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交友騙照、釣魚網站、個資外洩、投資詐欺、
演唱會黃牛、誘騙海外打工……
各種網路威脅早已滲透現代生活,
下個目標,可能就是你!
★ 韓國第一線的網路犯罪科前刑警首度出書
★ 完整揭露從N號房、兒少性剝削、賭博、駭客到感情詐欺的犯罪手法及預防對策
★ 網路時代,人人必備的自保守則
★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肯定本書作者的勇敢!」──N號房事件吹哨者追蹤團火花推薦
► 網路帶來便利,也帶來意想不到的犯罪深淵
科技的發展造就豐富便利的生活,在這個沒有網路不行的時代,
只是交友、求職、購物,卻很可能就被騙,
善於使用現代科技的人,往往會認為自己不可能上當,
但越缺乏戒心,越容易在無形的數位環境中成為受害者。
2020年,網路性犯罪N號房事件,震驚國際,為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韓國前刑警朴重炫,曾待過網路犯罪的專門調查單位,
他經手無數重大刑事案件,發現即使在N號房事件後,
類似的事件並沒有銷聲匿跡,網路犯罪的組織反而更加龐大,且手法日新月異,
他揭露17樁案件,包括:數位性犯罪、非法賭博網站、跨國駭客集團和金錢詐騙──
.情侶間的私密影片,被其中一方上傳到特定雲端硬碟,任人付費下載
.未成年者透過隨機聊天認識網友,卻被迫發生性關係,甚至遭到偷拍
.求職網站的個資外洩,變成詐騙集團用來搬運贓款的人頭帳戶
.非法賭博網站暗中發展,色情漫畫與影片也加入其中,早已成為新興市場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前科的一般上班族,在網路世界成為掠食者
這些犯罪者持續恣意在社群軟體、網站上尋找目標,
從X(Twitter)、Mega、Telegram,甚至到Discord、暗網,
不能容許的犯罪,在一支手機就能隨意接觸的平台上不斷發生。
每樁真實案件皆以調查報告書為基礎,
描寫刑警如何開啟調查、掌握證據、鎖定並逮捕嫌犯,完整揭露辦案過程,
也有嫌疑人的自白、受害人所承受的痛苦,呈現案件中不同角度的看法。
每樁案件之後的「偵辦筆記」,則公開大眾鮮少知道的延伸犯罪手法。
► 終身抹殺受害者人格的網路犯罪
朴重炫長期在第一線受理報案、查緝罪犯,
同時目睹眾多受害者的遭遇,追蹤這些個案的狀態時,
發現即使案件結束了,人們的心理創傷也不會輕易消失。
他認為,比起眼睜睜看著人格被殺害的案發現場,
率先守護受害者的生活更重要,因此決定公開自己過往的偵辦筆記,
也轉調網路犯罪預防教育專門科,專注於網路犯罪的預防教育。
► 你我如何避免成為網路被害人?
連根奪走兒童、少年和女性生活的殘忍案件是如何發生的?
既然加害者已經遭到逮捕,創傷或危害就告一段落了嗎?
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或孩子掉入陷阱?
朴重炫也在書中提出實際方法,
除了相關監督及查緝機構必須密切採取合作,
我們在使用網路時也要建立警覺的態度,不輕易說出個人資訊,
看起來越便利越夢幻的地方,反而暗藏了越多陷阱。
當孩子成為受害者時,對於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貶低或漠視孩子的感受。
正因為網路犯罪必須發生在「網路」這個空間內,
只要懂得網路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人人都可以成為網路犯罪預防專家,
乾淨明亮的網路空間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站在堆積如山的調查報告前
第1章 數位性犯罪:扭曲的網路自我
[案件1] 匿名掠食者與青少年受害者
深夜女國中生的失蹤案
偵辦筆記--像《全面啟動》一樣的預防教育
[案件2] 與猥褻物散布者的百日戰爭
始於「雲端硬碟壟斷事件」的戰爭
「15歲_清涼里」的資料夾
隱藏在加密檔案中的隨機聊天
偵辦筆記--運用轉蛋機制的隨機聊天
[案件3] 躲在鏡頭後的成癮者
疾病代碼F65的性成癮症
困在攝影機裡的窺淫癖成癮者
偵辦筆記--賺錢的非法影片及旁觀者們
[案件4] N號房事件尚未結束
KakaoTalk開放式聊天室事件
