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現在的你嗎? 你的現在會反映出你的過去, 如果不想讓「過去」左右你的現在和未來, 那麼,你必須認識它,與它和好,然後讓它過去…… 我是怎麼樣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誰要對我的現況負責? 我要如何改變我不滿意的部分? 我邀請你與我同行,一起踏上生命旅程。我們一起探討「過去」,並辨識它今天在我們身上扮演的角色。——諾曼.萊特 專業諮商心理師諾曼.萊特邀請我們踏上生命旅程,一起探訪自己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他是帶著我們早期問題和重擔的精神化身,以致傷口和傷痕隱藏在生命中每一個寂靜角落裡,需要被醫治。除了專業輔導諮商的協助外,萊特更提出要倚靠信仰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原諒並接納過去,讓我們成為一個可以享受生命而不被沉重過去拖垮的人。 克拉維傷感了一會兒,又回到案前繼續思索。研究了一輩子天文學,他很清楚,主前46 年羅馬凱撒皇帝 (Julius Caesar) 制定的「儒略曆」有些地方弄錯了,但他不想苛責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古人,只想著如何盡快彌補錯誤,並且一勞永逸。當時的人都以為一個太陽年是365 又1/4 日,所以每四年會多出一天,要有一個閏年,克拉維知道這是不夠精確的計算,短時間內也許感覺不出來,但是隨著歲月遞增,誤差就越來越大。到了16 世紀,稍有學識的人已經明顯感受到月份日期與日影斜度長短的不對稱,尤其是,越來越多人發現,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也就是他們慶祝復活節的那一天,竟然常常落在3月中上旬。春分,也就是太陽直射赤道的那一天,原本應該3 月21 日才發生的,卻在3月11日就到,整整十天的誤差。這就是克拉維坐在案前傷腦筋的原因,教皇託付給他改革曆法的任務。 與當時代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一樣,克拉維也過著有別於曆法上太陽年的「教會年」,又因為身為耶穌會士,對於持守教會年的節期較之一般人更加嚴謹。事實上,改革曆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月份日期的劃分能夠與教會年的節期劃分協調一致。循著這個思考方向,克拉維一遍遍回想著教會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屬靈生命節奏⋯⋯。 第一個階段 北國的冬季,厚厚的白雪覆蓋著寸草不生的荒原。天色很早就暗了,黑夜那樣的漫長,睡下醒來盡是無邊的陰暗。凜冽刺骨的寒風陣陣呼嘯而過,拍打著窗戶門扇,試圖找縫隙鑽進屋來。屋內的人們蜷縮在已經熄了火的爐灶旁哆嗦,等待天亮。忽然,有一束明亮的星光劃過漆黑的夜空從窗子透射進來,頓時將滿屋子的陰霾一掃而空,那景象就如同〈以賽亞書〉上所說:「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是的,克拉維在心中微微點頭,這就是為什麼教會年開始於寒凍的12 月,開始於第一個等候降臨節的主日,在極深的黑暗中,上帝為人們帶來了希望。 接下來的三個禮拜,人們小心翼翼卻又引領企盼,欣喜雀躍的布置準備,在自己心裡點燃一支希望的燭光,呵護守候著等待救世主的降臨。第四個等候降臨節主日之後,最長的黑夜已過,聖誕節到了。這是歡慶喜樂的節期,因為「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因此,「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這個節期為時兩個禮拜,除了歡喜慶賀,人們懷著感恩的心頌讚上帝奇妙的恩典,與家人、親友、鄰舍彼此勉勵,表達關懷也慷慨的相互饋贈。 第二個階段 接著,教會年進入第二個階段。1月6日是顯現節,意謂基督顯現在人間。克拉維在腦海中迅速翻閱他所熟悉的聖經,讀到使徒約翰的見證:「(上帝)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祂向世人宣告:「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因此,在這為期六週的顯現節期裡,儘管嚴冬還未過去,儘管外面的世界依舊冰冷荒涼,人們心中卻因為有主的同在而得到屬天的滿足平安。