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湯 書系 ,共計1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逆轉勝的藝術:創造與維持健全的藝文組織

書林  出版
2023/12/06 出版

面臨經營危機的藝文組織如何重新振作? 如何創造出叫好叫座的節目讓觀眾回流? 如何打造組織與場館形象,成為受歡迎的文化ICON? 逆轉勝之王麥可‧凱瑟用十條準則與五個實際案例 傳授讓藝文組織脫離困境的心態與策略! 今日的藝文組織面臨各種挑戰:如何銷售票券、行銷節目、增加經費、平衡收支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堅持自身的使命――製作出高品質的節目,吸引觀眾前來。「逆轉勝之王」麥可‧凱瑟曾成功讓數間面臨倒閉危機的藝文機構翻身,不僅創造出精彩的節目與活動,也讓機構本身提升形象與名聲。凱瑟提出「逆轉勝」的十條準則,並且詳盡分享在五個藝文組織任職的經驗,不僅是面對危機時的心態與策略,也包括讓本來體質健全的機構繼續維持狀態、預防未來出現困境,藝文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必讀! 本書特色 1.    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出版。 2.    作者具有經營管理不同規模藝文組織的豐富實務經驗,絕非紙上談兵。 3.    戲劇、舞蹈、場館等藝文組織相關工作者均適合閱讀。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

書林  出版
2021/10/22 出版

過去數十年來,「展演」一詞用在許多領域,包括人文、哲學、藝術或經濟。本書將展演概念用在策展脈絡中,打開至今尚未開發的潛能,同時也將著重於那些受忽略、卻常常實踐的口語意義,用來形容和現場藝術、表演或是劇場式演出相關的事物。 書中第一部分以專文說明「展演」理論概念,第二部分則透過二十篇不同策展人與藝術家自身策劃活動的實際經驗,探索各種情境,如舞蹈展覽、非實體美術館、協商劇場、論辯馬拉松、街頭嘉年華,以及具有顛覆意味的公共藝術計畫,尋求如何在藝術中實現「製造真實」的情境,而「策展」本身也因此成為了策畫過的、戲劇化的、經過編排與組織的行為,是從事展演規劃、決策、執行人絕佳的參考指南。 本書特色 1.歐洲重量級策展人主編。 2.以「展演」概念作為策展主軸,打破傳統展覽印象。 3.列舉各國不同展覽範例,呈現如何規劃動態展覽。 4.與2021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劇場公共領域

書林  出版
2019/11/08 出版

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 公共領域如何作用、如何轉變?又以何種形式與劇場產生關係? 「公共領域」此一概念最初由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尤爾根‧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意指全體公民享有平等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權利。本書作者巴爾梅(Christopher Balme)則藉此概念,探討了劇場在政治社會功能之中扮演的角色。巴爾梅一路回溯,認為劇場公共領域實為一種機制,存在於各種不斷變動的界線之間,並援引劇作、歷史、媒體發展、種族/宗教爭議等多重脈絡,進而思索今日劇場與公共領域的關係及與當代社會之聯繫。 本書特色 1、以哈伯瑪斯觀點,分析劇場的公共性質及與社會的關係 2、適合都市研究者、劇場研究者、文化政策研究者、媒體學者,以及文化部門相關人士參考 3、與2019桃園市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劇場與城市

簡.哈葳  著
書林  出版
2018/12/07 出版

劇場 城市 空間 社會 商業 文化 政策 人民 展演 理解劇場的歷史發展脈絡 就能理解城市的過去 現在 未來 自古以來,西方城市中劇場發展的歷史脈絡就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而展演的內容又能夠反映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劇場、展演、城市三者的關係牽動了社會階層、意識形態與城市居民認同的轉變。 如今劇場與展演越趨多樣化,對照的是城市的快速變化,甚至是全球化浪潮中的經濟、商業、文化、政策等。作者透過文化物質主義與展演分析兩個面向,仔細檢視劇場、展演與城市,以及經濟發展、社會及文化政策、認同問題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藉此了解城市的發展路徑,進而思考、制訂未來的出路。 本書特色 1、列舉著名劇場範例,援引表演研究、社會學、人類學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其脈絡 2、可結合城市發展與規畫,極適合都市研究者、劇場研究者、文化政策研究者,以及文化局等公部門相關人士參考 3、與2018桃園市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噪集:台灣聲響藝術家選集

