一篇〈IgE〉,原載於雜誌《EQ》一九九一年五月號,是「御手洗潔‧石岡和己」組合的典型作品,與《御手洗潔的舞蹈》中〈舞蹈症〉(一九九○年)的發表時間相隔僅一年餘,是「新御手洗」系列的初期作。
本作有島田的標準風格。首先,本作篇名是島田所愛用的專業術語,必須閱讀故事內容,才能確知書名的意義,其他如《異位》(一九九三年)、《螺絲人》(二○○三年)或《利比達寓言》(二○○七年)等,既是勾引讀者好奇心的魚餌,也是一種廣義的「謎團」。
其次,故事的謎團屬性,稱為「失落的連結」(missing link),原本意指「在連續謀殺案中,被害者彼此之間並無顯著關聯」,偵探必須找出被害者之間的共通點,才能掌握真兇身分;另外,依據童謠、詩詞內容進行殺人的「附會殺人」,亦是一種失落的連結,此處需要尋找的,是行兇手法與犯罪動機之間的關聯。
〈IgE〉則採用更廣義的手法,尋找兩件不相干事件之間的關聯,這是島田設計謎團慣用技巧,多見於中短篇,且不限於本格推理,常以多線敘事手法表現。除本篇外,尚可列舉出〈狂奔的死人〉(一九八五年)、〈乾渴的城市〉䔮(一九八五年)、〈戴禮帽的伊卡洛斯〉鐁(一九八九年)或〈高速公路的幽靈〉㜊(一九九二年);長篇方面,《奇想、天慟》(一九八九年)或《淚流不止》(一九九九年)可歸於此類。
第二篇〈SIVAD SELIM〉,最初收錄於《島田莊司讀本》(一九九七年)單行本,後來《御手洗潔的旋律》出版時才移輯進來,文庫本《島田莊司讀本》(二○○○年)則新撰一篇御手洗潔之父御手洗直俊的故事〈天使的名字〉。
〈SIVAD SELIM〉發表的時點,已在《龍臥亭殺人事件》後,即御手洗潔確定離開日本,然而,從故事時間軸來看,卻是設定在〈IgE〉後。也就是說,這是御手洗系列首篇時光回溯之作。內容主要敘述一場高中生舉辦的音樂會,導致御手洗與石岡的衝突,比起單純紀錄御手洗潔的言論之〈近況報告〉(一九九○年)要更有故事性,也更接近同人誌小說,對於石岡的「熱」與御手洗的「冷」的高反差性格,有相當精采的描寫。
第三篇〈波士頓幽靈畫圖事件〉,原發表於《小說現代》一九九八年十月〈梅菲斯特〉增刊號,敘述御手洗青少年時代跳級進入哈佛大學期間所解決的事件。
此時御手洗與石岡尚未認識,因此,故事裡並沒有華生角色。與御手洗搭檔的,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同學比利‧西里歐,他們巧遇事件,展開推理競技,並一同進行調查,故事中可見到御手洗積極的行動力與強烈的自信心。御手洗的大學時代,目前作品僅止一篇,數年後,御手洗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解決《摩天樓的怪人》(二○○五年)事件。
Ⅲ
《御手洗與石岡向前走》妰(一九九八年)是第一本以御手洗、石岡為主要角色的漫畫同人誌。為了這本同人誌的出版,島田特別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即末篇〈再見了,遙遠的光芒〉,透過女星松崎玲王奈與作家海利西的對話,談論御手洗離開日本、旅居瑞典的現況。關於御手洗與石岡的相遇,也經由海利西的轉述,揭露了御手洗當時的心境。
松崎玲王奈,初登場於《黑暗坡的食人樹》,是「新‧御手洗」的要角之一,也由於她的世界級巨星身分,使御手洗探案得以跨越國境、縱橫全球,是日後「世界的御手洗」的發展關鍵。不過,玲王奈與石岡的處境類似,在島田二十一世紀的作品中重要性降低,僅於《俄羅斯幽靈軍艦之謎》(二○○○年)及一部以她為主角的長篇《好萊塢憑證》(二○○一年)出現。
本篇則是報導文學作家海利西的首次登場,時已初老。全名海利西‧馮‧藍道夫‧修坦因席爾多,出生於德國,父親是德國陸軍預備軍的中尉,母親為貴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父親因策劃暗殺希特勒,事跡敗露而遭到處決,母親也遭到逮捕。海利西與妹妹兩人顛沛流離,直至戰爭結束。戰後,海利西擔任律師,後來因緣際會成為作家,寫作題材甚廣,包括二戰史、希特勒、納粹、科普書、演藝圈的報導文學,作品皆十分暢銷。為了「大腦十年」的報導,才認識了御手洗潔,自此結為好友。
海利西的特殊背景,使他嫻熟多國語言,且身為報導文學作家,取材範圍幾無國境,人面甚廣,能帶來全世界稀奇古怪的案件,足與「世界的御手洗」相襯,而成為新一代華生。包括《螺絲人》(二○○三年)、《溺水的人魚》(二○○六年)及《利比達寓言》(二○○七年),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以這個角度來讀〈再見了,遙遠的光芒〉,也許有世代交替的意義吧!
再見了,石岡!
推理作家、評論家◎既晴
Ⅰ
御手洗潔探案的第三部短篇集《御手洗潔的旋律》(一九九八年),發表的時間點,位於島田莊司探索巨篇本格推理「新‧御手洗」系列的完結之際,是「御手洗潔‧石岡和己」組合的終點,此後的御手洗潔探案邁向全世界,石岡和己不再是唯一的華生角色,而是因地制宜,在架構上的設計做出更多變化,以實現「二十一世紀本格」的創作理念。
石岡和己,一九五○年十月九日生於山口縣,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家庭,父親是普通上班族,有一個弟弟。石岡在高中畢業前都住在山口縣,學生時期即表現出美術天份,高中加入美術社。後來,進入東京的武藏野美術大學讀設計,可以說是島田莊司的學弟。畢業後,找到插畫家的工作,獨自住在東京。
石岡的初登場作,是《占星術殺人魔法》(一九八一年),即島田的出道作。這個角色,最早是設定為一個謎團蒐集狂。無論是世界史、犯罪史上各種稀奇古怪的謎團,石岡都興趣洋溢地到處蒐集相關書籍、報告,反覆閱讀資料裡分析謎團的各種學說、解釋,以滿足好奇心,其狂熱的程度,簡直到了上癮的地步。
當時的御手洗潔,則是一個占星術師,尚未與石岡成為室友,兩人一開始是因為某個事件而結識,後來交往漸漸密切,石岡知道御手洗有解決困難謎團的特殊才能,就「梅澤家占星術命案」一事向他請益,幾經波折,果真解決了這個懸置長達四十年的謎團。
石岡立刻整理兩人的解謎過程,撰稿出書,推出後大受歡迎,石岡因此成了事件報導作家,賺取版稅為生。隨後,在〈數字鎖〉(一九八五年)一作,御手洗轉職為私家偵探,而石岡則成為他的助手,兩人搬到橫濱的馬車道,展開朝夕相處、連袂破案的同居生活。又經過了《斜屋犯罪》(一九八二年)、《黑暗坡的食人樹》(一九九○年)等事件,石岡不斷推出御手洗智解謎團的辦案紀錄,御手洗的名聲也廣為流傳,受人愛戴。
值得注意的是,在《占星術殺人魔法》中,石岡「自認智商不低,只是從未遇到如此棘手的問題」,但是,到了《水晶金字塔》(一九九一年)時,御手洗卻首次對他說「石岡,我想了一下,你跟我在一起之後,開始發生了智力退化的現象」。接下來,石岡就出現憂鬱症的傾向,特別是經過幾次出國辦案,石岡因不諳英語,自信迅速流失,對與陌生人接觸也日益恐懼,在系列中的份量也愈來愈輕,甚至在《異位》(一九九三年)完全沒有出場。相反的,御手洗則愈來愈活躍,再不可思議的案件,他都能掌控全局。在推理史上,這種「福爾摩斯愈來愈聰明、華生愈來愈笨拙」的變化,是非常罕見的設計。
御手洗潔離開日本之後,石岡鬱鬱寡歡,繭居於室,直到在《龍臥亭殺人事件》(一九九六年)中遇見女高中生犬坊里美,持續受了她的鼓勵,才漸漸恢復改變負面思考。
事實上,從一整個「御手洗‧石岡」系列觀察下來,石岡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紀錄者,對於事件的發展、御手洗的行動,都能以容易理解的描述傳達給讀者,此外,他正義感強烈、人情味濃厚的個性,都使他成為島田筆下最令人喜愛的角色之一,無怪乎,無論島田多麼想將御手洗探案的格局擴至全球、擺脫日本,仍得因應讀者的需求,倒轉時空,繼續發表兩人聯手辦案的故事。至於他的自我評價過低,很明顯,即是因為站在「博學的巨人」身旁吧!
