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 書系 ,共計7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孽子(五版)

白先勇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5/06/03 出版

寫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徬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白先勇跨世紀的經典,感動無數讀者已譯成英、法、德、日、荷蘭、義大利等多國語言入選法國《世界報》百大世界小說先後改編成電影、電視影集、舞台劇,影響深遠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法國書評家雨果‧馬爾桑(Hugo Marsan)於法國第一大報《世界報》評介《孽子》,讚譽這部小說是一齣「將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劇」。馬爾桑說:「《孽子》有傳奇故事的緊張、強烈,卻無強加的快樂結局;雖然描述人性被破壞、被蹂躪的一面,但並不劃分劊子手和受害者、好人和壞人、拯救者和懺悔者之間的界線,是一部罕見的作品,也是一部偉大的小說。」

7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深夜老狗的13堂課

卜大中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5/07/15 出版

台灣是全世界變老速度最快的國家,從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人口占十四%),到超高齡社會,只花了七年時間,遠遠比歐洲國家的三、五十年快多了,從政府、企業、到家庭、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從「輪椅六記」、「枴杖人生」到「包大人紙尿布」、「外傭」,大中兄語帶詼諧的描述中,我還是深深感受到終於老了的觀察,或許也有了更好的心理準備。人老了,最後就會死亡,但要「正面凝視死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大中兄從多年前父母衰退的老境,有許多感懷,並投射他自己的初老,讓我深有共鳴。——梁永煌有一種幽默,是嘲人,是譏世;但也有一種幽默,是笑著嘆氣,用弱弱的聲音唱出人生的晚安曲。《深夜老狗的13堂課》正是這樣一本書,一本卜大哥以幽默為基底、智慧為骨幹,細細咀嚼老化的狼狽、凝視病痛的磨難,對死亡的恐懼,以自嘲調配、時而譏諷、時而溫柔的語氣,為我們特調出一瓶「卜氏限定能量飲」。閱讀這本書,如與一位風趣睿智的老友促膝長談。他談「前列腺發炎」的哭笑不得,把老男人的狼狽描繪得活靈活現。他講「終於老了」神隊友之一的包大人,紙包不住火包著住尿,尿片的美麗與哀愁,講得笑語如珠,卻也在笑聲中體會到身體走下坡的無奈。謝謝老卜,敢於直視我們終將面對的恐懼,並以笑聲作為武器。——賴靜嫻這本書在茫茫書海中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到數萬倍顯微鏡都看不到。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著書立說,立德、立功、立言的古代了,而是終於到了個人自我有感而發的時代。這本書是文集,出於對人類前途、台灣未來和我自己的找尋,用詼諧嘲諷的筆調呈現出我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天願假年,我希望未來情況改善,不再用譏諷的文風憤世嫉俗;而能正面地描寫我的快慰和夢想。——卜大中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寂寞的十七歲(增訂二版)

白先勇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5/05/26 出版

白先勇短篇小說傑作在《寂寞的十七歲》這本小說集裡,我寫了一大群寂寞的靈魂Lonely Souls,〈悶雷〉裡的福生嫂、〈黑虹〉中的耿素棠、〈月夢〉裡的吳鍾英醫生、〈那晚的月光〉中的李飛雲、〈芝加哥之死〉的吳漢魂、〈安樂鄉的一日〉中的依萍,還有〈上摩天樓去〉的玫寶。這一群Lonely Souls,情感上無所依歸,一個個慌慌張張,東抓西抓,好像在驚濤駭浪的大海中撈到一塊木頭,便緊抱著載浮載沉下去。他們的躁鬱、他們的徬徨、他們的傷痛,也多少反映出我少年時期青澀年代的心境。——白先勇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逃出中國:四個無效簽證和一個死亡護照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這樣的國家我們只有冬眠2011 年深秋,國內傳來消息,這兩句詩的作者、我的獄友李必豐因涉嫌幫助我叛逃,而被中國地方當局抓捕,經過長達一年的關押審訊,卻以莫須有的經濟詐騙罪名,獲刑十年。這是他第三次勞改,累計刑期二十二年。從牢裡放出來以後,他沒有工作,他是個音樂家,簫吹得很好,非常有名,所以有時候就靠吹簫賺點錢。寫東西賺的錢很少,但是他鍥而不捨,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寫東西。寫的東西無數,現在有許多已經翻譯成德文、英文、法文等等,所以在外國也非常有名。——余英時序言:廖亦武的見義勇為《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層意思是,天道可以說出,但不能用尋常的語言說出;第二層意思是,天道可以在地上走出來,但不能用尋常的步子走出來。是的,我已五十三歲,過了孔夫子劃分的「知天命」之年,才不得不用不尋常的步子走出邊境。而此刻正以不尋常的方式,脫離地面,被無形的母親誕生在天空。別了,中國,被一次次囚禁的我,從此將在地球上漂泊。——廖亦武:逃出中國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我的六四證詞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4/06/12 出版