這個節期提醒人們再次回到神的家中,認罪悔改,尋求上帝的醫治,除去一切不潔淨的意念言行,人與人彼此寬恕接納,在耶穌的愛裡重新過聖潔蒙福的生活。 第三個階段 顯現節期過後,教會年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基督的受難與復活。人們開始感覺,天氣已經不再那麼嚴寒,冰雪漸漸融化成涓涓細流,枯黃的原野上冒出一小片青綠。復活節前六到八週左右,齋戒月(或稱預苦期)開始,這個節期勉勵人們追隨基督的腳蹤,設身處地去體會基督在世上所經歷的苦難,過一種儉樸節制卻目標明確的生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然而祂也安慰勸導「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並且應許門徒「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在春寒料峭、冷熱嬗遞、陰晴不定的日子裡,受難節來到,這本是悲悽哀傷、信心瀕臨崩潰的時刻,但情況卻在第三天急轉直下全盤翻轉,基督勝過死亡,從死裡復活了!人們重新燃起希望,在薰風送暖的春末夏初,昂首仰望湛藍天空,神采奕奕的與基督一同行走接下來的四十天。 第四個階段 基督升天後又十天,五旬節來臨,教會年進入第四個階段,也就是聖靈降臨期,這是教會年最長的一段時間,足足有二十週。天氣從春日溫暖轉為盛夏暑熱,又轉為秋天的蕭瑟,漸漸進入冬季的寒涼。翠綠的田野、繽紛的花海和蓊鬱的森林不斷轉換著樣貌,直到一切繁華落盡回歸大地。基督徒的屬靈生活也時常經歷各種狀況,如同季節更迭變化;然而,當耶穌賜下應許的聖靈給祂的跟隨者,此後基督徒便倚靠聖靈扶持奔行天路。無論陡峭峻嶺或陰暗幽谷,無論陽光燦爛或陰雨連綿,聖靈無時無處不在,每當偏行岔路時祂引領歸回正道,挫折沮喪時祂賜安慰鼓勵,軟弱無助時祂加給力量,使基督徒能夠完成上帝給他們在地上的託付。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上帝的天使曾經向先知撒迦利亞如此宣告。想到這裡,克拉維的思緒回到自己當前面臨的任務,「是啊,求聖靈給我足夠的智慧來找出解決方法。」克拉維心裡明白,數學是神給他特別的恩賜,而星空則是另一份禮物,但他偶爾還是會羨慕徒弟利瑪竇擁有超越凡人的語言天分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難怪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一定要他去中國。而我,就一輩子待在羅馬學院裡看星星,算算術,幫著教皇修改曆法吧,這是上帝給我的託付。」克拉維打起精神,正襟危坐,開始啟動腦子裡的數字思維網路: 「天上有三位一體的神,所以3 是屬天的數字。地上有春夏秋冬四季,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教會年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所以4 是屬人、屬地的數字。天人合一,7 就是一個完全的數字。屬地的數字是4……倘若地上每四個太陽年增加一天會在四百年後造成有感的節期誤差,那麼可否每四百年做某種調整?」(16世紀的數學家很習慣於做這種數字象徵連結,現代人不必苛責古人。)克拉維很快地拿起筆來在記事本中進行數學運算,「只要每四百年減掉三天,即去掉三個閏年就行了,原來一點都不難。但是,要從哪裡減呢?⋯⋯啊,對了,可以逢百不閏,逢四百才閏。」 其實,數學天才克拉維也清楚,這樣的算法仍非全然精確,兩千五百年後,也就是西元4000年,那一年,不可以是閏年,否則又會誤差一天。然而,誰管西元4000年的事啊?天地已經廢去,基督已經再來了。 教皇格里高十三世採納了克拉維的建議,選在1582年的10月頒布了新的「格里曆」,使西元1600年為閏年,而後1700、1800和1900都不是,西元2000年又是閏年。教皇並且下令,將當年的10月份硬生生刪掉十天,使日期在一夕之間往前多跑了十格。至於新的曆法為什麼在10月頒布?為什麼刪掉10月份的日期?是否與發生在六十五年前 (1517) 的10月,引起天主教翻雲覆雨的那個改革風暴有關?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主後2017年仲秋
