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童蒙訓:宋紹定二年李埴壽州刊本

世界書局  出版
2025/09/24 出版

今年10月初,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慶祝百年院慶,舉辦珍稀宋版書大展,其中《童蒙訓》列居重量級國寶,本局出版的《童蒙訓》更是宋版書中上乘孤本。書前並附故宮專家研究介紹專文,詳述此書的流傳軌跡與內容大意,並編配相關圖印,及引申的歷史資料。 《童蒙訓》為宋代高官文人呂本中為其家族學子塾堂訓課所編撰的啟蒙讀本,共輯錄一百七十五條宋代名賢嘉言懿行,包括治學之門徑以及修身處世的原則,並彰顯道學家的學術宗旨與師承譜系,傳遞有關學問、品格、教養的理念乃至實踐。由於呂本中出身北宋最具代表性的仕宦家族,累世卿相,烜赫至極,故呂氏世代相交之輩,盡是當代最富盛名的權貴和學者,如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三蘇父子等,為呂本中提供了獨特的成長環境與家學傳統,而呂本中貼近生活經驗與個人聞見的撰著方式,使得《童蒙訓》不僅廣為同代之人交相傳誦、援引,亦是傳統蒙學典籍中的特出之作。清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也將《童蒙訓》鈔入子部儒家類中,並賦予極高的學術評價。

79 特價4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

世界書局  出版
2025/08/25 出版

本書榮獲2022年美國獨立出版商圖書獎(IPPYs)歷史類金獎。 本書描繪大航海時代以來中國崛起及其對現代世界歷史影響的新圖景。 《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從全球史視角講述了明代中國開啟現代世界全球化的故事,重點論述了明清中國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進而與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展現了大航海時代以來中國崛起及其對現代世界歷史影響的新圖景。該書共十章。第一章總論中國與西方從明清以來數百年間的貿易交流史。第二至九章分別論述了明朝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的商品貿易,以及這些商品所承載的中國物質文化和思想對各地的影響,如青花瓷的全球擴散、中國物質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孔子和孟子對歐洲的影響、德爾夫特瓷器的中國基因、茶葉對大英帝國的影響等,以及清末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崛起後的衰落。尾聲論述了20世紀下半葉後,世界重新轉向東方。作者通過講述明清中國五百年引領全球化與衰落的故事,認為中國在歷史上曾是全球設計和製造領域的創新中心,西方應該回顧明代中國以來六百年的全球化故事,認識到一個新的全球中國的崛起「並非史無前例」。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夢境

世界書局  出版
2024/07/25 出版

睡夢是常人皆有的體驗,但人為何寐夢,夢境又當如何解讀,始終眾說紛紜。本書作者康儒博教授查考了上古晚期以迄中古時期中國人對夢的看法,從中勾勒一幅由許多「夢是什麼」及「夢該當引發什麼反應」概念構成的共同夢境。這幅共同夢境更是數世紀以來,不同信念與各類體裁文字作品的基礎,其類別包括釋夢指南、經文解讀、散文、論著、詩歌、重現的手稿,以及歷史紀錄、預知夢境成真的奇聞軼事等。 常人寐夢時發生了什麼?夢能預示未來嗎?若是,我們當如何解讀其中密碼,獲知預言?夢可否溝通陰陽,或使人類與非人類動物直接交流?對於這些幾千年來世人追索的問題,以上諸多文字材料可提供深具文化特色的答案。《中國夢境》一書闡明了古人如何處理此等玄虛謎題,亦使中國人的寐夢概念與古今其他文化的夢境研究進行對話。康儒博教授於全面檢視中國古人應對奇異夢境作為的同時,特籲請世人思考,如何重新審視自身的夢境觀。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2022年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 et Belles-Lettres)儒蓮獎(Prix Stanislas Julien)。 2.本書榮獲2022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 3.《中國夢境》是一部關於中國人如何看待夢的研究著作,內容精采深刻、文字引人入勝。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帝鑑圖說:清內府彩繪本

