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

鄭問 × 五月天/阿信 × 故宮「鄭問故宮大展」必備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2)
  • 7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漫畫來不及說的,就讓《人物風流》去說吧!

2018/07/09 「喜歡我作品的讀者,就去看我的漫畫吧!我想說的,都畫在漫畫裡了。」鄭問曾如此說道。 從《刺客列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再到《深邃美麗的亞細亞》、《萬歲》、《始皇》,鄭問不斷顛覆我們對漫畫的想像,水墨、電腦、油漆都成了他創作的媒材,正邪神魔的界限不再決絕,歷史人物在其畫筆下重獲新生。 不過,讀者總是貪心的,漫畫之外,還是想知道更多。作為鄭問的全紀錄,《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橫跨台日港中四地、回溯近半個世紀,將這位大師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筆下的創作,盡可能地收攬其中,對於已經熟悉鄭問的舊友,是最好的珍藏紀念;對於尚未認識鄭問的新知,則是最佳的開路引介。 這本書之所以特別,在於細細爬梳了鄭問的生命與創作歷程,也把他較鮮為人知的經歷一一呈現。我們都知道鄭問畫漫畫,卻不見得清楚他是從畫插圖開始重拾畫筆,也很少人曉得他曾擔任過《中時晚報》的美術主編。即使這些創作不是他的重心,仍不減其震撼讀者的魅力。若有機會親自翻一翻《中國神話天地》,或是「時報全語文經典」,更能體會鄭問藉由一張彩圖能說多少文字表達不出來的意境。 《人物風流》的每篇文章、採訪,都是補足鄭問的一塊拼圖。總策畫郝明義先生,同時也是與鄭問合作《阿鼻劍》的編劇馬利,曾提及裡頭有兩篇最令他印象深刻:一是練任的〈師父希望我們畫就對了!〉、一是楊鈺琦的〈創作的自覺性——師父教我的事〉。兩篇不約而同,都是出自鄭問的助手兼徒弟。 透過練任之口,我們明白了鄭問的溫柔,就算曾因吃不了苦而逃跑,但只要願意創作、繼續創作,他絕對會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協助。而在楊鈺琦回憶裡,我們則見識到鄭問的狂猛,當他潛心在創作的情境,就像一頭狩獵的雄獅,散發出來的氣場甚至會令人害怕。但無論是剛還是柔,都是顯示出鄭問對創作之傾力,也因為他的熱情、專注、堅持,才造就一部部氣勢磅礡的作品。 就如同「鄭問故宮大展」一樣,需要有人出來做這件事,讓台灣知道我們有這麼一位優秀的漫畫家;《人物風流》的出版,更希望鄭問這個人以及他帶來的影響,不輕易被遺忘。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傳奇在風中迴盪.鄭問全紀錄

 

亞洲4地18個人,不同視野層層解讀鄭問的時代、足跡、世界。
鄭問現身說法,親自展現自己的內心、畫技、草稿、示範,
以及15個美人,20個英雄。

 

看「鄭問故宮大展」的必備書!
展期:2018/06/16-09/17


洪德麟(漫畫評論)、莊展信(時報周刊前總編輯)、張大春(作家)、羅智成(詩人、作家)、栗原良幸(日本講談社前總編輯)、新泰幸(日本講談社副總編輯)、馬榮成(香港天下出版創辦人)、馮志明(香港漫畫家)、阿推(台灣漫畫家)、商偉光(中國遊戲界美術總監)、鄭允(中國遊戲界主美)、趙子儀(藝術空間設計師)、練任(台灣漫畫家)、楊鈺琦(台灣遊戲美術設計)、傳自(鄭太太)、鄭植羽(鄭問工作室社長)、馬利(郝明義,大塊文化創辦人)、黃健和(大辣總編輯)、林怡君(大塊文化主編)
……18個人,解讀鄭問傳奇的一生。

 