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廖亦武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通過描述這些以及更多的故事細節,展示了中國獨裁政權的無情和殘暴。該書具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紀實名著的細緻入微,可語言卻充滿了詩意,令我無言以對。——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y the Book》,2016年7月14日,《紐約時報》 一個異國他鄉的「持不同政見者」,他的聲音,終於在全世界都能聽到,可唯獨在最需要聽到的地方,聽不到。——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巴德學院教授,職業文學評論家,見《心靈牢房:一位中國詩人的監禁回憶錄》,纽约客 2013 年 7 月 1 日1995年10月10日,公安局特工突襲我在四川省成都市白果林小區中新路21號的住所,搜繳了已近尾聲的此書手稿,並宣佈對我「監視居住」20天,我不得不重寫,絞盡腦汁。1996年6月6日,公安局特工再次突襲同一住所,搜缴了此書第二稿,並強制傳訊我到當地派出所受審二十四小時。我不得不再次重寫,終於在1997年歲末完成第三稿,總計耗時三年零九個月。接著謄寫整理,將第三次原始手稿變成正式書稿,並拷貝若干份,多處存放。2003年9月23日,由於法國攝影師高磊專程來成都拜訪,我破例將第三次原始手稿從藏匿地點取回,在城郊的黃忠小區家中供其拍攝。不料走漏風聲,被公安局特工上門收繳。而在之前很久的1990年3月16日至19日,由於此書所追憶的案件,國家安全局特工三次查抄我在涪陵和重慶的住所,搜繳了我在1980年代創作的全部手稿,約150萬字;之前不久的1998年9月、1999年2月、2002年12月,特工們又先後在北京、江油、成都突擊搜查並拘禁我,奪走《中國底層訪談錄》、《中國冤案錄》及各類原稿約150萬字。每次大禍臨頭,我都懷著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島》被蘇聯克格勃抄去時的同樣想法:立即發表!但是,時代變了,我祗能像隻老鼠,多掘洞穴,把劫後餘生的文字藏得更深更遠……此書曾有過的書名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來自中國監獄的見證人報告,2011,德譯;六四,我的證詞—從先鋒派詩人到底層政治犯,2011;台灣首版;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一個中國詩人的地獄之旅,2013;英譯;黑暗帝國,2013,法譯。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秋光拾得

吳鳴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3/09/11 出版

人生四季,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屬於秋天,故以秋光為名,分為三卷:〈侘寂〉、〈拾得〉、〈喜捨〉。本書為秋光三書之第二本,內容分為三部分,卷一友于兄弟以師友為主體。卷二書序書評收錄我這些年為師友所寫之書序、導讀和書評,有時是膺師友之請寫序,有時是出版社邀約撰寫導讀,或者主編約稿書評。第三卷紅塵若夢瑣記生活種種,包括個人的生命箋注,對時代社會的感懷。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頭份之雲:陳耀昌短篇小說集

陳耀昌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你沒有讀過的陳耀昌 重現台灣的孤軍史 允晨文化四十週年社慶壓箱鉅作 此書,或以小說方式,或以敘述方式,讓讀者重新認識這些值得一記的人物。   選在十一月三十日出版,是紀念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蔣渭水先生出版了〈臨床講義〉。我認為這是「文化協會」出版的最重要文獻。——陳耀昌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秋光侘寂

吳鳴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2/09/19 出版

沉潛多年的作家吳鳴 橫空出筆,觸機生趣,意到神隨 平路 向陽 初安民 林文義 胡慧玲 廖玉蕙  熱情推薦 吳鳴有一枝好筆,音樂或書法,親情或治學,只要他心之所繫,情深不墜,卻又諧趣天成。尤其是那暗暗埋伏的轉折處——以「傅聰改變了我的後半生」為例,乍看題目,講的必然是琴藝吧,由傅雷而傅聰,以為寫的是⽂字機緣或者音樂啓蒙。⼀路讀下去,想著作者多麼有幸,跟偶像人物近身接觸。直到……麵攤那⼀段,情景在眼前,我們都有過那樣的瞬間,站在熱鬧的人聲之外,自己是泊車小弟還是帶位小妹?冷雨中,分不清碗裡的麵湯有沒有混著淚水。——平路 吳鳴年輕時就以散文名家,後以史論馳騁學界,閒來雅好音樂與書法,出入其中,優遊而自得。《秋光侘寂》收入其近年力作廿四篇,或懷往事,或寫童年;或談書藝,或敘愛樂;或論史事,或議時事。順手捻來,皆成佳篇,既顯其文章華采,也可見其治學之深、腹笥之廣以及視野之寬。——向陽 他溫潤的筆觸,如和煦春風,古雅的遣辭用句,在在可以窺見他厚實的中文訓練。然而有時,也可見到他凌厲筆鋒,熠熠生輝。——初安民。 生命的悲歡離合嗎?這新年代的台灣世情早不是昔時的美麗、純淨,作家吳鳴真切的現實觀察、體會,信不信,真或假,如臨反思,內心想是百般掙騰、糾葛、辯證……理想主義、美學意識,政治、人間紅塵,我們所眷愛的島鄉未來的沉鬱,難道還在天譴般的虛實交互折逆?豪情用筆,這本書足以呈示真情實意。——林文義 本書堪稱意到神隨的西方絮語散文。閒閒寫來,自成別趣。作者是歷史學者,也是追求閒情逸趣的風雅士子。雖謙稱專業之外都隨興,不求專精;其實筆到之處皆深刻,親情如此,史學固然,音樂、書法、茶道、飲食……也都面面俱到。——廖玉蕙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好男