Ⅱ
《御手洗潔的旋律》是島田在開始「二十一世紀本格」之前,將過去零星發表、尚未集結的作品整理成冊的短篇集。因此,這個短篇集的組成,並不同於《御手洗潔的問候》(一九八七年)或《御手洗潔的舞蹈》(一九九○年)的調性那麼一致,雖然標題宣稱是「御手洗」探案,反而更像是一部描寫以御手洗為中心的世界之合輯,依照發表年代讀下來,倒是可以綜覽九○年代的島田,將御手洗一步步改頭換面的過程。
第一篇〈IgE〉,原載於雜誌《EQ》一九九一年五月號,是「御手洗潔‧石岡和己」組合的典型作品,與《御手洗潔的舞蹈》中〈舞蹈症〉(一九九○年)的發表時間相隔僅一年餘,是「新御手洗」系列的初期作。
本作有島田的標準風格。首先,本作篇名是島田所愛用的專業術語,必須閱讀故事內容,才能確知書名的意義,其他如《異位》(一九九三年)、《螺絲人》(二○○三年)或《利比達寓言》(二○○七年)等,既是勾引讀者好奇心的魚餌,也是一種廣義的「謎團」。
其次,故事的謎團屬性,稱為「失落的連結」(missing link),原本意指「在連續謀殺案中,被害者彼此之間並無顯著關聯」,偵探必須找出被害者之間的共通點,才能掌握真兇身分;另外,依據童謠、詩詞內容進行殺人的「附會殺人」,亦是一種失落的連結,此處需要尋找的,是行兇手法與犯罪動機之間的關聯。
〈IgE〉則採用更廣義的手法,尋找兩件不相干事件之間的關聯,這是島田設計謎團慣用技巧,多見於中短篇,且不限於本格推理,常以多線敘事手法表現。除本篇外,尚可列舉出〈狂奔的死人〉(一九八五年)、〈乾渴的城市〉䔮(一九八五年)、〈戴禮帽的伊卡洛斯〉鐁(一九八九年)或〈高速公路的幽靈〉㜊(一九九二年);長篇方面,《奇想、天慟》(一九八九年)或《淚流不止》(一九九九年)可歸於此類。
第二篇〈SIVAD SELIM〉,最初收錄於《島田莊司讀本》(一九九七年)單行本,後來《御手洗潔的旋律》出版時才移輯進來,文庫本《島田莊司讀本》(二○○○年)則新撰一篇御手洗潔之父御手洗直俊的故事〈天使的名字〉。
〈SIVAD SELIM〉發表的時點,已在《龍臥亭殺人事件》後,即御手洗潔確定離開日本,然而,從故事時間軸來看,卻是設定在〈IgE〉後。也就是說,這是御手洗系列首篇時光回溯之作。內容主要敘述一場高中生舉辦的音樂會,導致御手洗與石岡的衝突,比起單純紀錄御手洗潔的言論之〈近況報告〉(一九九○年)要更有故事性,也更接近同人誌小說,對於石岡的「熱」與御手洗的「冷」的高反差性格,有相當精采的描寫。
第三篇〈波士頓幽靈畫圖事件〉,原發表於《小說現代》一九九八年十月〈梅菲斯特〉增刊號,敘述御手洗青少年時代跳級進入哈佛大學期間所解決的事件。
此時御手洗與石岡尚未認識,因此,故事裡並沒有華生角色。與御手洗搭檔的,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同學比利‧西里歐,他們巧遇事件,展開推理競技,並一同進行調查,故事中可見到御手洗積極的行動力與強烈的自信心。御手洗的大學時代,目前作品僅止一篇,數年後,御手洗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解決《摩天樓的怪人》(二○○五年)事件。
Ⅲ
《御手洗與石岡向前走》妰(一九九八年)是第一本以御手洗、石岡為主要角色的漫畫同人誌。為了這本同人誌的出版,島田特別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即末篇〈再見了,遙遠的光芒〉,透過女星松崎玲王奈與作家海利西的對話,談論御手洗離開日本、旅居瑞典的現況。關於御手洗與石岡的相遇,也經由海利西的轉述,揭露了御手洗當時的心境。
松崎玲王奈,初登場於《黑暗坡的食人樹》,是「新‧御手洗」的要角之一,也由於她的世界級巨星身分,使御手洗探案得以跨越國境、縱橫全球,是日後「世界的御手洗」的發展關鍵。不過,玲王奈與石岡的處境類似,在島田二十一世紀的作品中重要性降低,僅於《俄羅斯幽靈軍艦之謎》(二○○○年)及一部以她為主角的長篇《好萊塢憑證》(二○○一年)出現。
本篇則是報導文學作家海利西的首次登場,時已初老。全名海利西‧馮‧藍道夫‧修坦因席爾多,出生於德國,父親是德國陸軍預備軍的中尉,母親為貴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父親因策劃暗殺希特勒,事跡敗露而遭到處決,母親也遭到逮捕。海利西與妹妹兩人顛沛流離,直至戰爭結束。戰後,海利西擔任律師,後來因緣際會成為作家,寫作題材甚廣,包括二戰史、希特勒、納粹、科普書、演藝圈的報導文學,作品皆十分暢銷。為了「大腦十年」的報導,才認識了御手洗潔,自此結為好友。
海利西的特殊背景,使他嫻熟多國語言,且身為報導文學作家,取材範圍幾無國境,人面甚廣,能帶來全世界稀奇古怪的案件,足與「世界的御手洗」相襯,而成為新一代華生。包括《螺絲人》(二○○三年)、《溺水的人魚》(二○○六年)及《利比達寓言》(二○○七年),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以這個角度來讀〈再見了,遙遠的光芒〉,也許有世代交替的意義吧!