收錄絕版經典復刻三篇:〈阿鼻劍3〉〈臥龍先生-草廬對〉〈風雲外傳〉
隨書限定:珍藏鄭問最後一幅水墨大作!
鄭問「勿生小像」橫幅大海報
(尺寸:寬57 x 高28公分)

從台灣出發到日本、香港、北京,並在日本漫畫界投下了震撼彈,更帶給亞洲漫畫家晴天霹靂般的衝擊,影響擴及日本漫畫家王欣太、井上雄彥;中國漫畫家陸明、本杰明(Benjamin);韓國漫畫家Boichi……

他的知名度,來自於故事敍事與畫面張力的緊扣,讓讀者進入他書中的世界。他對漫畫創作與繪圖技藝的專注與創新,讓中國水墨技巧在現代漫畫語言中,有了完美結合;用水墨/留白/毛筆線條等技藝,描繪古代中國/武俠世界,自成一家之言。

他從台灣出發:時報周刊的《戰士黑豹》《鬥神》《裝甲元帥》崛起,歡樂漫畫的《刺客列傳》登場,星期漫畫的《阿鼻劍》江湖。

他跨海日本,完成幾代台灣漫畫人的願望,在日本講談社週刊《Morning》、月刊《Afternoon》上連載創作,完成了《東周英雄傳》《始皇》《萬歲》《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等作品,並獲日本漫畫家協會頒發「優秀賞」。

在新世紀開始時,與香港過招,與三位香港漫畫名家均有英雄相惜的不同合作:為馮志明《刀劍笑》繪製封面,跟黃玉郎擕手創作《漫畫大霹靂》,與馬榮成合作《風雲外傳》。2003年,移往北京,開始電玩遊戲《鐵血三國志》的規劃創作。2012年,率領二十位台灣漫畫作者,以台灣主題館之名參加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並繪製台灣館主視覺。2017年3月辭世,享年58歲。

本書將探討鄭問一生的創作歷程,從如何出道、發跡、名揚、進入電玩世界,一本初衷的對漫畫、對藝術創作的執著,心中懷抱著巨大的夢想,直到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刻,留給讀者無勝的惋惜……書中內容以他所曾參與/合作/調教的人物採訪對談為主,搭配精采漫畫圖像以及鄭問極少發表的照片,並精選鄭問歷年經典單篇漫畫,包含多篇尚未出版的絕版漫畫,是鄭問迷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大俠遠颺,傳奇在風中迴盪

鄭問的時代  
洪德麟,細述鄭問的發跡,及那些年我們看的漫畫
一九八三年,鄭問在《時報周刊》上發表《戰士黑豹》
一九八六年,《歡樂》漫畫雜誌刊登《刺客列傳》
當年的《時報周刊》總編輯莊展信,與《歡樂》編輯阿推,帶我們重返那個時代

鄭問的足跡
日本創作漫畫十年,《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均是代表作
我們東京直擊講談社,採訪他的日本編輯新泰幸,細說分明
香港引領風騷,這件事由《風雲》漫畫作者馬榮成,最能說明由來
中國遊戲十年,他的弟子告訴我們,漫畫人到經營者的變化與堅持

鄭問的世界
張大春記憶裡,是個喜歡在華西街看蛇的鄭問
羅智成口中,中時晚報時代副刊美術主編,是我們不知曉的鄭問
講談社栗原良幸、香港漫畫作者馮志明,各自和鄭問有奇妙的接觸點
高中同學、弟子、讀者,到鄭問的兒子、和他合作的編劇馬利
還有一名隱身他背後的女人,共同打開鄭問不為人知的世界

鄭問看自己
鄭問的絕唱,由他自己現身說法。他談繪畫、畫技,從草稿到示範演出
從美人到英雄,到他最後一次接受訪談,淋漓盡致

傳說中的鄭問漫畫罕見作品選
是《阿鼻劍三》,是《臥龍先生》
是與香港馬榮成合作,鄭問的最後一部作品《風雲外傳:天下無雙》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各界評語