洪素麗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2/08/01 出版

這本書的寫作,是拙書《台灣好女》(「聯合文學」出版社,二○一六年十月出版)的延續。   書裡出現的人物,很多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我們的好山好水誕生的好國好民,受到外來政治勢力的劫難,我有責任做部分的紀錄。不是為了哀悼,而是為了提醒,希望悲傷的歷史不要重複。   然而人類歷史不由分說,在香港島嶼上,正在重現數十年前台灣的「白色恐怖」香港版。祝福香港人,能和台灣一樣,掙脫厄劫磨難,爭取到和平、自由、民主與獨立。   天佑香港。天佑台灣。   天佑世界和平永續的明亮未來。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漢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2/06/01 出版

書寫時代的記憶與恐懼 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鉅著    2020年9月廖亦武出版了《當武漢病毒來臨》,以小說記錄並敘述了這場世紀瘟疫所引生的全球性災難,以及社會人心的毀滅性衝擊。2022年1月,廖亦武以此為底稿重新寫出《武漢》,先在德國出版,一出版就引起討論熱潮,反響巨大,繼之售出多語版權,是廖亦武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之作,也是中國底層書寫的新里程。   好評推薦   一書對一國!震撼世界的鉅著!——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這是一本描述「武漢病毒如何走向全球化時代」的文學著作。如果將來的人類要回顧這段可怕的歷史,第一選擇就是閱讀這本書——廖亦武   廖亦武可能是當代中國最全面的編年史家(Liao Yiwu ist der wohl vielseitigste Chronist des zeitgenössischen Chinas)。——《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有他這樣的追索真相的人,在德國寫書、被翻譯、出版、受到歡迎,世界才有希望。」作為受邀貴賓的台灣外交官謝志偉在發佈會上說。是的,也只有在台灣,廖亦武的著作才能以母語出版,所以他覺得與這個國家是他的「母語祖國」。——《南德意志日報》,作者:Sabine Reithmaier   極度瘋狂的旅程,來自中國的廖亦武寫了一部關於武漢的精彩小說……如果你用中國人的眼光來讀這本書,就會立刻明白,在這樣的獨裁國家,記憶和記錄的重要性,甚至是最近的過去,以及眼下的文學抵抗必須是什麼樣子……這部偉大的著作是一個典範。——《時代周刊》,作者:Thomas E. Schmidt    廖亦武的表現一如既往地光彩奪目。這位作者的力量,已經存在於他所有著作的語感中,他不迴避痛苦,不迴避恐怖,並由此發展出一種情景喜劇的活靈活現和一種驚人的異樣的溫柔。——《法蘭克福匯報》,作者:Mark Siemons   《武漢》:激動人心的虛構與事實的結合——作家和音樂家廖亦武是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現在他的新小說出版了。一次巨大的、令人興奮的全球化病毒時代的中國之旅。——柏林NDRD電臺文化節目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與死(新版)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1/07/12 出版

即使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國這一頁,仍無法翻過去。 歷史的缺頁。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與死》已有德法英日西等15種譯本,世界風行,是當代最重要的六四屠殺紀實文學作品。新編版除增補更多參與者的故事,力存歷史真貌,還原人的故事,更收錄藝術家劉毅「坦克人」系列作品,以撼動人心的油彩,直面歷史,值得藏讀。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告別微光海岸

方聲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1/05/01 出版

即將失去光明的人,對光明世界最深的念想 因這命運,個人如何又為何須「走向荒野」成了我近二十年來隱於所有作品中的共同主題。出書,宛如讓我把自己的心靈放上夜空滿天星辰中,覺得自己所思所為乃至於所感受到的悸動都因此能與人共享共鳴。   我是使用螢幕報讀軟體聽打中文近二十年的重度視障者,能把抽象的電腦合成的人工語音轉為紙本書上的文字,就好像讓阿根廷盲詩人波赫士詩裡,金黃鉛黑條紋的孟加拉虎從絢麗夕照中走向讀者的視域。 一路從聽打嘸蝦米中文輸入,我克服了喬賽.薩拉馬戈《盲目》裡盲眼作家在堆疊不能確認是否為白紙與挪動條尺條件下,用硬筆刻寫看不見字形的絕望,我由目不識丁的擴視機螢幕前起身,轉而坐在安裝了報讀軟體的筆電前開始聽打,艱難的開始讓一字字而一行行而一段段的成篇,成我年輕時沒想也不敢涉足的文學創作園地,且有了些甜美的果實。 我寫作故我在,我聽打成了鄉愁的世界。——方聲 名人推薦 陳雨航‧王盛弘‧盛浩偉   熱情推薦 無論出於何種文學形式,作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環境的對應實踐,念茲在茲,言志再三,值得我們探問與思索。——陳雨航 我寫作故我在,我聽打成了鄉愁的世界。——方聲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編年台北

