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告別的年代

媲美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馬康多小鎮、張愛玲孤島時期的上海怨女!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5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黎紫書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12/15

出版情報

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

2011/02/11 小辣椒說自己在2008年某天突發奇想的想開始寫部落格,主要是那時的工作環境很複雜、情緒很低潮,因此非常感慨人生在世能講真話的人不多、能講又願意聽的人更少,找到能講又願意聽的人、還得等他在忙碌緊湊的生活中騰出一丁點的時間。後來她想,與其這樣天天耍自閉不快樂,把真實的感受化成文字給陌生人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一開始這個部落格原本只是一些關於生活的碎碎念,偶爾穿插記錄一點書籍心得,直到她因緣際會踏入試讀,這才跌進一群同好的懷抱,找到咫尺天涯的友誼。 曾在屏東生活一段時間的她,因一夕之間,從樸實單純的環境轉變成需要處處堤防暗劍及心機的環境,居住地的氣候也從艷陽高照變成陰雨綿綿,以至於朋友說她在南台灣熱力四射像個小辣椒、在台北卻鬱鬱寡歡,於是她將暱稱及部落格名均取名為「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一方面是想讓自己永遠保有如在南台灣那幾年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有著「這部落格是我為自己在陰暗環境中創造的太陽的意義。」 小辣椒的媽媽曾笑言就是因為她把家裡所有人該唸的書都唸光了,所以其他人才都不太愛唸書,加上相本裡有她拿著故事書,窩在床頭櫃或廁所裡的照片指證歷歷,「由此可知,我大概從還沒什麼記憶起就是會捧著書看的小孩。」她最有印象的是國中時開始迷金庸,曾為了把整套金庸買回家而省吃儉用拼命存錢,後來到了高中,因為課業繁忙一度忘記了閱讀的樂趣所在,直到大學才再度迷上村上春樹,從看第一本《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後便不自覺的喜歡上那種冷冽孤寂的感覺,「只是那陣子看書速度非常慢,一本書常常花上大半年還擺在床頭,直到這一年來,接觸試讀後才開始以倍數成長,接觸的書籍類型也開始多元。」 大體來說,她選擇閱讀的書籍多以人性探討為多,不管是驚悚類、推理類還是勵志、抒情類皆然。「我喜歡去看各種人的性格及行為,去看看那些人過得怎樣的人生,面對困境時會有怎樣的心態、做出怎樣的抉擇,加上我從事特殊兒童治療行業,所以若主題與醫療、兒童相關的便很容易吸引我去閱讀。此外,也因為自己非常喜歡文字撞擊產生的回音,所以如果設定是與書有關,並能引人深思的懸疑故事也總能獲得我的喜好,例如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o'n)的《風之影》便是最好的例子。」 小辣椒曾跟許多朋友說,「跳舞是生命、音樂是靈魂、書是精神食糧。」所以除了看書,她最喜歡的就是跳舞及音樂了。「雖然不很專精,但每週若不去跳舞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只要一聽音樂就受節奏快慢及曲風制約,就如同暱稱『太陽能發電的小辣椒』,熱情的拉丁舞蹈及音樂是我的最愛,慵懶的爵士曲風則代表著我喜愛隨興及悠閒地生活態度,我用紅色過我的人生,亮紅為熱情、深紅為低調,我就是這樣一個集熱情和低調於一身的人。」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管是怎麼一回事,告別總是艱難的,
無論是要告別想告別的與該告別的。
畢竟那是一種哀悼的工作。
《告別的年代》,串起了三代人的共同回憶,一個家族的歷史,一個種族的集體記憶
大馬的錫埠,三個時空交錯下的杜麗安
媲美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馬康多小鎮、張愛玲孤島時期的上海怨女!