試閱
1
最近我經常收到讀者來信,要我多寫一些有關御手洗的事。御手洗從日本消失的傳言已經在讀者之間傳開了,既然如此,當然不可能有新的材料可寫,不過以前的事也可以,如果礙於關係者的名譽不方便發表的話,那大學時代的事,甚至是小時候的事都可以,反正只要是跟御手洗有關的就行。御手洗的粉絲竟然對御手洗的訊息那麼飢渴,實在超出我的想像,好像只要讓他們看見好友的名字出現在紙上就行了。御手洗這男人就像麻藥一樣,會讓人不自覺地上癮,做為他的朋友是與有榮焉啦,可知道他真面目的人就大惑不解了。
讀者喜歡看的不外是詭異懸疑,最好帶幾分驚悚的故事,其實在遇到御手洗之前,我也是那樣。我自己知道的事件大多發生在日本,不過,幸好從他那裡聽來很多那方面的海外經驗談,所以,我想這篇<波士頓幽靈畫圖事件>應該可以令讀者滿意吧。
正確的日期我沒記,不過我很確定是一九六○年代發生的事。六○年代,御手洗是大學生,住在波士頓。他本人並沒有說得很清楚,不過,從小學開始他就一直跳級,所以唸大學的時候,他不過才高中一年級的年紀。
總之,從還是大一新生時,御手洗便租了房子住在波士頓,讀的是美國數一數二的知名大學。那是天真無邪、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記得御手洗打啞謎似的對我說過。就在學校的噴水池前,御手洗跟當時很要好的一名同學,來自義大利的比利‧西里歐正在聊天。比利手上拿著學生出版、編輯的報紙,跟御手洗聊起其中的一則趣聞。
「御手洗,你還在找稀奇古怪的事嗎?」比利向御手洗問道。
波士頓的查普曼大街上,有一家專門經營汽車拖吊業務的公司,這是發生在它身上的一樁小事。
公司的正式名稱叫做「ZAKAO TOWING SERVICE」,是象牙海岸出身、名叫柯威克‧薩卡歐(Kweku Zakao)的人開的拖車兼修車工廠。這位薩卡歐是第二代,當年他的父親在這裡創業的時候,附近還是一片荒涼,可到了六○年代,查普曼大街已經成為高級公寓和服飾店林立的鬧區。鬧區和沾滿油汙的拖車公司可說是格格不入,因此幾番有人欲收購他的土地,可薩卡歐說什麼都不肯答應。就在這個時候,某一天,工廠發生了槍擊事件。而大學報紙的新聞又把這件事報導了出來。
為了逼他搬走所以才恐嚇他吧?剛開始御手洗也是這麼想。不過,那可是學生編的報紙,一定是有特別之處才會被報導出來。
「有人死掉或受傷嗎?」十六、七歲的御手洗問道。
「完全沒有。歹徒好像一開始就是朝著頭頂上方的牆壁射擊。所以連工廠的員工都沒有發現。」比利‧西里歐說。
「當時的薩卡歐拖車廠,只聽到一點點聲音。」
「那他們是怎麼知道被槍擊了?」御手洗問。
「有人跑到外面一看,發現招牌和牆壁上多了好幾個小洞。一看就知道那是彈孔。而且招牌的一個字還差點掉下來。」
「就招牌的一個字?」
御手洗追問道。
「其他的字呢?」
「完好無傷。」
「為什麼?」
「因為子彈全集中在某個字上。」
這時御手洗的好奇心被挑起了。
「哪個字?」
「聽說是最前面的Z字。而且根據這則報導說,子彈全集中在Z字的右肩附近。」
「Z字的右肩?」
「是啊,所以不但員工沒事,就連工廠的機具、汽車、玻璃窗也都毫髮無傷。只有Z字受到損毀。歹徒好像特地跟它過不去。你說他為什麼那麼做呢?」
「我不知道,不過,挺有意思的。對了,招牌的字都釘在哪裡?」
「釘在工廠的牆壁上。每個字都用螺絲釘固定住,就工廠入口的上方經常會看到的那種形式。」
「子彈是從哪裡、又是誰打進去的?」
「這些都不知道,警察也還沒有介入調查。」
「OK,比利,你現在有空嗎?」
「有啊,幹嘛?」
「我們去看看吧。」
2
就這樣兩人離開校園,坐上巴士前往現場。那一帶是新公寓比較多的鬧區,所以老舊、到處被機油弄得髒汙不堪的「ZAKAO TOWING SERVICE」的磚造建築,非常好找。出事的招牌也是一下就看到了。
工廠的建築就緊鄰著查普曼大街的柏油路,門開得很大,站在馬路上就可看到後面的中庭。從查普曼大街拖來的汽車,會從這裡直接進入中庭,等著被修理,所以它們會在裡面待上一陣子。出事的字母就懸在大門的正上方,橫的一排,由螺絲固定住。乍看之下,那些字沒有任何異狀,可說是完好無傷。因為建物本身已經老了、舊了,再加上又髒兮兮的,所以Z字附近的小洞根本就不起眼。
「看來洞已經被補好了,比利。」
一邊抬頭御手洗一邊說道。只見他站到受損的Z字底下,觀察了好一陣子,這時剛好有穿工作服、像是員工的人從旁邊經過,於是他便跟他聊了起來。那是一位大塊頭、鼻子底下蓄著鬍子的白人。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你知道那個被槍打穿過吧?我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啊,你說那個啊,我們修理過了。怕萬一字掉下來會砸傷人。」他說。
「當時,你有聽到槍聲嗎?」
「我嗎?我沒聽到,丹迪倒是說他聽到了。你要不要親自問他?」
「啊,那樣最好,他是哪位?」
「就那邊正在搞別克(Buick)的那個黑人,喂,丹迪!」
於是御手洗和比利來到工廠的中庭,跟丹迪‧托馬塞洛說話。
「沒到槍聲那麼誇張。」丹迪說。
「叩叩的,好像石頭滾動的聲音,又好像遠方有人在放鞭炮。你也看到了,這裡吵得很,一會兒打蠟,一會兒吸塵的。我們講話又都很大聲,所以根本沒人聽到槍響。我是下班後走到外面,不小心抬頭看到招牌的字鬆了。嚇了一跳的我,隔天上班後,馬上去把Z字拆了下來,從後面把洞補上,再用新的螺絲拴緊。天底下真的有這麼無聊的人,吃飽沒事幹,波士頓的治安越來越壞了,都快跟紐約一樣了。」
「大概在幾點左右?」
「這個嘛……大概在下午四點左右,不,可能更早,應該在三點半左右?反正是下午比較晚的時候。」
「持續了多久?那聲音?」
「多久是什麼意思?」
「是從早上開始就斷斷續續呢,還是集中在四點的某個時間?」
「不可能從早上開始一整天,那種聲音持續個五分鐘就會被聽見了吧。」
「當時,外面還有其他人嗎?」
「沒有,有的話就慘了。」
「就是說啊,你猜他為什麼這樣做?」
「就惡作劇吧?這種事常有。」
「經理怎麼說?」
「經理也覺得是惡作劇。」
「你們沒有報警嗎?」
「報警?幹嘛報警?就招牌被射穿了幾個洞。為了這種事去報警會被警察唸的。總不能在損害申報書上寫說Z字破了四個洞,總損害金額為十美分吧?」
「十美分嗎?」
「是啊,一根螺絲釘的錢,加上大爺我的工錢。」
「不過,說不定有人不肯善罷甘休呢。對了,為什麼這件事哈佛的學生會知道?」
「那邊拖車廠的人有人過來我們這邊。他們跟我們的交情不錯。你們也是那邊的學生嗎?看起來頭腦不錯。」
「那個梯子可以借我一下嗎?」
「可以啊。你要勘驗現場嗎?若有什麼新的發現別忘了告訴我。」
於是,御手洗把梯子靠在招牌字被射穿的那堵牆上,一邊從口袋裡拿出皮尺,一邊爬了上去。
「嘿,御手洗,你要不要去波士頓警局上班啊?」比利笑道。
「好啊!」
御手洗說,熱心地調查起來。比利則站在底下看著他。
「這是九釐米的子彈打的,比利,用的是手槍。也就是說,不可能是從很遠的地方打來的。用手槍且彈孔全集中在一個地方,就算技巧再好,頂多只能射個二、三十碼,所以依我看,這應該是對面公寓打來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而且還是從比較上面的地方打來的。以俯角的角度,二樓,不,應該是三樓以上四樓以下。八成是三樓。也就是說,子彈是從三樓的某個窗戶打來的。那棟公寓總共有五樓,所以不可能是從屋頂發射的。我想三樓某個窗戶的窗框或窗簾,肯定還沾著火藥的粉末。
Z字總共中了四槍。其他字則毫髮無傷。因此,我們可以假設歹徒是故意朝Z字打的。為了什麼!因為他討厭Z字嗎?子彈的其中一發正好打中拴在Z字右肩的螺絲釘。這個字是藉由左上、右上各一根螺絲釘,才得以固定在牆壁上。
