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2.05.25
劉興欽與我的快樂時光
文/劉永毅(作家)

雖然當時已實施九年制國民教育,不過升學壓力還是很大。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一頭鑽進我家附近一家小租書店。鄉下的租書店不像後來的廿四小時漫畫屋那麼燈光明亮,有沙發椅可坐,還有冷氣可吹;擁擠的書架前是狹窄的走道,靠邊放著兩排小板凳,幾個小蘿蔔頭坐在上面,就著昏黃的燈光,將頭埋進書裡,抬都不抬。
我從這悶熱、狹窄的走道,進入了一個個充滿種種不可思議事情的歡樂世界。
劉興欽就是打造這些快樂世界的人。在他的畫筆下,土氣又好笑的大嬸婆、阿三哥鄉巴佬雙人組、溫柔美麗又好心的丁老師、好奇而又好學的小聰明、機器人和阿金的高科技搭檔……當然,還有聰明的放牛童阿欽和他的一群小夥伴,彷彿就在我身邊一般,隨時陪著我說說笑笑。
我看著劉興欽的漫畫長大。有時也好奇:創造這些人物和世界的人,會是個什麼樣的人?
四十年後,我總算見到了劉興欽這位國寶級漫畫大師的風采。
那是在一個台灣鐵路局的百年慶祝大會上,他因為免費提供機器人的肖像供鐵路局使用而受到表揚。但當他抖開鐵路局送他的藍色站長制服,當場換上,並開始興奮地敘述小時候對火車的著迷及對站長的崇拜時,兩眼發光,放射出一種既歡樂又頑皮的光芒。
後來,他又應媒體之邀,現場表演站長指揮火車進站的動作。只見他站在那裡,煞有其事的舉手、敬禮、吹哨,並且還大聲的喊出指令。周圍的媒體見到七十多歲的大師居然還這麼活潑,都忍不住笑出來。
但在我眼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小孩子,正專注、認真地模仿著火車站長的一舉一動,完全不理會四周的動靜。
我終於有點理解,為什麼我會輕易地進入他打造的世界。他自己就在那些世界裡面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我們有機會坐在一起。他談起兒時種種趣事,包括為了能吃飽,自己「種」果樹、下河摸魚抓螃蟹,甚至將各種聽起來很可怕的昆蟲如筍龜子、芒草蟲、蜂蛹等,製成美味、可口的零食……。一下子,就把我帶回童年時在田野漫遊的快樂時光。
而且,在敘述這些事情時,他的手勢和表情特別豐富,以致他在形容芒草蟲「就像最好的牛油一樣,那麼香、那麼濃,再配上像竹筍一樣清脆的芒草莖,真是太好吃了……」時,我都能感覺到口水分泌的格外旺盛。
但最有趣的,還是他在講自己是「吸奶達人」,曾吸過鄉下上百位婦女的奶,並且還憑此專業代母奉工,解決許多婦女困擾的故事時。因為太有趣,我笑得太激烈,他不得不數度停下來,待我笑完再繼續講。
不過,我注意到,在講這故事時,他自己也很高興,而且還帶著一點點頑皮與得意。
「這麼多有趣的故事,為什麼不寫出來?」笑完之後,我做出專業的建議。
十個月後,《大山背的野孩子》(如何)出版了。
*文中劉興欽照片,由如何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