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不是飯,你吃的是人生。《吃掉荒謬,咀嚼人生》是一場二十位哲學家與食物的跨時空派對:第歐根尼在空腹裡啃自由,康德用水煮雞胸練自律,尼采把龍舌蘭喝成酒神狂歡,孔子則在懷石料理裡修身齊家。這不是一本嚴肅的哲學教材,也不是教你煮菜的食譜,而是一本把哲學搬上餐桌的生活練習本。作者用荒謬又真誠的筆調,替你設計二十場哲學餐桌──從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到穿什麼入席,都被寫成可隨時上演的劇本。每一章都有「實踐指南」、「哲學家小紅書」、「問答環節」與「穿搭提案」,讓抽象的哲學變成你下一頓飯的靈感。如果你也曾經邊吃外賣邊滑手機,最後忘了自己到底吞了什麼,這本書就是要提醒你:吃飯不是例行任務,而是你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重新連線的時刻。當你在餐桌前停下來三秒,問自己一句「我為什麼吃這一餐?」——你就已經開始實踐屬於自己的哲學。吃得像人,活得才像樣。這本書,要讓你在每一口飯裡,嚼出一點靈魂。
1.本書讓您親身感受現場絜靜精微之解卦技法,您將會發現,過去您被錯誤的誤導有多深。2.本書隱喻孔子言易之失賊於無垠造假,無法一語道破,作者唯照以歷史上下先後之儀,期可明智眾志。3.本書突顯易經根本只是圖像沒有文字,但我們一直在讀翻譯本中的翻譯本,這方法究竟嗎?☯《周易》真的好難懂,但值得投資,值回票價,有朝一日,當你通透理解《周易》用世之哲學思想時,我敢保證,你會感動的,甚至激動的或鼓或歌或泣,不再被「知易者不卜」,或說「善易者不卜」這些話給混淆了你應有的正常思維發展,在此建議您,必須先確認您所謂的「知易、善易」的定義與水平,是否完全符合前賢所言之義旨?☯為什麼每一次自己解卦時,總會發現卦、爻、辭的文義解答,和事實不吻合?找人解答時,對方總要牽強的穿鑿附會,不能令人心服口服?為什麼學《周易》那麼久了,還不會自己自救解卦?為什麼解完卦,問題依然存在,好像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為什麼書局這麼多《易經》註解相關的書,你無法很肯定地分辨出,哪一本書的答案是最正確的解答?為什麼學《易經》那麼久了,沒有人告訴你卦爻辭的標準答案,要如何取得才是正確的?自古至今,大家都說《易經》很好,能斷天下之疑,為何我無法具體的感受到它的力量?《易經》是否只是傳說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學易之訣竅,是取決於「方法論」的問題而已,找老師並非能以:口才、形象包裝、知名度、社會地位、學歷高低,而能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反而若一時失察會被這些世俗的愛欲、分別之假象所誤導,否則萬一老師錯了,要回頭的機會就很渺茫了,初學者不可不察;學易之路,終歸要正位才能凝命,回歸當初作易者以卜筮道濟天下之心,方得以斷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吉凶與眾生同患,並以此洗心,自昭明德,奮發圖強,知行合一;應自我期許,目標要聚焦於《周易》全方位的智慧發揮,不要執礙於派別之分,而裹足不前,固步自封,那只會自相矛盾,自毀國之寶典。☯本書特色:•精選《周易》相關歷史為背景,藉時間為主軸,用朝代為發展脈源,依序排列《周易》組織結構中的重點紀事。•藉人類演化,論述「卜」的由來與「龜卜」之間不同之處,並介紹「河圖洛書」,以了解「五十策」和數的關係。•探索「天干地支」的關鍵人物,原來和黃帝有關連,包含神祕的「黃鐘之宮」與「十二律呂」、「葭灰占律」的先後順序得以澄清,進而連貫整體《周易》相關歷史之輪廓。•學以致用,最終回歸「要會算卦,神準解卦」,進入《周易》的用世實踐。◎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268.pdf
