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名叫亞力山大的野狼口述的故事,故事中娓娓的說出他被冤枉成「壞蛋大野狼」的經過,而且事情的開始不過是由一杯糖和噴嚏所引起的……。 本書特色 精心設計的故事,在畫家藍.史密斯手裡,有最適當的造型、氣氛和風格,變成生動完成的黑色喜劇。他知道必須用濃重的色彩-傳統古典童話的色調,「如果畫得太輕或太卡通化,會使作者原本狡黠的文字失去反諷的喜感。」 油彩和水性壓克力噴漆,再塗上層層透明的薄釉,製造特殊質感和點狀效果,營造撲朔迷離的氣氛。打噴嚏的場面,一再傳遞力量和動感。在造型和布景細節,更可見圖畫不僅搭配文字,也扣緊作者的訴求。 薛斯卡幽默的筆調和史密斯完美的圖畫,配合的恰到好處,賦予這個傳統的童話故事一個新的生命,讓讀者能反向思考,學習去觀察並了解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不能只單憑片面之詞,要做個能追根究底、發現「真實」樂趣的人。 得獎及推薦 ● 美國書商年度推薦好書『An ABBY Honor Book』 ● 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ALA Notable Children’s Book』 ●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A New York Times Best Book of the Year』 ● 童書書商協會推薦好書『Association of Booksellers for Children Choice』 ● 插畫家學會銀牌獎『Silver Medal, Society of Illustrators』 ● 「父母親雜誌」魔術閱讀獎『Parenting’s Reading-Magic Award』 ● 德州藍帽推薦獎『Texes Bluebonnet Award Master List』 ● 榮登「出版商周刊」暢銷童書榜單『Publishers Weekly Top Selling Kids Books of all Time List』
米爺爺會種好吃的玉米,會製作糖漿,也會將木頭做成桌子,他會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可是他不會識字,於是便和米奶奶和他的弟弟傑克森說:我想學認字。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贊同,然而米爺爺努力不懈的好學精神,不但讓自己的學習充滿樂趣,更感動了米奶奶,最後也讓米奶奶開始心動,想要學認字。學習是種容易感染人的情緒,米爺爺開始上學後,認真的態度,和老師、同學和善的相處方式,對任何有心學習的人,都是最佳的示範。
鴨子游泳比鵝快,但鵝飛得比鴨子高。他們怎麼樣才能比得出誰是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中的冠軍? 他們比游泳、比飛高,最後他們決定玩「木頭人」比賽。不能動、不能說話,連一根毛也不能動一下。就算蜜蜂、兔子和烏鴉來擾亂,就算狂風把他們吹到蒲公英和桑椹叢裡,他們都不能動。 但是,當狐狸來了,決定把他們倆帶回去當晚餐,他們還會繼續堅持這個遊戲嗎?最後誰才會是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中的冠軍呢? 得獎紀錄 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圖書 加州青少年最佳童書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為什麼你們的頭禿禿的,皮膚皺巴巴的呢?」一句孫子的提問,讓禿頭的爺爺和滿臉皺紋的奶奶回憶起他們的一生,他們的生活比起任何人的都更加豐富多彩和奇異。從出生流著口水的小寶寶,到開始學習許多事,包括說話和嗯嗯,然後上學、遊戲、交友、戀愛、結婚、生子……到最後當了爺爺奶奶,仍繼續年輕時期冒險刺激的生活,有一天就像其他人一樣的死翹翹……。一則充滿驚奇,幽默看待生死的生命故事。 本書特色 爺爺奶奶即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他們認真的過每一天,即使在各個階段碰到不少的危機與瓶頸,仍是活得很帶勁。甚至到了外表已經皺巴巴,死之將至時,玩心依樣不減,繼續尋求一些刺激的事情做;而故事的最後,還幽默地想像自己死後會變成何物輪迴,此種不畏死亡的灑脫,令人稱奇與讚佩。 芭貝‧柯爾以一貫詼諧的創作風格及誇張有趣的繪圖,揮灑人一生的歷程,搭配幽默生動的文字,詮釋生命每個階段的豐富與精采,誇示情節緊抓住大小讀者眼球,並能讓人以輕鬆的心情去探討嚴肅的生命課題。 得獎紀錄 1996年克爾特‧麻斯克勒爾獎