世界書局  出版
2023/01/12 出版

《帝鑑圖說》為明代張居正編撰,其名取法於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為明神宗之訓蒙教材,內容乃擷取堯舜以降至宋徽宗等歷代君王善惡事跡共一百一十七則。本局此次出版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之《帝鑑圖說--清內府彩繪本》,此版內容較明萬曆刊本少,共五十二則。有別於明刊本中的木刻版畫,本書由清內府宮廷畫家沈振麟彩繪,潘祖蔭等人手書。文字部分以端楷書寫,採左右對頁,一圖一文形式,圖像色彩鮮妍,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展現出精巧細膩的工筆造詣。為目前所知極為罕見之彩繪手寫本。 出版緣起 隆慶六年(西元一五七二年),明穆宗隆慶帝駕崩,年僅十歲的萬曆即位。時張居正受命為顧命大臣,位居宰輔,身負教育輔弼君主之責,遂上疏以「培養君德,開導聖學,乃當今第一要務」請求主持萬曆日講,復與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呂調陽共同進呈所編撰之《帝鑑圖說》,以做為經筵日講之教本。 《帝鑑圖說》之名取法於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乃擷取堯舜以降至宋徽宗等歷代君王善惡事跡共一百一十七則,張居正於〈進圖疏〉中言此書所編,「僅自堯舜以來,有天下之君,撮其善可為法者八十一事,惡可為戒者三十六事。善為陽為吉,故用九九,從陽數也;惡為陰為凶,故用六六,從陰數也。」「視其善者,取以為師,從之如不及;視其惡者,用以為戒,畏之如探湯。」而為了吸引小皇帝的閱讀興趣,「每一事前各繪一圖,後錄傳記本文而為之直解,附於其後」,生動活潑的繪圖與淺顯易懂的白話文直解,傳達出張居正想要教導萬曆賢君治國的修齊治平之道。雖張居正自言此書乃「訓蒙語耳」,為初學童蒙之書,然其圖文並茂且具教育意義,故自進呈後,官府及民間多加以刊行,現常見者為明萬曆年間印本,圖為木刻版畫,線條簡潔質樸,輪廓分明,頗為傳神。而此書不惟在中國廣為流布,甚至遠傳域外,現今所知日本、法國皆有藏本。 有別於流傳較廣之官私印本,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之《清內府彩繪本帝鑑圖說》,高五十三.五公分,廣五十公分,共分兩冊,第一冊二十六則,書前題「萬世玉衡」,第二冊三十則,前題「啟沃嘉謨」。此版內容較明萬曆刊本少,僅自堯帝「任賢圖治」至唐玄宗「聽諫散鳥」,皆為「善可為法」之事,而未見﹁惡可為戒﹂的例則,不知是當時並未以彩圖繪製,或是已流失不存。全書由清沈振麟繪圖,潘祖蔭、歐陽保極、楊泗孫、許彭壽等書。沈振麟,字鳳池,一作鳳墀,為晚清宮廷畫家,供職於如意館,其筆法工細寫實,文宗曾親書「傳神妙手」以賜。此「清內府彩繪本」全書彩筆手繪,文字部分以端楷書寫,採左右對頁,一圖一文形式,圖像色彩鮮妍,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展現出精巧細膩的工筆造詣。 衡諸古今中外,各個國家民族的演進歷程,皆見證了教育是立國的重要基石。在我們社會與國家的發展中,儒家思想是不變的主軸與依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有其順序法理。居其位不修其德,掌其權未盡其功,終必導致敗亡。如今天下已非一人之天下,身處民主時代,我們有幸同天下之利,亦需同擔天下之責,國家社會的安定與發展,仰賴的是每個人的一己之力,小至內心一念之仁的啟發,從諫如流的修養,講信修睦的品德,見賢思齊的身體力行,大至選賢與能、為國舉才的知人識人,皆可成為安定家園的柱石。而身居高位之從政者、執掌經濟大權的企業家、傳播訊息的媒體工作者,乃至育人誨人的父母師長,每個角色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握有影響他人的權力。《帝鑑圖說》中以人為鏡、以史為鑑的教誨,所述雖為為君之道,然若推而廣之,眾人皆能以此自勵圖治,相信可為後世子孫開啟一條安身立命、長治久安的道路。 本書特色 1.原件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2.全書彩筆手繪,文字部分以端楷書寫,採左右對頁,一圖一文形式,圖像色彩鮮妍,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展現出精巧細膩的工筆造詣。 3.為目前所知極為罕見之彩繪手寫本。