牆壁上還有其他八個彈孔。全都在Z字周圍。而且集中在Z的右邊。合計歹徒共擊發了十二顆子彈,所以我在想他拿的應該是自動手槍。在美國最常買到的手槍如果是轉輪式的,就不會有九釐米的。左輪手槍子彈多限制在六發左右。如果是自動手槍的話,說不定彈殼會掉在路上……唔,不過已經事隔五天了,應該找不到了。」
接著,御手洗慢慢地爬下梯子。
「名偵探大人,你對槍很瞭解嘛。」
「這是身為美國人的常識。這附近白天的車子有夠吵的,卡車、公車加摩托車,這就是我們致力發展的大城市。比利,有人用手槍連續打了十二發子彈,竟然沒有半個人發現!我們彷彿置身叢林,殺個人輕而易舉。行了,我們把梯子還回去,一起去那棟公寓底下的馬路看看吧!」
於是,御手洗帶著比利穿過查普曼大街,在公寓底下的馬路上走過來走過去。
「找不到,彈殼果然沒有掉在這裡。那就沒辦法了……不過,子彈是從這棟公寓、三樓的地方射出去的這點,應該是確定的。比利,該我們去探一下這棟公寓囉。」
御手洗快步地往公寓的玄關走去。他推開玻璃門走了進去,先遇到一個狹小的門廳,一整排全是信箱。看來這是給郵差投信用的。不過,郵差只能進到這裡,再往前又有玻璃門擋住。那片玻璃門是鎖住的,也就是說門共有兩道。
第二道門後面才是寬闊、正式的大廳。裡面擺了沙發和大型的盆花,電梯有兩座。電梯旁一名身穿制服的高大警衛默默地站著,四面牆全是大理石打造,天花板上吊著漂亮的水晶燈,地上鋪著色彩鮮豔的地毯,一看就知道是棟高級公寓。
「是有錢人住的公寓呢,比利,不知哪天我們才住得起。三樓、四樓的住戶總共有多少人呢?哦,這個很好用欸,剛好有四格。」
就這樣,御手洗把筆記本拿了出來,把四個人的名字寫了上去。
「這樣就可以了。不好意思,請問──」
御手洗把嘴對準玻璃門的縫隙,向裡面的警衛輕快地喊道。
「什麼事?」對方愛理不理的。
「我想進去找人,該怎麼辦才好?」
「你先打對講機給你要找的人。然後由他從屋裡把那道門的門鎖解除。」
「你沒辦法幫忙解除嗎?」
「我沒在幫人家開門。」
「那要是我們把門撞破呢?」
「那玻璃是強化玻璃,子彈都射不破。」
御手洗輕笑了起來。
「那你不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對了,這棟公寓最近可有人死掉或是受傷的嗎?」
「我無可奉告。」
「那有人失蹤嗎?」
「無可奉告。」
「房東住哪裡?」
「還是無可奉告。」
「你一直在那裡嗎?」
「沒錯。」
「晚上呢?」
「會有人來換班。」
「總共有幾人輪班?」
「四人。」
「都不能睡覺嗎?」
「可以在那邊的警衛室打個盹,不過還是要保持警戒。」
「只有這裡有警衛駐守嗎?」
「沒錯。」
「住戶會不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跑出去?」
「沒必要那麼做吧?不過,不可能。」
「OK,謝謝你。好了,比利,這個案子你怎麼看?」
御手洗面向同學問道。
「什麼怎麼看?這已經是案子了嗎?」
御手洗往大馬路走去。比利趕緊跟上。
「嗯,是有可能。」御手洗說。
「警方都還沒開始查呢!」
「警方是近視眼的象,不把屍體丟到他們的面前,他們不會知道有人死了。」
「所以,現在我們要去找屍體是嗎?」
「說得好,比利!很正確的方向。總之這裡不是山裡面,就算再怎麼無聊,也沒有人會用手槍一下子連續擊發十二顆子彈。就讓我們進去那家咖啡店,一邊喝咖啡一邊想一下他的動機吧!」
3
那間取名「蚯蚓」的咖啡店採取的是半自助的服務方式,得先在櫃檯買了咖啡,然後再自己端著咖啡找位子坐。幸運的是他們找到的位子正好靠窗,可以看到查普曼大街和那棟公寓,於是兩人相對而坐。
「來動動腦吧!比利。」
御手洗很有精神地說道,頻頻用拳頭敲打自己的門牙,這是他心情不錯的證明。比利‧西里歐有點不知所措。
「你好像很喜歡動腦喔?」比利半佩服半吃驚地說道。
「好說!好說!」
御手洗一連說了兩次「好說」。
大概是這句話形容得太貼切了,深得他的心。
「快,說說你的看法,比利。」
「Well……」
比利想了一下才開始說道。
「我的看法和你有些不同。我並不覺得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社會案件。我的想法和丹迪一樣。你也知道,大學生裡面,做出比這更蠢的惡作劇的大有人在。如果硬要說裡面有什麼反社會性的話,那就是他使用的是手槍。手槍的話不僅能把字打掉,要是打在人身上,可能連命都沒了。」
「行,比利,這也是一種可能,我們暫時保留它。不過,在我看來,那樣的可能性非常低。」御手洗說。
「何以見得?」
「等一下我再告訴你。我想多聽聽你的意見。你說那個人為什麼朝對面拖車場的招牌開槍?」
「哪有為什麼,就好玩吧。」
「那為什麼別的字不打,只打Z呢?」
「因為它是第一個字嘛。」
「所以你認為他沒有刻意挑字囉?」
「沒錯。」
「那為什麼只打右邊呢?」
這問題讓比利想了一下。
「這個嘛。」
「你可不要告訴我因為他技術不好,所以打偏了哦。」
被這樣一講,比利似乎有點被激到了,只見他說道:
「OK,哈佛的學生應該更有創意一點。那這樣假設如何?住在那棟公寓三樓的人對這家工廠挾怨報復。因為……因為他的車被修壞了。」
「那干Z什麼事?」
御手洗說道。比利被問到說不出話來,只能苦笑。
「這假設很有趣,但沒有依據。」御手洗毫不留情地指出。
「OK,那你說說看,為什麼你不認為它是惡作劇?」
「子彈的數目,歹徒總共打了十二發子彈。」
「十二發又怎麼了?」
「太多了。」
這次換比利哈哈大笑地嘲笑御手洗。
「你是說兩、三發就沒有問題嗎?御手洗。」
沒想到御手洗一臉認真地點了點頭。
「沒錯。如果是兩、三發的話,惡作劇的可能性就高了。在波士頓的鬧區,大白天的,一打就是十二發,不被鄰居發現才怪。就算波士頓的治安再怎麼壞,這裡又不是貧民區,不可能聽到隔壁有十二聲槍響還不叫警察來吧?」
「可警察確實沒來啊。」
「那是結果。我現在說的是開槍者的心態。我們可以假設,這名開槍者打一開始就不打算避人耳目。那麼,這樣的行為就稱不上是惡作劇了。他想被人發現,卻好死不死地沒有人發現。」
「是嗎?也有可能他一天射個一、兩發,一個禮拜加起來總共十二發,所以才沒人發現吧?」
「老問題,比利,要真是那樣的話,惡作劇的可能性反而高了。不過,這點已經被丹迪推翻了。他說槍聲集中在某個時間。叩叩叩好像什麼在跳的聲音持續了五分鐘之久。這是我的理由之一。」
比利默默地聽著,點了點頭。
「第二個理由是,十二這個數字頗耐人尋味。比利,你應該也練過射擊吧?在這個國家,最通行的九釐米口徑的自動手槍是Smith & Wesson製造的,對吧?」
「沒錯。」
「S&W的九釐米手槍款式很多,其中賣得最好的是彈匣可以裝十二發子彈的。若硬塞的話,甚至可以塞進十三顆。不過,通常大家都只裝十二顆。今天若是你來射的話,你會把裡面的子彈全部射完嗎?這樣的可能性高不高?」
「左輪手槍可裝六發。也許他是分兩次射的。全部裝滿後六發,再裝一次後又六發。」比利說。
「比利,前提是,左輪手槍沒有九釐米的。」
比利說不出話了。
「OK,御手洗,也許是那樣,也許你說得對。所以,你的結論到底是什麼?」
「假設現在某人手上握有裝滿十二顆子彈的自動手槍。他拿著它,抱著好玩的心態,朝馬路對面的招牌射擊,時間還是大白天。正常人不會做這種事,就算做了,也不會把彈匣裡的子彈全部射光,這就是我的結論。這裡不是貧民區,是精華地段的高級公寓,只要射個幾發就會把警察叫來。如果不想惹禍上身的話,打個兩、三發就該停了。」
「可御手洗,就有人那樣做了。」
「對啊,所以我才說演變成命案的可能性非常高。」
「我不太懂,警方畢竟沒有來不是嗎?」
「沒錯,他大概也沒想到會是那樣吧?換句話說,那個人其實是想要把警察叫來。這樣推論比較合理吧?」
御手洗說,比利再度保持沉默。
「嗯,可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啊。」比利說。