書林  出版
2018/09/20 出版

聲響,以前更常用的詞彙是「噪音」(也就是非音樂),如今已被認為是可用嚴肅態度欣賞或作為媒材的當代藝術。 台灣的聲響藝術(sound art)源於解嚴後1990年代動盪的社會與政治環境,以及因戒嚴壓抑已久的動能。當時被稱作「噪音運動」的聲響藝術為台灣的藝術創作帶來許多可能,更開創了全新的思考、創作方向,並透過《白木耳》雜誌(White Fungus)向英語世界發聲。本書藉由介紹六位國際知名的重要聲響藝術家:林其蔚、王福瑞、王虹凱、黃大旺、鄭宜蘋與HH,追溯聲響藝術在台灣發展的脈絡,也探究藝術家們的創作歷程,如何透過「聲響」表達、展現自己的思考與觀點。 結合實驗音響、數位影音及聲音互動裝置的「聲響藝術」,如今獲得政府、美術機構、學院的認同投入,國外藝術理論、藝術家相繼引入台灣,可謂是――噪音已死,噪音萬歲。 本書特色 1.介紹六位台灣聲響藝術家,中英對照,向國際發聲。 2.書末附有重要活動、團隊與專業名詞列表,一次了解這門新興藝術。 3.與2018台北藝術節《噪集》節目合作,跨國呈現聲響藝術風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噪集:台灣聲響藝術家選集

書林  出版
2018/09/20 出版

聲響,以前更常用的詞彙是「噪音」(也就是非音樂),如今已被認為是可用嚴肅態度欣賞或作為媒材的當代藝術。 台灣的聲響藝術(sound art)源於解嚴後1990年代動盪的社會與政治環境,以及因戒嚴壓抑已久的動能。當時被稱作「噪音運動」的聲響藝術為台灣的藝術創作帶來許多可能,更開創了全新的思考、創作方向,並透過《白木耳》雜誌(White Fungus)向英語世界發聲。本書藉由介紹六位國際知名的重要聲響藝術家:林其蔚、王福瑞、王虹凱、黃大旺、鄭宜蘋與HH,追溯聲響藝術在台灣發展的脈絡,也探究藝術家們的創作歷程,如何透過「聲響」表達、展現自己的思考與觀點。 結合實驗音響、數位影音及聲音互動裝置的「聲響藝術」,如今獲得政府、美術機構、學院的認同投入,國外藝術理論、藝術家相繼引入台灣,可謂是――噪音已死,噪音萬歲。 本書特色 1.介紹六位台灣聲響藝術家,中英對照,向國際發聲。 2.書末附有重要活動、團隊與專業名詞列表,一次了解這門新興藝術。 3.與2018台北藝術節《噪集》節目合作,跨國呈現聲響藝術風貌。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探索藝術的精神: 班雅明、盧卡奇與楊牧

石計生  著
書林  出版
2018/01/26 出版

作家、詩人、學者石計生教授,融合社會學理性分析和詩人的感性抒發,再次以獨到的觀點仔細爬梳西方理論。從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的城市與閒逛者意象,到法蘭克福學派的盧卡奇揉合哲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心理學而成的美學理論,融入自身做為創作者的生活、心境及比較道家哲學實踐,細讀台灣當代大詩人楊牧詩作,逐步發展出原創的藝術創作「詩空間」作者理論,解讀本土藝術家朱銘與蔡瑞月的作品。又藉西方與東方的哲學辯證解讀極具象徵意義的三島由紀夫作品《豐饒之海》,並以詩作及照片的藝術性與詩性為引,探索詩、攝影和拉剛跋的裝置藝術。 本書既廣且深地融會貫通東西方美學、哲學與台灣藝術作品,重新闡釋理論,也跨越了理論分析與文學創作的疆界。 本書特色 1.    融合西方社會學、美學理論,結合東方道家哲思,跨領域閱讀 2.    以融合東西方的獨特美學觀點解讀本地詩人與藝術家,如楊牧、朱銘、蔡瑞月等,以及日本知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擴及攝影和裝置藝術領域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探索藝術的精神:班雅明、盧卡奇與楊牧

