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7.02.12
幻想,有時候比現實更真實
文/潘志遠
說故事的人心中往往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在這空間之中,說故事的人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盡情發揮,卻又堅定地深信不疑,因為唯有連自己都相信確有其事,才有能把故事說得打動別人。
《原爆001》是我長久以來就一直放在心裡的故事,因為我自己從事電影工作的關係,一開始這個故事是以電影腳本的樣貌來設想,用電影場景推動敘事前進的邏輯來架構故事,在我的腦海裡,不斷反覆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再來才寫成小說。
《原爆001》是一個以歷史為根基的科幻諜報故事,用了科幻生化人的設定,放到實際的現實社會中,在台海周邊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引發巨大的衝突。可以用《X戰警》來做比喻,以現實社會為根基,但放進了科幻角色,反而更清楚地可以撞擊出現實生活中種種埋藏起來、或被刻意忽視的危機。
《原爆001》具有三個要素:歷史、科幻、現實,也有三個組成分子:殘酷、無情,與命運。關於這三個要素,來自於我自己的閱讀印象。我喜歡台灣早期的一些鄉野傳奇與故事,那些眾人言之鑿鑿多年流傳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較為深刻是一九八?年代發生在台東太麻里的「日軍寶藏——殺人魔王徐東志」的事件。這事件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居然在一個飄渺傳說的引導之下,這麼多條人命就輕易地被蠱惑、最終被犧牲掉了,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傳說的日軍寶藏真的讓人如此著迷?而且台灣還有其他不同的黃金、寶藏傳聞。追尋寶藏是人性,但不同寶藏來由也呈現出社會的集體心理特質。在我看來,「日軍寶藏」這幾個字仍如同在台灣暗夜上空飄盪的幽靈,吸引著一批批的人爭相投入、至死方休。
如果問我台灣有沒有本錢可以發展類似《X戰警》這樣的故事,從各種文本再發展到影視作品。我的看法是,台灣本身充滿了無限多樣的題材,只是我們受到的教育讓我們都缺乏了想像力,缺乏了一種對本身歷史的探索與加入想像後的再創作可能。當好萊塢的各種英雄電影、英雄想像,到現在都還充斥著我們的視覺、聽覺與思覺,甚至對於日韓的現實科幻題材,如《屍速列車》、《進擊的巨人》我們都能給予肯定與讚賞之時,台灣難道沒有發展科幻題材的機會嗎?還是我們未戰先敗,認為台灣的科技就是趕不上其他國家,所以就先入為主的排斥?這是我們可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種對於自我貶抑的心理,也就是《原爆001》中的三種組成分子:殘酷、無情,與命運。台灣曾為日本的殖民地,我難以原諒或是美化日據時期對於台灣的傷害,不管是有形與無形、間接與直接的,尤其是日軍惡名昭彰的「七三一部隊」與「神風特攻隊」,殘酷是小說的首要表達。
無情則是當下的政治現實,當台灣只能淪落成為國際角力中的棋子,受到無情對待就是必然的選擇之一。列強寧願犧牲你、也不能損害自己,台灣能夠擺脫這種束縛與宿命嗎?
最後是命運。過往的歷史台灣人從沒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都是由別人決定你的生與死,現在我們似乎脫離了舊的掌握,但是不是又落入新的掌握當中?命運往往最令人出乎意料、感到愕然、更讓人措手不及。
《原爆001》這樣一本以場景、動作、對話等充滿電影感語彙推動的小說,來自於一開始以電影腳本來構想的起源,另一個想法是想試著以不同的鋪陳方式,看看有沒有可能用有點不那麼傳統的敘述方式,讓故事更鮮活更有電影感,讓讀者在閱讀《原爆001》時已經在腦海裡看到電影。
《原爆001》也許是一個異類,但是期待它能夠替我們開啟一扇看不同世界的窗。這就是我寫本書的初衷,也是願望。
《原爆001》是我長久以來就一直放在心裡的故事,因為我自己從事電影工作的關係,一開始這個故事是以電影腳本的樣貌來設想,用電影場景推動敘事前進的邏輯來架構故事,在我的腦海裡,不斷反覆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再來才寫成小說。
《原爆001》是一個以歷史為根基的科幻諜報故事,用了科幻生化人的設定,放到實際的現實社會中,在台海周邊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引發巨大的衝突。可以用《X戰警》來做比喻,以現實社會為根基,但放進了科幻角色,反而更清楚地可以撞擊出現實生活中種種埋藏起來、或被刻意忽視的危機。
《原爆001》具有三個要素:歷史、科幻、現實,也有三個組成分子:殘酷、無情,與命運。關於這三個要素,來自於我自己的閱讀印象。我喜歡台灣早期的一些鄉野傳奇與故事,那些眾人言之鑿鑿多年流傳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較為深刻是一九八?年代發生在台東太麻里的「日軍寶藏——殺人魔王徐東志」的事件。這事件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居然在一個飄渺傳說的引導之下,這麼多條人命就輕易地被蠱惑、最終被犧牲掉了,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傳說的日軍寶藏真的讓人如此著迷?而且台灣還有其他不同的黃金、寶藏傳聞。追尋寶藏是人性,但不同寶藏來由也呈現出社會的集體心理特質。在我看來,「日軍寶藏」這幾個字仍如同在台灣暗夜上空飄盪的幽靈,吸引著一批批的人爭相投入、至死方休。
如果問我台灣有沒有本錢可以發展類似《X戰警》這樣的故事,從各種文本再發展到影視作品。我的看法是,台灣本身充滿了無限多樣的題材,只是我們受到的教育讓我們都缺乏了想像力,缺乏了一種對本身歷史的探索與加入想像後的再創作可能。當好萊塢的各種英雄電影、英雄想像,到現在都還充斥著我們的視覺、聽覺與思覺,甚至對於日韓的現實科幻題材,如《屍速列車》、《進擊的巨人》我們都能給予肯定與讚賞之時,台灣難道沒有發展科幻題材的機會嗎?還是我們未戰先敗,認為台灣的科技就是趕不上其他國家,所以就先入為主的排斥?這是我們可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種對於自我貶抑的心理,也就是《原爆001》中的三種組成分子:殘酷、無情,與命運。台灣曾為日本的殖民地,我難以原諒或是美化日據時期對於台灣的傷害,不管是有形與無形、間接與直接的,尤其是日軍惡名昭彰的「七三一部隊」與「神風特攻隊」,殘酷是小說的首要表達。
無情則是當下的政治現實,當台灣只能淪落成為國際角力中的棋子,受到無情對待就是必然的選擇之一。列強寧願犧牲你、也不能損害自己,台灣能夠擺脫這種束縛與宿命嗎?
最後是命運。過往的歷史台灣人從沒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都是由別人決定你的生與死,現在我們似乎脫離了舊的掌握,但是不是又落入新的掌握當中?命運往往最令人出乎意料、感到愕然、更讓人措手不及。
《原爆001》這樣一本以場景、動作、對話等充滿電影感語彙推動的小說,來自於一開始以電影腳本來構想的起源,另一個想法是想試著以不同的鋪陳方式,看看有沒有可能用有點不那麼傳統的敘述方式,讓故事更鮮活更有電影感,讓讀者在閱讀《原爆001》時已經在腦海裡看到電影。
《原爆001》也許是一個異類,但是期待它能夠替我們開啟一扇看不同世界的窗。這就是我寫本書的初衷,也是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