◎愛,能讓苦難有重量,也能讓重量變成意義。◎母親的背影,寫下最真實的「即自由」。◎掙扎不是絕望,而是生命教會我們的另一種溫柔。沒有掙扎 只有爭(ㄓㄥ)乚(ㄧㄣˇ)No struggles Only structure & go家家有本難的唸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生命的意義倒底是什麼?你也在掙扎嗎?Every family has its own story, and every life presents its own unique lessons. What does life mean to you? Are you struggling to find your way?這是一個長期照顧者的故事,一段關於愛、成長與生命的旅程。長照悲歌?安樂死?一起爭(ㄓㄥ)乚(ㄧㄣˇ)吧!This is a long-term caregiver's journey of love and growth. It's about moving beyond the shadows of caregiving and the tough questions of life and death, to discover the hidden purpose within "struggle"—a concept deeply understood as both structure and go."十年前的一場意外,徹底改變了作者的家庭。父親因車禍腦傷,從此失去自理能力,母親則以無比的毅力與愛心,承擔了漫長的照顧責任。這段日子裡,作者同時面臨養育孩子與陪伴父母的壓力,心中無數次感到無力與迷惘。然而,在一次次掙扎之中,他逐漸明白,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於逃避痛苦,而是在於如何面對它。母親以日復一日的付出證明,愛不求回報,愛能讓人堅強,而我也學會專注與自律,在有限的人生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掙扎不是失敗,而是一種成長,要學會在自己的故事裡,看見愛與希望。◎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275.pdf
◎全台灣已剩不到1,000戶台語家庭,20歲以下以台語為母語者不到1萬人。◎20年後全台將有99.5%人口不以台語為生活用語。◎現在會講台語的台灣人不講台語,是一種民族的集體創傷。◎作者在孩子開始就學時,驚覺族語已瀕臨滅絕,再不做點什麼,將抱憾終生。「台語」是這塊土地的文化血脈,更是「台灣民族」的靈魂所在。一旦以台灣話為母語的人數歸零,那就說明——台灣人已然滅絕,「台灣」二字,唯剩地名而已。台語的血還在汩汩地流淌著,那把謀殺它的凶器——中語唯一官方語政策,也還插在其體內;中(華民)國《國家語言發展法》,則是殖民政府所供應的危險嗎啡——用以幫助台語安寧地走完最後一程。本書意在控訴實行種族清洗,殺害台灣人族語的中(華民)國殖民政權,以及假稱「本土」、「台灣主體」,實則始終在捍衛黨國威權的政客,並提出能夠挽救台語的具體主張,同時號召所有具民族意識的台灣人,共同起身捍衛,我族的基本人權與民族存亡。萬一作者對台語死亡的「預言」不幸成真,本書將成為台灣人在民族滅絕前,所吐出的最後一口怨氣。◎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0146504.pdf