石計生  著
書林  出版
2018/01/26 出版

作家、詩人、學者石計生教授,融合社會學理性分析和詩人的感性抒發,再次以獨到的觀點仔細爬梳西方理論。從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的城市與閒逛者意象,到法蘭克福學派的盧卡奇揉合哲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心理學而成的美學理論,融入自身做為創作者的生活、心境及比較道家哲學實踐,細讀台灣當代大詩人楊牧詩作,逐步發展出原創的藝術創作「詩空間」作者理論,解讀本土藝術家朱銘與蔡瑞月的作品。又藉西方與東方的哲學辯證解讀極具象徵意義的三島由紀夫作品《豐饒之海》,並以詩作及照片的藝術性與詩性為引,探索詩、攝影和拉剛跋的裝置藝術。 本書既廣且深地融會貫通東西方美學、哲學與台灣藝術作品,重新闡釋理論,也跨越了理論分析與文學創作的疆界。 本書特色 1.    融合西方社會學、美學理論,結合東方道家哲思,跨領域閱讀 2.    以融合東西方的獨特美學觀點解讀本地詩人與藝術家,如楊牧、朱銘、蔡瑞月等,以及日本知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擴及攝影和裝置藝術領域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藝術立國論

平田織佐  著
書林  出版
2017/09/15 出版

對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農業、工業、醫療、教育? 這些都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藝術與文化! 平田織佐身兼藝術創作者、劇場經營者、戲劇教育者、地區藝術文化推廣者及文化政策倡議者等多重角色,以自己在劇場領域、地方城市舉辦戲劇工作坊和地方藝術行政研習的實務經驗為例,從日本實際社會狀況切入,分析藝術文化的重要性,主張藝術並非曲高和寡,而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社會急遽變化,對個體的不同價值觀越趨重視,藝術能夠創造人與人相遇、交流的機會與空間,也可作為人們學習各種社會經驗的途徑,是多元社會必不可少的基礎要素。 本書特色 1、首度介紹日本的藝術文化政策,對台灣讀者極具參考價值。 2、2017臺北藝術節期間,活動現場配合展售專書。 3、適合對象:藝術文化產業人士、文化相關政府單位、藝術文化推廣單位、戲劇教育者等。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性別的世界觀

書林  出版
2011/06/27 出版

性別議題不只談男女之別,也不單是個人問題,更是跨文化與歷史脈絡的全球對話。在越來越多元分歧的現代世界,我們如何理解性別這個概念?男性與女性的心理有何差別?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全球化對性別議題有什麼衝擊?全球頂尖的性別研究學者之一蕾恩‧ 柯挪,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更為當代的性別研究、性別理論和性別政治提供了簡明易懂的導讀。全球化的時代對性別議題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書以實證研究入手,廣納全球的觀點,橫跨人文學科的光譜,兼具廣度與深度,極具啟發性。本書特色1. 作者身為變性人,也是單親家長,在性別研究的領域中,更是首屈一指的理論與分析,為讀者開啟新的視野。2. 廣納不同學門,為多元時代和全球性別研究引進更全面、更容易入門的社會學導論,立論嚴謹、引證廣博。3. 特別邀請作者為中文讀者撰寫序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成令方審訂並專文推薦。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電影製片

葉如芬  著
書林  出版
2007/01/17 出版

台灣電影製片人葉如芬,憑藉十多年豐富的國內外製片實務經驗,詳述製片工作的甘苦與訣竅,更不吝分享製片工作的管理流程,讓有志從事電影製片及相關工作的人,能清楚了解製片工作的內容,並在日後的實際工作中得到驗證。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