日本漫畫界更譽為「亞洲至寶」
非日籍漫畫家獲頒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賞」第一人
《朝日新聞》讚嘆他是漫畫界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

編輯推薦

傳奇在風中迴盪


「喜歡我的作品,就去看漫畫吧。我想說的,都在漫畫裡了。」
鄭問曾經這樣回答讀者的種種詢問;讀者及編輯也都信服同意。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鄭問過世,享年五十八歲。
原本沉默的讀者群,開始在網路上留言;回憶他們與鄭問的相遇,及這些作品對他們的影響。
國際友人,亦紛紛現身:日本漫畫作家的推崇,香港動漫、電影界的致敬,中國遊戲界的回憶……一點一滴的勾勒鄭問較陌生的一面。

我們發現,我們渴望理解鄭問,希望知道他的大小諸事,All the things behind the scene。
這位作者,倒底是怎麼開始他的創作;我們希望知道,他跟那些人合作過;每部作品是怎麼開始,又如何完成。
因此,我們開始了《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的出版構想,我也整理了我和鄭問的相識過程。

***

是三十多年前的夏日午後,家附近的家庭理髮店,排隊等著理個平頭;板凳上幾本大開本的《時報周刊》,隨手拿起翻閱,看到這期竟夾了漫畫頁《鬥神》,人物刻劃有日本漫畫的風格,線條筆觸則是港式光影,善惡決鬥間,首次發現了這位台灣作者:鄭問。

是開始進入職場工作的秋末,躲進漫畫出租店仍是最教人開心的假日休閒。不小心拿起了《刺客列傳》,這作者名字依稀記得。兩千年前的人物在出租店的陰影中逐漸擴大,將人帶入金戈鐵馬、甲冑撞擊的戰國時代。

是解嚴後的台灣冬夜,和平東路二樓的小酒館「攤」,人聲酒語喧嘩。各個行業的酒徒,各據一角:那桌是才從抗議遊行隊伍中返回的攝影記者們,旁邊是電影《悲情城巿》拍攝劇組正討論著白日裡金瓜石八角樓的拍攝,遠遠長桌十來人竟然是漫畫作者桌:敖幼祥/蕭言中/嘎嘎/張友誠/曾正忠/阿推/陳弘耀……白襯衫黑框眼鏡身影,安靜地喝著酒的是鄭問。

是世紀初的北京春天,聽說鄭問在北京,也就約了去走訪。是在北三環安華橋附近的廠區,鄭問親切而客氣的問候,曾經是編輯/作者的情誼為之快速喚回。那時鄭兄正忙著電玩遊戲《三國誌》的規劃與設定,印象深刻的是他神采飛揚解說著他創造出來的角色:不是白衣文士、不是執戈將軍,而是那個賣燒餅的老頭、這個擺豆花攤的潑辣二姐、那個在巿集裡東鑽西溜的小男孩……鄭兄的三國就在一個個小人物中拉開序幕。

***

大辣出版鄭問作品是從二○○八年開始,第一部作品是《阿鼻劍》,接著是《刺客列傳》,這期間出版的速度節奏並不是太快。原因除了有些作品的版權仍在講談社手中,另一個原因是非常希望能推動鄭問的新作登場。

這個新作選項,從《阿鼻劍3》的規劃,再到《敦煌行》的籌備,最後是鄭問自己研究整理的《清明上河圖》;幾乎每二到三年,就推翻前一個案例。

漫畫創作/發表媒體/閱讀群眾,這個漫畫工業體系的三軸點,在新世紀裡成了一個大哉問。
原先的日本漫畫體系,台灣於九○年代引進時,最高曾達數十本漫畫雜誌同時在巿面上流通,但這光景在新世紀僅剩屈指可數的漫畫媒體。鄭問的新刊創作,就一直停留在故事規劃的環節上。