◎中國醫藥大學前副校長陳偉德退休後的散文及攝影,帶你看世界,悟人生。◎退休,是和喜歡自己的人,做共同喜歡的事。◎透過作者的「寫」與「照」,來場深刻的人文旅行吧。退休後學畫是錯的?退休後規劃過田園生活是錯的?退休後找第二春,也是錯的?退休難,難在對退休角色的認知不清!退休難,還是要有規劃!而且千萬記住:家是太太的領土,退休後別想改變它!透過自身的「寫」與「照」,記錄不同人生階段:學業、職業、事業、志業和異國旅遊景色:台灣、中國、美國、全球時空交錯的美好回溯,身歷情境的經驗心得,迎向海闊天空的退休生活!◎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0145736.pdf
◎當妹妹出生後,提摩以為爸比、媽咪只愛妹妹,憤而離家出走。◎流浪後才知道,愛要從爭寵變成分享,幸福才會一直都在。◎吃醋、和解、陪伴,最後才懂得,原來我們是一對好姊妹。《妹妹出生了》是一個從小狗提摩視角展開的溫暖故事。當新成員榕榕來到家裡,提摩感受到被忽略的孤單,因而離家出走。可是,在歷經危險回家後,提摩終於明白,爸比和媽咪並沒有忘記牠,反而是多了一分要守護的愛。透過可愛的文字與圖畫,細膩描繪毛小子迎接妹妹的心情轉折,讓大小讀者一起體會「愛不會被分走,只會更多」的真諦。◎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022.pdf
◎這是一段跨越維度的記錄,更是一本改寫認知的啟示錄。◎祂不是傳說,是日常,沒有神話,只有真實發生。◎沒有浮誇的神跡,只有真實的互動,這些文字是龍存在的確證,也是人類認知的延伸。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奇幻故事,而是一段「與高維與神對話,內覺行修」的過程。我們在六道輪迴,心性就如DNA一樣不斷的延續,無論在哪個時空哪個時期,你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誰,才能自主的向前走。真正的修行,從來不是遠離塵世,而是在萬丈紅塵中,依然保持一顆覺照的心,去做那些看似使命,實則是自己曾經發下的誓言!我們與生俱來就有跟萬物溝通的能力,也擁有跟靈性意識連結的能力,只是世俗的煩惱與欲望,讓我們的內在蒙塵了,所以藉由修行和自省,讓我們打開意識之門,並藉由學習和閱讀,汲取先者的智慧與經驗,然後打開自己的力量之門。本書五十九篇,云尊老師本著善心與道心的本質,將他感受到的世界無私的著作出來,除了當成故事看,同時也是在教你跟自己的內在心靈溝通,教導你往內探索自我心靈的途徑,有為者,亦若是。★當你開始閱讀,請注意:某些頁面可能殘留著真實的龍爪印,某些段落或許還帶著靜電——那是二郎在字裡行間留下的印記。◎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26.pdf
◎頭髮是健康的鏡子,從一根落髮,窺見圓禿背後的健康危機。◎本書來自於作者多年的門診經驗,陪伴無數圓禿(鬼剃頭)患者走過焦慮、無助,直到他們重新找回自信的笑容。◎無論您是圓禿患者、家屬、專業醫療人士、美療師,或單純關心健康的人,都能從本書獲得實用且充滿希望的行動指南。您是否也曾被突如其來的圓形禿髮困擾,或在反覆掉髮中感到無力與焦慮?本書是作者結合多年門診臨床經驗,醫者仁心,懷抱將心比心的人文關懷,融合科學實證與研究的核心,協助患者從情緒調適到自信重建,提供一條走向深層身心健康,與自我修復的明確道路。戰勝圓禿,重建強健豐盈髮量,不是夢!作者陪伴過無數圓禿(鬼剃頭)患者,一路伴隨,每一顆焦慮與無助的心靈,直到他們終能摘下假髮,重拾自信笑容。本書強調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有意識的經營。四大健康基石:營養、運動、紓壓與睡眠,誰能與壓力和平共處,誰就能在現代生活中站穩腳步。★★★聯合推薦★★★陳怡誠醫師│陳美齡醫師│吳淑儀醫師陳沛穎營養師│廖延修理事長│王亦凡教授◎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169.pdf