丁威仁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1/02/03 出版

戰後七十五年 (1945-2019) 編寫首都的日常,從 年青的滄桑一路成詩 台北城的戰後史不止 北方,彷彿島嶼的光 作為一名詩人及中文學者,我的研究領域除了現代詩外,就是中國古代詩學。歷代文人不乏以詩作記錄該時代重要的史實,譬如「詩史」杜甫的《三吏》、《三別》直接反映時事,白居易更直言「詩歌合為事而作」。他們都強調詩歌不僅可以記錄歷史現象,更能進行對於時代與社會的批判與反省,使得後人藉由這些作品鑑古知今,成就以詩寫史的文化精神。 我曾經以地誌詩作來踏查台灣,那是就「空間」來描寫我的母土。《編年台北》則以「時間」為度量,記錄台北在二戰之後的步履和事蹟。我用有意識的方式編年書寫,在詩題處即明白點出各個年份,並佐以提綱式的標題,讓讀者「按年索驥」。 這種以詩繫年寫史的方式,是我身為台灣詩人的職志。——丁威仁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武漢病毒來臨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0/09/16 出版

這一場全球連動的世紀瘟疫,不只造成難以計數的生命傷亡和財產損失,更嚴重的是,崩壞了人性最脆弱的信任基石。2012年法蘭克福書商和平獎得主廖亦武2020的代表鉅著,以紀實小說,為時代留聲。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8個囚徒與2個香港人的越獄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0/05/13 出版

維基百科以「中國的索忍尼辛」來比擬廖亦武。知名作家大衛•艾克曼(David Aikman)則說:第一個使用和索忍尼辛在古拉格群島中一樣精準的數據來描述中國大陸監獄和虐待情況的第一作家。 繼《六四.我的證詞》、《子彈鴉片》,「中國古拉格三部曲」最終曲,終於問世。壓卷作,(逃港聖經),塵世首現。 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稱此新作:文學性直通卡夫卡創世鉅作《審判》。 人性最深的試煉,尋找生命的出口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斜陽外

黃光男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0/03/20 出版

《斜陽外》是作者這幾年從教育工作崗位退休後,在非官方,半公務的旅遊途中,所寫下的隨筆結集,這些清麗可喜的隨筆,在在透顯出他作為藝術家犀利的觀察,有如速寫般快記他所遇見的人文風景,同時也透顯出他長年作為藝術教育和博物館工作者的專業思考,總能直指問題核心,不管他遊歷參訪的國度是日本,韓國,東南亞,或中國各地,最後的關懷,總會投射到台灣,充滿鄉土之情和濃重的鄉愁,以及兒時記憶,對照今昔。在這種投射背後,更有某種深濃的失落感,時不我予。與時不我予同在的,還有對於光陰快速消逝的深沉感喟。本書從第一篇的「京都行腳」、「伊豆春天」一直到最後一篇「煙台行旅」共分十三大篇,總數九十六篇的小文,文章或長或短,或寫景敘事,或寄意抒懷,淡筆濃情,不矯情做作,讀來可感,在閱讀中也跟隨著作者四處遊歷,增廣見聞,箇中寄情最深的,仍是文化與文化產業的承繼與未來。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想沒有家,永遠在路上

李劼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0/01/25 出版

知識不是倉庫,而是河流;唯有不斷地思考,才能讓知識流動。   上承《百年風雨》的波瀾壯闊,與《中國文化冷風景》的恢弘博大,李劼大筆小寫,銘刻對哲學、音樂、文學、時事的思索 雋永可喜,意味深長 值得一讀再讀,三讀而不倦 但丁因為得不到自己的心上人,所以把歷史上所有的情侶通通打入地獄。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裡面扮演的是賈寶玉,一轉身走進《浮士德》,便成了西門慶。 曹雪芹和卡夫卡的恢宏在於悲憫。釋迦的慈悲在於,是將芸芸眾生放到宇宙裡加以觀察…… 這本書有點像隨想錄,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一段一段。起先是發佈於新浪微博,後來因為中國大陸的言論環境越來越苛嚴,只能轉至臉書或推特,繼續。大都可看作本筆的自言自語文字,以內容分類,總共分為五編。生來喜好苦思冥想,有時天馬行空,有時轉輾反惻。因有人稱作思想家,本筆回覆如斯:思想沒有家,永遠在路上。思想,不是一種求證,更談不上什麼職業。思想其實就像水面上的波紋一般,隨風蕩漾。沒有風的時候則平靜如鏡。俗稱靜心。地水火風,其實也是思想的自然形態。思想接了地氣時當然就比較渾厚;思想如水,則潺潺流動;思想如火之際會激越,會燃燒;思想也可以像風一般或者輕拂,或者呼嘯,或者漫不經心地吹過。說思想沒有家,是生命不息,思想不止。時間段大約是二○一二年至今年,二○一九年。因為是隨意寫下的,所以多有涉獵。學術的,思想的,歷史的,文化的,文學的,藝術的,天文地理的,還有是感慨時事時政的。有點像王羲之的手帖,只是並非家書,而是隨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