「沒錯。」御手洗說。
「警察並沒有來,住在同棟公寓的人、薩卡歐拖車廠的員工,沒有半個人打電話報警。」
「對啊,唯一驚動的只有哈佛大學的校刊。」御手洗說。
「可是,御手洗,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他,不,也有可能是她,不就應該一直打下去,直到把警察叫來為止?」
「打個一、兩百發嗎?」
「是啊。」
「不可能。如果他有那個力氣的話,自己打電話報警不就得了。」
御手洗說道,比利瞪大了眼睛。
「你說什麼?御手洗,這話是什麼意思?」
「比利,你就當我們在玩辯論遊戲,沒事辯著玩。射殺是最省事的殺人方法,你不覺得嗎?」
「唔,是可以這樣說啦。」
「坐在沙發上,扣下扳機就可以了。子彈飛了出去,對方中彈身亡。開槍這種行為,本身來說還滿輕鬆的。」
「你是說他是想殺人才開的槍嗎?可子彈都打在二樓牆壁上,並沒有人被殺啊。」
「這次的子彈不同。我說開槍很輕鬆是指在正常的情況下。比起把彈匣拔出來,再一次裝滿十二個子彈,再把彈匣推回去然後再射擊的動作,單純的開槍要輕鬆多了。」
「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這種事就算身體虛弱的人也可以辦到。如果是這樣的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會把彈匣裡的子彈全部射光吧?不過,也僅止於此了。因為他只有十二顆子彈,沒有十三顆。」
比利再度露出苦笑。
「御手洗,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不是愛倫坡的小說,通常都是無趣、乏味的。」
「我知道,比利,我非常清楚。所以,我才會對這個現象這麼興奮呀。你別急著否認嘛。不要一下子就把人家打入乏味、無聊的死牢裡。」
「依我看,它就是惡作劇。」
御手洗一邊把背靠向椅子一邊說道:「果真如此的話,那打兩、三發也該停了,除非是在治安最壞的地方。」
「那是在合理的情況下。我們先不管合不合理,事實上,美國就是有人這麼無聊。比方說嗑藥的人、吸食海洛因吸到頭殼壞掉的傢伙。」
「那種人不會住這麼高級的公寓。就算住了,也會馬上引來鄰居的抗議,演變成社會事件。」
「OK,就算他不是吸毒者好了,會在家裡開槍打著玩的笨蛋仍大有人在。比方說我們的福爾摩斯大師好了,他就會在家裡開槍,把暖爐上方的牆壁打出一個V字。」
「他是吸毒者。而且他是在晚上,朝自己房間的牆壁打。這次的不一樣,是在下午三點半到四點之間,隔著人來人往的大街,朝三十碼外的磚牆打。那時可是大白天喔。要在那種時候開這麼惡劣的玩笑,我們肯定會裝消音器吧?」
「也許他裝了呢?」
「可丹迪說他聽到好像遠方在放鞭炮的聲音。」
「你簡直強詞奪理,御手洗。你所說的,只不過是一種假設。聽起來確實很有趣,卻完全沒有根據。把現有的材料加以活用,並重新組合,你這樣寫愛倫坡的小說還可以,放在現實生活中就不行了。」
「比利,我還沒有把找到的材料全部拿出來呢。我還保留了幾手。比方說,你看那邊。」
御手洗豎起右手的食指,慢慢地往外劃,停在出事的那棟高級公寓的隔壁大樓。比利也跟著他的手指往那個方向看去。
「那邊有一排有趣的字。就在有錢人住的公寓隔壁。」
隔壁那棟建築物的牆邊,釘了很長一塊招牌,上面寫了租用辦公室的公司行號的名稱。
「從上數來第三、第四欄的位置,寫了一排文字,你唸唸看那是什麼。」
上面寫著「ACKERMAN BULLET OF ART SCHOOL」(阿卡曼子彈美術學校)。
「然後是這個。」
御手洗把自己的筆記本放到桌上,翻到某一頁。那是剛剛他在公寓的信箱抄來的四個名字。御手洗用手指著其中一個名字,上面寫著「佛雷德‧阿卡曼」。是三樓的住戶。
「這是?」比利問。
「佛雷德‧阿卡曼。我想他應該是阿卡曼子彈美術學校的校長或老闆,就住在隔壁的高級公寓。」御手洗說。
比利笑了。
「這又是你的假設?」
「不過可能性非常高,對吧?關於這點,我可是有根據的。我在波士頓時報的社會評論版上,經常看到他的漫畫。你應該也看過吧?」
「阿卡曼,啊,是他啊!所以你認識他囉?」
「見都沒見過!我對他的了解就只有這樣。不過,我敢說美術學校的老闆肯定是他。因為出現同名同姓者的機率反而更低。怎樣,比利,你同意吧?」
「隨便啦。」
「那好,你說說看這裡的『BULLET』是什麼意思?」
比利沉默不語。接著他露出賊兮兮的笑容。
「不會吧,御手洗,你是說……」
「啊,沒錯。這絕對不是穿鑿附會。當然,這個學校的名稱,可能有把人才像子彈般送入全美藝術界,或是把像子彈般的人才送進去的意思。不過,既然我們知道阿卡曼是個前衛的社會評論家,那他平日的創作態度或是發表的作品本身,就是向政客射去的子彈,也有這樣的可能。」
「到這裡我可以接受,御手洗,很正常的推論。然後呢?」
「如果這位阿卡曼先生,剛好又對射擊很有興趣的話,那會怎麼樣?而且,他還對自己的技術非常有自信。若真是如此,那會把『子彈』放進自己學校的名稱裡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可能樹敵很多,所以宣揚自己槍法很準,也可收威嚇的作用。」
「你好像扯太遠了,御手洗,這樣又變成沒有根據的假設了。」
「可子彈是從三樓射出去的,這你不能否認。而且三樓的住戶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是阿卡曼先生。」
「我知道。我的問題是,阿卡曼的槍法準不準我們根本就不知道。」
「從對面三十碼的地方用手槍打,還可以讓子彈那麼集中的話,照理說,他的槍法應該很準。」
「算你有理。不過,還是不能確定那個人就是阿卡曼。假設就像你所說的,子彈真是從那棟公寓的三樓打出來的,可三樓又不只住阿卡曼,還有另一戶人家,不是嗎?」
「誰會把即將開張的補習班取名為『子彈』什麼的?除了阿卡曼以外,應該沒有別人。」
比利忍不住自言自語了起來:「即將開張?你怎麼知道?」
「招生中,歡迎入內參觀。開課日九月三十號,上面是這麼寫的。今天幾號?九月十九?嗯,那還有十一天。招牌被槍打到是五天前的事,所以是九月十四號。這個日期可能是破案的關鍵。」
「你的意思是,地位崇高的佛雷德‧阿卡曼先生,大白天的,拿著手槍朝對面大街建築物的招牌猛射?是這樣嗎?」
比利發出的聲音竟顯得有些沉痛。
「兩個禮拜後即將成為美術學校校長的大人物,在十四號下午的三點半到四點,在波士頓鬧區的精華地段,用手槍連續打了十二發子彈。這不可能是惡作劇吧?比利你不這麼認為嗎?」御手洗若無其事地說道。
比利先是嘴巴張得大大的,終於,他找到了自己的舌頭。
「好啦。就算你的假設是正確的好了,那你說佛雷德‧阿卡曼現在人在哪裡?」
「他是在五天前開的槍。可報紙什麼的卻都沒有報導。」
「就是說啊。像他這麼有名的人要是死掉的話,肯定會引起騷動的。可媒體卻完全沒有報導,我也沒聽說。」
「沒錯。所謂的命案,要看到屍體才叫做命案。」
「哦?怎麼說?」比利問。
御手洗答道:「我想阿卡曼他八成是失蹤了。」
最近我經常收到讀者來信,要我多寫一些有關御手洗的事。御手洗從日本消失的傳言已經在讀者之間傳開了,既然如此,當然不可能有新的材料可寫,不過以前的事也可以,如果礙於關係者的名譽不方便發表的話,那大學時代的事,甚至是小時候的事都可以,反正只要是跟御手洗有關的就行。御手洗的粉絲竟然對御手洗的訊息那麼飢渴,實在超出我的想像,好像只要讓他們看見好友的名字出現在紙上就行了。御手洗這男人就像麻藥一樣,會讓人不自覺地上癮,做為他的朋友是與有榮焉啦,可知道他真面目的人就大惑不解了。
讀者喜歡看的不外是詭異懸疑,最好帶幾分驚悚的故事,其實在遇到御手洗之前,我也是那樣。我自己知道的事件大多發生在日本,不過,幸好從他那裡聽來很多那方面的海外經驗談,所以,我想這篇<波士頓幽靈畫圖事件>應該可以令讀者滿意吧。