倒是經典舊作的整理出版,持續的進行,算是有計畫地將鄭問作品慢慢出齊。

二○一七年三月初,我去新店台北小城的鄭問家談三件事:《東周英雄傳》的德文版/《刺客列傳》的精裝版/《深邃美麗亞細亞》。三件事,都很快的聊完;鄭問很開心的同意進行。

那天,鄭問贊揚了他大辣版作品的美術設計楊啟巽,拿著《萬歲》拍了張照。
「阿和,你做得還不錯;但是還不夠,你可以再多做一點!」鄭問拍拍我的肩膀。
沒想到,這次的相會,竟然就是最後一面。

***

編輯這本書的過程裡,在台灣,我們採訪了諸多和鄭問創作有關的人,也邀請各方相關的人來寫他們記得的鄭問、了解的鄭問。從最早的階段,一直到他去世前;從他的同學到他第一個編輯到他的讀者。

同時,我也另去日本、香港、中國,見了栗原良幸、新泰幸、馬榮成、馮志明、黃玉郎等人,或採訪他們,或邀請他們撰稿。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見講談社《YoungMagazine》副總編輯新泰幸那一次。
我們那天的談話,算是鄭問第三任編輯與第四任編輯的對談。

我是《星期漫畫》的編輯,《阿鼻劍》的畫稿就這麼一路,由「飛腿黃」從新店到萬華公司再到製版廠。新泰幸則是當年鄭問應栗原良幸去了日本之後,作品在《Morning》、《Afternoon》雜誌上連載時候的編輯,《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均在其手中出版。

那一天我們最後的共同結論是:「拿到像鄭問這樣的創作者手稿,以第一位讀者的身分拜讀,算是個最迷人的美夢吧!」

***

《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是獻給鄭問的,也是獻給所有他的讀者的。
我們盡最大的努力,讓鄭問曾經有過的夢想能呈現在讀者眼前,也把所有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所體會過的美夢都分享給讀者。
大俠已遠颺。但他的傳奇在風中迴盪。繼續。

作者

鄭問(19582017

本名鄭進文,復興商工畢業。早年曾在十二家設計公司任職,後來自行成立室內設計公司。1983年在台灣《時報周刊》上發表第一篇漫畫作品《戰士黑豹》,開啟漫畫創作生涯。獲得好評後又發表了《鬥神》及以《史記》中的〈刺客列傳〉為題材的水墨手繪漫畫《刺客列傳》。

畫風融合中國水墨技法與西方繪畫技巧,細膩而大膽,作品充滿豪邁灑脫的豪情俠意。1990年獲得日本重要漫畫出版社講談社的邀請,在日本發表描繪中國歷史故事的《東周英雄傳》,引起轟動。1991年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舉辦的漫畫獎特別頒給他「優秀賞」,他是這個大獎二十年來第一位非日籍的得獎者。日本《朝日新聞》讚嘆他是漫畫界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日本漫畫界更譽為「亞洲至寶」。

除《東周英雄傳》外,《深邃美麗的亞細亞》、《萬歲》、《始皇》等均是日本時期的優秀作品。進入2000年,鄭問開始與香港漫畫圈合作,陸續發表《漫畫大霹靂》、《風雲外傳》等作品,隨後跨足電玩遊戲《鐵血三國志》的設計製作,成為中國電玩美術的開拓者。2012年,鄭問重返台灣漫壇,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經典作品陸續由大辣出版社重新編排後推出新版:《阿鼻劍》(2009)、《東周英雄傳》(2012)、《始皇》(2012)、《萬歲》(2014)、《刺客列傳》精裝版(2017)、《深邃美麗的亞細亞》(2017)等。