9 特價6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文化史(上.下冊)不零售

陳登原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22/05/06 出版

本書為民國著名史學家陳登原所著,開篇《卷首.敘意》中即對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文化史的意義、文化史資料論、治史者的態度,以及何為治中國文化史等問題並加以探討,在當時的年代,確實建立了一極具系統化的架構,即便從今日眼光觀之,也會受其前瞻洞見所震懾。本書特色書中大量羅列史料、前人筆記、文集等千餘種,鋪陳史事,幾無一字無出處,史料徵引之大,實為罕見,對於文化史理論的追求與建樹亦十分顯著。

9 特價16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黃山谷詩集注

黃庭堅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21/10/04 出版

《山谷集》為宋代黃庭堅所撰之作品集,宋人任淵針對其作,注有《內集詩注》二十卷,宋人史容亦注有《外集‧詩注》十七卷,史溫注有《別集》卷。本書收錄由任淵等人所注的黃庭堅詩作。 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領袖,在詩歌創作上效仿杜甫,主張根據前人詩意推陳出新,其詩能摒除陳言,風格瘦硬、自成一體。黃庭堅存詩一千五百餘首,內容豐富,大凡寫景、記識、遣懷、贈答、題畫等類抒情詩,最能體現黃庭堅的藝術匠心和獨創個性。整體而言,黃詩多半思致幽遠、情趣深濃,能給人以美感享受,歷來深受讚賞。 本書(版)特色 本書為木刻版,除由與作者同時代之任淵等人為注,最近於真旨外,注釋中更詳引古籍史料,為黃庭堅幽遠的意境添加更豐富的內涵。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宋應星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20/03/18 出版

《天工開物》初刊於明崇禎十年(西元一六三七年),全書共分三編十八卷,內容詳述中國古代農業、礦業、手工業之生產技術與經驗,舉凡飲食、衣物、陶器、冶煉、礦產、染料、兵器、紙墨等,無不具備。堪稱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及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譽為「十七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除了對中國古代生產力發展提供極寶貴的參考資料外,更有助於讀者知新應古。   本書上編包括穀類、棉麻栽培、養蠶製絲、食品加工等。中編盡述磚瓦、陶瓷、銅鐵器具之冶鑄、舟車構造及採煉石灰、煤炭、硫黃、煉油、造紙技術。下編則包括五金開採及冶煉、兵器、火藥、朱墨、顏料的製造及珠玉採琢。   十七世紀後,海外陸續出版日文、法文、英文、德文、義大利文、俄文等多國譯本,法國漢學家儒蓮稱此書為「科技百科全書」,達爾文稱為「權威著作」,而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則稱譽宋應星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中國的狄德羅(Denis Diderot)」。   本書特色   1. 宋明時期,士人追求性理,虛談玄學,不問民生,而宋應星獨闢蹊徑,窮究農工等應用技術之本源。本書始自〈乃粒〉,終於〈珠玉〉,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意,更體現出作者重視農業民生的思想。   2. 書中事物皆為作者所見所聞,實地觀察,為有系統之紀錄,而非援引他書所作。遇有疑異之處則順記於末,以便讀者參閱。   3. 重視蒐集、整理、歸納、分析等科學性統計方式,對於生產各產品所需之人力、時間、原料、產量,工具的規格、尺寸,火器的配製比例,兵器的射程與殺害力等,亦以實際數據加以說明,此法於三百多年前實屬罕見。   4. 以科學與事實角度辨正世傳迷信之說,如〈乃粒〉篇中論及鬼火非鬼,〈珠玉〉篇中則言:「珍珠必產蚌腹,其云蛇腹、龍頜、鮫皮有珠者,妄也。」   5. 附百餘幅插圖,隨文參詳,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翔實樣貌。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監本詩經

