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1.09.13

從獵奇駭人的心理病症到別出心裁的小說情節:《親愛的玫瑰金》與代理性孟喬森症

文/臉譜出版編輯部
代理性孟喬森症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心理異常症狀,往往是父母等照顧者為了博取他人的關注、同情和肯定,而以捏造或誇大的方式來聲稱他們所照顧的對象(例如子女)罹患重病或身受重傷,最極端者甚至以投毒、虐待等手段強行讓被照顧者蒙受傷病之苦。

驚悚小說《親愛的玫瑰金》即是一部和代理性孟喬森症密切相關的故事,書中的單親媽媽派蒂讓女兒玫瑰金從小以為自己罹患嚴重的遺傳疾病,不但長年嘔吐、掉髮、全身衰弱無力,更被迫與世隔絕,失去了正常的童年和青春歲月。逐漸長大的女兒發現這場「怪病」的真相,勇敢出庭作證,使母親入獄服刑,但審判與刑期結束之後,母女關係的逆轉變化才正要開始。

作者史蒂芬妮‧羅貝爾的好友是一位在學校服務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士,曾經在診治兒童個案的過程中,得到第一手接觸代理性孟喬森症的經驗。羅貝爾透過好友轉述得知這種心理異常症狀的存在之後,著手開始研究,愈來愈感到不可思議:

「因代理性孟喬森症而犯罪的,通常是母親──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因為一般的暴力犯罪中,女性犯罪者的比例遠比男性少。而且,母子關係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是神聖純潔的,在此卻有了例外。犯罪者的動機也令我訝異──他們的行動是為了得到醫療領域中權威人士的注目和關愛。並且,代理性孟喬森症難以捉摸定義的特質也相當引人入勝:它究竟是一種精神疾病?還是單純的虐童行為?或是介於兩者之間?這些施虐的母親真的相信自己所說的謊言嗎?許多醫療專業人員認為代理性孟喬森症無藥可醫,因為患者經常毫無病識感,主張自己什麼也沒做錯。研究所得的這些發現讓我既好奇又心碎,而且我不禁想要走進這些母親的內心世界,探索一番。


「在這個故事中,一開始吸引我的角色是母親派蒂,我想要潛入她的腦海,了解代理性孟喬森症的患者是如何騙過醫生、鄰居、還有自己的親生子女。我喜歡不可靠的敘事者,而派蒂正是其中翹楚。玫瑰金則是稍後基於必要功能而發展出的角色──我需要一個能對讀者直言不諱的人物。但寫到後來,我發現玫瑰金在這個故事中也同樣舉足輕重,甚至和派蒂不相上下。」


於是,《親愛的玫瑰金》以派蒂與玫瑰金母女雙主角的視點交替切換,既如作者一開始所期望的潛入派蒂的腦海,探究她如何像成癮般依賴「偉大母親」身分帶來的成就感與價值感,也從玫瑰金回歸正常生活的過程,揭示毒性親子關係所造成的創傷,如何終生延續。小說的情節靈感雖然起源於代理性孟喬森症,小說本文卻未曾以這個病名為派蒂的行為與動機蓋棺論定,而是以細節飽滿、情感張力強大的敘述將讀者拉入主角之間愛恨交織的漩渦,寫盡了母女心結在最極端處境下的陰暗扭曲。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