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7.03.13
新聞根本毛利小五郎,你要成為目暮警官還是柯南?
文/編輯部

小說是小說,現實是現實?
推理作家因為小說需要緊湊的情節而將故事編排更加誇張,但小說始終取材於現實,尤其推理小說更加凸顯反映人性的惡與卑劣。在近藤史惠的《岩窟姬》中,故事的主角蓮美是當紅偶像,隸屬於同一家經紀公司的另外一位偶像、同時也是蓮美好友的沙霧自殺身亡,浮出檯面的線索全都指向蓮美是殺人兇手。媒體、經紀公司、網民……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她就是兇手,連帶讓「蓮美」這個名字也被判了死刑,她只能隱藏自己的身分去找真相。故事中五光十色的演藝圈背後勾心鬥角的戲碼,網路排山倒海的猛烈批判,小說是不是也很現實呢?
「由讀者來推理,這才是推理小說!」──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絕對是當代的推理小說天王,在他的每本著作總是用心地安排每一個情節與線索,讓讀者與作者一起思考小說的走向,其中《誰殺了她》引爆網路推理大戰的最高爭議作,東野圭吾向讀者下戰書,成為推理迷挑戰自我必讀之作。如果你還是解不了兇手是誰,小編推薦你~就,再看一次!
書中書中書,小說現實傻傻搞不清楚
為了讓小說更貼近現實,書中書的概念也經常使用在推理小說,讀者既是書裡的讀者,也是現實的讀者。《夜行動物》中,二十五年杳無音訊的前夫,某天寄來自己寫的小說,一份驚悚小說書稿,看完以後猛然驚覺:自己被寫在書中;另一本《HQ事件的真相》不只是一本抽絲剝繭的犯罪小說,它更是一本教導如何寫作的書。作者透過小說寫作技巧將一樁命案細細解剖,有時平鋪直述、誤導讀者,有時製造懸疑、高潮迭起,閱讀過程的虛實也更難讓人難以預測小說的結局。
看到黑影就開槍,書都讀到背後去了膩
如果你只有一天破案呢?偵探掟上今日子是只有一日的偵探,因為睡著以後她的記憶就消失了,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也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找出真相,「人的證言是最沒有可信度的。」因此,生活上的所有細節變成她最重要的破案關鍵,她沒時間去浪費懷疑,即使每天的記憶重置對推理也不馬虎。「我只有一天的時間,我不想讓我的今天有遺憾。」
小編很希望喜愛閱讀的大家能在新聞背後能更多思考一層,因為人云亦云實在很可怕,《1.36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裡的徐自強因為主嫌的一句話就坐了20年的冤牢,你說現在時代進步不會發生這種事,但是陳姓小模的命案中仍是一樣的模式只差不用坐牢,而媒體與網路的攻擊難道不會繼續影響當事人20年?我們都想當柯南,卻老是做目暮警官,小編也無法當柯南,但倒是很想用手錶型麻醉槍把毛利小五郎射暈(絕對是在說毛利小五郎不是在說新聞媒體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