◎丹道修煉,自古即為道家養生之法,通過精、氣、神之修煉,得到精神的和諧。◎以丹道修行開發智慧,提升精神境界,樂觀面對生活挑戰,化解思覺失調之苦。◎作者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以自身的專業素養探討健康問題,期望幫助世人。那一年,吾女19歲,罹患思覺失調之症。20年後,久病厭世,不幸自殺辭世。作者悲痛之餘,潛心研修丹道,探討思覺失調之解方。「思覺失調症」就是一般常說的「精神分裂」,除了遺傳基因和天生腦部神經功能異常外,環境因素也是誘發思覺失調的後天原因,因而隨著時代越發充滿化學、藥物、情緒、壓力……思覺失調症犯者也越來越多、狀況越來越嚴重。本書以中國丹道理論來預防與改善思覺失調症,讓現代人得以透過修練的方法得到精神的和諧。從傳統靜坐冥想、丹道、心理學入手,幫助思覺失調之症患者,增強免疫力,清理陰寒濁氣,修復臟腑、穩定情緒,以致心靜成丹,心空成藥之效。經由《太乙金華宗旨》、《內經圖》功法核心,揭示百日築基秘要,氣發丹田、連接任督二脈周流,打通全身穴道,按摩腦、神經、血管、內分泌等系統,改善身體健康,調整心理狀態,提升生命境界。◎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40.pdf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是一部為對時尚關領域的從業者而寫的品牌實務指南。書中揭示了時尚產業中從設計圖到市場戰場的過程,重點落在品牌與營銷層面,並指出好的設計只是起點,唯有透過精準的品牌定位、文化敘事與行銷策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建立長期價值。全書以「問題引導+理論解析+案例支撐+章末自問」的結構,帶領讀者從品牌基礎、品牌策略、行銷溝通、品牌成長與延伸四大單元,逐步理解如何構築一個能被消費者記住、喜愛、甚至依附的品牌。書中不僅引用國際時尚與奢侈品牌案例,也特別納入亞洲與台灣市場的在地實踐,讓讀者能對比不同文化與市場結構下的品牌方法論。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與業界經驗,運用學術理論(如品牌資產模型、消費者行為理論、STP定位、場景行銷等)與真實案例,解析品牌如何透過產品設計語言、符號系統、空間體驗與數位媒體營運,建構獨特的市場位置與文化意義。例如,如何像UNIQLO般以高頻SKU與媒體槓桿打造長期品牌影響力;如何像Prada般跨界藝術與科技創造零售體驗;或如何像台灣在地品牌一樣,結合文化故事與市場策略形成差異化優勢。本書的特點在於強調「品牌感知」與「場景營造」的結合,指出在當代市場,品牌不再只是賣商品,而是經營消費者的生活場景與文化心智。書中對「設計語言—品牌符號—文化意義」的鏈結做了深入解析,並提供可操作的思考框架與練習,幫助讀者將創意轉化為可持續的品牌價值。無論你是剛起步的設計師、品牌創業者,或是想深入了解時尚品牌運作的學生,這本書都將是你理解時尚品牌背後邏輯、方法與靈感來源的完整地圖,帶你從一件衣服的故事出發,走向一個品牌的世界觀。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有人認為錢多是幸福;有人認為位高權重是幸福;也有人認為擁有美滿和諧的人際關係才是幸福。確實,這三件事都能令人感到幸福,但若要排個次序,我會把人際關係排在第一位。很少人可以遺世而獨立,每個人都擁有各種人際關係,如親子、情人、夫妻、同事及朋友等。人與人相處,如果能溫馨相待,情義相挺,令雙方都覺得圓滿,必然會有幸福的感覺。只是這種境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達到。親子反目,朋友絶交,伴侶分手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我們不禁好奇,為何有的人幸福圓滿,有的人則完全相反。是否有某些關鍵因素,造成這種差別? 如果我們了解這些關鍵因素,是否能增加幸福的機會? 答案是肯定的。經由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其實存在著一些不變的原則及真理。