正確的日期我沒記,不過我很確定是一九六○年代發生的事。六○年代,御手洗是大學生,住在波士頓。他本人並沒有說得很清楚,不過,從小學開始他就一直跳級,所以唸大學的時候,他不過才高中一年級的年紀。
總之,從還是大一新生時,御手洗便租了房子住在波士頓,讀的是美國數一數二的知名大學。那是天真無邪、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記得御手洗打啞謎似的對我說過。就在學校的噴水池前,御手洗跟當時很要好的一名同學,來自義大利的比利‧西里歐正在聊天。比利手上拿著學生出版、編輯的報紙,跟御手洗聊起其中的一則趣聞。
「御手洗,你還在找稀奇古怪的事嗎?」比利向御手洗問道。
波士頓的查普曼大街上,有一家專門經營汽車拖吊業務的公司,這是發生在它身上的一樁小事。
公司的正式名稱叫做「ZAKAO TOWING SERVICE」,是象牙海岸出身、名叫柯威克‧薩卡歐(Kweku Zakao)的人開的拖車兼修車工廠。這位薩卡歐是第二代,當年他的父親在這裡創業的時候,附近還是一片荒涼,可到了六○年代,查普曼大街已經成為高級公寓和服飾店林立的鬧區。鬧區和沾滿油汙的拖車公司可說是格格不入,因此幾番有人欲收購他的土地,可薩卡歐說什麼都不肯答應。就在這個時候,某一天,工廠發生了槍擊事件。而大學報紙的新聞又把這件事報導了出來。
為了逼他搬走所以才恐嚇他吧?剛開始御手洗也是這麼想。不過,那可是學生編的報紙,一定是有特別之處才會被報導出來。
「有人死掉或受傷嗎?」十六、七歲的御手洗問道。
「完全沒有。歹徒好像一開始就是朝著頭頂上方的牆壁射擊。所以連工廠的員工都沒有發現。」比利‧西里歐說。
「當時的薩卡歐拖車廠,只聽到一點點聲音。」
「那他們是怎麼知道被槍擊了?」御手洗問。
「有人跑到外面一看,發現招牌和牆壁上多了好幾個小洞。一看就知道那是彈孔。而且招牌的一個字還差點掉下來。」
「就招牌的一個字?」
御手洗追問道。
「其他的字呢?」
「完好無傷。」
「為什麼?」
「因為子彈全集中在某個字上。」
這時御手洗的好奇心被挑起了。
「哪個字?」
「聽說是最前面的Z字。而且根據這則報導說,子彈全集中在Z字的右肩附近。」
「Z字的右肩?」
「是啊,所以不但員工沒事,就連工廠的機具、汽車、玻璃窗也都毫髮無傷。只有Z字受到損毀。歹徒好像特地跟它過不去。你說他為什麼那麼做呢?」
「我不知道,不過,挺有意思的。對了,招牌的字都釘在哪裡?」
「釘在工廠的牆壁上。每個字都用螺絲釘固定住,就工廠入口的上方經常會看到的那種形式。」
「子彈是從哪裡、又是誰打進去的?」
「這些都不知道,警察也還沒有介入調查。」
「OK,比利,你現在有空嗎?」
「有啊,幹嘛?」
「我們去看看吧。」
2
就這樣兩人離開校園,坐上巴士前往現場。那一帶是新公寓比較多的鬧區,所以老舊、到處被機油弄得髒汙不堪的「ZAKAO TOWING SERVICE」的磚造建築,非常好找。出事的招牌也是一下就看到了。
工廠的建築就緊鄰著查普曼大街的柏油路,門開得很大,站在馬路上就可看到後面的中庭。從查普曼大街拖來的汽車,會從這裡直接進入中庭,等著被修理,所以它們會在裡面待上一陣子。出事的字母就懸在大門的正上方,橫的一排,由螺絲固定住。乍看之下,那些字沒有任何異狀,可說是完好無傷。因為建物本身已經老了、舊了,再加上又髒兮兮的,所以Z字附近的小洞根本就不起眼。
「看來洞已經被補好了,比利。」
一邊抬頭御手洗一邊說道。只見他站到受損的Z字底下,觀察了好一陣子,這時剛好有穿工作服、像是員工的人從旁邊經過,於是他便跟他聊了起來。那是一位大塊頭、鼻子底下蓄著鬍子的白人。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你知道那個被槍打穿過吧?我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啊,你說那個啊,我們修理過了。怕萬一字掉下來會砸傷人。」他說。
「當時,你有聽到槍聲嗎?」
「我嗎?我沒聽到,丹迪倒是說他聽到了。你要不要親自問他?」
「啊,那樣最好,他是哪位?」
「就那邊正在搞別克(Buick)的那個黑人,喂,丹迪!」
於是御手洗和比利來到工廠的中庭,跟丹迪‧托馬塞洛說話。
「沒到槍聲那麼誇張。」丹迪說。
「叩叩的,好像石頭滾動的聲音,又好像遠方有人在放鞭炮。你也看到了,這裡吵得很,一會兒打蠟,一會兒吸塵的。我們講話又都很大聲,所以根本沒人聽到槍響。我是下班後走到外面,不小心抬頭看到招牌的字鬆了。嚇了一跳的我,隔天上班後,馬上去把Z字拆了下來,從後面把洞補上,再用新的螺絲拴緊。天底下真的有這麼無聊的人,吃飽沒事幹,波士頓的治安越來越壞了,都快跟紐約一樣了。」
「大概在幾點左右?」
「這個嘛……大概在下午四點左右,不,可能更早,應該在三點半左右?反正是下午比較晚的時候。」
「持續了多久?那聲音?」
「多久是什麼意思?」
「是從早上開始就斷斷續續呢,還是集中在四點的某個時間?」
「不可能從早上開始一整天,那種聲音持續個五分鐘就會被聽見了吧。」
「當時,外面還有其他人嗎?」
「沒有,有的話就慘了。」
「就是說啊,你猜他為什麼這樣做?」
「就惡作劇吧?這種事常有。」
「經理怎麼說?」
「經理也覺得是惡作劇。」
「你們沒有報警嗎?」
「報警?幹嘛報警?就招牌被射穿了幾個洞。為了這種事去報警會被警察唸的。總不能在損害申報書上寫說Z字破了四個洞,總損害金額為十美分吧?」
「十美分嗎?」
「是啊,一根螺絲釘的錢,加上大爺我的工錢。」
「不過,說不定有人不肯善罷甘休呢。對了,為什麼這件事哈佛的學生會知道?」
「那邊拖車廠的人有人過來我們這邊。他們跟我們的交情不錯。你們也是那邊的學生嗎?看起來頭腦不錯。」
「那個梯子可以借我一下嗎?」
「可以啊。你要勘驗現場嗎?若有什麼新的發現別忘了告訴我。」
於是,御手洗把梯子靠在招牌字被射穿的那堵牆上,一邊從口袋裡拿出皮尺,一邊爬了上去。
「嘿,御手洗,你要不要去波士頓警局上班啊?」比利笑道。
「好啊!」
御手洗說,熱心地調查起來。比利則站在底下看著他。
「這是九釐米的子彈打的,比利,用的是手槍。也就是說,不可能是從很遠的地方打來的。用手槍且彈孔全集中在一個地方,就算技巧再好,頂多只能射個二、三十碼,所以依我看,這應該是對面公寓打來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而且還是從比較上面的地方打來的。以俯角的角度,二樓,不,應該是三樓以上四樓以下。八成是三樓。也就是說,子彈是從三樓的某個窗戶打來的。那棟公寓總共有五樓,所以不可能是從屋頂發射的。我想三樓某個窗戶的窗框或窗簾,肯定還沾著火藥的粉末。
Z字總共中了四槍。其他字則毫髮無傷。因此,我們可以假設歹徒是故意朝Z字打的。為了什麼!因為他討厭Z字嗎?子彈的其中一發正好打中拴在Z字右肩的螺絲釘。這個字是藉由左上、右上各一根螺絲釘,才得以固定在牆壁上。
牆壁上還有其他八個彈孔。全都在Z字周圍。而且集中在Z的右邊。合計歹徒共擊發了十二顆子彈,所以我在想他拿的應該是自動手槍。在美國最常買到的手槍如果是轉輪式的,就不會有九釐米的。左輪手槍子彈多限制在六發左右。如果是自動手槍的話,說不定彈殼會掉在路上……唔,不過已經事隔五天了,應該找不到了。」
接著,御手洗慢慢地爬下梯子。
「名偵探大人,你對槍很瞭解嘛。」
「這是身為美國人的常識。這附近白天的車子有夠吵的,卡車、公車加摩托車,這就是我們致力發展的大城市。比利,有人用手槍連續打了十二發子彈,竟然沒有半個人發現!我們彷彿置身叢林,殺個人輕而易舉。行了,我們把梯子還回去,一起去那棟公寓底下的馬路看看吧!」
於是,御手洗帶著比利穿過查普曼大街,在公寓底下的馬路上走過來走過去。