卜大中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9/09/05 出版

我一直想問卜大中:你認為新聞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還相信新聞嗎? 話先說在後面,這些回憶就是回憶,不是傳記。 我的自知之明告訴我別寫傳記,因為:一則我無論學識、資歷、成就都不過爾爾,沒資格要人拿看傳記的心理準備看本書,不要浪費人家的時間。二則,本書是我個人在媒體界遇到的一些人與事。由於個人格局有限,遇到的人與事也就有限,寫出來不是深度不足,就是小題大做。三則寫作過程中,需要顧慮到所寫對象的隱私和政治立場,因而稀釋了故事的濃度。四則,我膽識不高,沒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從眾心理多次左右了我寫作時的態度,十分慚愧。因為有這些警惕,寫事時盡量就事論事,寫人時試著心存善念與誠實坦率,不為已甚。——卜大中 卜大中的這本書的寫法雖然單篇單篇地寫來,像是雜憶,然而,背後貫串的時代社會時間軸,氣味分明,脈絡清楚,不只是個人生命的軌跡、傷痕,更是時代的烙印,有些地方點到為止,藏有伏筆,似是留待讀者填補,其實是作者的敦厚,不忍深究。寫至「美洲中時」的突起猝落,面對《蘋果日報》來勢洶洶的挑戰,尤其讓人不勝唏噓。我認為台灣報業(或媒體)的興衰發展與台灣整體的關聯,值得有心人研究撰述,這本書只是開端。如果卜大中是個說故事的人,你要問:他說了什麼?怎麼說;或是什麼沒說?為什麼?背後牽動的是政治,權力,人性,以及各種利益糾葛。——廖志峰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輪迴的螞蟻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8/07/01 出版

一部荒誕的、中國式公路電影似的小說,戲謔的筆法讓現實與過去、真實和超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明鏡周刊 二○一二年法蘭克福書業和平獎得主廖亦武又一撼世鉅作,「時代三部曲」的最終曲,佳評如潮,明鏡週刊、德意志電台、法蘭克福匯報、世界日報……等各大媒體,熱烈推薦。 問:在《輪迴的螞蟻》中,有一個老和尚教你怎麼吹簫。吹簫改變了你的生活嗎? 答:世界是一個大監獄,如果你內心不自由,就永遠找不到自由,這是老和尚說的。 我在吹簫中回憶過去,我的確被改變了。我也希望我在天上的朋友劉曉波看到我的改變。看到我在為他的妻子劉霞的自由而努力。我知道如果不努力,她會死在國內,我也會永遠愧疚,追悔,那麼,得到的自由也將轉瞬失去。總之,為他人的尊嚴和自由而奮戰,自己也將獲得尊嚴和自由。——新奧斯納布呂克日報 《輪迴的螞蟻》講述了作者從前的自我。它把老威的虛構故事和中國的大歷史交織在一塊,發展為一部荒誕的、中國式公路電影似的小說,戲謔的筆法讓現實與過去、真實和超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它充滿極其高超的幽默,而老威在當中扮演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反英雄。——明鏡周刊 獄中歲月依舊是這部小說的枝幹之一。小說的創作始於作者服刑中的 1992 年。今年 58 歲的他,在前言中描述怎樣偷偷把螞蟻大小的字跡填滿破爛不堪的紙片,以此在內心深處重建剝奪不去的尊嚴和自由—這讓他的靈肉挺過家常便飯似的虐待和酷刑,地獄之旅成為這部書的出發點—在身體不能走的時候,心也要不斷向前,只有心自由了,遙遠的風中回聲才將撲面而來,飛舞的亡靈也將撲面而來。如果把這部跌宕起伏又哲思深沉的傑作簡化成一個便於評論的文學標籤,就太可惜了。作者高超的敘事技巧讓人驚嘆不已,從毫無掩飾的直白到極其晦暗的嘲諷,在這部書裡你能見識各種迥異的講述風格,隨處橫溢的非凡想像讓人不得不折服。它往往漫不經心地將讀者帶上意料不到的旅程:奇幻的、荒誕的、甚至是惡作劇的,每一場景都充滿幽默、戲謔和極端放肆。——德意志電台 諷刺,激烈,甚至咆哮不已,直到最後的螞蟻上山的盡頭之歌—夾雜在這些險象橫生的畫面中的,是直白露骨的性描寫,這在遠東文學中,比在西方文學中要常見得多。廖亦武在小說裏的扭曲處理,反而讓我們更容易認清中國人壓抑的本質。——法蘭克福匯報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謝雪紅:汪其楣劇作