不只Telegram有問題
罪惡的淵藪──暗網
偵辦筆記--數位性犯罪留下的創傷
第1章小結 扭曲的網路自我
第2章 網路賭博:成癮的泥淖
[案件5] 詐騙之神竟是賭博成癮者
偶像演唱會門票轉讓事件
偵辦筆記--賭博網站偵辦方式
[案件6] 三五好友夢想成為博彩老闆
親眼目睹犯罪籌劃會議
在創新城市落腳的非法博彩網站
偵辦筆記--像病毒一樣蔓延的非法賭博
[案件7] 日新月異的非法賭博網站
無窮無盡的會員資料
偵辦筆記--青少年的賭博成癮問題
[案件8] 賭博網站的春秋戰國時代
有「安全驗證」的詐騙網站
偵辦筆記--賭博成癮問題自我檢測
第2章小結 非法賭博網站的急速成長
第3章 駭客:不斷進化的網路犯罪
[案件9] 生活中也有駭客犯罪
水餃店的手機支付詐騙犯
偵辦筆記--愛麗絲、鮑伯、伊芙的真面目
[案件10] 電子郵件商業詐騙
英國犯罪調查局的跨國偵辦邀請
[案件11] 詐騙集團的巢穴
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案件
[案件12] 魚叉式網路釣魚
喀麥隆籍中間人逮捕事件
第3章小結 網路安全意識與教育的必要性
第4章 生活網路犯罪:瞄準人心的弱點
[案件13] 產生同理心的瞬間就上鉤
破獲整座客服中心的冒牌刑警
冒充政府機關的電話詐騙
[案件14] 被組織拋棄的取簿手
[案件15] 跨國詐欺犯的甜言蜜語
[案件16] 打擊不完的詐騙集團
[案件17] 這不是你的錯
第4章小結 減少損失的最佳辦法
結語 人人都能成為網路犯罪預防專家
序/導讀
前言
站在堆積如山的調查報告前
網路犯罪正層出不窮。
第四次工業革命始於「參與和共享」的思維,最終促進了IT企業的勢力擴張與國際平台企業的成長。然而詐騙犯也搭上這股趨勢,開始從實體躲進網路世界裡,各種詐騙手法應運而生,例如用來搬運贓款不可或缺的人頭帳戶、手機門號,就是透過徵才、求職網站蒐集個資;想要隱藏真實身分,可以變換使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私人網路)或Telegram等加密通訊軟體。
網路犯罪者迎來了擴張勢力的絕佳機會。那些前科多到超過自己年紀的嫌疑人,利用這些工具在直銷平台上進行第三人詐欺和三角詐欺,成為新一代的二手交易詐欺之神,也就是所謂的「二手物之神」。
韓國全國專責調查小組與地方政府成立的受害者援助中心,雖然已經全天24小時進行監控與回應,仍然趕不上非法錄影和性剝削物在雲端散播的速度。因N號房事件引發公憤的數位性犯罪,也隨著惡魔主嫌被一一定罪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最早將N號房公諸於世的獨立記者「追蹤團火花」,多次發聲強調人們不應該只在意加害者,而是要關注針對受害者設立的制度,只是人們早已忘記此事。人民的漠不關心,推動了數位性犯罪的成長。數位性犯罪並未消失,只是從爆發N號房事件的Telegram轉向Discord而已,甚至已經開始進入暗網(Dark Web)。
當非法賭博網站成為新興行業後,也迅速跟成人網路漫畫及猥褻物散播市場簽訂了合作協議,線上賭博產業的網飛(Netflix)逐漸成形。問題是賭博網站業者為了爭奪客戶打得火熱之際,賭博成癮的青少年數量正日益增加。
如今,韓國文化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甚至到了韓國一間鄉下工廠生產的醬油都能在菲律賓大賣的程度。而網路用戶透過一組郵件即可串聯全球網路市場,於是居中攻擊的駭客組織應運而生,成為網路犯罪的「頂級掠食者」。詐騙電話、詐騙簡訊的代名詞「金美英組長」(김미영 팀장),是韓國規模數一數二的電信詐騙集團之一。該詐騙集團之所以能向受害者騙取數百億韓元的贓款,是因為有一位在虛擬銀行(貸款利率遠低於市場利率)工作的金美英組長、隨機發送的詐騙簡訊,以及在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地設立據點、扮演不同角色的隨從,還有一群相信金美英組長的受害者。儘管這些人全部遭到掃蕩,但是駭客和金美英組長不同,駭客攻擊的是企業的電子郵件,而且都是外國人。這些組織與奈及利亞419詐騙(Nigerian Letter或419 Scam)有緊密關聯,都是利用電子郵件逐步擴張詐騙版圖。他們採用「中間人攻擊」(Man In The Middle Attack)的手法,駭入國內外企業的電子郵件,觀察一段時間後,再從中詐騙錢財。