2018年6月,《鄭問故宮大展》在台灣舉辦。

目錄

Part 1 鄭問的時代
鄭問大事紀
鄭問的發跡.那些年我們追的漫畫/洪德麟
1983.橫空出世的鄭問/莊展信×黃健和
問與答.見證經典:漫畫大師鄭問學長/阿推
 
Part 2 鄭問的足跡
鄭問在日本.一筆渡海,十年東瀛/新泰幸
鄭問在香港.風雲天下憶鄭問/馬榮成
罕見作品選三之一
風雲外傳:天下無雙
鄭問在中國.遊戲兩岸三地/商偉光、鄭允
罕見作品選三之二
臥龍先生〈草廬對〉
 
Part 3鄭問的世界
鄭問與我二三事/張大春
我的美術主編鄭問/羅智成
亞洲時空的大魔術師/栗原良幸
仗筆行江湖,漫畫論英雄/馮志明
我的高中同學鄭問/趙子儀
師父希望我們畫就對了!/練任
創作的自覺性——師父教我的事/楊鈺琦
我的父親與師父/鄭植羽
從讀者到編輯/林怡君
鄭問的夢想、孤獨,以及背後的女人/馬利
罕見作品選三之三
阿鼻劍:第三部〈前世〉
 
Part 4 鄭問看自己
鄭問談自己與繪畫
鄭問談自己的畫技
鄭問的阿鼻技法示範.鄭問的草稿
鄭問的美人
鄭問的英雄
鄭問生前最後一次訪談
 
編輯後記 
傳奇在風中迴盪/黃健和
 
感謝

序/導讀

編輯後記

傳奇在風中迴盪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喜歡我的作品,就去看漫畫吧。我想說的,都在漫畫裡了。」
鄭問曾經這樣回答讀者的種種詢問;讀者及編輯也都信服同意。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鄭問過世,享年五十八歲。
原本沉默的讀者群,開始在網路上留言;回憶他們與鄭問的相遇,及這些作品對他們的影響。
國際友人,亦紛紛現身:日本漫畫作家的推崇,香港動漫、電影界的致敬,中國遊戲界的回憶……一點一滴的勾勒鄭問較陌生的一面。

我們發現,我們渴望理解鄭問,希望知道他的大小諸事,All the things behind the scene。
這位作者,倒底是怎麼開始他的創作;我們希望知道,他跟那些人合作過;每部作品是怎麼開始,又如何完成。
因此,我們開始了《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的出版構想,我也整理了我和鄭問的相識過程。

***

是三十多年前的夏日午後,家附近的家庭理髮店,排隊等著理個平頭;板凳上幾本大開本的《時報周刊》,隨手拿起翻閱,看到這期竟夾了漫畫頁《鬥神》,人物刻劃有日本漫畫的風格,線條筆觸則是港式光影,善惡決鬥間,首次發現了這位台灣作者:鄭問。

是開始進入職場工作的秋末,躲進漫畫出租店仍是最教人開心的假日休閒。不小心拿起了《刺客列傳》,這作者名字依稀記得。兩千年前的人物在出租店的陰影中逐漸擴大,將人帶入金戈鐵馬、甲冑撞擊的戰國時代。

是解嚴後的台灣冬夜,和平東路二樓的小酒館「攤」,人聲酒語喧嘩。各個行業的酒徒,各據一角:那桌是才從抗議遊行隊伍中返回的攝影記者們,旁邊是電影《悲情城巿》拍攝劇組正討論著白日裡金瓜石八角樓的拍攝,遠遠長桌十來人竟然是漫畫作者桌:敖幼祥/蕭言中/嘎嘎/張友誠/曾正忠/阿推/陳弘耀……白襯衫黑框眼鏡身影,安靜地喝著酒的是鄭問。

是世紀初的北京春天,聽說鄭問在北京,也就約了去走訪。是在北三環安華橋附近的廠區,鄭問親切而客氣的問候,曾經是編輯/作者的情誼為之快速喚回。那時鄭兄正忙著電玩遊戲《三國誌》的規劃與設定,印象深刻的是他神采飛揚解說著他創造出來的角色:不是白衣文士、不是執戈將軍,而是那個賣燒餅的老頭、這個擺豆花攤的潑辣二姐、那個在巿集裡東鑽西溜的小男孩……鄭兄的三國就在一個個小人物中拉開序幕。

