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的儀式
尖銳、黑暗、批判、殘酷、憤怒,及救贖。熟悉的宮部美幸,也是從未見過的宮部美幸。活動訊息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活動倒數!11/26前參與,抽總價值2萬元購書金!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熟悉的宮部美幸,也是從未見過的宮部美幸。
八則短篇貫穿作家十年生涯,棒喝我們的盲從與迷信
在魑魅魍魎的現實中,點起通往希望的幽冥之燈
★宮部美幸以名為「科幻」的創作,想像出我們近未來的可能人生,
卻又極為貼近地寫出了這個當下的灰暗人性和殘酷真實。
★超越時代!網羅宮部美幸十年前至今的科幻短篇,
夢幻又私密地透露出作家創作科幻小說累積下來的思想點滴。
【故事簡介】
會走路的監視器、穿越時光與年輕的自己相會、
和親近的機器人告別、無差別殺人事件的真相、
被奴役的屍體、摸索自己另一種可能的人生──
八則短篇,像曬著午後陽光,卻在瞬間被暴風雨震撼靈魂。
〈戰鬥員〉
我只是個孤苦無依的退休老頭子,一日出門卻撞見一名在古怪監視器前審視的男孩。男孩見到我時一臉驚駭,就像撞見妖怪,一溜煙地逃走,接下來,我每日都會在家門口附近見到相似的監視器,就彷彿那個監視器長了腿,會走路……
〈再見的儀式〉
我是個報廢機器人的工程師,最討厭那些面對機器人時哭哭啼啼的使用者,機器就是機器,永遠不可取代人。看,今天又來了我最討厭類型的人了,是個小女孩,看著她對機器人的情感,我內心掀起了滔滔不滿,這些人全都是笨蛋……
〈海神之裔〉
「屍者」是死去了卻仍活著的存在,他們被資本主義社會奴役,投入勞力及戰爭──但這些都與我無關,我只是住在小村子的女孩而已,然而一日,一名通譯員卻帶著一位外國屍者飄到了日本來,據說他們是「逃兵」……
介在絕對零度與溫柔暖和之間,八則不思議的常溫短篇──〈母親的法律〉、〈戰鬥員〉、〈我與「我」〉、〈再見的儀式〉、〈向星星許願〉、〈聖痕〉、〈海神之裔〉、〈保安官的明天〉創作十年生涯,宮部美幸絕無僅有的科幻短篇集!
編輯推薦
宮部美幸的日本科幻小說,超級辛辣!
(文/獨步文化編輯步)
日本科幻一直是台灣書市票房毒藥(甚至在日本都有類似的困境),好像沒有例外,不知道宮部美幸的科幻小說是否有機會有不同的結果?《再見的儀式》是宮部美幸從2010年開始至2018年,受到日本重量級科幻評論家大森望邀約,慢慢在雜誌上發表而累積起來的「科幻小說短篇集」。不過,這難道是宮部第一次撰寫科幻小說嗎?答案有點曖昧,《蒲生邸事件》、《龍眠》說起來都有科幻要素,但對宮部美幸來講,這只是「帶有科幻設定的推理小說」,那麼對宮部美幸來講的「科幻」到底是什麼呢?她的詮釋和解答就在這一本可說在她創作生涯中前所未見的《再見的儀式》中。
書中共收錄八則短篇,採用常見的經典題材,包括時空跳躍、外星人入侵、機器人等等,但說是短篇,但裡頭集結的議題十分濃厚,每一篇都可拆解出不同子題,可說是宮部熬煮到極致的科幻豚骨拉麵。