●第一個杜麗安,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那個年代。

愛念依舊,而你不是他,你只是另一個人在我心底徘徊不去,深深繾綣的替代品。
杜麗安望著葉望生的肉身,一場遊戲一場夢,思緒在無數個錯錯落落的葉蓮生與葉望生之間兜兜轉轉,像在十幾年的歲月裡往返來回。歲月匆忙,卻讓人感覺恍若前世,恍惚今塵,何以今天再遇見蓮生。而自己已嫁作他人婦,還要牽著懷了葉望生的孽種的繼女。一段等待已經有了幾十年,但人世間的滄海桑田,錫埠的繁盛興衰,國家政治與種族的糾纏不清。這段時間,已經足夠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塵埃落定,化作春泥,以供明日相思。
●●有另一個杜麗安,眾稱「麗姊」,住在五月花的301號房,與「你」相依為命,與一群年華老去的老娼義結金蘭。她出賣自己的肉身,儼然在黑夜暗巷中慈航普渡那些在欲海中浮沉的幽靈。母親死後,五月花風光不再,有一個女人悄悄潛入。204號房內,瑪納的體味;迴旋婉轉的樓梯,母親的體味殘存在空氣中。而你去見了J。
●●●有第三個杜麗安,筆名叫「韶子」,是《告別的年代》的作者,國中畢業生,一個業餘、早慧的小說家,但江湖中人尊稱她為「麗姊」。21歲那年發表了中篇小說《失去右腦的左撇子》,因在國外得獎而備受囑目。引起第四人稱的注意。而杜麗安/麗姊/韶子的英年早逝,留下了一本備受爭論的《告別的年代》。
因此,讀者、報社、評論家、出版社向文壇告急!!請協助尋找:
精裝本,鏽綠色外皮,燙金楷體字,書頁受潮發黃,
沒有扉頁、版權頁、書名頁、出版者、作者,
頁碼從513開始的《告別的年代》


故事從513開始,
你一直以為這是一種正在消失中的歷史語言,一種適合為祖父輩撰寫傳記的文字。
然而從513頁開始的書,讓你感到怪異。你忍不住翻開書的最後一頁……
而這本像磚頭一樣厚重的書,被擱在圖書館裡最低層,而且是最靠牆的,彷彿停放在時光的深處。那角落最惹塵,也最容易被遺留或忽略。
可是現在你覺得它一直沉默地伫候,
為的也許是有一天被你發現──

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馬華旅英小說家黎紫書的文學創作轉捩點,萬飄矚目,最受期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告別的年代》以一部既無開端亦無終結的歷史大書為引子,
一個企圖在書中尋找「父親」的青年,展開全書故事的序幕,從此青年身不由己地捲入了時光隧道,在過去與現在間,展開了一場離奇的尋父之旅。

《告別的年代》在「小說中的小說」中,一層一層地開拓出故事的縱深度,
展開了真實與虛構、現實與夢幻,個人與家族交織的多方向書寫,
以不同質感的語言穿插於不同的時空,編寫出一闕南洋土地上的魔幻寫實之歌。
黎紫書寫活了一個舊時代,那因錫礦開採而繁榮起來的大馬華人市鎮「錫埠」,箇中風土人情,市街景觀,人的欲望流布,愛恨情仇,也再現了中馬華人與香港通俗文化影響的深刻關聯。
不同時空的故事與人物被「大書」串聯起來,充滿尋覓、躲藏與發現,
蘊涵了21世紀華人作家與華文書寫的流離的哀愁與生根的意志。
黎紫書以同姓名但不同人物的三位女主角,作為本書情節鋪陳及其創意形式,小說的後設創作架構、文學隱喻與政治暗喻、老練的說故事技巧,可視為近年來華文長篇小說的一大佳作。

名人推薦

這是紫書對自己的挑戰,也是對「長篇」和想像力的挑戰。那些落日般的歲月,挾帶著詭譎如基因密碼與血色般起死回生的新鮮,撲面而來。於是,我看到了文字後面作者那一雙不同尋常的、超越了年齡和時光的奇異的眼睛。
──蔣韻(知名作家)

在文學條件異常貧瘠的馬華文壇,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黎紫書都是個奇蹟。在馬華文壇,她之崛起是因為她以二十餘歲之齡、在短時間內連續獲得國內外(尤其是馬來西亞與台灣)的文學大獎(尤其是花蹤文學獎與聯合報文學獎)。……這種傳奇性是確實的,可能也是自有馬華文學以來最大的傳奇。顯然她在文學上具有非凡的天分,也許曾在創作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她已發表的作品來看,她對當代中文小說(不論是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留台)的技術與風格是嫻熟的、對人性的曲折隱微,也有相當深入的洞察。
──黃錦樹(知名作家,暨南國際大學)

《告別的年代》這樣的一部「大書」(不是就字數而言,而是就立意而言),而又用了虛實互涉(或曰後設小說)的手法,讓書中人物都在追求、閱讀和合寫一部同樣稱為《告別的年代》的「大書」,似乎就是把馬華文學的整個歷史,以《告別的年代》這部既屬虛構也屬實體的長篇小說建構起來,並加以承載。饒有意思的是,小說中多次提到,這部傳說中的《告別的年代》很可能被置放於圖書館一個偏僻的書架的「最低層」、「最靠牆」的位置。「那個角落最惹塵,也最容易被遺忘或忽略。」黎紫書所想像的馬華文學,不得不採取這樣的「邊緣」位置,以被忽略或遺忘但卻終有一日會被重新發現的姿態,以一部包羅萬有、虛實兼容的「大書」,去見證自身在時光中的存在和不滅。
──董啟章(知名作家)