小豬和小兔子因為一連串的誤會而鬧僵。 在一場意外的發生,死神帶走了小兔子。 懊悔不已的小豬請求死神將他一起帶走, 死神會成全他嗎? 本書特色 《不要命的死神2》是一本令人會哭、會笑,可以體會到關懷與愛的繪本。由於宮西達也不會直接在繪本中說教,而是由登場人物以行為來闡釋主題;宮西達也,曾在演講中說過:「把長久以來思考的事物融入繪本,繪本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我的作品不是為了要讀者學習或是長知識,只想讓讀者看到繪本時會哭、會笑、會吃驚,體會到關懷和愛,感覺到溫暖……」 宮西達也藉由小豬和小兔兒所在的「童話世界」,隔開一個距離,讓讀者可以清楚看見親密的朋友關係裡,更可能隱藏著劇烈的情感傷害。如何處理爭執與誤會時的情緒?如何感覺受傷後,面對與原諒?都是《不要命的死神2》沒有示範,但是拋出給大小讀者思考的議題。 得獎紀錄 榮獲2021年日本劍淵繪本大獎
小女孩和媽媽及外婆三人相依為命,每天她們都會把賺來或省下來的零錢放進一個大玻璃罐,希望買一張又大又舒服的沙發,因為之前的一場無情大火,燒光了她們的所有……一則描繪一個家庭如何災後重建的歷程,提醒我們人性在艱難的考驗下依然可能良善與堅韌。 本書特色 作者以簡潔高明的書寫為圖畫書的文字有如淺語的藝術做了優美的示範。全家人堅強自信的面對困難,在經濟和感情上互相支持。厚實溫暖的圖畫,具體表現這個理念。 圖畫具寫實的風格,童稚般的筆觸造型沖淡現實的冷酷沉重,強烈的色彩強化了踏實的家常情境。佈景擺設和衣著,忠實的呈顯中低階級的社區環境和文化。威廉斯的作品總在貌不驚人的外表下暗藏巧思深意,讓讀者有奇妙的發現。 得獎紀錄 美國凱迪克大獎
小男孩想踩死一隻路過的螞蟻,不料螞蟻卻開口請求「放過他」,一段人與蟻擬人化的邂逅,令人深思。原本是父女團隊的一首歌,這次在大大小小的兩個生物之間的對話,勢必引起討論,「踩扁還是不踩扁?」即便如螻蟻般渺小的生物,都有其生存的必要性與權利。兩個物種對生命不同的觀點,帶出「尊重生命」的人生課題。 本書特色 簡單生動的特寫畫面,讓讀者能直接從畫面感受到不同物種間大小差距的力量,搭配富含深意的文字,閱讀的同時更引發深度思考。 每頁都專門針對一個角色在生與死的辯論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色彩鮮豔的跨頁插圖,以鋼筆、墨水和水彩呈現,傳達了兩個主要角色的明顯差異和驚人的相似之處。 男孩被提醒在決定他的行動方案前,要從螞蟻的角度看待事情。你認為那個孩子應該會怎麼做時?故事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圖片顯示了一隻巨大的運動鞋擺在這隻小螞蟻的上方。故事結束在這個不溫不火最後一頁,可以和孩子們做關於欺凌和/或保護其他物種的討論。 得獎紀錄 ●1999年珍‧亞當斯兒童圖書獎(Jane Addams Children's Book Award) ●亞馬遜書店:「同儕壓力」主題暢銷童書 ●出版商周刊:關於憐憫和同情的寓言,請讀者從昆蟲的角度看待生活。 ●學校圖書館雜誌:敘述傳達了一個信息,尊重所有生物及其生存權。 好評推薦 身為中等學校生活教育輔導員的我,很高興能從事中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教育的教學工作。在為這個科目尋找教材的時候,我在《喂,小螞蟻》這本傑出的圖畫書裡找到了適合教室教學之用的教材一份適合各種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發揚尊重與包容精神的美好教材。——芭芭拉‧格倫娜(本文摘自「寬容教育」雜誌。作者是德克薩斯州友林市的輔導員。)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昏暗的長廊上,受了傷的玩具們排排坐在椅子上,他們在等待什麼?門開了,一個進去,門關起來。門又開了,一個出來,換另一個進去。一個接一個地消失在門後,又煥然一新地走出來。排在第五個的小木偶越來越害怕,門後面是什麼呢? 單純清楚又細緻的畫,畫中場景只有一個房間和五個「生病」的玩具。其中的時間、細節、理由和改變,要由讀故事、看圖畫的小朋友和大人,一起合作填滿它。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從玩偶觀點來看他們與孩子關係的圖畫書。玩偶與小孩的關係,相好時如愛侶,亦步亦趨,如影隨形﹔但玩偶與孩子的關係一旦變質或轉淡,被棄、負傷的總歸是玩偶,此書寫的正是棄偶心酸外一章。 