● 婚姻成功的要素是什麼? ● 我要怎麼判斷我交往的對象是不是我的理想伴侶? ● 為何我還單身?我該如何預備自己才能順利進入婚姻? ● 我發現我目前交往的對象並不適合我,我該怎麼做? ● 我的情傷還未復原,但我遇到了新對象,我該嘗試約會嗎? ● 我跟我的男/女朋友交往得很順利,我們還需要考量什麼? 諾曼‧萊特是資深的婚姻輔導,他以實際經驗與有效方法,為你解析愛情與婚姻關係的各個面向,並提出選擇另一半的獨到見解,幫助你找到最適合你的終身伴侶,邁入美好的婚姻生活。
銀髮夫妻關係差,以致唇槍舌戰無盡期? 老而無伴最傷感,老友凋零心徬徨? 心多猜忌愛叨念,兒女遠離挫折多? 銀髮族一樣有情緒傷害問題,成為影響人際關係的殺手! 年紀愈大,創傷愈多,因此——銀髮族的情緒問題可能更為嚴重。 從小遭受的情緒傷害,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一生跟著我們、難以消除,加上幾十年歲月所累積的挫折,又為舊痕增添了數不盡的新傷。因此,銀髮族一樣有情緒傷害問題,它們隱藏在內心深處,顯露在行為舉止中,我們卻渾然不知,成了影響人際關係的殺手! 銀髮族怎樣能夠跟自己的另一半或子女相處得好呢?年輕的一代喜歡你同住、歡迎你的光臨、樂於向你請教嗎?試想,跟他們不能融洽相處,怎能享受親情的快樂,又怎能跟你所喜歡的孫子、孫女同在一起呢? 怎樣面對自己的情緒傷害,怎樣克服情緒傷害所造成的心理障礙,不至於被情緒傷害左右,以致活得不快樂,影響身心靈的健康呢?尤其是退休了,時間很多,或許不愁吃不愁穿,但是,要怎樣活得充實、有意義、有價值呢?你想要做一個快樂的銀髮族嗎?這就是本書要跟你討論的主題。 情緒傷害是一種「愛的創傷」,愛得越深,造成的傷害越大! 你想要成為快樂的銀髮族嗎? 你希望父母或長輩能有快樂的晚年嗎?更好的人際關係嗎? 你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諾曼‧萊特(H. Norman Wright)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尤其擅於家庭、婚姻及孩童領域。除此,他也是經驗豐富的重大創傷治療專家。 本書《失去,如何療癒》幫助每個人處理從小到大,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種種失去經歷,有些很重大,例如失去親人,離婚,或者失去重要的工作職位,等等;另一些則不太明顯,甚至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但卻隱隱地在生命中發揮負面的影響力。 萊特在這本書中,首先協助我們找出生命裡有哪些失去的經歷,並且引導我們治癒每一個尚未痊癒的隱形傷口。 書中分成十一個階段,逐步面對失去的真實感受並走入醫治的歷程: .人生的種種失去──失去,這短短兩個字,可說是人生的幾個「終身伴侶」之一,只是我們很少去提它。 .我們從未想過的失去──把你生命中的失去,一個一個辨認出來,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哀慟的意義──哀慟的目的是讓你越過痛苦的反應,好去面對你的失去。 .哀慟與復原的問題──有些人不願讓他們的傷痛離開,因為他們以為如果他們不再傷痛,他們所愛的人就要消失了。 .適應我們生命中的失去──哀慟過程中最艱難的,就是與你所失去的發展出一種新的關係。 .說再見──「說再見」並不是無情、病態或歇斯底里的表現,它是幫助我們走進下一個人生季節的健康方式。 .從失去的哀慟中恢復──我們對於失去是無法選擇的,但在恢復期間,我們卻可以做很多不同的選擇。 .從哀慟中成長──有時在哀慟和苦難中,我們會經驗到喜樂,那是玫瑰被踩碎之後所散發的香氣。 .失去了自我認同(我是誰?)──現在我還剩下什麼呢?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呢?我覺得非常地空,不知何去何從。 .我的日子還會像過去一樣嗎?(失去引起的心理創傷)──當創傷發生時,你的生活、意志、靈魂、尊嚴和安全感,都被破壞殆盡。你發現自己深陷完全的無望之中。 .幫助他人從失去的哀慟中恢復──喪慟中的人所需要的是細水長流的慰藉,他們會需要有機會談話或緬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