朱熹集注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8/05/16 出版

本書為民初《監本詩經》之影印本。「監本詩經」為國子監校對刊刻的詩經,內容為朱熹所撰《詩集傳》。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漢初齊、魯、韓、毛四家傳《詩》,以毛氏注本最著,流傳亦廣,又稱《毛詩》。鄭玄以《毛詩》為本,兼採三家,撰成《毛詩箋》。唐孔穎達奉詔主持五經修纂,完成《毛詩正義》,高宗時頒行,為儒生習詩教本。然《毛詩》多以《左傳》中歷史事件解說《詩經》各篇章,自漢至唐之注疏亦一脈相承,以史說《詩》,往往千言,致徵引繁雜、注釋瑣細。宋歐陽修《詩本義》質疑〈毛詩序〉非聖人所作,批評毛《傳》、鄭《箋》經傳一貫之舊習,學者如鄭樵、蘇轍等遂起新解,各發己意明經。 《詩集傳》乃朱熹所作。朱熹集宋代《詩經》學之大成,汲取宋儒詩義、訓詁所得,反對以世變探《詩》之傳統,主張棄傳求經,直探本義,兼採眾說、撮要刪繁,去除原注本望文生義,及穿鑿附會、動輒比附政教之弊,由是《詩經》面目一新,展露其文學及通俗性,學子亦得一窺《詩經》純樸的真貌。《詩集傳》作為朱熹的書院教本,經多次刪改修正,文詞簡易條暢、淺白通俗,問世後廣獲刊刻。《監本詩經》即《詩集傳》官學刊本,元代科舉法始定《詩》義用朱子,猶參用古注疏,明、清兩朝更獨以《集傳》試士,至民初仍有數家刊刻石印,影響後世《詩經》學甚鉅。 本書特色 《監本詩經》為國子監校對刊刻的詩經,內容為朱熹所撰《詩集傳》,為求學士子必讀之書。朱熹參考各家訓詁,以嚴謹務實的態度注解《詩經》,用字淺白、釋義曉暢,有益學子誦讀。本書經元明清三代官學及民初民間學者修訂校讎,文字端整、版式大方,經文字大而雅,小注簡而精,兼具實用與收藏價值,為讀者案頭必備之《詩經》讀本。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群書治要三六O 第四冊

世界書局  出版
2017/09/27 出版

《群書治要》擷取中國上古至晉代各類經典之精髓,為立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必讀之書。本書以《群書治要》為底本,精選三百六十則原文,加上詳盡註釋、白話翻譯與難字注音(漢語拼音、國語注音及同音字並舉),以利讀者隨身攜帶、閱讀,有助自我成長及汲取古人智慧。   《群書治要三六○》系列在2012年、2014年、2015年分別出版了第一冊至第三冊,2017年新書第四冊也即將面世。   《群書治要》乃一代明君唐太宗為警惕自己勤於國政,而命諫臣魏徵、虞世南等人,博采六經四史、諸子百家名言,歷時多年而成,堪稱古人智慧的精華、貞觀盛世的重要推手。雖為帝王之書,然於今人修身養性、立志向學大有裨益。   因《群書治要》卷帙龐大,特將其編採為「三六○系列讀本」,將整套書概括為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六條大綱;各條大綱下,又歸納了《治要》論述的相關要點作為細目。選句從六十八部不同典籍摘錄,其順序並未按選句所在卷數的先後排序,但均從不同角度展現該綱目的內涵。部分較長的選句分段呈列,上下互相銜接,以便讀者整體理解,上下互相銜接。有些內文雖歸於某條目下,但其內涵亦論及多方,閱讀時可加以推廣引申。   為貼近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拉近讀者與古書的距離,每則選句均有白話闡釋,遇生難字詞亦加以註釋,並力求清晰通順。譯文採用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式,不時在譯文後加以發揮,使讀者更能深入領略先賢的智慧。期望古籍新生,繼往開來。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聖學根之根第五冊:孝經.百孝詩(國語注音版)