本書字少、圖簡,但作家和插畫家卻合力以最有效的方式,將玩偶的心聲傳達至小朋友心坎裡:看病的情結與情節──病痛、枯坐候診椅中忐忑難耐的心情、外加對診療室門後一切未知的恐懼──是每個小朋友都遇過的深刻經驗。 以取此情節來呈現玩偶負傷看醫的心情,容易喚起小讀者的類似體會。以小木偶第一人稱的觀點來說故事,則又拉近孩子與書中角色的距離,可引發孩子的共鳴。 這本書不嘮叨、不訓教,事實上還帶著點幽默,尤其是快速翻動全書右半頁的畫面時,玩偶呈現的連續動作彷彿看電影的效果。但闔上書本,相信你我都想問一問:是誰讓玩偶受了傷?而康復的玩偶又待誰來疼惜他?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怪老頭真的好恐怖喔, 聽說怪老頭專門在抓不聽話的小孩。 他會把愛哭的小孩嘴巴縫起來, 也會把愛搗蛋的小孩關進鳥籠裡, 還會把晚上不睡覺的小孩變成貓頭鷹。 門外一直傳來奇怪的聲音, 難道是怪老頭要來抓我了嗎? 本書特色 本書搶眼的藝術表現讓這本書從類似主題的作品裡脫穎而出。以木褐色為主色調,故事裡每個紙版畫兼拼貼的小孩臉上好像都沒有太多表情,心裡卻彷彿充滿了沒能說出口的話語和情緒。作者用變形的比例和誇飾的動作,讓整個故事就像是小男生演出的心理劇,滿是戲劇化的張力和獨特的幽默。帶有幾分怪奇搗蛋的意味,還有不按牌理出牌的驚喜;故事反轉成人的權威與孩子純稚的觀察,使得閱讀這則故事分外有趣。 得獎紀錄 義大利波隆那書展2007年度插畫家獎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2010年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選定優秀教養圖書2009年《少年韓國》優秀兒童圖書獎(文學部門)2009年教寶文庫選定韓國代表兒童書外婆一個人獨居在鄉下。外婆不識字。小女孩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打電話給外婆,唸故事給她聽。當外婆八十歲慶生會時,外婆竟當眾為大家唸故事,所有人都驚訝不已……。現在,變成外婆每天晚上睡覺前,唸故事給小女孩聽。一則為愛朗讀的感人故事。本書特色當外孫女大聲唸故事給外婆聽時,她說:「黑暗的世界好像變明亮了。」透過孫女可愛的聲音、有趣的故事情境、文字的奇幻想像……,外婆口中的「黑暗的世界」不再漆黑,騰空舞動的字串在外婆屋裡閃閃發亮!全書從封面到結束,畫者以溫暖的黃描繪溫馨的家人互動,呈現無比動人的祖孫情與親情。
戰爭讓小男孩的家庭失去了一切,他不得不和爸媽逃難到另一個國家,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對生命似乎沒有盼望;有一天,爸爸上市場買麵包,卻帶回一幅世界地圖,飢餓的媽媽和他對爸爸好生氣。然而當地圖掛上牆面,整個生活似乎不一樣了,透過這幅地圖,開啟小男孩繽紛的想像世界,讓他得以忘卻飢餓的痛苦,悠遊於自己的想像世界。本書特色一個自傳性的故事。作者以圖像來構思故事,產生類似戲劇或電影的效果,再運用簡潔的文字說出圖畫無法表達的訊息。將他的意念傳達給讀者,簡單又直入人心的敘事風格卻讓一個本該帶著痛苦的回憶,轉變成寓意深遠的勵志故事。畫家運用色彩和構圖的安排,對比著現實與想像,讓我們彷彿感受到角色的悲傷、無奈、困頓、驚奇、喜悅和自由。許多圖像細節適當營造出情境的氛圍,也加強了故事的真實感和說服力。俐落的繪畫風格,則藉由細微的面部表情,充分掌握畫中人物情緒,讓故事張力直接敲擊每個讀者的心,隨著小男孩由飢餓的生活感受,去想像置身在不同地方時會聽、聞、嚐、觸摸到些什麼樣的滋味和感覺,像遊戲一般享受世界的遼闊和美好。
大人們總是容易壓抑小朋友的情緒,容易忽視小朋友的負面情緒原因,總教我們要有好脾氣,然而不是每個不滿都是沒有原因的。如何適當的處理生氣的情緒,與不要一直陷入焦灼的不安與氣氛中,也是我們該正視的。 透過菲菲生氣裡的戲劇化與火紅色的高度的憤怒,讓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樣不快樂與情緒化,是每個人都會必須面臨到的。但是別再害怕,每個人都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樣子,雖然貌似可怕,但是卻是可以逐漸改善你不滿的壓力與情緒。雖然大家都無法去完全的掌控自我的過度情緒化,但是可以去了解它、看待它。至少當我們不快樂和極度不滿的時候,可以不要再完全掉入這樣的流沙裡,爬都爬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