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小組 ‧ 第1名
忠孝國小六年11班 陳建勳牧羊少年環島之旅
我像是一個沒有羊群的牧羊少年,大地為家,仰望星空而眠。經過的每一條路都是那麼的新鮮而陌生,時而青山綿延,時而大海壯闊,又時而長路蜿蜒綠蔭夾道,又時而晴空萬里澳熱難當。我和爸爸結伴而行,徒步環島一整個暑假,心就像牧羊人賣掉了他的羊群後那般的自由,義無反顧的出發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寶藏。我真心相信「當你全新全意渴望完成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也將自己全然的交給這趟旅程,一路上遇到無數的民眾熱心幫助,有的給水、給食物,有的提供紮營的場地,有的就祇是一句熱情的加油聲,都能讓我的心溫暖好久,更讓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徒步環島的壯舉。就是在徒步環島前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也是它激勵著我前進,旅途中又看了幾遍,心裡也就特別有感觸,於是把自己當成了牧羊少年,步行探索那每一天的奇遇,細細的品嚐臺灣各地 ...看更多>> -
國小組 ‧ 第2名
外埔國小六年己班 許櫻芳缺陷與圓滿
失落的一角是一個關於「缺陷」和「滿足」的寓言。一個本身有缺口的圓,滿懷期待的尋找屬於自己的一角。這個圓缺了一角,因此,他很不快樂。他動身去找失落的一角,有時候,他得忍受日曬、大雨、冰雪。不過就因為他缺了一角,所以他會停下來跟小蟲說說話、聞聞花香,有時他超甲蟲的車,有時甲蟲超他的車,最愉快的,就是當蝴蝶停在他身上的時刻了。他渡過海洋,穿過沼澤和叢林,他發現許多各式各樣,不屬於他的一角。直到有一天,他總算找到了合適的一角,他雖然變成一個完美的圓,但卻快得不能跟小蟲說說話,不能聞聞花香,蝴蝶也不能在他身上落腳。雖然他現在什麼也不缺,卻再也不能唱歌了。他懂了這裡頭的道理,於是他放下那一角,又回到他缺了一角的生活。人生的路上,總會有坑坑洞洞,不過也因為這些不完美、這些遺憾,讓我們有機會去磨練自己。路程上會有許多 ...看更多>> -
國小組 ‧ 第3名
南大附小五年丁班 葉心淳為自己出征-找回真正的「我」
在為自己出征的故事中,以武士的盔甲來比喻人的自大、無知、執著、恐懼、虛偽和自私等壞毛病。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層無形的「盔甲」,而貪婪、傲慢和嫉妒,通常就是這些壞習慣的成因。而這件盔甲如果變厚了,就很難三兩下,輕輕鬆鬆的把它脫掉,也好比這些惡習沒辦法一下子就改掉,所以我們要藉由通過三座城堡─沉默之堡、知識之堡和志勇之堡來慢慢消滅這些壞習慣,不斷提昇自己。這件「盔甲」不但是人人的壞習慣,更是令人煩憂的問題。由於人們太自私了,所以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不會替別人著想,把自己的想法當做別人的需要,例如:我最喜歡吃水蜜桃了!遇到了一個極度討厭水蜜桃的人,我認為水蜜桃太好吃了,一定要和別人分享,所以硬是要將水蜜桃塞給他,因此對他造成了困擾。一但不會替人著想,不僅會給人帶來煩惱,也會因為別人拒絕、誤會我的好意而感到傷 ...看更多>> -
國小組 ‧ 第4名
國語實小五年7班 范姜凱生命之歌
「少年小樹之歌」聽起來是首輕快悠揚的歌,實則不然,它是小樹和它的祖父母以及大地,所共同譜出的一首慷慨激昂的生命之歌。俗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小樹的爺爺以透徹的眼光看這個世界,解開需多令我們迷惑的問題。小樹的奶奶教導小樹;「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令我有深深地體悟。當我們發現美好事物的時候,通常都是選擇一人獨享,忘記古人流傳已久的智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心中滿懷貪婪,讓無影無形、無邊無際的黑暗,吞噬著我們的心靈。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都要的太多,而變得自私自利也愈來愈不快樂。我要像小樹一樣,學習成為一個有強大精神心靈的人,因此我要分享這個可貴的體驗給大家─閱讀少年小樹之歌。對於書中的獵犬,我有 ...看更多>> -
國小組 ‧ 第5名
崇光國小五年2班 林則燁溫暖微光
四月底,我去金石堂書店選書的時候,參展書架上,一本本「川之光」深深吸引我的目光。它的封面色彩柔和,筆觸真實細膩,畫著優美的河川景色和生動活現的動植物生態,讓我捨不得讓它在架上孤獨。回家後,我手不釋卷,花了三天將書看完。這本書的作者是松浦壽輝,內容是描述在河畔生活的老鼠,因河川遭人類破壞,被迫溯河旅行,努力前往河上游尋找新棲所的冒險故事。我原先以為這本書是要批判人類的貪婪和自私,也以為書中的動物會激烈反撲,造成人類和自然失去平衡,發生類似影片「鼠禍大浩劫」的劇情。結果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緊張和刺激的情節中,卻處處可見幽默逗趣,溫馨感人,如同作者說的:「是一部彷彿聽見河面想起雨音的小說。」我也以為這本書只是一本描述東京河畔的動物寓言,沒想到它的意旨和境界遠遠超出我能夠理解的範圍。原來所謂的「川」指的是生命 ...看更多>> -
國小組 ‧ 佳作