汪其楣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8/05/01 出版

謝雪紅,彰化人。出身赤貧,幾成文盲,曾為養女及商人妾。日後卻留學莫斯科,成立台共。二二八時在台中帶領武鬥。然後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身份參與中共建國。 謝雪紅的故事曾淹沒在一甲子以來複雜的政治對立和鬥爭中,與時俱變的浪潮亦常在她身上沖刷出不同的色彩。汪其楣以獨立戲的形式,在2010年演出《謝雪紅》。讓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站上舞台,為自己的意志及感懷說話。 這個台灣戲劇文本已由李耀宗翻譯成英文,2018年由允晨文化以中英對照方式編排出版。希望在台灣或世界任何地方的英語讀者,也能參與台灣當代劇本的閱覽與朗讀,認識這位勇敢、傑出的女性,也聆聽台灣舞台上許多動人的故事。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昭和町六帖:金恆杰文集

金恒杰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11/01 出版

大哥在世的八十個歲月,是一個獨行者的生命之旅。大哥曾說自己是個喜歡旅行的人,而生活只是他的生命正文的括號,括號裡則是旅途中留下的底片,這本《昭和町六帖》裡的文字便是大哥的部分底片。書中的散文、詩、小說,以及文學評論都是大哥換上不同的相機鏡頭所攝下的底片。大哥走了三年又一個多月之後,再度展讀,心裡又重新拷貝了大哥部分旅途中所攝下的底片,並沉湎於昔日的手足之情中。——金恒鑣 我的大哥是一隻狐狸;不折不扣的狐狸。英國思想史家以賽‧柏林(Isaiah Berlin)引用希臘詩人的詩句:「狐狸知道很多事,刺蝟只知一事,最重要的一事。」在柏林筆下,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是十九世紀最大狐狸。狐狸之為大,他是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文學批評及理論家、歷史學家。我大哥作品的觸腳之多,更甚於普希金。這本文集就是證明。我的大哥有很高的文學天分,作為作家,如普希金般從事筆耕,他在散文、小說、評論及詩作上可以有豐富的生產。大哥是天生小說家,可惜作品不多。在我看來,他最好的小說,就是本文集所收的〈昭和町六帖〉。——金恒煒 恆杰倉促地離去,留下了未完成的翻譯和數十年來的寫作。兩年來,整理他的遺物時,不時會發現一些詩文散落在各種檔案中,已整理出的有散文、小說、詩、評論、雜文等不下十數萬字,一併收錄在這集子裡。恆杰自中學時代就開始在報章雜誌投稿,他熱愛寫作,七十年來他以詩文寫出真實的生活與情感。人生若是一段邁向理想的旅程,他始終不移地走完了這段路。——李明明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鄧時代的地下詩人

廖亦武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10/01 出版

改革開放,鄧時代的詩人考不上大學,當過煮飯工,開過大卡車,也開始寫詩。當鄧麗君變成一整個時代的靡靡之音,詩人偶然間聽到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urg)的《嚎叫》,腦袋轟一聲炸開了,「他的詩第一句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頭腦被瘋狂給摧毀』,我就想我們連瘋狂都沒瘋狂過,他媽的還摧毀。」 六○年代的美國嬉皮給了八○年代詩人學習榜樣,年輕的身體女人的身上踏開一條大道,也四處晃蕩,「四川到北京五天四夜的慢火車,我就鋪報紙睡硬座下面,聽到有人談論詩歌,就從別人的褲襠底下探出頭來,一面看他們的褲襠,一面聽他們談詩論藝,」他恨恨地說:「媽的,那時候中國就是沒有毒品,要不肯定去了。」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狂慧詩僧:邱陽創巴傳奇三部曲

傅正明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09/01 出版

現代「香巴拉佛教」的開創者,既出世又入世, 是傳奇中的傳奇,更是一段充滿試煉與醒覺的不思議旅程 邱陽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1939 - 1987)即第十一世創巴活佛,是藏傳佛教著名的狂慧大師和特立獨行的浪漫詩僧、現代「香巴拉佛教」的開創者。自上世紀六○年代起,創巴在西方以英文傳法並寫作,備受推崇,但同時頗多爭議。他的生平故事,被稱為「傳奇中的傳奇」。 《狂慧詩僧》是以創巴為主人公的文學傳奇三部曲。本書作者在創巴的豐富著述、有關傳記和回憶錄的基礎上略加虛構,重塑了這位狂慧詩僧的藝術形象,展示了主人公周圍多姿多彩的人物畫廊。全書的浪漫愛情、藝術創作和傳法學佛的故事,形成一曲東西方文明相碰撞的交響詩。 第一部《生死劫》,描寫創巴出離西藏、流亡印度、留學英國、遭遇車禍的劫後重生,以及他與英國女子黛安娜的異國情緣,與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的奇特佛緣,從一個側面折射了現代西藏的歷史變遷,展示了二十世紀六○年代英美世界的精神風貌。 第二部《金剛舞》,描寫創巴在美國創業立足,與各界人士的廣泛交往和藝術活動,尤其是他傳授金剛乘密法的故事,進而追溯主人公的思想發展,廣泛反映了七○年代到八○年代美國的社會生活和時代精神。 第三部《彩虹夢》,描寫創巴以佛教為本,融合西方靈修和東方禪宗,發展藏戲和禪劇,吸收歐洲的馬術、中國的道家思想和日本的弓道、花道等多種文化傳統的「香巴拉訓練」,在現實與幻境中,進一步展示主人公及其周圍眾多人物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人生際遇。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