《告別的年代》是一本發問之書。它也嘗試提出答案,但答案總是多於一個,而且沒有終極對錯。重要的還是問題本身,也即是為甚麼要問這樣的問題,和為甚麼要這樣地問。
馬華女性書寫第一人
──鄭樹森(美國加州大學榮休教授)

他們一致推薦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
宇文正(知名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張貴興(知名作家)
張錦忠(中山大學)
陳大為(知名作家,台北大學)
黃錦樹(知名作家,暨南國際大學)
楊照(知名作家)
董啟章(知名作家)
詹宏志(PChome Online董事長)
蔣韻(知名作家)
鄭樹森(美國加州大學榮休教授)
駱以軍(知名作家)
鍾怡雯(知名作家,元智大學)

目錄

序/黃錦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後記/想像中的想像之書
附錄/為什麼要寫長篇小說?──答黎紫書《告別的年代》          董啟章

序/導讀

艱難的告別
黃錦樹

  
在文學條件異常貧瘠的馬華文壇,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黎紫書都是個奇蹟。在馬華文壇,她之崛起是因為她以二十餘歲之齡、在短時間內連續獲得國內外(尤其是馬來西亞與台灣)的文學大獎(尤其是花蹤文學獎與聯合報文學獎)。而她既不是本地大學生、留台生;她的學歷並不高,沒有大學學歷,很長的一段時間她的本職是記者,卻能在兩地頻頻得獎。黎紫書的傳奇性,〈黎紫書現象〉有淋漓盡致的表達:

經過結算,由第三至第七屆花蹤,黎紫書摘走的獎項計有:三屆馬華小說首獎、四屆小說推薦獎、一屆世華小說首獎、一屆散文首獎,以及一屆散文佳作獎,而且連續五屆從不落空。

……

由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到連中三元,到三連冠,到四連霸,到衝出馬華奪得世華小說首獎,花蹤似乎為她準備了一層一層的石階,還給鋪上紅地.,幾乎足於(以)將黎紫書襯托得像一個傳奇。

這種傳奇性是確實的,可能也是自有馬華文學以來最大的傳奇。顯然她在文學上具有非凡的天分,也許曾在創作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她已發表的作品來看,她對當代中文小說(不論是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留台)的技術與風格是嫻熟的、對人性的曲折隱微,也有相當深入的洞察。整理花蹤早期歷史、寫這篇文章的黎紫書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她當然也有權力得意,那畢竟是她的盛年,那些年她是馬華本土文壇唯一的明星,幾乎無人可敵。此後她的作品得到國內外評論界相當高的肯定,雖然馬華文學在中文文學場域裡只能是邊緣。王德威說她現有的成績已足以和早逝的商晚筠(黃綠綠,1952-1995)相抗衡,這判斷並不誇張。迄今為止,她的幾個馬共題材短篇已可被列為馬華文學的經典之作。

但黎紫書也許會問,為什麼要把她與商晚筠相提並論?自有馬華文學以來,傑出的女作家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沒有大家、少見名家的馬華文壇,名氣可以跨出國土邊界的並不多見,而商晚筠是第一個在台灣得文學獎的旅台人,是極少數憑實力而有知名度在外的馬華女作家(另兩個舉得出來的名字是方娥真和鍾怡雯,擅長的文類都是散文)。在馬華,幾乎所有的寫作人都是業餘寫作,泰半棲身華文媒體或華文教育界(少部分是商人、工人),寫作生涯要嘛集中於青年時代(中年以後專注於「正業」);要嘛斷斷續續的寫了一輩子,卻難見突破。因此黎紫書三十歲前的文學成就,在文學精品不多的馬華文壇,其實可說已超越了大部分的馬華寫作人。但黎的名聲,除了憑藉自身小說的品質之外,也拜當代媒體之賜,花蹤是大馬90年代方創立的最大的華文文學獎,也是最注重包裝和行銷者,而聯合報文學獎則讓她得以如旅台人一般進入台灣文學場域。就後者而言,她應是溫任平之後最重要的「在地的旅台」作家。
  
出道十多年,除了較不重要的極短篇、散文之外,她目前只出版了兩個短篇集子(《天國之門》、《山瘟》),作品不算多,確實近於「業餘寫手」,但那也是馬華文壇的常態。物以稀而貴,少而精,勝於多而濫。但就一個作家而言,如果真的以創作為畢生志業,真正的考驗也許還在後頭。
  
經過多年努力,她最新交出長篇《告別的年代》,是她的第一個長篇。這似乎是部費解的小說,作者顯然不甘於只講述一個首尾一貫的故事,而布設了相當比重的後設裝置。由於程序裸露,「為什麼要借用後設裝置」成了首要的問題;同樣令人納悶的是,為什麼書名是個歷史敘述、論文、報導文學似的標題?
  
