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08.23
                            殘損的童心,擱淺在這頁紙上
文/大塊文化image3主編 采
                        
                            
                            實在很難在做這本書時,不去分神想起2014年的潮水箴言演唱會。當時仍名為張懸的安溥,在翻唱〈秦皇島〉時,投影了這樣一首詩的手稿:
「我已成人」,當這斗大四字孤零地出現在投影上,配上新編的〈秦皇島〉間奏之重擊,不知讓現場多少淚珠同時滑落。如今童年又遠了我們幾年,不曉得這些淚珠的主人,至今是更常還是更少想起那樣的淚。他們,又不如說是我們吧,都是在什麼樣的契機想起甚或泛起這樣的淚?
那契機或許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當中年男子意外收到滿載童年回憶的寶貝鐵盒。那契機也必定是當你願意拿起《大小兄弟》,讀到作者最後像瑜珈老師或內觀課程所做的漸進引導:「(它)/擱淺在一頁紙上/就在這頁紙上/再看仔細一點/閉上眼。」閉上眼那一刻,你將在腦海中看見殘損的童心,如何轉化成一艘小船的殘骸,或近或遠地擱淺在無盡綿延的人生灘頭。
書出版後,某天上班途中打開工作信箱,見到同事來信,問及封底書腰那小小兩句來自華爾華滋的詩句:「我們的誕生其實是入睡,是忘卻。」、「兒童乃成人之父。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陰,自始至終貫穿著對天然的虔敬。」關上螢幕,我將頭靠向車窗,閉上眼,感到想在暗中交付的東西已受辨識。我私自喜歡著的詩句段落還有:「當兒童漸漸成長,牢籠的陰影,便漸漸向他逼近。」、「少年時代,他每日由東到西,也還能領悟造化的神奇。」、「乃至他長大成人,明輝便泯滅,消溶於黯淡流光,平凡日月。」名為《永生頌》的這首詩,與這本《大小兄弟》一樣,柔軟地訴說了對童年時光的哀悼與讚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小兄弟》的內頁在手寫與電腦打字之間拉扯了好一陣子。字少的繪本採用手寫,很自然是美事一樁。但當字數高達1,500字,且非自適寫寫,得以鉛筆一筆一畫臨摹思源宋體時,事情就有點不一樣了。「鉛筆一動,靈魂就裸露。」本書繪者J.C曾這麼說。論及靈魂的裸露,我願意說,全書採手寫的《大小兄弟》,實在做到了。
                    「孩子,是鳥啊/驚起 - 雖似無情/瞳孔裡透出生命冷峻的凝視/鑲有遠古的靈/日出時渴/尋覓後為了追逐,也就忘了餓/夜裡騷動後爭執/再試探如何深深地睡去…/牠們的本能曾是我的本能/而/我已成人/孩子們飛過/我的注視像人般脆弱而年幼。」
「我已成人」,當這斗大四字孤零地出現在投影上,配上新編的〈秦皇島〉間奏之重擊,不知讓現場多少淚珠同時滑落。如今童年又遠了我們幾年,不曉得這些淚珠的主人,至今是更常還是更少想起那樣的淚。他們,又不如說是我們吧,都是在什麼樣的契機想起甚或泛起這樣的淚?
那契機或許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當中年男子意外收到滿載童年回憶的寶貝鐵盒。那契機也必定是當你願意拿起《大小兄弟》,讀到作者最後像瑜珈老師或內觀課程所做的漸進引導:「(它)/擱淺在一頁紙上/就在這頁紙上/再看仔細一點/閉上眼。」閉上眼那一刻,你將在腦海中看見殘損的童心,如何轉化成一艘小船的殘骸,或近或遠地擱淺在無盡綿延的人生灘頭。
書出版後,某天上班途中打開工作信箱,見到同事來信,問及封底書腰那小小兩句來自華爾華滋的詩句:「我們的誕生其實是入睡,是忘卻。」、「兒童乃成人之父。我可以指望:我一世光陰,自始至終貫穿著對天然的虔敬。」關上螢幕,我將頭靠向車窗,閉上眼,感到想在暗中交付的東西已受辨識。我私自喜歡著的詩句段落還有:「當兒童漸漸成長,牢籠的陰影,便漸漸向他逼近。」、「少年時代,他每日由東到西,也還能領悟造化的神奇。」、「乃至他長大成人,明輝便泯滅,消溶於黯淡流光,平凡日月。」名為《永生頌》的這首詩,與這本《大小兄弟》一樣,柔軟地訴說了對童年時光的哀悼與讚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小兄弟》的內頁在手寫與電腦打字之間拉扯了好一陣子。字少的繪本採用手寫,很自然是美事一樁。但當字數高達1,500字,且非自適寫寫,得以鉛筆一筆一畫臨摹思源宋體時,事情就有點不一樣了。「鉛筆一動,靈魂就裸露。」本書繪者J.C曾這麼說。論及靈魂的裸露,我願意說,全書採手寫的《大小兄弟》,實在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