世界書局  出版
2016/06/27 出版

《聖學根之根第五冊》所收錄〈孝經〉、〈百孝詩〉,前者是傳統文化中關於孝道的經典教材,後者則是稱揚孝行故事的百首七言詩,有利誦讀。本書以較大字體編排原文,增加注音及配色古雅不失純真的插圖,並以全彩印製,是良好的傳統文化讀本。 《聖學根之根第五冊》收錄〈孝經〉及〈百孝詩〉。〈孝經〉及其序為儒家經典之一,以孝為核心,闡述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為各代公認儒學經典,至有「以孝經統群經」之說。〈百孝詩〉則出自清代俞葆真《百孝圖說》珍貴善本中所附的百首七言詩,為民間稱揚孝道的佳作,形式亦易於誦讀記憶,使童蒙於誦讀中潛移默化,於建德修業皆有助益。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聖學根之根第二冊:四字鑑略.龍文鞭影

世界書局  出版
2016/02/24 出版

《聖學根之根第二冊》,在傳統文化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收錄〈四字鑑略〉及〈龍文鞭影〉兩篇,為明清以來蒙童歷史教育的名典。    〈四字鑑略〉採用四字一句的形式,將遠追盤古、近至明清的中華民族千年歷史興衰融入其中。〈龍文鞭影〉則以上平十五韻、下平十五韻為韻腳,融中華歷史故事與掌故於其中。兩者皆有助讀者誦讀嫻習、加深印象。

9 特價1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進最有意思的中國畫:穿越68個時空的故事

金銖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4/12/17 出版

68幅最有意思的中國繪畫,68個穿越時空的歷史故事,筆者以深入淺出、輕鬆自然的筆法,帶你走入中國繪畫中情景交融的空靈意境、詩畫同源的獨幟特色;以豐富趣味的知識閱讀,帶你走訪歷代文人風骨與歷史氣蘊,一窺千百年前的繁華與恬淡的生活氣息。   中國傳統繪畫一向有別於西方,千年流傳,自成一格,往往展現繪畫者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共存共生的理念與畫景抒情的時空意境。本書精選自魏晉南北朝至清朝極富盛名的68幅中國繪畫,充分表達每個朝代的特有的風骨與工法。書中搜羅中國繪畫中花鳥、蟲魚走獸、山水、風俗、人物、宮廷等豐富內容,如唐 張萱《搗練圖》,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表現了唐代宮中侍女們搗練縫衣及後宮制衣坊的工作場景,使人得以窺視千百年前宮廷生活的真實面貌;宋 趙佶《聽琴圖》人物傳神,景色精緻,乃上乘之作,筆者更是神來一筆書寫宋徽宗出考試畫圖之趣談,古人的機趣與智慧,躍然於紙上,讀來不禁會心一笑,又如明 唐寅《看泉聽風圖軸》,畫面線條明快,剛挺秀媚,山水一色,兼具南宋院體畫傳統和文人畫的風格特證,極致呈現了中國繪畫重神不重形的高度空間想像。   在這68幅畫中,筆者深入淺出地介紹其創作背景或理念,勾連著相關知識閱讀與延伸作品,使讀者在吸取新知之餘,還可更深入思考繪畫的奧妙之處與歷史意蘊,品嘗中國繪畫獨幟一格的藝術高度。隨著畫中的靈魂穿越不同時空的故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就像一場百年來的詩畫派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揮毫滿紙真意。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新譯:流轉千年歌未央

