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悠哉日記──千葉徹彌半生自傳》的出版寄語
本書的日文書名是借用自日本俳句詩人與謝蕪村*的句子,韶光荏苒從開始連載迄今也過了五年。
在資深前輩水木茂老師稍事休養的階段接手,如果以棒球術語來說就是代打者或是救援投手,原本只是臨危授命替水木老師顧好位子的打算,卻沒想到仍是精神奕奕的水木老師就此天人永隔,以為很快就要交棒回去的棒子卻遺留在我的手上,茫茫然地就這樣一日復一日地連載到現在了。
更沒有料到作品會跨越國界呈現在諸位讀者的眼前。
這部作品是在小學館成年人的漫畫雜誌《Big Comic》書末連載四頁短篇漫畫;對於長久以來一直創作長篇故事的我而言,卻領教到極短篇帶來前所未有的辛勞。該怎麼比喻呢?如果以前的長篇作品像是小說,本作就像是俳句或川柳*。
回放來看本作品,與其說是打發日子的無所事事,卻也記錄了一點一滴的孩提時光到後來的大半輩子。
平心而論,每兩週一次的原稿要交給出版社的責任編輯時,內心都會感到不安:這種閒話家常的內容,別人讀起來會覺得有趣嗎?
更何況這次是呈現給台灣的各位讀者,心中的忐忑自是不在話下。
如果老夫的往事拙作能陪伴諸位的日常生活,那將會是備感欣慰之事了。
ちばてつや 千葉徹彌
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與謝蕪村(よさ ぶそん,1716-1783),江戶時代著名的俳句詩人和畫家,書名取自「春の海 終日(ひねもす)のたり のたりかな」(春之海終日悠哉游哉)。
*俳句只有十七個音節,三個句子分別為五、七、五順序排列,內容須含有季節用語;川柳型式和俳句類似,沒有季語、助動詞(切れ字)的限制,比較自由,內容用來表達心情,或諷刺政治時事。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