國內外詐騙犯正湧入網路空間,他們的國籍已不再重要。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平台企業的成長,建構出一個超級連結的世界,而這幫人早已學會快速應對這個世界的技術。如今這個時代,詐騙犯也需要學習技術,才能在網路犯罪世界走出成功的道路。他們就像使用遙控器或計算機上不常觸碰的按鈕一樣,開始學著運用一些零碎的技術,甚至掌握了名為「旁路」(Bypass)的繞道技術,徹底隱藏自己的身分。
對於詐騙犯而言,網路空間就像是為了得出在遊戲中贏得勝利的某個公式,所有人時時刻刻都在集思廣益並互相分享資訊的地方。
這一連串的事件,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解決的。我在漣川警察局工作的時候,連個網路犯罪調查小組都沒有,我只能在別人辦公室的角落獨自受理案件,後來即使來到地方政府,案件還是只能由負責人自己處理。受理案件的時候,我會先畫好架構,思考解決的方向,再估算大約什麼時候可以處理完成。
被告個人資料:姓名不詳
起訴罪名:詐欺(使用電腦等詐欺)
接下上級交辦的幾張起訴狀和聲請狀後,一個案件就開始了。網路詐騙案件的被告通常是「姓名不詳」,只能在沒有特定姓名和個人資料的情況下開始調查。因為被告利用技術隱藏自己的身分,所以這類追蹤特定人物的調查報告,分量遠遠超過其他案件。我必須先從受害者的匯款帳戶開始逆向追蹤,或是根據聊天當時使用的網路位址逆向追蹤,整個過程都如實記錄在調查報告中。從受理報案開始,經過逆向追蹤、掌握嫌犯,再到逮捕與拘提,都必須鉅細靡遺記錄下來,所以案件處理完成後,即使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調查報告依然清晰保留在我的記憶中。
我決定將自己撰寫這些調查報告時的想法,以及嫌犯被逮捕後,坐在偵防車後座「真相之屋」內自白的內容,全都記錄下來。其實警察不能說的事情太多了,其中偵辦手法又是絕對不能外流的重要機密,但是善良的小市民最想知道的並不是機密,而是如何預防。看著處理完的案件疊成小山般的調查報告,我希望告訴人們預防網路犯罪的重要性,因此動筆寫了這本書。
在我人生的三、四十歲,整天都和網路犯罪的受害者、嫌犯相處,當然也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我在經濟犯罪調查小組服務時,遇到一位原告說別人都不相信自己說的話,憤而在家中上吊自殺,這件事造成我的第一個創傷。
「刑警先生,您可以幫忙處理我的案件嗎?」另一位受害者在告別人世前,推開我辦公室的門向外走,留下了最後這句話。
後來,只要聽到其他來辦公室陳情的民眾說出這句話,同樣的創傷便一再折磨著我。所以我離開經濟犯罪調查小組,選擇進入網路犯罪調查小組,但是在這裡又出現了其他創傷。那些我曾經極力想避免的青少年數位性犯罪案件,在我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找上門來,我親眼目睹了受害者和家屬感受到的擔憂和恐懼,內心出現難以承受的創傷。我再也無路可逃了。既然我是負責人,如果受害者或家屬受到傷害或選擇自殺,這些責任都必須由我一肩扛起。我沒有退縮,繼續和受害者一起並肩作戰,這個過程反而成為我消除恐懼的機會。
儘管如此,2018年12月,我再度遭遇了難以承受的痛苦,造成我一生無法抹滅的傷害。一名遇上求職詐騙的女子,又被無端捲入人頭帳戶案件,她在找我諮詢的隔天,從家裡一躍而下,結束了寶貴的生命。一切似乎都是我的錯。受害者承擔了所有的痛苦,網路犯罪者可說是徹底抹殺受害者和在世者人格的殺人犯。為了生存,我在2019年停下調查工作,一頭跳入網路犯罪的預防教育。我認為需要有個人來告訴其他人預防的重要性。
各位讀者接下來即將閱讀的故事,是一個非電腦專業人士獨自解開案件、尋找案件背後隱藏之數字的過程。所有的網路犯罪,都是在眾人的默不作聲下而壯大起來的。不過,正因為網路犯罪都是發生在網路這個結合各項技術的空間內,只要將人們分散的關注聚集在這裡,那麼,乾淨明亮的網路空間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試閱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