李一之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4/10/09 出版

《詩經》原文本是歌辭,記錄了當時的口語和文法,然而隨著時間流轉和語言變化,已經與現代語文產生距離而顯得古奧難解。本書的特色就是將《詩經》詩句譯為簡明順口、句式整齊且自然合韻的白話文詩歌,並標註注音,適合讀者閱讀吟誦,一窺上古社會的生活面向與喜怒悲歡,重現《詩經》紮根於社會生活、反映人民心聲的寫實特色。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而優美的詩歌文學總集,收錄了民間里巷歌謠,以及士庶燕饗輿論,亦有廟堂朝會辭令,充滿古代社會生活的人文之情。其質樸真摯的情思和活潑自然的歌韻,浪漫綺麗的藝術形式和生動多元的意象,不僅能豐富文學涵養,亦能增添生活情味。   《詩經》原文本是歌辭,記錄了當時的口語和文法,然而隨著時間流轉和語言變化,已經與現代語文產生距離而顯得古奧難解。本書的特色就是將《詩經》詩句譯為簡明順口、句式整齊且自然合韻的白話文詩歌,並標註注音,適合讀者閱讀吟誦,一窺上古社會的生活面向與喜怒悲歡,重現《詩經》紮根於社會生活、反映人民心聲的寫實特色。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性的情感與需求始終共通。在急速向前的生活步調中,閱讀《詩經》,親近經典,從尚友古人的文學世界裡得到安慰,可以沉澱心靈而有所啟發,為生命之流注入清澈活水。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何紹基手寫日記

何紹基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2/02/11 出版

才學過人 仕途多舛獨創書風 形神兼備本書為何紹基記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及咸豐九年、十年之事,內容包括日常起居與習字心得、學政任內心得、與王公貴族交遊、與文人墨客往來之經過感想。何紹基(一七九九年~一八七三年),生於湖南道州。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自幼受家學薰染,精熟經史,長於作詩,尤以金石小學造詣高深,為清代書壇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之一,其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跨越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何紹基的仕進之路晚至道光年間始展開,在擔任學政任內,吐哺握髮,不遺餘力;對於書學,更是孜孜矻矻,勤勉不倦,終能融匯各書體的內涵。何紹基亦講求書法的獨創性,即「學書重骨不重姿」,在筆勢、藝術論等方面皆勇於創新,終能超越歷代帖學與碑學之隔閡,自成一家,名留千古。本書特色1.經本局重新整理編排,如實呈現版本樣貌,保存何紹基親筆墨蹟。2.正文前加入何紹基像及聯語、生平簡介資料,期使讀者較深入了解何紹基其人其事與藝術成就。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善好光明:中國神仙誌

汪小洋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1/12/17 出版

為什麼鬼子母會從誘食嬰兒的怨婦變成婦女和兒童的保護神?佛教四大天王分別手持舍利塔、琵琶、傘、蛇,有什麼含意?原始氏族對於未知寄予想像,縱觀時節流轉,仰望星辰雲氣無盡開展,織造了神話之源,先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傳世。隨著文化積累,天人之間的生命連結逐漸轉向心靈層面的探索,至此,宗教成為文化中的永恆課題,信仰成為人類的精神故鄉。個人宗教觀不論,可以確認的是,神話與信仰已□刻於人類文明與內心,對神靈的愛敬、畏懼、奉獻、想望……昇華為精神的渴求,凝聚為一股追尋善好光明的力量!本書分為「原始神靈」與「宗教諸神」兩篇章,內容包括中國神話的起源,並論述神靈地位在思想、文學、藝術等各文化層面的演變;本局則增補諸多彩圖以及相關民間習俗、典籍資料等,期盼以善美人生為目標,知識為羅盤,遨遊那活潑聖善的神仙世界!本書特色1. 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中國神話與佛、道宗教信仰諸神的來歷與傳說。2. 全彩印製,並附有百餘幅彩圖及相關資料。3. 圖文相輔,期使讀者對中國神仙有更詳盡的認識。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宋人話本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1/11/09 出版