「找不到,彈殼果然沒有掉在這裡。那就沒辦法了……不過,子彈是從這棟公寓、三樓的地方射出去的這點,應該是確定的。比利,該我們去探一下這棟公寓囉。」
御手洗快步地往公寓的玄關走去。他推開玻璃門走了進去,先遇到一個狹小的門廳,一整排全是信箱。看來這是給郵差投信用的。不過,郵差只能進到這裡,再往前又有玻璃門擋住。那片玻璃門是鎖住的,也就是說門共有兩道。
第二道門後面才是寬闊、正式的大廳。裡面擺了沙發和大型的盆花,電梯有兩座。電梯旁一名身穿制服的高大警衛默默地站著,四面牆全是大理石打造,天花板上吊著漂亮的水晶燈,地上鋪著色彩鮮豔的地毯,一看就知道是棟高級公寓。
「是有錢人住的公寓呢,比利,不知哪天我們才住得起。三樓、四樓的住戶總共有多少人呢?哦,這個很好用欸,剛好有四格。」
就這樣,御手洗把筆記本拿了出來,把四個人的名字寫了上去。
「這樣就可以了。不好意思,請問──」
御手洗把嘴對準玻璃門的縫隙,向裡面的警衛輕快地喊道。
「什麼事?」對方愛理不理的。
「我想進去找人,該怎麼辦才好?」
「你先打對講機給你要找的人。然後由他從屋裡把那道門的門鎖解除。」
「你沒辦法幫忙解除嗎?」
「我沒在幫人家開門。」
「那要是我們把門撞破呢?」
「那玻璃是強化玻璃,子彈都射不破。」
御手洗輕笑了起來。
「那你不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對了,這棟公寓最近可有人死掉或是受傷的嗎?」
「我無可奉告。」
「那有人失蹤嗎?」
「無可奉告。」
「房東住哪裡?」
「還是無可奉告。」
「你一直在那裡嗎?」
「沒錯。」
「晚上呢?」
「會有人來換班。」
「總共有幾人輪班?」
「四人。」
「都不能睡覺嗎?」
「可以在那邊的警衛室打個盹,不過還是要保持警戒。」
「只有這裡有警衛駐守嗎?」
「沒錯。」
「住戶會不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跑出去?」
「沒必要那麼做吧?不過,不可能。」
「OK,謝謝你。好了,比利,這個案子你怎麼看?」
御手洗面向同學問道。
「什麼怎麼看?這已經是案子了嗎?」
御手洗往大馬路走去。比利趕緊跟上。
「嗯,是有可能。」御手洗說。
「警方都還沒開始查呢!」
「警方是近視眼的象,不把屍體丟到他們的面前,他們不會知道有人死了。」
「所以,現在我們要去找屍體是嗎?」
「說得好,比利!很正確的方向。總之這裡不是山裡面,就算再怎麼無聊,也沒有人會用手槍一下子連續擊發十二顆子彈。就讓我們進去那家咖啡店,一邊喝咖啡一邊想一下他的動機吧!」
3
那間取名「蚯蚓」的咖啡店採取的是半自助的服務方式,得先在櫃檯買了咖啡,然後再自己端著咖啡找位子坐。幸運的是他們找到的位子正好靠窗,可以看到查普曼大街和那棟公寓,於是兩人相對而坐。
「來動動腦吧!比利。」
御手洗很有精神地說道,頻頻用拳頭敲打自己的門牙,這是他心情不錯的證明。比利‧西里歐有點不知所措。
「你好像很喜歡動腦喔?」比利半佩服半吃驚地說道。
「好說!好說!」
御手洗一連說了兩次「好說」。
大概是這句話形容得太貼切了,深得他的心。
「快,說說你的看法,比利。」
「Well……」
比利想了一下才開始說道。
「我的看法和你有些不同。我並不覺得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社會案件。我的想法和丹迪一樣。你也知道,大學生裡面,做出比這更蠢的惡作劇的大有人在。如果硬要說裡面有什麼反社會性的話,那就是他使用的是手槍。手槍的話不僅能把字打掉,要是打在人身上,可能連命都沒了。」
「行,比利,這也是一種可能,我們暫時保留它。不過,在我看來,那樣的可能性非常低。」御手洗說。
「何以見得?」
「等一下我再告訴你。我想多聽聽你的意見。你說那個人為什麼朝對面拖車場的招牌開槍?」
「哪有為什麼,就好玩吧。」
「那為什麼別的字不打,只打Z呢?」
「因為它是第一個字嘛。」
「所以你認為他沒有刻意挑字囉?」
「沒錯。」
「那為什麼只打右邊呢?」
這問題讓比利想了一下。
「這個嘛。」
「你可不要告訴我因為他技術不好,所以打偏了哦。」
被這樣一講,比利似乎有點被激到了,只見他說道:
「OK,哈佛的學生應該更有創意一點。那這樣假設如何?住在那棟公寓三樓的人對這家工廠挾怨報復。因為……因為他的車被修壞了。」
「那干Z什麼事?」
御手洗說道。比利被問到說不出話來,只能苦笑。
「這假設很有趣,但沒有依據。」御手洗毫不留情地指出。
「OK,那你說說看,為什麼你不認為它是惡作劇?」
「子彈的數目,歹徒總共打了十二發子彈。」
「十二發又怎麼了?」
「太多了。」
這次換比利哈哈大笑地嘲笑御手洗。
「你是說兩、三發就沒有問題嗎?御手洗。」
沒想到御手洗一臉認真地點了點頭。
「沒錯。如果是兩、三發的話,惡作劇的可能性就高了。在波士頓的鬧區,大白天的,一打就是十二發,不被鄰居發現才怪。就算波士頓的治安再怎麼壞,這裡又不是貧民區,不可能聽到隔壁有十二聲槍響還不叫警察來吧?」
「可警察確實沒來啊。」
「那是結果。我現在說的是開槍者的心態。我們可以假設,這名開槍者打一開始就不打算避人耳目。那麼,這樣的行為就稱不上是惡作劇了。他想被人發現,卻好死不死地沒有人發現。」
「是嗎?也有可能他一天射個一、兩發,一個禮拜加起來總共十二發,所以才沒人發現吧?」
「老問題,比利,要真是那樣的話,惡作劇的可能性反而高了。不過,這點已經被丹迪推翻了。他說槍聲集中在某個時間。叩叩叩好像什麼在跳的聲音持續了五分鐘之久。這是我的理由之一。」
比利默默地聽著,點了點頭。
「第二個理由是,十二這個數字頗耐人尋味。比利,你應該也練過射擊吧?在這個國家,最通行的九釐米口徑的自動手槍是Smith & Wesson製造的,對吧?」
「沒錯。」
「S&W的九釐米手槍款式很多,其中賣得最好的是彈匣可以裝十二發子彈的。若硬塞的話,甚至可以塞進十三顆。不過,通常大家都只裝十二顆。今天若是你來射的話,你會把裡面的子彈全部射完嗎?這樣的可能性高不高?」
「左輪手槍可裝六發。也許他是分兩次射的。全部裝滿後六發,再裝一次後又六發。」比利說。
「比利,前提是,左輪手槍沒有九釐米的。」
比利說不出話了。
「OK,御手洗,也許是那樣,也許你說得對。所以,你的結論到底是什麼?」
「假設現在某人手上握有裝滿十二顆子彈的自動手槍。他拿著它,抱著好玩的心態,朝馬路對面的招牌射擊,時間還是大白天。正常人不會做這種事,就算做了,也不會把彈匣裡的子彈全部射光,這就是我的結論。這裡不是貧民區,是精華地段的高級公寓,只要射個幾發就會把警察叫來。如果不想惹禍上身的話,打個兩、三發就該停了。」
「可御手洗,就有人那樣做了。」
「對啊,所以我才說演變成命案的可能性非常高。」
「我不太懂,警方畢竟沒有來不是嗎?」
「沒錯,他大概也沒想到會是那樣吧?換句話說,那個人其實是想要把警察叫來。這樣推論比較合理吧?」
御手洗說,比利再度保持沉默。
「嗯,可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啊。」比利說。
「沒錯。」御手洗說。
「警察並沒有來,住在同棟公寓的人、薩卡歐拖車廠的員工,沒有半個人打電話報警。」
「對啊,唯一驚動的只有哈佛大學的校刊。」御手洗說。
「可是,御手洗,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他,不,也有可能是她,不就應該一直打下去,直到把警察叫來為止?」
「打個一、兩百發嗎?」
「是啊。」
「不可能。如果他有那個力氣的話,自己打電話報警不就得了。」
御手洗說道,比利瞪大了眼睛。
「你說什麼?御手洗,這話是什麼意思?」
「比利,你就當我們在玩辯論遊戲,沒事辯著玩。射殺是最省事的殺人方法,你不覺得嗎?」