東平國小六年3班 潘季湘《和媽媽一起度過的900天旅行》讀後感
忙碌似乎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藉口,甚至忙到一通報平安的電話都沒有時間,孝順的心是要真正去實踐才算孝順,走出家門帶著老母親去旅行,讓我看到一個天真、有活力的老母親與貼心的孩子一起享受生命的美好旅程。一個隨意提起的旅行,老母親回答著:「好啊!我想去西藏。」西藏有多遠呢?看著地圖說一直走就會到啊!確實,路有多遠呢?向前走就不遠。和媽媽一起度過的900天旅行,這本書的開頭就讓我驚訝,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還可以帶著她一百多歲的老母親出門去旅行,而且還是用人力騎的三輪車!出門邁向一個未知的旅程是需要怎樣的勇氣?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隨著頁數一頁頁的向前,三輪車也緩緩的轉動著,溫馨的畫面在我心中一一浮現。「賣人蔘,這裡有上百年的、非常珍貴的人蔘……」就在這時,車裡傳出了母親的笑聲,母親推開窗戶,對著人群喊道:「我就是那百年 ...看更多>> -
國小組 ‧ 佳作
四維國小六年4班 孟彥妤激勵人心的故事-《五體不滿足的太郎》
隨著養寵物的熱潮風靡全球,開寵物店便成為十分炙手可熱的行業。但久而久之,熱潮不再,棄養的寵物也隨即增加,而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們,往往會被送到動物收容中心,遭受到安樂死的處分。太郎,一隻被棄置於郊外寺院的幼犬。牠有著黃褐色的絨毛,散發出柔順的光澤,烏黑明亮的大眼睛閃耀著光芒,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去撫摸牠。在因緣際會下,牠經由獸醫小森先生找到了飼主─老爺爺。只可惜,好景不常,在太郎一歲時,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症,因此,四肢及尾巴都被冰冷的手術刀給切除了,連耳朵也只剩下短短的一截。但牠不但不氣餒、不退怯,反而靠著堅定的意志步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在手術之後,太郎不斷努力的學習一般狗狗能做的事,即使遍體鱗傷,也不輕言放棄,正因他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及惹人憐愛的無辜表情,使得牠成為醫院中最受歡迎的開心果。後來,因為老爺爺的體 ...看更多>> -
國小組 ‧ 佳作
中華國小五年6班 林芃回憶
不存在就等於消失嗎?用一句善意的謊言掩蓋其實殘酷不堪的事實,或許就會讓人相信─不存在就等於消失。而回憶會繞著人打轉,悔恨的回憶更是繞得人暈頭轉向,繞得人不知所措,無聲的呼喚迴繞在耳邊,彷彿攀附纏繞著支幹的藤蔓,盤旋在心頭,無法抹去。誰身為一個懷胎十月的母親,能夠忍受剛生完孩子就接到孩子馬上過世的噩耗?在驚天動地的哭聲中,新生嬰兒呱呱墜地了,但卻又立刻被命上死亡的封號,宛若不存在般,再也不會出現在媽媽的眼中了。故事中的母親諾拉就是因為無法承受女兒死去的痛苦,走不出陰影,因此開始和家人爭吵、拼命工作,又不停外遇;而父親大衛則是因為毒自一人背負著所有沉重的秘密、事實的真相,與妻子和兒子有了隔閡,且變得熱愛攝影女嬰和女孩……。一個物質富足卻絲毫不快樂的家庭,和一個生活有些艱苦卻過得十分幸福的家庭,形成了強烈的 ...看更多>> -
國小組 ‧ 佳作
樹義國小六年6班 翁家程挪亞的收藏
當世界選擇了歧視與報復、殘忍與仇恨,生命不再是個機會,而是走入「被收藏的孩子」的命運。十九世紀初,納粹軍首領希特勒下令將所有猶太人全面通緝,格殺無論。面對命運的難題,主角的父母親選擇了犧牲,在完全沒有父母的通訊之下,流離失所的主角喬瑟夫成了位孤兒,好心的彭斯神父收容了主角。住在黃別墅的日子裡,喬瑟夫與其他猶太小孩掩瞞身分,回回躲避納粹軍的突擊。終於,在不見天日的小地道中,藉助了聯軍的戰勝,喬瑟夫和彭斯神父重回了三年前的生活,也和死裡逃生的父母親相會,化解了多年來親子之間的誤會。整篇故事以躲避納粹軍的過程最令我回味無窮,其中又以彭斯神父帶領全體猶太小孩大逃亡騙局的精采情節使我感受深刻。彭斯神父為了保護身分即將曝光的猶太孩子們,特地設了場騙局引誘納粹軍朝向假造的線索前進,其中,過程的劇情發展高潮迭起,當下 ...看更多>> -
國小組 ‧ 佳作
屏東仁愛國小六年3班 劉逸飛遊走在危險心靈
「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長大意味著不斷地失去?」這句話是「危險心靈」最經典的對白,裡頭蘊含著主角在叛逆時期於教師軍事化教育下,對未來充滿著既期待得到又懼怕失去的矛盾心理。曾經,我也害怕,不敢憧憬未來─只因怕失去一切自己擁有的,直到看完這本書,一陣靜默反思後,才覺得未來不再遙不可及。書中主角是一位平凡、普通、卻又十分叛逆的學生,因一回在課堂中偷看漫畫書而被老師懲罰後,不滿處置方式進而引起大規謀的抗爭,最後竟擴大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而在抗爭的過程中,遇到的許多人物,讓主角領悟到從未了解的道理。教育,長久以來都是大家熱切討論的議題,同時也是國三畢業生們由衷關心的話題,而教育改革,更是歷年來大家密切關懷,甚至成為點燃抗爭引爆線的罪魁禍首。這嚴肅的議題,正關係著主角所懷抱的危險心靈。其實,透過主角的心聲,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