如果你能夠了解它,善用他,努力經營,就比較容易維持和諧的關係,得到人生的幸福。舉例來說,婚姻常常會成為愛情的墳墓。一般而言,情侶因戀愛甜蜜,而走入婚姻。新婚時,還是你儂我儂。但在孩子出生之後,工作及育兒的雙重壓力之下,雙方總是疲於奔命。結果,聊心事的時間愈來愈少,感情愈來愈淡,距離愈來愈遠。多年之後,才發現愛情早已消逝地無影無踪。如果你預先了解這個道理,就可以小心防範。婚後再忙,也要撥出時間,繼續談戀愛。黃昏散步,燭光晚餐,聊聊心事,談談將來。偶而來個小旅行,或是生活的小驚喜。努力經營,持續不斷,婚姻就不會成為愛情的墳墓。這本書就是與讀者分享,諸如此類會影響人生幸福的道理。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只是你不知道。書中都是以小故事,來解說人生的道理,所以小學中高年級以上的讀者,皆可輕鬆閱讀。小學生或中學生,若能親子閱讀,互相討論,不但會更有收獲,同時也有促進親子感情的效果。這本書也適合成年人閱讀。成年人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再與書中的道理,互相參照,經過回顧、思考、沈澱,必然會有深刻的體悟。多多了解人生的道理,可以減少嘗試錯誤,提昇獲得幸福的機會。
◎本書探索道家、術數、醫藥等傳統知識在城市管理上的應用。◎從煉丹、占卜到藥膳,解鎖都市發展的新視角。◎終究道家丹道之術結合中醫藥材,如何為城市治病?你吃的藥膳養生之法,真能運用於都市管理?味覺中的「酸、甜、苦、辣、鹹、淡」六味,為何又與市政息息相關?本書從中醫觀點,開啟都市發展的獨特視角,提供融合丹道智慧與《金口訣》、藥膳、《資治通鑑》、《傷寒鈴法》、《玄隱遺密》等古籍經典,以古鑑今,適合所有關心城市發展、尋求治市解方者。太乙神算、大六壬、金口訣、《湯液經法》五臟用藥、太素脈法、夢醫、藥膳學說、《資治通鑑》、《傷寒鈴法》等,都是中華道醫裡的返老還童、長壽永生之術,李淳一博士遵循古道,將道醫之學運用於城市管理,成為現代都市永續發展與經營治理的有力理論。◎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872.pdf
◎吳維醫師帶你只用8個小時,提升美語八成功力◎用最簡單的基礎,建造你聽說讀寫的能力當英文學習不再是記憶負擔!「用最簡單的公式,破解最複雜的文法,最短時間內打好最穩固的基礎」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進階學習者,都能輕鬆掌握英文從此讀懂、說對、用好每一句話!英文是一種拼音的語言,作者自小跟一般學生一樣,在傳統的教學體制之下學習,為了當時的入學考試也是經歷了背誦、名師補習,看了許多前輩們的書籍,介紹的自然學習、文法、字彙、寫作、聽力……的各種方法……,雖然在考試中都是戰無不勝,但是心裡著實覺得還是走了不少的冤枉路,花了不少的無謂的學習時間。所以幾十年以來,立志在英文的學習中找出其中的邏輯,架構,精髓,與祕訣……,最後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英文學習方法,並且決心要將這個祕訣分享與傳遞下去,以幫助每一個想要在英語上面精進的朋友。◎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155.pdf
◎一本充滿隱喻與探索的公路小說,每一次遠行,都是對創傷的回望。◎以斯圖爾特公路為線索,串聯起記憶宮殿中的每個房間。◎用不同的手法書寫相同主軸的故事,試圖和與生俱來的東亞創傷和解。從城市出發,穿越荒漠,他們踏上一趟帶著象徵與告別的公路之旅。在無人之境,道別的不只是鼠,更是無法言說的過去。兩人踏上為鼠舉行葬禮的旅程,穿越荒漠與記憶,路途不斷交織他人的遺憾與自己的過去。透過一場象徵與告別交錯的公路行動,探問東亞創傷的遺緒:身分與歸屬、記憶與逃避、和解與死亡。鼠,既是角色,也是象徵;牠的終點,也是所有人的開始。這是一部書寫創傷與救贖的小說,也是一場離開伊甸園後仍不斷尋路的自我旅程。有些人完成了救贖,有些人以死亡代替救贖。然而無論是活著的人抑或是逝去的人,都在那場葬禮中與過去道別。◎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445.pdf
