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作品集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論攝影

麥田  出版
2022/04/28 出版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經典  攝影理論、攝影史、文化評論名作 所有運用影像創作、拍照、攝影的人必讀!    ★《論攝影》於一九七七年出版,榮獲當年美國國家書評獎 至今仍不斷引發廣泛的討論回響,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攝影影像無所不在。它們擁有震撼、引誘人心,或讓人理想化的能力;它們創造一種鄉愁感並讓人將其當成記憶來使用;它們被當成證據來反對我們或認同我們。 |內容簡介| 桑塔格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從「柏拉圖的洞穴」此一古典的哲論開始,桑塔格宛如持著手術刀般精準切開「攝影」的運作邏輯;接著從影像的流派(如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用途發展(如肖像攝影、戰地攝影)與特質,談論影像與「繪畫」、「電影」等藝術的異同,直指當代社會的流變與肌理。〈影像世界〉一文則藉由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國」,試論影像與政治控制的社會特質。最後回顧柏拉圖的洞穴此譬喻,回顧影像的形義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最後,〈引語選粹〉則宛如萬花筒般,摘錄多則與前文相互呼應的精妙攝影語錄。 全書文字不過分沉重,信手拈來評論攝影史的重要作品,論述精準且歷久彌新。 內容有關攝影的媒體論、攝影作為研究社會的方法論、攝影與其他藝術之間的研究,最終,桑塔格亦是叩問—— 這些無所不在的影像是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我們又是如何倚賴這些影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現實感和權威性?   【桑塔格作品集】 節錄 《論攝影》   On Photography, 1977 《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1980 《疾病的隱喻》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1989 《蘇珊.桑塔格文選》   Selected Writings by Susan Sontag, 2002 《旁觀他人之痛苦》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2003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旁觀他人之痛苦

麥田  出版
2022/07/30 出版

旁觀他人之痛苦者,是「我們」 但我們是誰? 我們作了什麼?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旁觀他人之痛苦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邪淫趣味? 究竟是要我們對生命中不能挽回的傷痛感同身受,還是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   毫不過時的戰爭影像論 英文書名中的Regarding一詞同時具有「有關」、「觀看」的意思,本書翻譯為「旁觀」,意指現代社會影像氾濫成災是否令人傾向於「袖手旁觀」?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即使心生憐憫,是否仍舊消費了他人的痛苦?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另一方面,書中亦是從「戰爭攝影」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戰爭的歷史。   沒有任何攝影圖像的攝影書 雖然這是一本談論攝影的書,卻沒有任何一禎照片。桑塔格認為,照片不能作出「戰爭是地獄」、「這場戰爭全無必要」的說明。她強調,這是文字要去做的工作。 ※ 另外收錄: 〈旁觀他人受刑求〉 (Regarding the Torture of Others, 2004) 總導讀:懷蘇珊.桑塔格─文明的守護與重生 譯後記 ※內文摘錄: 「我們期望攝影師是愛戀與死亡的府邸中的情報員,期望那些被拍之人都不曾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期望他們『毫不設防』(off guard)。無論對攝影抱持多麼高雅的看法,都無法削弱人們對這類照片的滿足感:一名機警的攝影師逮住了事件突發的那一剎那。 如果我們認為,只有在事件發生當時,攝影師剛好人在附近並舉機搶拍的照片才算真確的話,那麼絕大多數的勝利照片都不及格。……」 —— 「因為那些『他人』,即使不是敵人,也只是可供觀看的客體,而不像我們,是能夠觀看別人的主體。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位求饒活命的塔利班傷兵―其命運無比清晰地刊登在《紐約時報》的照片中―也一樣有妻兒、雙親、兄弟姊妹,他們其中的一員可能有一天會看到這組三聯彩照,看到他們的夫、父、子、兄正身遭毒手―也許他們早已看到了。」 —— 「現代世界的冀盼和道德感中,有這麼一個核心的信念:戰爭是變,雖然難以抑止;和平是常,雖然難以達致。這當然跟有史以來人們對戰爭的看法剛好相反:戰爭總是常態,和平才是例外。」 —— 「血淋淋的拚鬥場面也可以是一種美——可列入雄渾之美或凜冽之美或悲劇之美的範疇——這想法對由藝術家手繪的戰爭圖像而言,可說平凡無奇。但如果套用到攝影圖像身上,就有點不對勁:覺得戰爭攝影很美,似乎很沒良心。然而被蹂躪的風景仍是風景。頹垣敗瓦也有其蒼涼之姿。但承認世貿中心在淪為鬼域之後所拍的照片具有美感,卻像是不識大體,甚至是褻瀆冒犯。人們頂多只敢說那些圖片很「超現實」——在這委婉的形容詞後面,被斥逐的美學觀畏縮地藏匿著。然而它們之中有很多的確很美麗。……」 桑塔格作品在麥田 《論攝影》 《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 《疾病的隱喻》 《蘇珊.桑塔格文選》 《旁觀他人之痛苦》  

79 特價2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疾病的隱喻

麥田  出版
2012/08/28 出版

「疾病並非隱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誠的方式--同時也是患者對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盡可能消除或抵制隱喻性思考。然而,要居住在由陰森恐怖的隱喻構成各種風景的疾病王國而不蒙受隱喻的偏見,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寫作此文,是為了揭示這些隱喻,並藉此擺脫這些隱喻。」--蘇珊.桑塔格1987年,當桑塔格被診斷出罹患乳癌之後,她赫然發現我們早已發展出一套應付疾病的神話學,這套神話的誇張程度,經常扭曲了疾病的真相,讓病患備感孤立。桑塔格提出,人們對某些疾病,尤其是癌症的迷思,不但給病患加諸更多的痛苦,且往往壓抑了他們去尋求適當治療的方法。她因此為文闡釋,去除了癌症的神祕面紗──癌症不過是一種疾病,而非詛咒或懲罰,當然更不是一件令人難堪的事。十年後,另一種同樣被神祕化與污名化的疾病──愛滋病出現了,桑塔格再次寫下另一篇論文,針對愛滋病這種流行病,延伸了自己之前的論述。《疾病的隱喻》一書主要闡釋三種曾被視為絕症的疾病,肺結核、癌、愛滋病,全書包含了〈疾病的隱喻〉與〈愛滋病及其隱喻〉兩篇論文,桑塔格剝除掉疾病千百年來在文化中被誤解的種種迷思,呈現出它們的真正意義。〈愛滋病及其隱喻〉更將她的評論範圍延伸到與愛滋病相關的種種隱喻,揭露真相,讓病患免於罪惡、羞恥和恐懼。本書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對醫學專業人士,以及成千上萬的患者與照護者,造成了無比深遠的影響。本書特色《疾病的隱喻》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解放人心的經典之作女性國家書會列為「改變世界的女性著述」這是一本關於疾病、死亡、美學、文學與社會的書,當我們的身體為疾病所苦之際,社會的論述如何解釋疫病的恐慌呢?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