〈母親的法律〉述說在未來時代,政府擁有裁決每一個家庭親權的權利,重重瓦解了血濃於水的神話及家庭是以血緣來締結的觀念,人們有些反抗,有些樂意,然而作家並非以大視角來探討這起事件,而是一對姊妹喪母之後面臨的故事,挑戰大家的想像;〈戰鬥員〉主角是一個喪偶老人,喪失對未來的想像又滿腹孤寂,在散步路途中遇上了似乎會移動、遍布各個角落的監視器,隱隱傳達出對監視器存在的批判和恐怖;〈我與「我」〉是在短篇集中最為親切可愛的一篇,宮部在訪談中提到這是她想像十幾歲的她究竟會如何與現在的自己對話所撰寫出來的故事,在時代差異中,不僅是科技的改變,同時還有認知「性別」和「女性自我認同」的差異,對於女性讀者來講,絕對是非常有感又會笑出來的一篇(同時還會讓人想著「少女時代的宮部美幸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粉絲千萬別錯過);〈再見的儀式〉是書名的表題作,簡述著一名女孩要和服務自己許久的機器人告別,伴隨死亡而生的葬禮都是屬於人類的儀式,但隨著科技和時代改變,現在的人們將情感投射到AI上頭並賦予其人格和性別已經十分普遍,故事中的女孩主角也是如此,然而,另一位主角卻對此嗤之以鼻,極盡嘲諷,兩邊立場的差異碰撞,也在故事的結局撞出宛如在宇宙中無比激烈卻無比孤寂又無聲的火花。
〈向星星許願〉講述一對面對校園霸凌姊妹的故事,乍看十分「宮部」主題的故事,然而情節發展超乎想像,宮部藉由科幻的設定,書寫了青春期女孩心中的憤世嫉俗和自我壓抑所造成的巨大混亂,隱隱顯露了她在各書中對青少女書寫上的不同面向,也難得讓人想說「居然對少女角色這麼殘酷!」的有趣一篇;〈聖痕〉是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故事,非常有趣,喜歡「杉村三郎」系列的讀者千萬不可錯過,如此短小卻將宮部菁華濃縮到如此激烈厚實,足以和宮部長青系列兩相對照,這篇就不與各位談太多,務必親眼見證;〈海神之裔〉是日本科幻作家圓城塔續寫傳奇天才伊藤計劃遺稿《屍者的帝國》的衍生作,原作是帶傳奇小說色彩,融合了科學怪人、吸血鬼、福爾摩斯、凡赫辛等硬核類型元素的奇行種,但宮部美幸的「屍者」衍生反其道而行,如一陣春風吹散了這個讓我個人滿心興奮的阿宅味,整篇故事洋溢著溫柔寧靜的氣氛,好像還可以聽到海浪聲,可說是全書最「治癒」的一篇!
最後一篇〈保安官的明天〉則是對諸位讀者的考驗,是否能在故事謎底揭曉時讀出宮部藏在故事中的一切細節,並且在讀到最後一篇時,組織出自己對科幻小說的想像,是篇集結了不少科幻小說和宮部社會派推理元素的重磅級故事──十分好奇,不知道大家讀完《再見的儀式》後,會有什麼樣的心得?又會對宮部美幸產生什麼新想法呢?會不會覺得宮部美幸真是一個「深不可測又難以捉摸」的作家?我自己讀完後,隱隱地在想著「宮部老師該不會其實是一個很辛辣的人」?總之各位宮部粉絲和科幻粉絲們,期待著你們的心得!
