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11.03

快樂精簡的人生哲學

文/編輯部
2000年起,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分,在日本各地舉行一連串的「斷捨離」講座,造成話題,掀起一股「心靈改造」風潮,影響全球數十萬人。《2011770828228》(平安文化)一書就清楚說明「斷捨離」的架構與方法,透過親手整理,心靈與人生也開始改變。然而所謂「斷捨離」並不是主張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自動機制,只要一旦開始行動,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循環,從外在到內在,讓整個人煥然一新!

人之所以不快樂,往往因為物質慾望而被自己所捆綁。想買更大的房子,讓家人住得舒適,而開始節衣縮食,甚至努力兼差、延長工時,但和房價競賽兩腳跑不過四腳,「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莎拉.蘇珊卡是美國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某天深夜在結束緊張忙碌的一天後,她躺在床上讀輕小說,卻突然覺得沮喪,於是試著釐清是什麼念頭令她惱怒,「真的僅止於此?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嗎?」這個念頭閃過腦海,她開始回想忙碌的日常生活,了解到:倘若不調整生活的輕重緩急,下半輩子就會一成不變地過下去。「人生應當有比『這』(指忙碌的生活)更有意義的事吧。」正視問題後,她知道自己得有所改變。就從那天起,她開始探索改變生活的可能性,也開始簡化生活,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進而摸索出《生活不用大》(大塊)的人生哲學。

此外,2012年,葛瑞格‧麥基昂首次以作者身分出版了《零雜物》這本書,內容敘述他如何耗費近五年的時間,克服各種起伏翻攪的情緒拉扯,終於將屋內雜物和老媽留下來的一整座遺物山給鏟平歸零,從此過起清爽無負擔的精簡生活。不過,這指的是居家空間方面。在十月最新力作《2014941311529》(天下文化)中,他進一步以「少,但是更好」做為書的核心概念,闡述為什麼讓生活化繁為簡如此重要。一旦有「事事都重要」「有沒有辦法做好所有事」的想法,不管什麼請託、要求都攬在身上,結果就是自己愈繃愈緊,焦頭爛額,反而工作生活兩頭落空。為了達到「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狀態,他在書中以三步驟來解釋(精挑、簡化、準確執行),教導讀者如何只做正確的事。

俗諺說:「有捨才有得。」其實,人生的種種阻礙及不快樂,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越是擁有,越容易迷失,只要懂得適時歸零、捨棄我執、學習「減法」的生活態度,便能為自己的生活加分,擁有一個快樂精簡的人生。看完書最重要是身體力,就讓我們一起來實踐「斷捨離」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