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獨踞而立。每個人都是陸地的一小塊,都是主體的一部分。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這是十六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的著名詩作,傳達了每一個人的存在都不是與世隔絕的,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與外界、與他人,就是一個整體的存在。 我們從出生就處在緊密交織的關係網中,這個關係網小至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家人,我們在當中笑、在當中哭,強烈影響著我們的身心;這個關係網又可大至無垠的宇宙,它維繫著生命萬物的存在,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這個事實。 作者的上一本系列著作《我們與自己的距離:如何認識你自己》,主要探討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本書《我與我之外的距離:如何建立更好的關係》,則是探討「自己和外界人事物的關係」,從近至遠,帶領我們穿梭這層層交織、綿延無盡的關係網。 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家庭、學校、工作、戀愛、結婚;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關係,不同的互動;在「我之外」的這些存在,左右著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決定了自己的生存。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在主觀的心靈感受上,我們往往卻容易產生孤獨感,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與我之外」相處出現了問題,像是冷漠、衝突,甚至是斷裂。本書將探討各種關係,審視各種關係上的問題,並且提供有效的方法,幫助解決各種關係的疑難雜症,打造更美好的關係。 這不是一本高深的學識著作,而是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迅速找出各種關係溝通的問題,學習如何面對並處理自己與外界的關係。本書將探討的主題包括: * 人際溝通的困境與突破 * 溝通的模式與方法 * 人際關係與設定界線 * 親子和夫妻等家庭互動 * 愛情關係 * 婚姻關係 * 與大環節的互動關係 書中有各種知名的理論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可以引導如何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問題,例如:薩提爾的冰山理論和五種溝通型態、卡內基的三十個溝通原則、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蓋瑞巧門的五種愛之語、塔瓦布的人際界線與設定、設定內在界限、史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約翰李的六種愛情風格等等。 本書兼具啟發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引導一步步認識自己與外界的各種關係,給予清晰的角度以重新認識問題,並提供具體的操作方式,幫助面對問題、突破難關,從而得到溫暖的陪伴和實質的幫助。
最熟悉卻又最看不清 最親近卻又最難掌握 我們與自己的距離 究竟有多近?有多遠? 離自己最遠的,就是自己。 (Each is furthest from himself.) —尼采 千古以來,「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就被視為是至上的智慧,也是至難的課題。人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一場自我的探索之旅,本書就是寫給渴望認識與探索自己的人,能幫助讀者了解自己這個熟悉身影的內在真相,從實際的探索中得到學習與成長。 本書的內容深入淺出,涵蓋人本、心理、社會等各種學科範疇,並且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自我認識方法,著重於「如何做」(how),而非理論(what)的探討與研究。藉由書中所設計的各種活動,能夠幫助一步一步釐清與認識自己。對於生命陷入困局的人,本書也有各種指引,提供明確的方向引導。 我們最終要和解的人,就是自己。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之中,我們能夠學會擁抱自己、愛自己,並且和這個世界、和周遭的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創造自己最大的可能性。 「認識你自己」不只是最切身的個人問題,也具有最崇高的價值,體現著生命與存在的價值。我們與自己的距離愈近,我們就愈能夠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豐收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