黃英哲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04/01 出版

這本新的文集收長短文章四十二篇,納為四輯,有記事,有評論,有感懷,有憶往,大抵屬於廣義的散文。這些散文反映的是一種離散的視野,正因為離散所帶來的時空距離,才能營造出某種獨特的視野,是生命經驗沉澱的產物。我以離散的視野來概括這些散文的氣勢與胸襟,也是整體重讀後相當具體的印象。離散東瀛三十年,從留學生到名校的教授,他的經歷和體驗都幾無保留地呈現在《櫻花‧流水》這本文集裡,不論說理,記事,或者抒懷,都是誠摯之作。因為誠摯,所以感人。——李有成 英哲這本《櫻花‧流水——我的東瀛筆記》,大部分文章發表於《文訊》專欄「百草言」,自二○○九年八月起,三個月一篇,歷經七年多結集。長期居留海外研究教學,不受國內政治社會紛擾影響,讓英哲和台灣保持一種客觀的距離,也許是他這十餘年來視野遼闊,論述不斷精進的強大根基後盾。本書是他學術研究、授業解惑之餘的副產品,無心插柳而柳蔭怡人,像是讀書札記、散文隨筆,或記事,或懷人,有回憶往事的台灣情,更有在地觀察的日本現象,無論感懷、嗟嘆、建言或批評,都充滿知識份子的淑世熱情,堅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封德屏 取名《櫻花.流水》是取自我喜歡的詩人張錯先生的詩〈與先勇國清夜飲「醉心」料理〉中的字句,詩人張錯先生的東瀛描寫非常人能及,刻骨銘心,體會甚深。我十二年的留學生生活先後住過現合併成筑波市的櫻村、東京、大阪、京都,但是,這輩子最難忘的歲月是只有夢想沒有明天的京都歲月,以及出國留學前南港舊庄近四年的學徒生活,那是我作為一位「大學教員」的起點。離鄉三十多年,在經歷過不少風霜之後,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個知識人的重要,知識人不應當敏銳的掌握時代風向球,迎合時勢,隨波逐流。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看淡個人的成敗得失;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政治的岐見;因為是知識人,所以能夠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籓籬、國與國之間的界線,這是我近年逐漸體悟到的道理。——黃英哲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淡江詩派的誕生

楊宗翰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02/01 出版

充分自由與尊重創意的校園氣氛,讓淡江大學成功培育了許多優秀作家。淡江人歷來積累了不少現代詩創作成果,堪稱北台灣重要的「詩之搖籃」。會推出這本詩選集,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圖書出版的力量,以文字替過往的「詩想」與「詩事」,留下一部正式記錄。本書收錄了二十三位淡江畢業校友與曾任教師長之詩創作,從最資深的英文系系友洛夫(1928年生)到最青春的中文系系友曹馭博(1994年生),期間差距達六十六歲,恰與本校在淡水創立紮根迄今滿六十六年相符。 《淡江詩派的誕生》是首部結合歷屆淡江教師與校友的現代詩創作選集,也是全台第一本以「大學詩派」命名的出版品。「詩派」不應是黨同伐異的排他起點,而是以義聚、以詩合的情感認同。書中所錄詩人跨越台灣各世代、流派與詩社,盼能藉以凸顯五虎崗上詩創作之繁茂盛景,並寄寓對未來淡江學子之深遠期待。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聲與情物:唐詩大觀、宋詞縱覽

李劼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7/01/01 出版

唐朝被公認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朝代,不僅李唐王朝本就「源於夷狄」,故不囿於漢族禮法,且女性在唐朝的地位及表現,也比其他朝代來得突出而耀眼。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唐朝社會風氣之特色為:「重詞賦而不重經學,尚才華而不尚禮法。以故唐代進士科,為浮薄放蕩之徒所歸聚。觀孫棨《北里志》,及韓偓《香奩集》,即其例證。」對於上述說法,本書作者雖一方面給予肯定,但另一方面,也對此觀點背後所代表的重男輕女觀念,和以加國情懷凌駕於兒女私情的傳統意識型態,提出反駁與批判。以此延伸,作者評唐詩、論宋詞,不再以「詩言志」、「文以載道」為標準,除了衡量詩人的才華,更關注其在詩詞創作中,個人的性情與情感之流露,而非傳統文人所強調的憂國憂民之心境。簡而言之,作者論說唐詩宋詞的宗旨乃是,詩為心聲,詞乃情物,並藉此舉例唐詩大觀,步入宋詞縱論,期能對世人閱讀唐詩宋詞的審美觀念有所改觀。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傷心菩薩