唐僧取經的故事,是元明以來流傳極廣的民間傳說,唐三藏的堅忍良善、孫悟空的活潑機智、備嘗艱辛的取經之路……並不只是《西遊記》中膾炙人口的角色情節,玄奘法師堅毅不撓的精神已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象徵。他的步履從宋元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至明清之《西遊記》,演繹了一個逸趣橫生的想像世界。本局所出版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即《西遊記》最早的雛形,原書於中國已失傳,後在日本三浦將軍處發現藏有小字巾箱本,但缺卷上第一葉及卷中第二三葉;卷末有「中瓦子張家印」一行,據王國維考,此是南宋臨安書鋪的牌號,因此定為宋朝說話人的一種話本。同時日本又發現有題為「大唐三藏取經記」的大字殘本,內容與小字本同,但殘缺更多,本局所用版本,即以小字本為主,輔以大字殘本。「詩話」為中國古代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詩、文並用,而《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所作詩,性質多近於佛經的偈讚,話文也和佛經大致相近。本局此次重新出版《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除重新排打、分段標注外,更於相應處引用林雲教授(密宗大師,於二○一○年圓寂)詩文,以朱紅印製,以為呼應。文末另附有王國維、羅振玉跋,魯迅所作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考證,以及玄奘法師年表。本書特色◆封面以特殊布面彩印,裝幀為精線裝手工製作,內頁套色仿古印製,更具收藏價值。◆本局所出版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即《西遊記》最早的雛形,原書於中國已失傳,後在日本三浦將軍處發現藏有小字巾箱本,據王國維考,此為是南宋臨安書鋪的牌號,同時日本又發現有題為『大唐三藏取經記』的大字殘本,本局所用版本,即以小字本為主,輔以大字殘本。◆書中相應處引用林雲教授詩文,以為呼應。◆文末另附有王國維、羅振玉跋,魯迅所作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考證,及玄奘法師年表。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勾欄胭脂: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郝曉輝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1/09/30 出版

這是一群尋找過往足跡的人趕在二○○八年,前門大街拆前,實地訪談的紀錄,陳舊的門樓拆了,歌舞的聲意滅了,但歷史留在人心中痕跡,永遠不會消失……八大胡同,這個位於北京前門外大柵欄附近,曾經紙醉金迷又臥虎藏龍的紅燈區,每每挑動人們觸碰禁忌的神經。除了櫛比鱗次的青樓,相公堂子、紅星膏店、徽班進京,更增添了醉生夢死的迷濛情調。鶯鶯燕燕的溫柔鄉裡,堆疊著軍閥的處心積慮、老鴇的貪婪無良、大茶壺的助紂為虐、嫖客的揮金如土、妓女的斑斑血淚,卻也在清末明初的特殊背景下,難能可貴地展現了賽金花對北京城的解圍之義、小鳳仙對蔡鍔的成全之情。本書將摘下世人慣有的偏色眼鏡,讓世居於此的老人,娓娓道來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邀請讀者一同真實感受屬於那個年代生存的矛盾、殘酷與現實。本書特色八大胡同究竟在哪裡?到底是哪幾條胡同?在那裡曾經發生過什麼?賽金花、小鳳仙是否確有其人其事……媒體上炒得沸沸湯湯的「八大胡同遊」,爭論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難以啟齒的東西?八大胡同做為北京歷史上最有名的風月場所,經過數十年的人事變遷、拆遷改建,如今已面目全非。為使人們了解八大胡同的今昔,作者用將近兩年的時間走訪了前門一帶所有胡同,拍片子、查資料,與老人們聊天,親手繪製前門一帶所有胡同的地圖,力求將一個真實的八大胡同展現在讀者面前。書內配有相關照片,書末並附有當年妓女情況統計及八大胡同的妓院名號,供參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承載

章劍華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1/07/07 出版

故宮文物承載的是怎樣的歷史情懷,中國知識份子是用什麼樣的肩膀承載住祖宗留下的文物?!自九一八事件以來,中華民族的土地與幾千年積累的文物珍寶,遭受各種威脅,因此,一群任重而道遠的故宮人毅然決定護持著文物南遷—1933年2月5日,一列滿載2118箱文物的火車離開了北平,展開遙遙無期、萬里迢迢的遷徙之途。在這十多年的顛沛流離中,故宮文物沒有一件被損壞丟失,但其中的艱險辛酸,鮮為人知。作者以小說筆法,記述每一段重要歷程,用活生生的人物,彰顯亂世中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你我熟知的〈翠玉白菜〉、〈紅燒肉〉、〈快雪時晴帖〉及〈富春山居圖〉,如何輾轉遷到了台灣,完好缺地呈現在你我眼前,書中並有數十幅重要圖片,及遷徙地圖等重要參考史料,是一本人人必讀的傳奇。本書特色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外遷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文物遷徙。關於這段歷史,此前只有零星的片斷式的回憶錄和文章。《承載》首次全景式展示了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1933年初,也括〈富春山居圖〉在內的故宮文物分4批共13427箱乘火車離開北京,輾轉上海、南京,「七七事變」後分南、中、北三路踏上西遷之路,歷經了日機轟炸、土匪攔截、敵方特務跟蹤以及激流沖擊、山道險峻、環境困苦等艱難險阻,走遍大半個中國卻無一作損毀和丟失,堪稱世界文物史上的奇蹟。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上海世博會看點

