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0.02.08

王唯工養生之道《氣血的旋律》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血壓為什麼會高?如何治療?王唯工日前公開宣佈,關於高血壓的成因與治療,西醫錯了,中醫也錯了。中醫普遍認為高血壓是因為肝火旺,肝陽上亢,多以降肝火藥方來治,這搞錯高血壓成因的療法,反而降低了肝臟的解毒功能。西醫解釋高血壓,十之七八「原因不明」,也就是本態性高血壓。

至於西醫開的降血壓藥,一吃就不能停,吃不好,吃不死,得吃一輩子,背後是循著資本主義邏輯運作的藥廠。但所有的藥都有副作用。

故事回到令中醫起死回生的關鍵2002年。那一年,王唯工積二十年「中醫現代化」研究之力寫出他的第一本科普書《氣的樂章》(大塊),提出了一個新的血液循環理論──共振。西醫不肯承認其存在的「氣」就是一種共振。用「共振」觀點王唯工解釋了七大生理學無法回答的問題,如「心臟為什麼不長在頭頂上?」、「器官為何與主動脈聯接角度呈九十度排列?」,並大膽結論,要治療現代病,只需針對一個共同的「因」──血液循環。

《氣的樂章》用科學證明中醫的「氣」「經絡」確實存在,讓聲稱中醫不科學的反對派把「消滅中醫」的傲慢吞了回去。

八年後王唯工再出版《氣血的旋律:血液為生命之泉源,心臟為血液之幫浦 揭開氣血共振的奧祕》(大塊),更進一步對「氣就是在血管及血液中傳送的聲波」做出更精確的描述。西醫一直把肺循環視為體循環的縮小版,這把整個現代醫學的循環系統論引向一條錯誤的道路,王唯工在書中以一張體循環與肺循環解剖圖呈顯兩者「任務截然不同」,這圖西醫一看就懂,「比一萬個方程式更有用」,再根據循環理論找出八成高血壓的最大成因──肺虛,既是肺虛所致,無論用藥、練功、運動,都應以補肺、補中、練中焦之氣為目標,總之就是提高血中含氧量。

王唯工直指醫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只知相關性,但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因為找出因果性最難」。

現代人追求健康,一要減少體內二氧化碳濃度,二是增加血循環。王唯工個人的養生之道,遂以「香功」為底,再打上一節太極拳,每天必飲一大杯全脂牛奶,大量吃以油脂包裹的青菜(見《水的漫舞》/大塊),多年下來,水腫不再,黯黑的面色消褪。遙想當年唸台大物理系時,王唯工和另一位同學是班上身體最弱二人組,如今這位六十七歲「年輕老人」有把握他是同學中最健康的一個。

王唯工從小不但體弱,還多災多難,十歲以前就經歷過從四公尺樹上摔下、遭石塊擊中右腦,毒蟲咬傷等幾次生死大劫,整個身體的地基搖搖欲墜,好在這些外傷內傷只動搖他身體卻沒影響腦袋的聰明,只不過每逢考試,因為力氣不足以貫之,一整天考下來,最後考的科目成績一定最差。上大學以後,整天纏擾他的是頭昏眼花、失眠、鼻涕倒流、齒牙動牙,真是苦不堪言,這樣的身體迫使他自力救濟,開始練太極拳,進而對中醫盟發興趣,清大物理所畢業後,再選擇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生物物理。1988年,王唯工用他研發的脈診儀測量膽經循環,發現到他頭上的血液只有一般人的三分之一。

寫作《氣的樂章》之前,王唯工是一個埋在深深學院裡鑽研的教授學者,論文等身,享譽醫學工程界。他從來不曾想過推廣,一直到2000年遇上一場驚險車禍。車禍發生在美國加州,當時他才剛開完一場學術會議,一輛原本平行的車忽地從側面轉個大彎撞過來,他連人帶車差一點被撞進海裡,這一撞卻把他撞醒了,那一剎那浮出的第一個念頭竟是「啊,我必須寫書推廣我的研究」,因為如果不寫,「再兩百年也沒有人知道」。

車禍撞出了《氣的樂章》《水的漫舞》與《氣血的旋律》,因為天降王唯工,中醫得以用現代化的語言和西醫對話。

所謂的中醫西醫,王唯工認為,是文化造成的,而非天生自然的分類,有時除了文化,還有政治介入,「文化都不純粹了,更何況黑暗的政治,更何況不可質疑的宗教?」所以嚴格來說,無論中醫西醫都不是最純粹的科學,兩邊都有太多文化的雜音攙雜其中。王唯工用雙子星高塔做比喻,中西醫要對話,兩邊就不能站在各自的高塔頂端,必須回到最底層,從人的身體,回到循環的基礎。

王唯工因此慶幸自己唸的是物理,物理給他最寶貴的訓練,就是一種「看到事物本質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幫助他擺脫文化的迷思。

那麼可不可能有一天,中醫西醫合體成為一致的醫學,回到最基礎的,人的身體,回到人最根本的「食色性也」對話?王唯工漫長的「中醫現代化」研究之路如果有終點,他期待的終點就在這裡:沒有中醫西醫,只有從人的身體,從最基礎的循環出發的醫學;不問中醫西醫,只要能把病治好,讓身體回到初始的平衡,就是好的醫學。

*文中王唯工照片,由大塊文化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