試閱
咲子媽媽去世的時候,我並沒有哭泣。三個月前,主治醫師告訴憲一爸爸「繼續治療只會增添媽媽的痛苦」,爸爸決定停止對媽媽施打「希克羅辛」。我和一美兩人哭了整晚,心裡早有覺悟。
媽媽在人生走到盡頭前的大約八十天,都住在一棟名為「Cosmos」的安寧中心裡。這裡的外觀雖然是帶有昭和時期復古風格的西式紅磚建築,內部卻有著最新設備,看護人員也都相當優秀。我想媽媽應該走得平靜安詳。庭院裡種滿了當季的繽紛花朵,從每一間房間的窗戶都欣賞得到。每天的清晨及傍晚,都有各式各樣的野鳥聚集在小水池邊。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見可愛的野生松鼠。
舉行守靈夜儀式的那天晚上,當時媽媽所住的那個樓層的主任也到場了。閒聊的時候,他告訴我們「Cosmos」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花名,也就是「大波斯菊」,另一個意思則是「宇宙」,安寧中心取這個名字是基於後者的意思。即將啟程前往天國的病患,以及圍繞在身邊的親友們,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宇宙。
「咲子小姐就像是劃過了宇宙的美麗彗星。」主任這麼說。
我也這麼覺得。咲子媽媽真的很美。不只人美,心也美。
我是在四歲又七個月的時候,成為咲子媽媽的女兒。媽媽當時三十四歲,和憲一爸爸結婚第十年,家裡已經有了九歲十個月的翔,以及五歲半的一美。我加入之後,家裡變成了五個人。爸爸及媽媽擁有第一級的收養資格,可以收養新生兒,他們卻收養了配對名單裡排在較後面的我。
「我一看見妳的臉,聽見妳的聲音,就決定不再考慮其他孩子了。」
根據憲一爸爸的說法,當初領養翔及一美的時候,也是靠著媽媽的這種「一見鍾情」而決定的。
「媽媽的眼光很好,絕對不會看錯,所以爸爸很安心。事實證明媽媽果然沒有看錯,對吧?」
正如同爸爸所說的,在我加入後的十二年之間,我們一家人相處得和樂融融。正因為如此,即便我早已知道這個家會因為失去咲子媽媽而瓦解,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感到悲傷。
當養父母因為離婚或喪偶而恢復單身時,必須將未成年的養子、養女送回「大家庭」。這是《受虐兒保護及養育特別措施法》(俗稱《母親法》)中明定的基本原則。在我出生的二十多年之前,這套法律剛實施沒多久的時候,就算養父母因為離婚或喪偶而只剩下一人,只要當事人提出訴願並獲得「母親制度管理委員會」核可,養子女就可以繼續住在寄養家庭裡。但後來發生了好幾起醜聞,因此這個「網開一面」的做法被取消了。
咲子媽媽生前對於委員會這種不通人情的做法感到相當不滿。她認為從前導致單親寄養家庭遭拆散的那幾起醜聞裡,有一些根本是冤枉了當事人,甚至是有人刻意捏造了假新聞。
「每個養父母都通過嚴謹的心理測驗,而且受過長時間的教育,怎麼可能一失去伴侶,就對養子女犯下性虐待的惡行?」媽媽常這麼說。
不管是政府還是母親委員會,都對養父母太不信任了。為什麼他們不能對自己訂下的制度抱持更大的自信?很少口出怨言的媽媽,曾經這麼向憲一爸爸抱怨。當時是三更半夜,而且他們正在喝葡萄酒,或許媽媽有點醉了。
面對媽媽的義憤填膺,憲一爸爸只能面露苦笑。
「我認為妳說得很有道理,但這世間有很多人並不這麼認為。委員會堅持拆散單親寄養家庭,主要的原因或許不是防止虐待,而是化解這社會上對養父母的偏見。說起來,這也是保護我們身為養父母的人。」
爸爸與媽媽郎才女貌,他們一起喝葡萄酒的模樣,美得有如一幅畫。那天晚上我沒有睡覺,躲在暗處偷偷看著他們,內心不禁為身為他們的女兒而感到驕傲。
沒想到四年後,媽媽舊疾復發。糾纏著媽媽的惡性新生物,在媽媽年輕時奪去了她的子宮,卻還意猶未足,不肯放過媽媽。媽媽最後敗給病魔,我們一家人也注定拆散。
《母親法》號稱是足以拯救全國受虐兒於水深火熱的奇蹟之法。在科學家已研究出惡性新生物的發生機制之後問世的分子標靶藥物「希克羅辛」,也號稱是能夠全面遏止惡性新生物繼續蔓延的奇蹟之藥。但不管是《母親法》還是「希克羅辛」,都還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
或許以後會更加完美吧。我只能這麼說服自己。
