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11.28

針對兒子的罩門,在對的時機、用對方法,親子互動也可以很輕鬆!

文/蔡麗真(野人文化編輯)
就像親子作家彭菊仙和小熊媽說的,這本《教出好兒子(實踐版)改變男孩一生的教養關鍵》更符合東方人的教養觀念與做法!

編輯這本書時,我覺得雲曉老師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讓家長頭痛的男孩行為問題,還提供各種轉化缺點為優點的實際做法。例如:「善用男孩的好奇心,將破壞力轉換成探索力!」「善用男孩的競爭心理,讓他更積極進取」「善用男孩的英雄情結,讓他成為男子漢!」……

此外,還有兩大單元,我自己覺得用來和我們家那個小三兒子過招時,相當好用。

就像〈第三章父母這樣說,男孩才會聽進去!〉裡提到的諸多方法,我目前用的最好的是:說教時,忍住說出「但是……」改用「如果……會更好」。

當兒子說:「媽媽,我等一下想看影片」;以前的我一定馬上脫口而出「但是你該做的事都沒做,英文還沒複習、澡還沒洗,怎麼可以先看影片?」

現在我會注意提醒自己改說:「如果你先把今天的英文複習一次,或者先去洗澡,做好了再來看影片不是更好嗎?」當我真的改變說法時,兒子反彈比以前小,雖然不是馬上欣然接受,但也會先去做說好的事,不再只專注在「我不讓他看影片」的被拒絕的感覺!

再比如〈第六章培養男孩正確的理財觀〉也很實用。彭菊仙媽媽提到她還將書裡一段〈洛克斐勒二世衛兒子擬定的零用錢計畫〉變成家裡的家庭條律。

對我來說,最傷腦筋的是我們家哥哥是屬於衝動購物型的消費習慣,每回逛超市他看到新奇的產品總是擋不住誘惑,沒看價錢就想買回家,這時雲曉老師說的又派上用場了,「運用男孩愛研究的精神」「讓他學會貨比三家,用理性消費」,其實我只提點了兒子一下,架上旁邊同類型的東西很多,指出每個盒子標示容量、成分、價錢的地方,讓他看到差異,也實際演練計算相差的價錢有多少,省下來的錢還可以買其他東西(例如可以多買一盒巧克力牛奶→要讓孩子知道可以換算成幾瓶他最愛的飲料,感覺會更深刻),從那次以後,現在到超市買東西,他自己就會多看看架上其他品牌的物品了!

其實,書裡好用的法寶還真不少,家長們應該都可以找到適用自家兒子的巧妙引導方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