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4.11.07

廖玉蕙 書寫是對社會的回饋

文/Marine Sung(印刻出版編輯)
離開出版業的的老同事專門處理廖玉蕙老師的作品,那時的我常常耳聞她與作者之間的合作關係。自己雖沒和廖老師深入接觸過,但早已在老師的文章、簽書會中一睹風采。所以,當自己成為這本書的責編時,內心其實很緊張。

記得,和老師約在咖啡廳討論稿子那天,席間,老師細數撰寫「名人堂」專欄時的各種想法,而最主要的,是她希望藉由這個專欄寫作的內容,打破舊有的傳統思維想法,甚至藉此激發出各種創意思考。的確,《寫作其實並不難:凝眸光與暗,寫出虛與實》(印刻)書名雖然看似說明「寫作」,但實際上內容可說是包羅萬象,並不囿於寫作這一塊,除了多篇文章針對學測作文細談「寫作」與「創作」外,還有老師多年的教學心得,以及對於社會時事的觀察與感觸。她以為不管聽說讀寫的策略或重大新聞事件的即時反思,都必須與時俱進並跳脫傳統思考框架。

在〈寫出文章的真精神〉,原本希望日記寫作當作師生互動,以及當作作文練習的策略,殊不知這類謊言競技場式的引導,正逐步摧毀孩子的想像力與真誠的心意。〈語言邏輯的錯亂〉一文說明語言的邏輯性。例如見到久未碰面、帶著小孩的朋友,脫口而出:「哇!你的女兒怎麼愈長愈大了呀!」但實際上,「孩子不該愈長愈大嗎!難不成還愈長愈小!這『怎麼』二字用得何其詭異!」又例如〈請讓蘇東坡安息吧!〉直指無論指考或學測,蘇東坡先生總是當紅炸子雞。不管什麼題目,學生總是會提到他老人家。

而〈精英特訓的語文競賽〉〈等待一本美麗的教科書〉等篇章,老師以她多年來擔任評審的經驗,提出一些特別的建言與感想。在〈為老師尋找一個理由〉〈與孩子站在同一邊〉〈抓住每一雙求知的眼睛〉裡暢談第一線教學現場的感觸。另外,〈為什麼不能穿拖鞋上學?〉〈另類霸凌〉〈期待參加一場準時的婚禮〉〈台銀和中華郵政得多加油了!〉則是針對社會現狀評論,挑戰傳統,希冀打破既有的觀念。

這六年來,「名人堂」的專欄寫作集中了老師關注的各種議題,她認為:「撰寫這個專欄,相對於我平時的純文學創作是比較不容易。一篇不過千來字的文章,每回繳稿期限前,我總是搔首踟躕、焦慮萬分。我把它視作一個讀書人對社會的反饋,是走出校園的社會實踐,就算只是一點胸中塊壘,我也總是字斟句酌。……最珍惜的是文章登出後所得到的善意回應。」的確,在閱讀編輯本書的當下,有好幾篇文章讓人不禁思考:這個社會怎麼了?這個國家怎麼了?以及,該用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棘手的問題?

在寫作之餘,甫自學校退休後的老師,其實也很忙碌。記得那天討論正事時,晉身為阿嬤的她一度和大夥聊到育孫樂趣、退休後馬不停蹄的生活與演講狀況,以及老師的一些小糗事。其實,私底下的廖老師真的如同她文章那樣,幽默風趣,親切卻又不忘提醒一些細節。就像老師在書中所說的:「人性不喜被教條指導,卻容易為小故事感動。而我更堅持,雖是評論,也不妨突破傳統專欄的嚴肅陽剛性格,夾藏些許陰性的溫柔。……時代不停地往前奔跑,端賴群策群力,我慶幸自己曾用文字在其中做過些許的努力。」

*文中廖玉蕙照片,由印刻出版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