小說分三層敘事,「杜麗安」(小說人物)的故事、住在五月花301號房的「你」(小說人物,也是第一層敘事的讀者)的故事、作者─評論者的敘事。前者作為小說人物被後者閱讀,但後者也被我們閱讀。然而小說裡的第一個杜麗安和「你」一開始都在讀一本書,讀《告別的年代》。那他們豈不都是在讀自己的故事?還是說,那不過是「角色的人生不過是被寫下的故事」的委婉說法而已。況且,第一個杜麗安實際上並不讀書,小說一開始時的《告別的年代》似乎是她讀的唯一的一本書。因此,「杜麗安讀著《告別的年代》」不過是「杜麗安的故事開始了」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另一方面,小說中被閱讀的《告別的年代》開始於513頁,我們讀到的這本可沒那麼多頁。小說開始時一再強調513,且明確是那標示大馬當代政治史上的分水嶺、發生於1969年5月13日因國陣選舉失利引爆的種族衝突的513事件;小說中杜麗安生命的轉折正始於5‧13當日,因瘋漢持腳踏車襲擊為黑道角頭鋼波所救,而下嫁為繼室。如此說來,這是個國族寓言,寓意華人經過513後「委身下嫁黑道」、為繼室,而輾轉掌握經濟?看來也不太通,這513符號大概也是個假靶,誤導刻意求深的讀者而已。
  
小說中篇幅最多、刻畫最完整的確是這個「杜麗安」的故事,寫一個小女人從底層往上爬,從戲院的售票小姐一躍而為酒樓的女掌櫃。寫她的婚姻、她與丈夫、繼子繼女的互動,她的偷情、她的經營才能等,都可圈可點。這部分確可以看到黎紫書老練的說故事技巧,也寫活了一個舊時代,那因錫礦開採而繁榮起來的華人市鎮「錫埠」(應係怡保)。箇中風土人情,市街景觀,人的欲望流布,愛恨情仇。小說中的語言接近於黎2000年的短篇〈州府紀略〉,既反映了中馬(雪蘭莪州、霹靂州)一帶華人以粵語為口頭語的言語事實(這迥異於南馬的閩南方言優勢),也再現了中馬華人與香港通俗文化(諸如電影、戲劇)間的深刻關聯。另一層敘事中出現的「你」作為「杜麗安故事」的讀者,住在廉價賓館五月花301號房,這故事的現場曾出現於黎1996年的傳奇故事〈推開閣樓之窗〉。那是另一個底層的家庭故事,另一段愛情故事。此外,就在第一章的末尾,小說展現它的第三層敘事,這部分設計了它的作者,另一個杜麗安,化名韶子;及評論者第四人的評論與敘事參與。這後設裝置的使用到底有什麼功能?極少部分影射了黎紫書的崛起、文壇的恩怨,但虛多實少。其餘更多的部分是不是企圖讓「杜麗安的故事」複雜化、藉以縫合兩層不同的敘事?就小說而言,可能不見得是利多。除非小說能真正的匿名出版,否則不免予人「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況且作為程序裸露的技藝,後設手法本身的變化有限,很容易陷入自身的套套邏輯裡。
  
小說難得的加了個後記〈想像中的想像之書〉,解說何以要寫這部長篇小說──這一代華文小說寫作者普遍的長篇焦慮──商晚筠不也寫了個未終篇的《跳蚤》?然而縱使不寫長篇,其實也於黎紫書無損。馬華文學史可沒什麼長篇經典。但黎在後記中可沒有說明「告別的年代」究竟何以告別、向誰告別、告別什麼。如果從小說中難以找到線索,理由可能就在小說之外、私人領域內吧。
  
不管是怎麼一回事,告別總是艱難的。
  
希臘導演的片子(台灣中譯:《童年舊事》,直譯:《艱難的告別》)是個告別的故事。很黏父親的小男孩與常出門在外、任旅行推銷員的父親相約看美國人登陸月球的轉播。當父親因車禍猝逝之後他無法接受,拒絕參加葬禮,既扮演父親給不受家人歡迎的奶奶寫信,努力保留父親的遺物,儀式性的重建他的在場、扮演他與「我」對話。一直到登陸月球轉播的那天,他仍苦苦等待父親的電話,直到那個歷史時刻,幼小的心靈方勉強接受父親其實早已「登月」去了。電影片尾出現導演傳記性的獻詞,獻給他的父母,「他們教會我如何去愛,但沒教我如何告別。」
  
希望黎紫書藉由這部小說成功的告別想告別的與該告別的。畢竟那是一種哀悼的工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723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聯經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