***

大辣出版鄭問作品是從二○○八年開始,第一部作品是《阿鼻劍》,接著是《刺客列傳》,這期間出版的速度節奏並不是太快。原因除了有些作品的版權仍在講談社手中,另一個原因是非常希望能推動鄭問的新作登場。

這個新作選項,從《阿鼻劍3》的規劃,再到《敦煌行》的籌備,最後是鄭問自己研究整理的《清明上河圖》;幾乎每二到三年,就推翻前一個案例。

漫畫創作/發表媒體/閱讀群眾,這個漫畫工業體系的三軸點,在新世紀裡成了一個大哉問。
原先的日本漫畫體系,台灣於九○年代引進時,最高曾達數十本漫畫雜誌同時在巿面上流通,但這光景在新世紀僅剩屈指可數的漫畫媒體。鄭問的新刊創作,就一直停留在故事規劃的環節上。

倒是經典舊作的整理出版,持續的進行,算是有計畫地將鄭問作品慢慢出齊。

二○一七年三月初,我去新店台北小城的鄭問家談三件事:《東周英雄傳》的德文版/《刺客列傳》的精裝版/《深邃美麗亞細亞》。三件事,都很快的聊完;鄭問很開心的同意進行。

那天,鄭問贊揚了他大辣版作品的美術設計楊啟巽,拿著《萬歲》拍了張照。
「阿和,你做得還不錯;但是還不夠,你可以再多做一點!」鄭問拍拍我的肩膀。
沒想到,這次的相會,竟然就是最後一面。

***

編輯這本書的過程裡,在台灣,我們採訪了諸多和鄭問創作有關的人,也邀請各方相關的人來寫他們記得的鄭問、了解的鄭問。從最早的階段,一直到他去世前;從他的同學到他第一個編輯到他的讀者。

同時,我也另去日本、香港、中國,見了栗原良幸、新泰幸、馬榮成、馮志明、黃玉郎等人,或採訪他們,或邀請他們撰稿。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見講談社《YoungMagazine》副總編輯新泰幸那一次。
我們那天的談話,算是鄭問第三任編輯與第四任編輯的對談。

我是《星期漫畫》的編輯,《阿鼻劍》的畫稿就這麼一路,由「飛腿黃」從新店到萬華公司再到製版廠。新泰幸則是當年鄭問應栗原良幸去了日本之後,作品在《Morning》、《Afternoon》雜誌上連載時候的編輯,《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均在其手中出版。

那一天我們最後的共同結論是:「拿到像鄭問這樣的創作者手稿,以第一位讀者的身分拜讀,算是個最迷人的美夢吧!」

***

《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是獻給鄭問的,也是獻給所有他的讀者的。
我們盡最大的努力,讓鄭問曾經有過的夢想能呈現在讀者眼前,也把所有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所體會過的美夢都分享給讀者。
大俠已遠颺。但他的傳奇在風中迴盪。繼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63484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1*30*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cw*hun 說:
    2022-04-26
    除了收藏鄭問老師的漫畫外,大家也可以購買本書,了解鄭問老師的一生及傳奇,鄭問老師是亞洲國寶,如果喜歡看漫畫的人仕可以買此書,了解台灣也出現過一位驚世的漫畫大師。
  • a1*8tw 說:
    2019-07-04
    歷史從來是為了被遺忘而寫的,然而跨越千古再起的感動是可以隨時被喚起的。天才獨特思維總是在百年後才在度被提起有太多天才型,不被世代枷鎖束縛,一直不斷被提起驚嘆絕倫,天才就是不須大費周章就能運筆飛草如神,鄭問絕對夠資格名列天才型殺手與眾天才齊名。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