◎細膩記錄一位臺灣青年女子從都市邊緣、內在孤獨、發聲困境,走入花東山海與原鄉藝文場域的心靈旅程。◎在現代社會、原民文化、山岳旅行與自我認同中探尋與反思,並在山海、星空敞開的空間裡追覓自己的人生方向。該做哪類工作,和怎樣的人們一起冒險探索?工作學業路上,有時感到(被他人言語想像)鎖在特定時空,少了視野與雋永氣息⋯⋯那如何在靈魂嚮往、現實挑戰間走出強韌獨特的我?走過攀登多座高山,在原鄉藝文和各類親友相遇分離,對上一雙雙陌生又熟悉、好奇又善意的眼眸,聆聽拆解在地藝術文史,吞吐比臺北清淨些的空氣⋯⋯慢慢走向更精準自信與感恩的「讀書的旅人」。上卷,梳理身為臺灣青年女性面臨的職涯、心靈挑戰,並探索原漢關係的分合與困境;下卷,將原鄉藝文參訪見聞、山海探尋的感想整理成札記,登臨玉山、雪山、嘉明湖、合歡山、能高越嶺西段、阿里山⋯⋯,一次次視野開啟與嶄新相遇,造就心境、狀態的轉換。由此思索重男輕女、功利思維、學術職涯、社會變遷,比對祭儀傳說文獻、原鄉歷史、山河海邊的族群故事,每一篇文字都如同星空下的一道流光,引領讀者共感共思,藉此書寫回顧,分享與省思記憶及經驗中的文化縱谷山海。◎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582.pdf
◎所有生物都必須經歷生與死,但每個人活出來的故事,卻很難完全複製貼上。◎所以人活著是孤獨的,每一天都在過著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的生活。◎透過細膩而直白的語言,記錄對生命、愛情、孤獨與自我探尋的思索與感悟。詩集的靈魂源於一種對存在的追問——既有對生死必然的承認,也有對個體獨特經歷的執著凝視。每一首詩都像是一段自白,一次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片刻。第一輯〈燃燒過的名字們〉描繪愛與離別的炙熱與餘燼。詩中的「你」既是愛情的對象,也是情感投射的鏡面,在甜美與殘酷之間反覆交錯,留給讀者愛之深、痛之切的真實體驗。第二輯〈沿著問號行走〉則轉入對生命哲理與存在本質的追索。這裡的「問號」是人生不斷延伸的疑問,從快樂與痛苦的源頭,到命運與自由的邊界,詩人用詩一一探觸,拒絕簡化為句號的定論。第三輯〈光亮與暗影之間〉展現對人性、社會與內心矛盾的觀察。光與影在詩中不只是對立,更是互為依存的存在。詩人捕捉人性中的善惡、虛實與脆弱,將其化為自省與成長的契機。末輯〈留在黑暗裡的微光〉則在深沉的孤獨與失落中尋找溫暖的火種。它可能是一片海、一盞燈、一個家,甚至只是一段安靜的時光。詩人相信,只要有一點微光,就不會真正陷入黑暗。這不僅是詩人的心靈紀錄,也像是一面映照讀者內心的鏡子。以真摯、坦率的文字,邀請每一位讀者去面對自己的孤獨、懷疑與渴望,在閱讀中找到與自我和解的可能。◎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039.pdf
◎你說話嘴賤,心卻很真。我演得很完美,其實很怕痛。◎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戀愛,有些話很壞,但說出來是為了留住你。◎兩個少年在煙霧與沉默裡,慢慢學會:怎麼愛,也怎麼不再討好這個世界。王熙,是個鋼琴天才,也是校園裡最完美的模範生。他外表冷靜自律,成績亮眼,總是活成別人理想中的樣子。然而沒人知道,那份近乎苛刻的完美,是來自家庭深處的壓力與期待。他不是不會表達,只是習慣了壓抑;不是不想反抗,只是從來不被允許。小宇,是體育班的保送生,痞氣外放、嘴賤毒舌,像是誰也管不住的麻煩角色。