吳建中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0/06/15 出版

了解世博文、領悟世博精神、暢遊世博之旅  本書從上海世博場館、論壇和文藝等項目中,精選70多個富有特色的展館或項目,結合本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圖文並茂、條理分明地逐一介紹;並分析各館之主題、展示內容創意,以及建築特色等精彩焦點,內容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大眾閱讀。  編寫過程中,上海圖書館與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也投下大量人力,使本書在內容採集、插圖繪製、精選圖片上皆呈現高度水準。書中並闡明上海世博在歷屆世界博覽會史上寫下的2大創新、3大要素,讓讀者能更精準的切入觀賞主題中,看出不同凡響的心得。本書特色  1、從體貼參觀者的角度編寫,精選70多個特色鮮明的展館項目,提綱挈領地解說,讀者可迅速掌握每個展館如何營造專屬主題。更重要的,還能得知內行人可從建築物哪部分觀賞起最好?怎樣有助於體驗展館旨趣?…之類訣竅。  2、手冊型開本(13*21公分)可隨身攜帶,圖文並茂,隨文搭配各展覽館插圖,書末並附有中英文索引可隨時翻查。建議可作為現場導覽手冊使用,非常方便!  3、作者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上海圖書館館長,特別就「綠色科技」做了許多介紹,讓讀者對世博會此一訴求有更深的瞭解。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宋兆麟  著
世界書局  出版
2010/05/26 出版

  節氣不只是農耕行事曆,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聯合國正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節氣便是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請想想看:幾億華人為何要在「清明」上山掃墓、吃潤餅,在「立冬」同時進補增強體質?  ◆ 清明:因為「清明」正值春天百花盛開,唐朝人於是趁春光明媚出外踏青,並延續紀念介之推而吃寒食的習俗,上山掃墓,悼念故去的祖先,吃潤餅之類的冷食。立冬:這是進入冬季的分界線,氣溫下降,「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所以不僅田裡農作物要收成貯藏好,出嫁的女兒更在立冬為父母、家人燉煮雞湯豬肚之類營養品,讓大家暖身補氣,以免寒氣入侵。  這就是節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觀察氣候變化,定出這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法則,除了應用在農耕上,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一一落實在每天生活中。今日全球氣候變遷在國際間廣受討論,台灣歷經多次天災後,更常思索著如何強化適應自然的能力。而節氣正是老祖先適應氣候的智慧展現!老東西,發揮新用途,學習節氣民俗的來龍去脈,我們將可獲得更多啟發,進而構思出改善現狀的新作為。  本書集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及民俗學會的努力,蒐集超過600幅圖畫、上千則文字記載,依四季分別介紹24個節氣。諸如「夏至不栽,東倒西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等氣候諺語,搭配宮廷織錦、古畫、剪紙、以及逗趣的版畫,讀來更顯趣味十足!  關於各節氣的起源發展,不同民族的節氣活動、風俗習慣等,也透過圖文解說,帶給讀者豐富多彩的印象,是坊間第一部圖象資料最完整、全本彩色精印的民俗書。可說是瞭解二十四節氣最實用的讀物,同時也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特色  ◆民俗圖片數量之豐,堪稱同類型書籍中的佼佼者。  ◆ 圖片種類亦最多,包含名畫、刺繡、雕塑、版畫、器具等,盡展各民族美學風格特長,對藝術設計極有參考價值。  ◆ 全書彩色精印,以600幅圖片介紹節氣的應用與相關民俗活動,其專業性亦是社會學、民族文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資料。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