「唔,是可以這樣說啦。」
「坐在沙發上,扣下扳機就可以了。子彈飛了出去,對方中彈身亡。開槍這種行為,本身來說還滿輕鬆的。」
「你是說他是想殺人才開的槍嗎?可子彈都打在二樓牆壁上,並沒有人被殺啊。」
「這次的子彈不同。我說開槍很輕鬆是指在正常的情況下。比起把彈匣拔出來,再一次裝滿十二個子彈,再把彈匣推回去然後再射擊的動作,單純的開槍要輕鬆多了。」
「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這種事就算身體虛弱的人也可以辦到。如果是這樣的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會把彈匣裡的子彈全部射光吧?不過,也僅止於此了。因為他只有十二顆子彈,沒有十三顆。」
比利再度露出苦笑。
「御手洗,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不是愛倫坡的小說,通常都是無趣、乏味的。」
「我知道,比利,我非常清楚。所以,我才會對這個現象這麼興奮呀。你別急著否認嘛。不要一下子就把人家打入乏味、無聊的死牢裡。」
「依我看,它就是惡作劇。」
御手洗一邊把背靠向椅子一邊說道:「果真如此的話,那打兩、三發也該停了,除非是在治安最壞的地方。」
「那是在合理的情況下。我們先不管合不合理,事實上,美國就是有人這麼無聊。比方說嗑藥的人、吸食海洛因吸到頭殼壞掉的傢伙。」
「那種人不會住這麼高級的公寓。就算住了,也會馬上引來鄰居的抗議,演變成社會事件。」
「OK,就算他不是吸毒者好了,會在家裡開槍打著玩的笨蛋仍大有人在。比方說我們的福爾摩斯大師好了,他就會在家裡開槍,把暖爐上方的牆壁打出一個V字。」
「他是吸毒者。而且他是在晚上,朝自己房間的牆壁打。這次的不一樣,是在下午三點半到四點之間,隔著人來人往的大街,朝三十碼外的磚牆打。那時可是大白天喔。要在那種時候開這麼惡劣的玩笑,我們肯定會裝消音器吧?」
「也許他裝了呢?」
「可丹迪說他聽到好像遠方在放鞭炮的聲音。」
「你簡直強詞奪理,御手洗。你所說的,只不過是一種假設。聽起來確實很有趣,卻完全沒有根據。把現有的材料加以活用,並重新組合,你這樣寫愛倫坡的小說還可以,放在現實生活中就不行了。」
「比利,我還沒有把找到的材料全部拿出來呢。我還保留了幾手。比方說,你看那邊。」
御手洗豎起右手的食指,慢慢地往外劃,停在出事的那棟高級公寓的隔壁大樓。比利也跟著他的手指往那個方向看去。
「那邊有一排有趣的字。就在有錢人住的公寓隔壁。」
隔壁那棟建築物的牆邊,釘了很長一塊招牌,上面寫了租用辦公室的公司行號的名稱。
「從上數來第三、第四欄的位置,寫了一排文字,你唸唸看那是什麼。」
上面寫著「ACKERMAN BULLET OF ART SCHOOL」(阿卡曼子彈美術學校)。
「然後是這個。」
御手洗把自己的筆記本放到桌上,翻到某一頁。那是剛剛他在公寓的信箱抄來的四個名字。御手洗用手指著其中一個名字,上面寫著「佛雷德‧阿卡曼」。是三樓的住戶。
「這是?」比利問。
「佛雷德‧阿卡曼。我想他應該是阿卡曼子彈美術學校的校長或老闆,就住在隔壁的高級公寓。」御手洗說。
比利笑了。
「這又是你的假設?」
「不過可能性非常高,對吧?關於這點,我可是有根據的。我在波士頓時報的社會評論版上,經常看到他的漫畫。你應該也看過吧?」
「阿卡曼,啊,是他啊!所以你認識他囉?」
「見都沒見過!我對他的了解就只有這樣。不過,我敢說美術學校的老闆肯定是他。因為出現同名同姓者的機率反而更低。怎樣,比利,你同意吧?」
「隨便啦。」
「那好,你說說看這裡的『BULLET』是什麼意思?」
比利沉默不語。接著他露出賊兮兮的笑容。
「不會吧,御手洗,你是說……」
「啊,沒錯。這絕對不是穿鑿附會。當然,這個學校的名稱,可能有把人才像子彈般送入全美藝術界,或是把像子彈般的人才送進去的意思。不過,既然我們知道阿卡曼是個前衛的社會評論家,那他平日的創作態度或是發表的作品本身,就是向政客射去的子彈,也有這樣的可能。」
「到這裡我可以接受,御手洗,很正常的推論。然後呢?」
「如果這位阿卡曼先生,剛好又對射擊很有興趣的話,那會怎麼樣?而且,他還對自己的技術非常有自信。若真是如此,那會把『子彈』放進自己學校的名稱裡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可能樹敵很多,所以宣揚自己槍法很準,也可收威嚇的作用。」
「你好像扯太遠了,御手洗,這樣又變成沒有根據的假設了。」
「可子彈是從三樓射出去的,這你不能否認。而且三樓的住戶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是阿卡曼先生。」
「我知道。我的問題是,阿卡曼的槍法準不準我們根本就不知道。」
「從對面三十碼的地方用手槍打,還可以讓子彈那麼集中的話,照理說,他的槍法應該很準。」
「算你有理。不過,還是不能確定那個人就是阿卡曼。假設就像你所說的,子彈真是從那棟公寓的三樓打出來的,可三樓又不只住阿卡曼,還有另一戶人家,不是嗎?」
「誰會把即將開張的補習班取名為『子彈』什麼的?除了阿卡曼以外,應該沒有別人。」
比利忍不住自言自語了起來:「即將開張?你怎麼知道?」
「招生中,歡迎入內參觀。開課日九月三十號,上面是這麼寫的。今天幾號?九月十九?嗯,那還有十一天。招牌被槍打到是五天前的事,所以是九月十四號。這個日期可能是破案的關鍵。」
「你的意思是,地位崇高的佛雷德‧阿卡曼先生,大白天的,拿著手槍朝對面大街建築物的招牌猛射?是這樣嗎?」
比利發出的聲音竟顯得有些沉痛。
「兩個禮拜後即將成為美術學校校長的大人物,在十四號下午的三點半到四點,在波士頓鬧區的精華地段,用手槍連續打了十二發子彈。這不可能是惡作劇吧?比利你不這麼認為嗎?」御手洗若無其事地說道。
比利先是嘴巴張得大大的,終於,他找到了自己的舌頭。
「好啦。就算你的假設是正確的好了,那你說佛雷德‧阿卡曼現在人在哪裡?」
「他是在五天前開的槍。可報紙什麼的卻都沒有報導。」
「就是說啊。像他這麼有名的人要是死掉的話,肯定會引起騷動的。可媒體卻完全沒有報導,我也沒聽說。」
「沒錯。所謂的命案,要看到屍體才叫做命案。」
「哦?怎麼說?」比利問。
御手洗答道:「我想阿卡曼他八成是失蹤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天衣無縫(軟精裝)
9折
特價207元
貨到通知
鳥居的密室
9折
特價342元
停售
那年夏天,19歲的肖像
9折
特價234元
加入購物車
P的密室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御手洗潔的追憶
9折
特價288元
停售
御手洗潔的旋律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利比達寓言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占星術殺人事件【改訂完全版】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星籠之海【電影書衣特藏版】
9折
特價495元
加入購物車
斜屋犯罪【改訂完全版】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御手洗潔的舞蹈
9折
特價252元
貨到通知
死者喝的水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折傘的女人
9折
特價288元
停售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