張錯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6/09/01 出版

文字是古老的魔咒,散發神秘的誘惑,一讀之下,立即附身,終身迴旋於腦海中不得擺脫……讀張錯教授的文章,也有同樣的恐懼,不知不覺間進入他營造的迷霧森林,在他的文字魔法中失去自我。 他的詩尤其深情且多情,文字精深清澈……最動人的是他描述情之一字的精隨,無論是敘述與母親、女兒、好友乃至愛犬來福的情感,甚至花園裡的花草、瓷器、銅鏡、繪畫等無生命之器物,無不深情款款,癡情乃至傷情,讀之令人動容,其可貴在絕不矯情,情感流動自然、準確而且入心入肝。情緒平靜含蓄,無所在意間陡然直入我心,猝不及防,只能放棄心防,低迴喟嘆。——卜大中 本書是詩人學者張錯的最新力作,收集了他近年散文作品。內容雖以抒情懷舊為主,然作者長期浸淫於中外文學,博學多聞,涉獵廣泛,嫻諳武術技擊,並深研佛典,其文字飽含詩意而深富哲理,敘事之餘且常懷悲憫,談及武學兼能與佛學互參。回憶年少時代的澳門往事、舊時街景,亦如數家珍,趣味盎然。書名《傷心菩薩》,借用觀世音菩薩以千手千眼聞聲救苦之形象,以喻作者對世間之觀照與對眾生之悲憫。實則,其對母親之思念乃本於孝心,感懷故舊之遭遇乃源自悲憫心,為世間不公之事抱不平乃基於俠義心,憐愛犬之老死乃出於不忍之心,名雖互異,本質皆同,亦與菩薩之心無異,故「傷心菩薩」實亦作者之自喻。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流轉的夜色

簡白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的主人翁,幾全聚焦於青少年、青年。作者回想輕狂的歲月,在艋舺西門町、在中正廟廣場,所結交的友朋弟兄們,沉淪黑暗界、玩味迌的墮落快感;側身社運界、抵抗邪惡的黨國體制。他們是被侮辱者,也是加暴者;他們是被損害者,也是加害者,聚合人之所以為人的多重性格矛盾於一身。   作者坦陳,透過他們的引導,方才些微認識城市的街角、社會的階層,以及國家的處境。但自己終究背離他們,選擇走上一條安全的人多的道路。經由追憶與學習,作者寫下這本短篇小說集,拼湊了部份走散寂寥許久的自我。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風景線上:張堃詩集

張堃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6/05/01 出版

張堃的詩不追循前人腳蹤,完全以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美學觀點另闢途徑,作品滿孕著深深感印的弱勢族群、病患殘疾、老人和社會邊緣人落寞無助的心情,而發出巨大的悲天憫人之關懷。他常採取自嘲、自我調侃的口吻,將記憶中既甜復苦、不堪言說或無法言說的鬱愁趕打出去,其嚴肅與輕鬆並置的手法,令人觸目驚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哭泣船

呂則之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6/04/01 出版

一艘澎湖漁船一如往常在臺灣西部海域捕魚,就在天色欲醒未醒之際,在跳踉的海面上與一艘插有紅色五星旗的中國漁政船不期而遇。面對形跡詭異的中國漁政船,漁民雖有戒心,但仍天真的以為,反正是在自家的海域捕魚,和中國漁政船又有何干。不料卻被漁政船上的軍官下令逮捕,以「違反中國休漁期規定」的罪名準備押解到廣東的南澳港,於是雙方展開一場你追我逃的海上喋血。面對中國漁政船優勢的裝備及戰力,四個手無寸鐵的漁民雖然數度被逮,在槍枝的威迫下被暴力對待,但他們始終不願屈服,憑藉膽識與機智,還有對海上風浪及航行知識的了解,一一化解危機。而在這場高潮迭起的海上追逐戰中,作者除了發揮其漁民與作家的雙重身分,生動描繪出海上天候及風浪的詭譎多變;在人物與情節的刻畫方面,也讓雙方人馬在這場對抗中,除了肢體的碰撞衝突,更訴諸爾虞我詐的心理戰術,並呈現出不同角色在面對這愈來愈失控的場面時,內心的恐懼、掙扎、徬徨、疑惑,乃至立場的動搖。此外,主角在捕魚時從魚鰓中意外發現一枚發出微光的紫色戒指,以及那若有似無的海上浮屍,隱隱牽動著情節的鋪陳與眾人的命運,也為這場海上驚魂,平添一股神秘的氛圍。   作家呂則之繼《風中誓願》、《悠悠瘋狗天》之後,又一最新力作,以萬鈞筆力,深刻鏤畫海上生涯的凶險,以及波譎雲詭的政治氣象中,台灣漁民的無奈。氣勢磅薄,情節緊湊,別出新境的海洋書寫,立下台灣小說的里程碑。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