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3.26

知道宇宙是有終點的,然後呢?──讀《萬物的終結》有感

文/鷹出版 編輯部
人類這種壽限不長不短、身體尺度不大不小的物種,原本只要管好自己渺小一生,卻關心起遙遠過去的深時歷史,又在意浩瀚宇宙是否可以持續到永遠,說起來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天賦!

為了超越渺小,我們把望遠鏡朝向天空,觀測所處的廣大未知世界;再把想像力當超能力,讓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既能不違背觀測數據,又能飛翔在數據之上,以此再發動下一步的實驗和觀測,一步步構建拼湊出我們對於宇宙知識大拼圖整體樣貌的認識。

人類的這種超越平凡生活的能力,讓我們能夠把宇宙裝入我們的腦中和想像中,而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我們甚至去過問浩瀚宇宙的結局!

……

《宇宙的終結:宇宙毀滅的5種方式》的作者凱蒂•麥克(Katie Mack)是位活潑又充滿機智的宇宙天文學家,奇妙的是她還以宇宙災難鑑賞家自居。

鑑賞災難?聽起來很無情!但其實很酷!為什麼?因為宇宙毀滅的時間久遠到大部分人漠不關心也可以高枕無憂的生活。換言之,宇宙的毀滅絕大部分發生遙遠的未來彼端,以人類尺度說,你要說是無限的未來,也沒人會說你搞不清楚有限和無線的差異,因為那遠在地球毀滅之後,遠在太陽毀滅之後,當其發生時人類早已不存在很久了。

能夠好整以暇地鑑賞宇宙級的災難,就是因為這種時間距離。前面說了,天文物理學的發展不是(也無法)一次到位,而是不斷在觀測和理論建構中進行的創造。

每一次,當觀測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或是當前理論和觀測數字兜不起來,我們就得對當前仍不完整的宇宙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而每一次的調整又會增加我們對宇宙的認識。由於人類對於宇宙的知識不斷在變動,所以出現了好幾種截然不同的宇宙末日劇本,導致宇宙走向截然不同的未來道路。雖然劇本不一樣,結局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宇宙是有終點的!

不過,與其說本書想要恐嚇大家,暢談宇宙的死法,不如說它是透過設想宇宙之死來談宇宙之生。也就是說,透過宇宙的5種毀滅方式,作者真正要談的是宇宙天文學家們在追尋宇宙奧祕的漫長過程中,如何從中得出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包括當前宇宙形狀、宇宙物質散布情況,以及每種假設背後是何種物理原理在運作。

……

當大崩墜、熱寂、大撕裂、真空衰變、回彈――這5種結束的方式有的轟轟烈烈,有的冰冷孤寂,有的迅雷不急掩耳、有的無限循環――幕幕歷歷在目在我們眼前上演時,渺小如我們勢必會驚嘆不已,也會落入深思:人生既然會結束(連宇宙都無法倖免),那我們走這一趟是為了什麼?而宇宙如此大費周章地存在一遭又是為了什麼?

讀這本書既是樂趣,也是腦洞大開的經驗。對於終將結束的宇宙,我們要更不捨、還是更珍惜?更虛無、還是更積極過人生?我想作者透過她強大的探索熱情,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知道有終點不是問題,渺小人類能夠探索並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本身就是對於生命的禮讚,以及對對宇宙致上的最高敬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