但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敏感而孤單的心。他從小由祖母撫養,沒見過父親,也不記得母親,對「家」的記憶模糊而空洞。他不信命運,卻渴望被選中一次——哪怕只是被一個人需要。他們在老榕樹下認識,從互嗆開始,逐漸成為彼此生命中唯一能放心說真話的人。抽煙、吃糖、打嘴砲,他們用青春最荒唐的方式,一步步靠近彼此,也靠近那個從未被允許存在的自己。這不只是一場曖昧的嘴賤戀愛,更是一段不被世界理解的少年的自我救贖。《嘴賤很多,真心只給你》是一部關於愛與勇氣的故事,也是一個小孩想要一個家的故事。它在一段段嘻笑怒罵中,描寫兩個少年如何在家庭的壓迫與社會的框架下,尋找出口、尋找自由,也尋找一種能被擁抱的歸屬感。◎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084.pdf
◎以歌頌的文字,真實呈現近年及疫情期間中國人民的生活狀況與政府的日常安排。◎以昂揚的語調,精確描繪人民群眾自願奉獻、自願犧牲、自願封控、自願感恩、自願自願的壯麗景象。◎根據官方的真實數據、政府的權威宣傳與領袖的勝利講話,完整還原中共的無盡偉大聖殿。◎展示人民的自願犧牲、制度的卓越高效與領袖的雄才大略,莊嚴呈現中共的美好疫情天堂。本書致力於記錄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深入展示全民動員的偉大實踐,全面呈現制度自信的強大力量。文字內容緊扣黨的精神指引,忠實反映社會的穩定與進步。 素材皆來自官方信息、群眾生活與制度成就,未加虛構、毫無偏頗,嚴格依據領袖指示與主流敘事進行推進。本書不僅是對中共敘事和疫情三年的生動回應,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實載體與有力見證。◎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107.pdf
◎獨特視角:專注於清宮竹木印璽,探索其歷史地位與文化價值。◎圖文並茂:收錄大量珍貴印璽圖像,搭配歷史背景解析。◎乾隆風華:涵蓋乾隆帝詩文、南巡、宮廷活動等珍貴印記。◎歷史見證:從竹木印璽的發展,看清代工藝與社會變遷。◎收藏研究:提供印璽分類、工藝特色與拍賣市場參考。遺忘的印璽,塵封的歷史,等待被重新發現展現乾隆御製詩文與皇家風華重現失落在時間長河的印璽軌跡竹和中國人有數千年的密切關係,代表文人雅士,竹印在漢代已偶有見得,盛行於清代,作者收藏古印數十年,其中有一百多枚竹木印,以乾隆朝為最多。今用圖文並茂方法編製,從歷史、文化、地理、寺院亭園和人事等角度討論,重現這些「被遺忘的清宮竹木印璽」,並因而能對當時社會和乾隆有更一步的認識和評價。清宮竹木印璽,承載乾隆皇帝的詩文、御制與宮廷記錄,卻在歷史長河中逐漸被遺忘。本書透過百餘枚珍貴藏品,圖文並茂地呈現其藝術價值與文化意義,讓這段歷史重現於世。讓我們翻開這些竹木印璽,穿越時光,領略乾隆時代的藝術與文化之美。◎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60.pdf
◎捕捉街角微光,留住轉瞬之美。◎鏡頭下的城市,有你熟悉的溫度。◎平凡街景,映照人心的詩意旅程。《影像2022》是一部以街拍為核心的攝影集,收錄了作者郁漫天在2022年半年多時間裡拍攝的近三百幅作品精選。作者以建築專業的背景與敏銳的觀察力,將日常街頭的光影、人物與場景凝結於瞬間,展現了城市生活的真實與詩意。作品不追求刻意的擺拍或華麗的構圖,而是以自然、真誠的視角,捕捉那些稍縱即逝卻富含故事的片刻。透過鏡頭,我們看見形形色色的人群,感受流動的時光與不經意的美感,也窺見作者對生活的細膩體悟。這本攝影集不僅是影像的集合,更是情感與記憶的編織,讓觀者在翻閱之間,與城市、與人、與自己對話。對於熱愛攝影、關注生活細節或希望透過影像感受人間百態的讀者而言,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