媽媽的喪禮結束後,一美與我便打包了行李,在一個月的緩衝期間結束前,搬進了當地的「大家庭」。基於憲一爸爸及我們的個人意願,我們保留了憲一爸爸的姓氏。但是以社會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戶籍已歸屬於母親委員會。
一美十七歲,二葉(就是我)十六歲。雖然我們是只差一歲的姊妹,但根據「大家庭」的規定,十三歲以上的兒童皆是住在單人房裡。「大家庭」是委員會專門提供給無寄養家庭的養子女居住的生活據點,而我們姊妹所入住的「大家庭」是由附近的數個地方政府共同經營,所以收容的兒童相當多(根據「大家庭」的規定,養子女在擁有正當職業且能獨力生活之前,都會被視為「兒童」,這也是讓我很不滿的一點)。建築物本身是老舊的公營住宅改建,方便性及安全性都不錯,唯一缺點是天花板太低。即使內部裝潢及家具再怎麼漂亮,過低的天花板也會給人舊時代的感覺。
翔由於已經成年了,所以並沒有與我們同住,而是住進了遠方某大學的學生宿舍。搬家的那天,他特地犧牲了假日,來幫我們整理房間。
「根本沒有什麼行李,何必大老遠跑來?」
「我就是放心不下妳們。」
哥哥很像媽媽,我們姊妹則是像爸爸。從小常有人對我們這麼說。當然那僅限於不知道我們是根據《母親法》住進寄養家庭的養子女。然而翔長大後,變得跟憲一爸爸愈來愈像。像的不是五官,而是動作、習慣及說話的用字遣詞。
至於一美及我,則是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我們跟翔也不像,甚至我們姊妹之間也不像。即使如此,在外人的眼裡,我們還是像親子,像兄妹,像姊妹。據說雖然我們的臉孔完全不同,但散發出的氛圍及一些小動作有幾分神似。
當人與人生活在一起,互相包容、互相幫助及互相體諒,自然而然會開始出現相似之處。受到細心照顧的孩子,會吸收細心照顧自己的雙親的各種優點,變得愈來愈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親子之間到底有沒有血緣關係,其實影響不大……不,應該說是幾乎毫無影響。
翔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些許的寂寞,他對我們說道:
「我們永遠都是兄妹。」
「當然。」我回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忍耐箱(經典回歸版)
子寶船:北一喜多捕物帖二
所羅門的偽證III:法庭(經典回歸版)
第一次的…:直木賞名家╳日本樂壇傳奇YOASOBI,小說音樂化奇蹟之作!
聖彼得的送葬隊伍(經典回歸版)
鄰人的犯罪(2023年新版)
最初物語【完整版】(經典回歸版)
火車(2023年新版)
所羅門的偽證Ⅱ:決心(經典回歸版)
理由(2023年新版)
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經典回歸版)
模仿犯(上下卷套書)──Netflix影集書腰版
魂手形: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七
北一喜多捕物帖【宮部美幸全新系列故事】
遺留的殺意
千代子(全新翻譯.解說)
落櫻繽紛(經典回歸版)
黑武御神火府邸:三島屋奇異百物語六
人質卡農
不需要回答(經典回歸版)
鳩笛草
鎌鼬
再見的儀式
魔術的耳語(經典回歸版)
優蕾小鎮的庫瑪
怪(全新翻譯.專文解說)
地下街的雨
刑警家的孩子
沒有昨日,就沒有明天
怪奇草紙: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伍
孤宿之人(上下冊.經典回歸版)
這個世界的春天(套書)
終日 (上下冊.經典回歸版)
樂園(套書不分售)
三鬼:三島屋奇異百物語四
希望莊
怪談-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始(經典回歸版)
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
逝去的王國之城
蒲生邸事件(經典回歸紀念版)
悲嘆之門(套書不分售)
哭泣童子:三島屋奇異百物語參
荒神
相思成災(套書不分售)
誰?(獨步九週年紀念版)
無名毒
附身
惡之書
暗獸:續三島屋奇異百物語
顫動岩:通靈阿初捕物帳1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